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84节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这位天子亲信,亲自坐镇沈阳。一众系统官员在黄梓伦三千龙骧军以及原本驻防沈阳的四千多重甲铁骑的森然护卫下,宣布对辽东积弊最深、牵扯最广的军屯田亩,进行史无前例的彻底清查。

辽东的将领们,尤其是那些多年来上下其手、侵占军屯田亩、喝兵血吃空饷的军官,瞬间慌了神!

恐慌之下,一些军官开始暗中活动。他们不敢明着对抗锦衣卫和龙骧军,便试图在底层士兵中煽风点火,散布谣言。

“听说了吗?皇帝派人来,是要把咱们辽东所有的好田都收走,变成皇庄!”

“是啊!以后咱们当兵的,别说军屯田了,怕是连口粮地都没了!”

“哼!什么清查军屯,就是来抢咱们的地!皇帝老儿信不过咱们辽东兵!”

这些阴险的谣言,起初在军营中悄悄流传。然而,令这些军官始料未及的是,谣言很快撞上了铁板。

士兵们刚刚亲身经历了什么?是皇帝陛下派亲军押送来的、足额发放到手的救命粮饷。

是皇帝陛下厚赏有功将士的金银官职,他们对皇帝的感激和信任,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点!

就在这时,新任官员们带来的告示,也贴遍了各营各堡。告示内容清晰明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我辽东将士,奋勇杀敌,保境安民,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特旨:凡阵前斩首建虏一级者,赏官田二十亩!此田永为军功之业,免赋五年!凡为国捐躯之忠勇将士,恤其家眷,赐官田五十亩,免赋二十年!此田皆由查没之官田拨付,待军功核定、田亩清丈完毕,即刻兑现!”

“另:查辽东军屯,本为养兵之基。然有蠹虫军官,上下其手,侵占田亩,喝兵血,刮民膏!致使屯田荒废,士卒困苦!朕闻之甚怒!特遣锦衣卫、户部官员,彻查军屯积弊!所清出之田,除赏赐军功外,余者分与无地军户、流民耕种!凡有阻挠清查、隐匿田亩、煽动军心者,以通敌论处,决不姑息!”

告示一出,军营瞬间炸开了锅!

士兵们围着告示,识字的大声念诵,不识字的焦急询问。

军营里,刚刚领到朝廷赏银和足额口粮的士兵们,正沉浸在喜悦中。但当他们听到“二十亩田”、“五十亩田”、“免赋十年、二十年”的消息时,摸着怀里沉甸甸的银子,忽然觉得这银子…好像也没那么香了!

“二十亩田啊!俺老家那几亩薄田,累死累活一年也剩不下几斗粮!这要是砍一个鞑子脑袋,就能得二十亩好田,还五年不用交皇粮?”一个年轻士兵眼睛瞪得溜圆,呼吸都急促起来。

“五十亩!死了都值啊!够俺爹娘、婆娘娃儿吃用一辈子了!还能在乡亲们面前挺直腰杆!”一个老兵抚摸着腰刀,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干!以前当兵是为了吃粮,现在…现在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挣家业啊!”另一个士兵狠狠啐了一口,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一股前所未有的、对土地近乎狂热的渴望,在每一个普通士卒心中熊熊燃烧!他们看着那些拿着算盘、皮尺,在陛下亲军陪同下认真清丈田亩、登记造册的新任官员,眼神不再是畏惧,而是充满了期待!

这些官员丈量的每一寸土地,未来都可能成为他们用军功换来的家业!

而当听到“蠹虫军官侵占军屯”、“喝兵血刮民膏”、“陛下震怒彻查”时,士兵们的眼睛瞬间红了!

他们想起了自己常年被克扣的粮饷,想起了那些被军官们霸占、自己却无份耕种的肥沃军屯田!

原来皇帝陛下都知道了!陛下不仅知道,还如此为他们这些大头兵着想!不仅赏赐丰厚,还要把被侵占的田地清出来分给他们!

“狗日的!原来是这帮狗官把咱们的田给吞了!”

“陛下圣明啊!陛下这是在给咱们做主!”

“二十亩田!免五年赋!老子拼了这条命,也要砍个鞑子头回来!”

“谁他妈再敢说陛下要收田?告示上写得清清楚楚!陛下是要把被狗官贪了的田分给咱们!”

