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游戏,你无权颁奖 第43节
“我倒是无所谓,主要是牛铁明说想要带过去给他们的高层做展示。”
牛铁明作为当初最终拍板,达成和旷世游戏协议的那个人,自然要承担一些内部的责任。
只拿到旷世游戏5%的股份,却要提供虚幻引擎的技术支持、帮助游戏宣传、提供一些渠道等等,在南极互娱内部的一些人看来,可能是件吃亏了的事情。
因此牛铁明很希望他们能尽快拿出一些成果,哪怕是一款和《幽冥山海》不相干的独立游戏都可以。
基于牛铁明很支持他们这个事实,再加上他各种事情上也力主让步了许多,周旷认为这个忙他可以帮。
反正他对《吸血鬼幸存者》的质量有信心,他认为南极互娱的人只要不是瞎子,就应该能看出游戏的好坏。
再说了,就算南极互娱觉得游戏质量不行,最终难受承压的也是牛铁明,跟他周旷又有什么关系呢?
5%的股份转让合同早就签了,他们还能反悔不成?
周旷唯一担心的,反倒是南极互娱会不会旧病复发,写轮眼一开,反手就是一个复制。
考虑再三后,周旷觉得,与其担心这个,不如早点洗洗睡。
因为南极互娱早晚会看到这款游戏,毕竟他们现在是旷世游戏的股东了,双方是合作关系。
牛铁明也再三保证,只有为数不多几个比他级别更高或者至少是高层的人会看到。
这样就限制了游戏的传播范围。
南极互娱投资他们自然也是想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就为了一款他们认为“不赚钱”的独立游戏就闹翻?
那是脑子进水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南极互娱当初投资他们是看好《幽冥山海》这个项目,现在这个项目可还没出来呢!
翻脸也至少得等到《幽冥山海》发售吧!
所以,周旷认为南极互娱这么做的概率非常低。
假如真的出现了这种几率不到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那么对于周旷来说,顶多也是多吃一口少吃一口蛋糕的问题。
凭借着《吸血鬼幸存者》本身的品质,哪怕南极互娱先发个复制品,到时候谁是李逵谁是李鬼,还不好说呢!
于是这事就这么决定了,周旷改天和马途去南极互娱的总部跑一趟,做一个简单的展示。
主要是马途进行展示,周旷过去只是旁观。
……
……
……
而另一方面,《幽冥山海》项目组这边,员工的招收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
冯旗和杨纪几人都分别亲自面试了不少员工,从中挑选出那些能力异常出众的拉入项目组。
由于周旷把项目组的人数限定在了一百人左右,因此他们必须异常严格地对应聘者进行审视。
许多能力出众的人才都由于某方面的缺点被他们拒绝,他们只挑选完全没有短板的木桶型人才。
也就是什么活都可以做,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擅长的工作内容。
这样的好处,就是对于他们这种一百人的项目组来说,资源浪费会很少。
毕竟他们不像那些一个项目就小一千人的团队,可以肆意浪费人力。
虽然有些人的确很可惜,但是他们的确不缺可选的应聘者,时至今日,简历还在不停地飞进他们的邮箱和官网。
第51章 什么天才
这是沈俊入职的第一周,也是他人生中正式工作的第一周。
通过线上面试之后,旷世游戏选择了他。
他也同样放弃了在美国的学业,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
所以这应该算是双向奔赴。
沈俊自从高中就去了美国,之后也一直在美国学习。
从很小起,他就喜欢游戏,自从他来到美国后,他就清楚自己到底要想要什么。
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甚至是工作了,也还是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沈俊整个人生的梦想,就是能够未来进入游戏行业,成为某个游戏公司的一员。
而这个未来,自打本科的专业选择了游戏设计之后,就离他越来越近。
大二他就进入了本地的一家小游戏公司进行暑期实习,虽然这个公司只有二十几个人,做的也都是那种社交平台上投放的小游戏,但他还是很好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大三沈俊进入了一家法国游戏大厂在美国的工作室,同样是暑期实习。
大四他继续转头进入了一家在美国,地位相当于南极互娱之于华夏的游戏公司,公司的名字翻译过来叫做“数字化创造”,而且这次是带薪实习。
毕业后,这家简称DC的美国游戏公司,甚至想要让他直接入职,因为他们相当认可沈俊的工作能力。
他们开出了将将突破六位数的年薪,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应届生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高的待遇了。
然而,沈俊还是选择了拒绝,而是去读了研究生。
这四年间,有三年的暑假他都在游戏公司度过,而且在学校的时候,他也没有闲着。
这四年,他参加了上百个Game Jam,也就是游戏创作大赛。
参与者们组成临时团队,在一定时间内,围绕给定的主题,从零进行游戏开发,最终做出一款完整的游戏。
最终根据游戏的创意性、和主题的贴合程度、游戏的趣味性等等方面,进行评分或者排名。
时间最短只有24个小时、最长则是几天,一般标准的比赛市场是48小时或者72小时。
对于没有参加过的人来说,是很难想象如何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能做出一款完整的游戏的。
而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争分夺秒地构思游戏玩法、编写代码、绘制美术素材、设计关卡,最终和队友们合作完成一个项目。
可以说,这便是最贴近现实工作的一种锻炼方式。
很多充满天赋的参赛选手,由于无法和团队通力合作,发生矛盾、团队崩坏,最终无法完成作品。
也有能力平平的团队,靠着合理的规划,最终做出惊艳的产品。
这和现实中的逻辑非常相似。
通过无数的比赛,沈俊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合作。
可以说,他本身的实力已经比许多入职多年的老员工都要更强。
这些都并非是偶然,而是因为沈俊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进入游戏公司,所以早早就做好了规划。
而自打看到《幽冥山海》的实机演示之后,沈俊茶不思饭不想,每天脑袋里装的都是它的影子。
这就是他想做的!
这便是他想要的!
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一天更让他怀念故乡。
纠结许久之后,沈俊终于决定了,投一投试试看!
凭借着他的履历,他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果不其然,等到他的简历来到旷世游戏的手里时,很快就从其他人的简历中脱颖而出。
在美国知名游戏公司实习的经历,学校教授的推荐信,还有无数次游戏创作大赛的冠军。
再加上面试时,沈俊展现出的自信而沉稳的气质、礼貌谦逊的态度、条理清晰的头脑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终于让他成为了为数不多被旷世游戏扩招进来的应届生。
虽然工资远远比不上当初DC给出的薪资,但是沈俊无所谓。
假如只是为了赚钱,他有许多更好的选择,而游戏业绝不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沈俊认为,人可以为了钱而工作,但是如果有做自己热爱的工作的机会,那么损失一些钱,他也觉得值了。
这就是他的价值观。
“沈俊!”
“我在!”
沈俊抬起头,看向传来声音的方向。
“你去找方凌,把这个给他,告诉他完成后就发过来。”
冯旗拿着一份文件递给他。
“我这就去!”
沈俊站起身,对这种跑腿的活并没有意见。
事实上,沈俊是冯旗力主招进来的,所以绝对不存在被轻视的这种情况。
周旷一开始的要求,是尽量招那些有多年从业经历的应聘者,这些人有经验、适应能力还更好。
应届生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们。
但是应届生唯一的好处,就是他们还是张白纸,并没有被染上其他公司的习惯甚至是恶习。
公司可以将他们任意涂抹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虽然要从头培养,付出时间和金钱上的成本,但是只要培养完成,绝对比社招来的员工用起来更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