宋词三百首全解 第96节
韩 疁(生卒年不详) 字子耕,号萧闲,有《萧闲词》一卷,已佚,近人赵万里辑得四首。
李 邴(1085—1146) 字汉老,号云龛居士,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翰林学士。绍兴初,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寓泉州,卒谥文敏。南宋王应麟《小学绀珠》称李邴、汪藻、楼钥为“南渡三词人”,王灼《碧鸡漫志》评价其词“富丽而韵平平”。有《云龛草堂集》,不传。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居士,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唐时避乱入蜀,至其曾祖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太学上舍甲第,授文林郎、开德府教授,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南渡后,历官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疾辞归,卒于湖州。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诗歌方面,为江西诗派主将之一,词虽不多,但语意超绝。有《简斋诗集》,附《无住词》十八首。
蔡 伸(1088—1156) 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辟太学博士,历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官至左中大夫。有《友古词》一卷。
周紫芝(1082—1155) 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登第,历官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兴国军。晚年奉祠居庐山。词风清丽婉曲。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三卷)。
李 甲(生卒年不详) 字景元,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约与苏轼同时。《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一有李景元,元符(1095—1098)中为武康令,或系一人。画家,工山水花鸟。小令亦有闻于时。近人刘毓盘辑得词十四首,其中《忆王孙》四首乃误收李重元作。
李重元(生卒年不详) 生平不详,约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工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录其《忆王孙》词四首。
万俟咏(生卒年不详) 字雅言,自号大梁词隐,哲宗元祐间以诗赋驰名,因屡试不第,绝意仕进,以诗酒自娱。每出新作,一夜之间便传遍京城。徽宗政和初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高宗绍兴五年补下州文学。精通音律,应制之作较多。王灼《碧鸡漫志》称他与沈唐、李甲、孙夷、孙榘叔侄、晁元礼等六人词“源流从柳氏(永)来”,而“就中雅言又绝出”。有《大声集》五卷,失传已久,近人刘毓盘、赵万里各有辑本。
徐 伸(生卒年不详) 字干臣,三衢(今属浙江)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今不传。
田 为(生卒年不详) 字不伐。徽宗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罢典乐,为大晟府乐令。工乐府,擅琵琶。有近人赵万里辑《 呕集》。
曹 组(生卒年不详) 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召试中书,仍给事殿中,以阁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因属近侍弄臣一类,故其词作多滑稽梯突,别成一调。天资敏捷,偶有清新脱俗之作。有《箕颍集》,久佚,近人刘毓盘、赵万里各有辑本。
李 玉 北宋末人,生平事迹失载。词仅一首,或题为潘汾作,见《阳春白雪》卷一。
廖世美 北宋末人,生平事迹失载。
吕滨老(生卒年不详) 一作渭老,字圣求,秀州(今浙江嘉兴)人。宣和、靖康年间大臣,有《圣求词》一卷。
鲁逸仲 《兰畹曲会》作者自称鲁逸仲,实乃孔夷化名。夷字方平,自号滍皋渔父,汝州龙兴(今河南宝丰)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元祐中隐士,与侄孔榘(字处度)齐名。与李荐为诗酒侣,刘攽、韩维之畏友。《花庵词选》录有词三首。
岳 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应募从军,隶属名将宗泽,累立战功。南渡后,历官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屡败金兵。进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因力主抗金,不附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后人辑有《岳忠武王文集》,词除《小重山》一首外,其《满江红》词,近人夏承焘著文辨其为后人所拟托。
张 抡(生卒年不详) 字材甫,号莲社居士,南渡故老。孝宗淳熙五年(1178),为宁武军承宣使,知阁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毛晋《莲社词跋》称:“材甫好填词应制,极其华艳;每进一词,上即命宫人以丝竹写之。尝同曾觌、吴琚辈进《柳梢青》诸阕,上极欣赏,赐赍甚渥。”有《莲社词》一卷。
程 垓(生卒年不详) 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轼中表兄弟程正辅之孙,约孝宗、光宗时在世。词风委婉绵丽。有《书舟词》。
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第一。孝宗朝,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徙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查礼语),风格豪放,开南宋爱国壮词之先。有《于湖词》(又名《于湖居士乐府》、《于湖先生长短句》)。
韩元吉(1118—1187) 字无咎,号南涧翁,许昌(今属河南)人,一说雍丘(今河南开封)人,南渡后寓居信州(今江西上饶)。隆兴间官吏部尚书,出守婺州、建宁,封颍川郡公。与张孝祥、范成大、陆游、辛弃疾等常以词唱和,词风亦与辛弃疾等相近。有《南涧诗余》一卷。