愤怒和感激如同火山般在士兵胸中喷发,他们看向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军官的眼神,充满了怒火和鄙夷。那些军官暗中散布的谣言,此刻显得如此卑劣可笑!

很快,冲突爆发了!在几个大营,当一些百户、千户还试图暗中阻挠清查,甚至继续散布谣言时,早已群情激愤的士兵们再也按捺不住!

“绑了他!就是这个王扒皮!克扣咱们的饷,还霸占屯田!”

“对!绑了送锦衣卫!陛下说了,阻挠清查就是通敌!”

“送官!让骆大人治他的罪!”

十几个平日里劣迹斑斑、跳得最欢的百户、千户,在士兵们愤怒的吼声中,被一拥而上的士卒用绳索捆成了粽子!

士兵们押着这些面如死灰、抖如筛糠的军官,浩浩荡荡地送到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和龙骧军将领面前!

“大人!这些狗官阻挠清查,散布谣言,诋毁陛下!请大人为小的们做主!”士兵们跪倒在地,声音洪亮,充满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贪官的痛恨!

骆思恭看着眼前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冷冷地扫过那些瘫软在地的军官,挥手道:“拿下!严加审讯!陛下圣旨煌煌,胆敢违逆者,严惩不贷!”

这一幕,如同最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所有心怀鬼胎的辽东将领脸上!他们彻底明白了,在皇帝的意志、锦衣卫的刀锋、龙骧军的铁蹄,以及…觉醒的士兵怒火面前,任何抵抗都是徒劳!辽东的天,真的变了!

军屯清查在士兵的支持下势如破竹,查没的大量被侵占的军屯田、犯官田产等,迅速被用于兑现皇帝的承诺和安置流民。

“以工代赈”的政策被大力推行。查没的大量被侵占的军屯田、犯官田产等,除了预备赏赐军功,另一部分被迅速用于安置流民和无地辽民。

无数流民和无地辽民被组织起来,在官员和军士的带领下,冒着严寒,修缮在战火中破损的堡垒、城墙、道路。他们挖掘冻土,搬运石料,伐木架梁。

虽然寒风刺骨,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希望——干活,就有热腾腾的粥饭,就有御寒的衣物,更重要的是,干得好,还能优先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皇帝陛下派来的官员效率极高,后续调拨的粮食、军械也源源不断运抵。整个辽东,一时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热火朝天的军营和工地。

pS:天真的好热,大家上班的时候注意避暑、注意防晒,工作是别人的,身体是自己的,替自己照顾好自己!

第137章 努尔哈赤的困境

凛冽寒风中,沈阳城外一处正加紧修缮的堡垒旁,景象却火热非常。

一群换上了崭新厚实鸳鸯战袄的辽地民夫,正吆喝着雄壮的号子,合力扛抬着沉重的梁木。

他们呼出的白气在冰冷空气里瞬间凝结成霜雾,但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却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拼命的干劲。

“老王头,嘿!穿起这朝廷新发的袄子,再大的风也钻不进来了,骨头缝里都暖和!这力气,憋足了!”

一个壮硕的汉子咧嘴笑着,肩头上的分量似乎都轻了几分。

“那可不!”旁边须发花白的老者喘着粗气,眼中却闪着光:

“皇帝老爷仁义啊!不光发粮救命,发棉袄御寒,给咱修房子、分田地!这光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奔头!”

“都听好了,加把劲儿干!”一个看似领头的人吼道:

“堡子立起来,开春地到手,咱的好日子就算扎下根了!为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拼了!”

铁匠铺里炉火通红,叮当作响,赶制着农具和修缮器械;粥棚里热气腾腾,飘散着米香;新规划的村落地基在雪地上被划出清晰的界限……、

虽然依旧是冰天雪地,但一股蓬勃的生机,正在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黑土地上顽强地萌发、生长!

熊廷弼傲然立于沈阳城巍峨的雉堞之上,凛冽的朔风拂过他坚毅而略显疲惫的侧脸。

他俯瞰着城外这繁忙而充满希望的一幕。

寒风依旧凛冽,但他心中却暖意融融。他已经得到了黄梓伦带来的密信,皇帝陛下圣裁明断:

趁建虏沈阳新败、元气大伤之际,由他熊廷弼总揽全局,配合黄梓伦麾下的三千龙骧军铁骑,并协调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对辽东诸卫所积弊已久、盘根错节的屯田进行彻底的清查厘整!务必追缴被强占、隐没的军田,严惩贪蠹军吏!

