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66节

功能:规模化铸造火炮与弹药。

生产列表:火炮:轻型:虎蹲炮、佛朗机炮。重型:大将军炮、长管舰炮、红夷大炮

炮弹:铁弹、铅弹、霰弹、燃烧弹、爆炸弹等。

科技待解锁(需天机阁):膛线臼炮、线膛迫击炮、后装野战炮...

生产效率(每厂):所需劳工:2000名系统农民(满负荷)。

日产量(满负荷/每厂):轻型火炮:50门;重型火炮:10门;炮弹基数:100发/种/门(以100发为基数单位);火药:3000斤/门

铸币厂(0/5)

建造费用:5万两/厂

功能:统一铸造高质量、防伪货币。

配备:水力熔炉、风箱、轧制机、冲压机、螺旋压币机。

效果:确保货币金属纯度与防伪特性。所需劳工:500名系统农民/厂。

翰林院(0/1)

建造费用:3万两

功能:培养与训练行政管理人才;每月可训练2百人。

效果:训练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基层官员,可进行成体系官员训练。特殊效果:有几率出现具备卓越才能的高级官员。

新增-经济类建筑:

商场(0/5)

建造费用:1万两/座

功能:促进商业贸易。效果:可训练贸易商队。可进行大宗商品交易:购买/出售粮食、木材、肉食等基础物资。

纺织厂(0/20)

建造费用:2万两/厂

功能:利用新技术进行规模化纺织生产。配备:先进水力纺织机,可实现棉、麻、丝、羊毛等多种纤维的全品类布匹纺织,涵盖从粗布到精纺面料的全规格生产。

人员模式:配备管理技术骨干每厂设厂长一名,副厂长3名、中层管理人员10人,技师 20名,负责设备调试、工艺把控及质量检验,可招募本土居民进行生产(2000人/厂)。

按工序分工为:原料处理工(清洗、梳理纤维)、纺纱工(操作纺纱机)、织布工(监控织布机运转)、染整辅助工(协助后续染色、晾晒)等,通过岗前培训快速掌握基础操作,实现规模化生产效率。

钢铁厂(0/3)

建造费用:5万两/厂

功能:大规模钢铁冶炼与加工,依托 18世纪中国成熟的传统冶铁技术,构建“采矿—冶炼—锻造—铸造”全流程生产体系,实现生铁、熟铁、钢材及铁制器具的规模化产出,满足农业、手工业、军事及民生需求。

人员配置:设厂长一名,副厂长4名、管理技术骨干30人:设炉正(总控高炉)6名、锻作头(锻造工艺)15名、铸模师(模具制作)10名、账房先生 3名,负责技术指导与生产调度。

普通工匠:分采矿、冶炼、锻造、铸造、后勤五组,实行“工牌制”(凭牌领工具与物料),可招募本土居民进行生产(2000人/厂)。

日产能力:生铁:20-50吨;熟铁/钢:5-8吨。

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系统界面,朱由校心中澎湃如潮。

东暖阁内烛火摇曳,映着他年轻却无比锐利的眼眸,专注地凝视着脑海中那片由冰冷数据与宏伟蓝图构成的崭新世界。

第102章 堡垒时代的震撼

“堡垒时代...”

少年天子无声地咀嚼着这个词的分量,目光灼灼地锁定在系统焕然一新的界面上。

一丝抑制不住的、尽在掌握的弧度,悄然爬上了他的嘴角。

这次跨越式的系统升级,终于彻底砸碎了束缚在他手脚上的无形枷锁!

最核心的解放,在于人口的桎梏豁然洞开。原本捉襟见肘的人口上限,此刻已暴涨至惊人的六十万之巨!

这个数字,瞬间解决了他心中所有关于人力匮乏的隐忧。对于他目前的宏图伟业而言,这不仅是足够,更堪称游刃有余的富余!

更令他振奋的是,城镇中心的空额,也直接从无到有,慷慨地开放了三个席位。

三座新的城镇中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张覆盖全国的天罗地网。

这三座新的支点,将被精心安置在帝国版图的关键节点,西南、东南或者山东半岛。

届时,以这些系统城镇中心为核心,产出粮食的城镇、高效率运转的市场、以及提供源源不绝军械的兵工厂,将共同构筑成一张坚不可摧的全国军事后勤与补给网络!

对于未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边境屯垦、乃至远距离的征讨,例如远征日本,南下南洋,还是西南诸地方,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依托与支撑,真正实现“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无缝衔接。

而军事层面的变革,更是直接推动了质的飞跃,跨入了崭新的“火器时代”。那座古旧的兵营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象征先进军事文明的皇家军事学院。

它所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替,而是脱胎换骨的全新军事体系。

在这里,接受先进理念训练的,将是令人生畏的帝国火枪兵,是能将爆炸性毁灭投向敌群纵深的帝国掷弹兵,是披坚执锐、如钢铁洪流般冲击敌阵的帝国胸甲骑兵,以及掌控战场的铁拳——帝国炮兵。

与此同时,专司重火力生产的铸炮厂也随之矗立。它的意义在于,从此大明将批量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最先进的火炮,并源源不断地产出,将绝对的“火力优势”彻底攥在手中!

后勤与生产的基石——村镇与码头,同样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进化。升级至城镇的选择不再仅限于可怜的五处,数量上限提升至整整十座!

这不仅仅是数量的倍增,更是潜力空间的巨大释放。每一座城镇所掌控的丰饶农田,足足达到了五万亩,而牲畜的数量同样迎来了爆发性增长,羊群的数量翻了数倍,牛群规模也得到了大幅扩充。

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各项数据,朱由校眼中的光芒愈发炽热:一旦将这十座强大的城镇部署完毕并高效运转,每月就能稳定贡献出五百万石以上的充沛军粮,再加上十万只待屠宰的肥羊、数千头耕牛与不断繁育增长的畜群……

仅仅依靠这一套系统本身,他就已经完全具备了供养整个帝国核心精锐军队的绝对能力——无论是京营、亲军四营,还是南海子大营那数十万枕戈待旦的健儿!