袁去华(生卒年不详) 字宣卿,奉新(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善化、石首知县。有《宣卿词》一卷。
陆 淞(生卒年不详) 字子逸,号雪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兄弟辈。曾官辰州守。晚以疾废,卜居山野间,不以荣辱为念。
陆 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名臣陆佃之孙,以荫补承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进士第,因位列秦桧孙埙之前,忤怒秦桧,被除名。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通判建康府。入王炎、范成大幕府,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宁宗嘉泰初,诏同修国史,升宝章阁待制。晚年闲居故里。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近万首,词也颇有成就。有《渭南词》二卷(又名《放翁词》)。
陈 亮(1143—1194) 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为人豪迈,富才气,喜谈兵。孝宗隆兴初,上《中兴五论》,反对与金议和。退学于家,力学著书十年,学者多归之。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到任而卒。理宗端平初年,追谥文毅。陈亮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代表人物,词风豪放激越。有《龙川词》。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隆兴初,出使金国,全节而归。除四川制置使。累官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晚年退居家乡石湖。卒谥文穆。主要成就在诗,以田园题材最为擅长。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词》、《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集》等。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随耿京聚兵山东,起义反金,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奉表南下,次年初高宗召见,授承务郎,改江阴签判。历任建康通判、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后落职闲居信州(江西上饶)近二十年。宁宗朝,起用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被劾,卒于铅山。存词六百余首,为两宋词人之最。词以豪放为主而呈多样风格,艺术成就极高,与苏轼并称“苏辛”,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有《稼轩长短句》及《美芹十论》、《九议》等传世。
姜 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小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萧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随萧移居湖州(今浙江吴兴),往来苏、杭间,与词客诗人多有交游。一生未仕,卒于临安。其词清空蕴蓄,格律严密,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尤精音律,有自注工尺旁谱的词十七首存世,为研究宋词乐谱的珍贵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等传世。
章良能(生卒年不详) 字达之,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吴兴。淳熙五年(1178)进士,除著作佐郎。宁宗朝,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有《嘉林集》百卷,不传。存词一首。
刘 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州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平生以功业自许,却屡试不第,又数次上书,陈述政见,不纳,遂放浪湖海间,布衣终身。曾为韩侂胄宾客,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有交。词属豪放一派。清人刘熙载《艺概》评其词“狂逸之中,自饶风致,而沈著不足”。有《龙州词》二卷。
严 仁(生卒年不详) 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与严羽、严参并称“邵武三严”。有《清江欸乃集》,不传。宋人黄升评:“次山词极能道闺闱之趣。”
俞国宝(生卒年不详) 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孝宗淳熙间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不传。存词五首。
张 镃(1153—1221?) 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徙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南宋大将张俊曾孙。历官奉议郎、直秘阁通判婺州、司农少卿。与史弥远谋杀韩侂胄,贬云溪,放还,又密谋反史弥远,坐动摇国本,除名象州编管,死于贬所。词以写景咏物见长,清丽明快。有《南湖诗余》(又名《玉照堂词》)一卷。
史达祖(生卒年不详) 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宁宗时为权相韩侂胄堂吏,奉行文字,拟帖拟旨,俱出其手。侂胄败,被刺配充军,不知所终。词风尖巧柔媚,擅长咏物,工于炼句,是南宋“婉约”派名家。有《梅溪词》。
刘克庄(1187—1269) 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从学于理学家真德秀(西山),以荫入仕,尝官建阳令。以咏《落梅》诗得罪权臣,废居十年。起知袁州,迁广东运判、江东提刑。理宗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赐同进士出身,权工部尚书,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卒谥文定。克庄诗词兼擅。诗宗晚唐,为“江湖派”代表作家;词学辛弃疾,宏放粗犷,为辛派重要词人。有《后邨先生大全集》、《后邨别调》(又名《后邨长短句》)。