同时,以这三千龙骧军精锐为骨干,迅速掌控广宁、宁远、义州、辽阳、沈阳、铁岭等辽东腹心重镇的卫所指挥权。

整肃现有军户:汰除羸弱冗员,令其专注于屯垦开荒;遴选健锐忠勇之士,由龙骧军将士严格操练,务必在明年之内,练成三万可堪大用的辽东新锐!

粮草充足,军心可用,民心归附,新政初行……皇帝陛下的鼎力支持,便如同今日难得穿透阴霾的一缕冬日暖阳,炽热地驱散了笼罩辽东的沉沉暮气,照亮了辽东的未来。

他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的貂裘,嘴角的胡茬微微扬起,勾出一抹久违的、发自心底的笑意。

然而,同一片天空下的萨尔浒后金大营,这个冬天却是不好过。

骄纵与喧嚣已然远去,留下的只有压抑的痛苦与冰冷彻骨的现实。

距离沈阳城下那场被神秘重骑无情碾碎的大溃败,已过去近月。

对努尔哈赤而言,这二十多天无异于折磨。巨大的营盘仍在,却难掩残破;数万部众尚聚,却哀鸿遍野。

八旗各旗为填补空缺,如同陷入绝境的野兽,疯狂抽调各部仅存的健壮男丁填充缺额,拼命收拢散布四野的溃兵,同时还要时刻分兵提防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辽东明军主力。

万幸的是,明军也因兵力不足,正忙着收服失地、整顿卫所、开垦屯田,加之酷寒冬日不利大军持久作战,才形成了这如薄冰般的脆弱对峙。

然而,双方都心知肚明,这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死寂——只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必将来临!

努尔哈赤能在这等惨败之后,将这残存的数万人凝聚不散勉力维持,其枭雄手腕确已堪称惊世。

此次出击的八旗各自都在统计伤亡情况。努尔哈赤走在弥漫着浓重药味与血腥气的营地中,走在营内,听着额亦都、安费扬古给自己报上来的冰冷数字,再看看正在痛苦呻吟着的伤兵。

努尔哈赤此时有些欲哭无泪,这次南下攻明,他耗费一辈子心血组建的八旗可以说是彻底被打残了。

四大贝勒中,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已然战死,麾下两蓝旗(正蓝旗、镶蓝旗)几乎全军覆没;代善统领的两红旗(正红、镶红)亦遭重创,损失过半;

唯一建制尚算完整的,只剩佯攻蒲河而主力受损较轻的皇太极正白旗和阿济格的镶白旗;

便是努尔哈赤视若根本的两黄旗精锐,也折损不轻。整个八旗能战之甲兵,已锐减至不足三万五千人,真正伤筋动骨!

萨尔浒大营的空气里,持续了二十多天的伤兵惨嚎声此起彼伏,每一丝呻吟都像在拷打着后金的意志。

努尔哈赤穿行在弥漫着浓重血腥与药味的营地,脚步沉重。听着耳边连绵不断的哀鸣,他心头一片苦涩。

唯有想起第八子皇太极,这个自己最属意的儿子,在危急关头果断率领正白旗主力相对完整地撤出战场,才算是这场惨败中唯一能让他感到一丝宽慰的微光。

这么想着,努尔哈赤对身边的亲随道。“召集尚在萨尔浒的各旗旗主、五大臣们来议事。”

“喳!”亲随领命而去。

在议政殿内的主位上坐下,努尔哈赤开始沉思。这次南下攻明的失败,对他这个军事同盟性质的后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他一手建立的大金国,说实际,就是一个在不断的获胜,不断的对外战争,不断的掠夺资源,满足自身需要的军事集团。

他的威望,不是来自于他的家族,而是建立在他手下的八旗甲士,在他一次次对野人女真,对叶赫,对科尔沁,对明朝的大胜之上。

而这次的大败而归,虽然表面上还算稳定,但是内部已经波涛汹涌。

自从攻占开原,重新修缮边墙之后,年前刚刚征服的海西女真,已经看来是蠢蠢欲动,而原来逐渐向他们靠近的科尔沁部落,以及内喀尔喀五部也重新与明军恢复了联系。

而且他现在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粮食不够了”,要知道大明幅员万里,在后世也被辽东这个放血口,最后生生拖死。

更不要提他们后金困在这辽东苦寒之地,一旦停止掠夺和战争失利,可以说生死命悬一线。

首节 上一节 84/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