刚刚建立的市场,则完美地解开了他心中最后一个关于财政运作的忧虑结。

之前他一直担忧系统运转、武装军队所消耗的海量白银,会如同黑洞般吸干国帑与民财,最终导致不可控的经济崩溃。

如今,这顾虑烟消云散。市场如同一个超级高效的转化中心,庞大的粮秣与渔业产出现在都有了最直接的变现通道。

通过它将富余的系统产出资源(如粮食、木材、石头、渔获甚至牛羊肉)源源不断地兑换成本位面的硬通货——白银,不仅能够支撑系统的自我循环升级,甚至可以成为重要的盈利增长点,为国家财政注入强大的系统“输血”能力!

这将形成一个滚雪球般的良性循环:系统产出养兵→市场交易赚钱→投入更多资源加速系统发展→获得更强战争机器!

视线继续在系统界面上巡弋,当那个异常熟悉的建筑标识映入眼帘时,朱由校甚至产生了一丝“是不是连系统都对明朝这群官僚彻底绝望了”的戏谑感。

那个标识,赫然便是——翰林院;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高效且绝对忠诚于皇帝本人的官僚体系生成与培养机制。

虽然系统直接生成的官员在绝对数量上可能依旧有所限制,但这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将这些忠诚可靠、能力出众的系统人才作为骨架核心安插到关键的官职上,或者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直达皇权的系统监察通道,就能像锐利的刀锋切开腐朽的绳索一般,瞬间斩断无数扯皮推诿、阳奉阴违!

帝国的行政效率和治理能力将被拔升到一个超越时代的高度,什么“皇权不下乡”,什么“天高皇帝远”,都将成为不堪一击的废纸与笑谈。

皇权的意志,将如同阳光照耀下无可遁形的影子,清晰覆盖大明疆域的每一寸土地!

最后,系统升级为他补上的短板亦是至关重要的两块基石:钢铁厂与纺织厂!

有了钢铁厂,意味着大明终于能够自主、大规模、高质量地生产最核心的战略物资——钢铁!这是建造无畏舰队、锻造新式火炮、量产火枪、打造新式盔甲与军用装备的根本保障!

而纺织厂的降临,则直指衣物与市场贸易。它将极大提升棉麻丝等原料的加工能力与效率,产出大量的布匹、丝绸等民生及战略物资。

这不仅能稳定国内民生,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从真正的意义上实现人人有衣穿的大同之景,更能与市场协同,将这些工业品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收益和贸易顺差。

更为关键的是,先进的纺织能力,本身就能为士兵提供标准化、耐用性更佳的军服和后勤物资,增强军队的后勤保障水平。

他盘算着:可以通过招募本土熟练工匠与管理者,结合系统的先进技术模板和高效管理方法进行运作。

这两座现代化工厂一旦运转起来,将彻底改变大明在基础工业品生产上的被动局面,成为推动工业革命萌芽、打造‘堡垒时代’坚实经济基础的强大引擎。

这个工业体系雏形的建立,将为他的宏图伟业提供真正意义上取之不竭的物力支撑。

回过神来,朱由校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自己的余额,开始布置当前能够帮助自己的系统建筑。

城镇中心得暂缓,他目前的财力还不足以开辟这么多的基地,等到这个月城镇中心营收、海军那边缉私、山西八大家以及这次策划午门逼宫的幕后之人都落网后,朕之府库,当无匮乏之虞。

况且今有翰林院英才为朕羽翼,朝堂之上,那些尸位素餐的朽木蛀虫……朕一刻也容不得了!

大型村镇再建造5座,然后训练配套的农民1万,资金—30万两,这个关乎到后续部队的后勤补给和营收,必不可少。

大型兵工厂再建造3座,配套的农民6千,资金—9万两,正好扩大生产,为正在组建的天子亲军四营和京营换装。

市场必不可少,点击建造1座,资金—1万两,其他四座得配套分城镇中心部署。

铸炮厂建造2个就够用了,后续的3个跟着分城镇部署到别的地方,配套的系统村民4千人,资金-12万;

然后点击制造虎蹲炮×500门(20两/门);佛朗机炮×200门(50两/门);前膛野战炮×100门(1000两/门);红夷大炮×30门(1000两/门),资金-15万两。

第103章 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大明帝国陆军

最重要的当然是皇家军事学院,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有了之前的教训,他肯定选择直接训练成建制的部队,点开营级部队的建制,他细细的看了下去:

【大明帝国陆军营级部队】

训练花费:230万两

训练时长:10个兵营满负荷训练1月

部队建制:满员28000余人,下辖两个大明帝国陆军都司;营级直属部队;营级直属重炮兵。

营级直属部队:满员3500余人,包括5个夜不收百户队,3个传令百户,3个重骑兵百户,3个随军医师队,8个帝国燧发枪百户,5个胸甲骑兵百户,3个军法督察百户,3个亲卫百户。

营级直属重炮兵:满员6600人,前膛野战炮×200(炮组10-15人)、红夷大炮×80(炮组15-20人),可发射霰弹,实心弹,燃烧弹,辅助人员1600余人,可对敌军和建筑物产生巨大伤害。

指挥体系配置:总兵官1人(虎符调兵权、战役最终决策);副总兵2人(辅助军事指挥);总参谋使4人(制定全盘战略,节制参谋司);除皇帝陛下亲命,任何军事行动需总兵加上总参谋使7人,半数以上同意才可实行。

首节 上一节 66/1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