庐祖皋(生卒年不详) 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楼钥之甥。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嘉定十一年(1218)主管刑部架阁文字,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将作少监、权直学士院。与“永嘉四灵”为诗友,彼此唱和,惜诗集不传。词擅短调,工整纤雅。词集有《蒲江词藁》。
潘 牥(1205—1246) 字庭坚,号紫岩,闽富沙(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以语直忤侍御史,调镇南军节度推官。历太学正,出通判潭州。有《紫岩集》和近人赵万里辑有《紫岩词》一卷。
陆 叡(生卒年不详) 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淳祐中为沿江制置使参议,除礼部员外郎,崇政殿尚书。
吴文英(1200?—1260?) 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本姓翁,入继吴氏。理宗绍定年间为苏州仓司幕僚,后又出入浙东安抚使吴潜和嗣荣王赵与芮之门。终生未仕,行踪不出江、浙。知音律,能自度曲,词师法周邦彦,运意深远,用笔幽深,艺术追求颇高,不免有时流于晦涩,《四库总目提要》称其为“词家之李商隐”。有《梦窗甲乙丙丁稿》四卷。
黄孝迈(生卒年不详) 字德文,号雪舟,生平不详,有《雪舟长短句》,已佚。
潘希白(生卒年不详) 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元年(1253)进士,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德祐初,以史馆检校召,不赴。
朱嗣发(1234—1304) 字士荣,号雪崖,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居家专志奉亲。宋亡,举充提学学官,不赴。《阳春白雪》中录其词一首。
刘辰翁(1232—1297) 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登陆九渊门,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隐居不仕。词多写亡国之痛,悲郁苍凉。有《须溪词》。
周 密(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今属山东)人。流寓吴兴(与浙江湖州),居弁山,又自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理宗淳祐年间任义乌县令。入元不仕,潜心著述,有《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武林旧事》等,皆存一代文献。词学周邦彦,律调谨严,独标清丽,当时与王沂孙、张炎齐名,又与吴文英(号梦窗)并称“二窗”。有《 洲渔笛谱》(又名《草窗词》)。
蒋 捷(生卒年不详) 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遁迹不仕。其词洗练缜密,语多创获。有《竹山词》。
张 炎(1248—?) 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西秦(今陕西),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是南宋初年大将张俊后代,年轻时纵情诗酒之间,宋亡后家境败落,纵游江湖,尝北至燕、蓟间,旋即南归,在浙东、苏州一带漫游,与周密、王沂孙交好,潦倒以终。其词属姜夔“清空”一派,重视技巧,追求典雅,宋亡后词风渐趋凄凉。有《词源》二卷、《山中白云词》(又名《玉田词》)八卷。
李 邴(1085—1146) 字汉老,号云龛居士,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翰林学士。绍兴初,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寓泉州,卒谥文敏。南宋王应麟《小学绀珠》称李邴、汪藻、楼钥为“南渡三词人”,王灼《碧鸡漫志》评价其词“富丽而韵平平”。有《云龛草堂集》,不传。
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居士,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唐时避乱入蜀,至其曾祖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太学上舍甲第,授文林郎、开德府教授,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南渡后,历官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疾辞归,卒于湖州。其主要文学成就在诗歌方面,为江西诗派主将之一,词虽不多,但语意超绝。有《简斋诗集》,附《无住词》十八首。
蔡 伸(1088—1156) 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辟太学博士,历知滁州、徐州、德安府、和州,官至左中大夫。有《友古词》一卷。
周紫芝(1082—1155) 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登第,历官枢密院编修官、出知兴国军。晚年奉祠居庐山。词风清丽婉曲。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三卷)。
李 甲(生卒年不详) 字景元,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约与苏轼同时。《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一有李景元,元符(1095—1098)中为武康令,或系一人。画家,工山水花鸟。小令亦有闻于时。近人刘毓盘辑得词十四首,其中《忆王孙》四首乃误收李重元作。
李重元(生卒年不详) 生平不详,约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工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录其《忆王孙》词四首。
万俟咏(生卒年不详) 字雅言,自号大梁词隐,哲宗元祐间以诗赋驰名,因屡试不第,绝意仕进,以诗酒自娱。每出新作,一夜之间便传遍京城。徽宗政和初召试补官,授大晟府制撰。高宗绍兴五年补下州文学。精通音律,应制之作较多。王灼《碧鸡漫志》称他与沈唐、李甲、孙夷、孙榘叔侄、晁元礼等六人词“源流从柳氏(永)来”,而“就中雅言又绝出”。有《大声集》五卷,失传已久,近人刘毓盘、赵万里各有辑本。
徐 伸(生卒年不详) 字干臣,三衢(今属浙江)人。政和初,以知音律为太常典乐,出知常州。有《青山乐府》,今不传。
田 为(生卒年不详) 字不伐。徽宗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罢典乐,为大晟府乐令。工乐府,擅琵琶。有近人赵万里辑《 呕集》。
曹 组(生卒年不详) 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召试中书,仍给事殿中,以阁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因属近侍弄臣一类,故其词作多滑稽梯突,别成一调。天资敏捷,偶有清新脱俗之作。有《箕颍集》,久佚,近人刘毓盘、赵万里各有辑本。
李 玉 北宋末人,生平事迹失载。词仅一首,或题为潘汾作,见《阳春白雪》卷一。
廖世美 北宋末人,生平事迹失载。
吕滨老(生卒年不详) 一作渭老,字圣求,秀州(今浙江嘉兴)人。宣和、靖康年间大臣,有《圣求词》一卷。
鲁逸仲 《兰畹曲会》作者自称鲁逸仲,实乃孔夷化名。夷字方平,自号滍皋渔父,汝州龙兴(今河南宝丰)人。孔子四十七代孙。元祐中隐士,与侄孔榘(字处度)齐名。与李荐为诗酒侣,刘攽、韩维之畏友。《花庵词选》录有词三首。
岳 飞(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应募从军,隶属名将宗泽,累立战功。南渡后,历官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屡败金兵。进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因力主抗金,不附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后人辑有《岳忠武王文集》,词除《小重山》一首外,其《满江红》词,近人夏承焘著文辨其为后人所拟托。
张 抡(生卒年不详) 字材甫,号莲社居士,南渡故老。孝宗淳熙五年(1178),为宁武军承宣使,知阁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毛晋《莲社词跋》称:“材甫好填词应制,极其华艳;每进一词,上即命宫人以丝竹写之。尝同曾觌、吴琚辈进《柳梢青》诸阕,上极欣赏,赐赍甚渥。”有《莲社词》一卷。
程 垓(生卒年不详) 字正伯,号书舟,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轼中表兄弟程正辅之孙,约孝宗、光宗时在世。词风委婉绵丽。有《书舟词》。
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廷试第一。孝宗朝,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领建康留守。徙荆南湖北路安抚使,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其词“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查礼语),风格豪放,开南宋爱国壮词之先。有《于湖词》(又名《于湖居士乐府》、《于湖先生长短句》)。
韩元吉(1118—1187) 字无咎,号南涧翁,许昌(今属河南)人,一说雍丘(今河南开封)人,南渡后寓居信州(今江西上饶)。隆兴间官吏部尚书,出守婺州、建宁,封颍川郡公。与张孝祥、范成大、陆游、辛弃疾等常以词唱和,词风亦与辛弃疾等相近。有《南涧诗余》一卷。
袁去华(生卒年不详) 字宣卿,奉新(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善化、石首知县。有《宣卿词》一卷。
陆 淞(生卒年不详) 字子逸,号雪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兄弟辈。曾官辰州守。晚以疾废,卜居山野间,不以荣辱为念。
陆 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名臣陆佃之孙,以荫补承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进士第,因位列秦桧孙埙之前,忤怒秦桧,被除名。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通判建康府。入王炎、范成大幕府,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宁宗嘉泰初,诏同修国史,升宝章阁待制。晚年闲居故里。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近万首,词也颇有成就。有《渭南词》二卷(又名《放翁词》)。
陈 亮(1143—1194) 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为人豪迈,富才气,喜谈兵。孝宗隆兴初,上《中兴五论》,反对与金议和。退学于家,力学著书十年,学者多归之。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第一,授签书建康府判官,未到任而卒。理宗端平初年,追谥文毅。陈亮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代表人物,词风豪放激越。有《龙川词》。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隆兴初,出使金国,全节而归。除四川制置使。累官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进资政殿学士。晚年退居家乡石湖。卒谥文穆。主要成就在诗,以田园题材最为擅长。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有《石湖词》、《石湖集》、《揽辔录》、《桂海虞衡集》等。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随耿京聚兵山东,起义反金,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奉表南下,次年初高宗召见,授承务郎,改江阴签判。历任建康通判、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后落职闲居信州(江西上饶)近二十年。宁宗朝,起用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被劾,卒于铅山。存词六百余首,为两宋词人之最。词以豪放为主而呈多样风格,艺术成就极高,与苏轼并称“苏辛”,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有《稼轩长短句》及《美芹十论》、《九议》等传世。
姜 夔(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小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萧德藻以兄女妻之,乃随萧移居湖州(今浙江吴兴),往来苏、杭间,与词客诗人多有交游。一生未仕,卒于临安。其词清空蕴蓄,格律严密,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尤精音律,有自注工尺旁谱的词十七首存世,为研究宋词乐谱的珍贵资料。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等传世。
章良能(生卒年不详) 字达之,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吴兴。淳熙五年(1178)进士,除著作佐郎。宁宗朝,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有《嘉林集》百卷,不传。存词一首。
刘 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州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平生以功业自许,却屡试不第,又数次上书,陈述政见,不纳,遂放浪湖海间,布衣终身。曾为韩侂胄宾客,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有交。词属豪放一派。清人刘熙载《艺概》评其词“狂逸之中,自饶风致,而沈著不足”。有《龙州词》二卷。
严 仁(生卒年不详) 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与严羽、严参并称“邵武三严”。有《清江欸乃集》,不传。宋人黄升评:“次山词极能道闺闱之趣。”
俞国宝(生卒年不详) 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孝宗淳熙间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不传。存词五首。
张 镃(1153—1221?) 字功甫,一字时可,号约斋,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徙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南宋大将张俊曾孙。历官奉议郎、直秘阁通判婺州、司农少卿。与史弥远谋杀韩侂胄,贬云溪,放还,又密谋反史弥远,坐动摇国本,除名象州编管,死于贬所。词以写景咏物见长,清丽明快。有《南湖诗余》(又名《玉照堂词》)一卷。
史达祖(生卒年不详) 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宁宗时为权相韩侂胄堂吏,奉行文字,拟帖拟旨,俱出其手。侂胄败,被刺配充军,不知所终。词风尖巧柔媚,擅长咏物,工于炼句,是南宋“婉约”派名家。有《梅溪词》。
刘克庄(1187—1269) 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从学于理学家真德秀(西山),以荫入仕,尝官建阳令。以咏《落梅》诗得罪权臣,废居十年。起知袁州,迁广东运判、江东提刑。理宗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赐同进士出身,权工部尚书,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卒谥文定。克庄诗词兼擅。诗宗晚唐,为“江湖派”代表作家;词学辛弃疾,宏放粗犷,为辛派重要词人。有《后邨先生大全集》、《后邨别调》(又名《后邨长短句》)。
庐祖皋(生卒年不详) 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楼钥之甥。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嘉定十一年(1218)主管刑部架阁文字,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将作少监、权直学士院。与“永嘉四灵”为诗友,彼此唱和,惜诗集不传。词擅短调,工整纤雅。词集有《蒲江词藁》。
潘 牥(1205—1246) 字庭坚,号紫岩,闽富沙(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以语直忤侍御史,调镇南军节度推官。历太学正,出通判潭州。有《紫岩集》和近人赵万里辑有《紫岩词》一卷。
陆 叡(生卒年不详) 字景思,号云西,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淳祐中为沿江制置使参议,除礼部员外郎,崇政殿尚书。
吴文英(1200?—1260?) 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本姓翁,入继吴氏。理宗绍定年间为苏州仓司幕僚,后又出入浙东安抚使吴潜和嗣荣王赵与芮之门。终生未仕,行踪不出江、浙。知音律,能自度曲,词师法周邦彦,运意深远,用笔幽深,艺术追求颇高,不免有时流于晦涩,《四库总目提要》称其为“词家之李商隐”。有《梦窗甲乙丙丁稿》四卷。
黄孝迈(生卒年不详) 字德文,号雪舟,生平不详,有《雪舟长短句》,已佚。
潘希白(生卒年不详) 字怀古,号渔庄,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元年(1253)进士,干办临安府节制司公事,德祐初,以史馆检校召,不赴。
朱嗣发(1234—1304) 字士荣,号雪崖,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居家专志奉亲。宋亡,举充提学学官,不赴。《阳春白雪》中录其词一首。
刘辰翁(1232—1297) 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登陆九渊门,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隐居不仕。词多写亡国之痛,悲郁苍凉。有《须溪词》。
周 密(1232—1298) 字公谨,号草窗,济南(今属山东)人。流寓吴兴(与浙江湖州),居弁山,又自号弁阳啸翁、萧斋、泗水潜夫。理宗淳祐年间任义乌县令。入元不仕,潜心著述,有《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武林旧事》等,皆存一代文献。词学周邦彦,律调谨严,独标清丽,当时与王沂孙、张炎齐名,又与吴文英(号梦窗)并称“二窗”。有《 洲渔笛谱》(又名《草窗词》)。
蒋 捷(生卒年不详) 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遁迹不仕。其词洗练缜密,语多创获。有《竹山词》。
张 炎(1248—?) 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西秦(今陕西),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是南宋初年大将张俊后代,年轻时纵情诗酒之间,宋亡后家境败落,纵游江湖,尝北至燕、蓟间,旋即南归,在浙东、苏州一带漫游,与周密、王沂孙交好,潦倒以终。其词属姜夔“清空”一派,重视技巧,追求典雅,宋亡后词风渐趋凄凉。有《词源》二卷、《山中白云词》(又名《玉田词》)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