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57节
“臣......”
…………
一旁负责记录的小黄门便已奋笔疾书,薄薄的宣纸上,一个个勋贵的认捐数额迅速罗列,
不过片刻工夫,登记下的银两数目已然突破百万之巨!
朱由校目光扫过那还在不断增加的惊人数字,心中不由喟叹:
谁说大明穷困?单看眼前这班勋贵,出手便是数万、数十万两,阔绰之极!
他对众人的反应还算满意,这笔意外之财的注入,又能支撑他打造上百艘坚船,再编练数万系统精锐,东征倭寇以报前仇、南控南洋开辟通途的日子,似乎又近了一步。
但这仅仅是今日的目的之一,他将这群心有余悸的勋贵专门唤至御前,更深层的意图,是要借此彻底收回京营的控制权。
他从辽东紧急召回的宿将陈策、戚金等人,已经秘密抵京。
系统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百万石粮食、数万头活羊,以及每日从天津卫源源不断运抵的各类海货,更是为他提供了充沛的底气——整顿那早已腐朽不堪的京营,时机已然成熟!
他目光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勋贵们,再次开口,声音刻意拉长,带着一种追忆往昔的沉重:
“尔等先祖,”他缓缓道,“或追随太祖高皇帝提三尺剑,驱逐胡虏,光复华夏神器;或效命成祖文皇帝鞍前马后,五征漠北,慑服四夷!”
“彼辈皆是于尸山血海、刀光剑影之中,以赫赫战功搏杀而出,方为尔等挣下这世袭罔替的爵位荣光!
此等忠勇血性,此等开疆拓土之功业,方是尔等得以安身立命、承享富贵的根基所在!”
勋贵们屏息凝神,听着皇帝重提先祖的彪炳功业,内心五味杂陈,既有对昔日荣光的追思,亦混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羞愧。
“然!”朱由校语气陡转凌厉,目光如电般扫视全场,
“承平日久,武备渐弛,纲纪不振!尔等勋贵子弟,生于锦绣膏粱,长于深闺妇人之手,可还有几人识得弓马?通晓兵略?可还有几人,能如尔等先祖那般,横刀跃马,为大明戍守国门?”
这诛心之问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勋贵心头,令他们面颊发烫,不敢直视天颜。
自从土木堡之变以后,一大批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统帅战死,大明的勋贵就断了层,自此一蹶不振。
“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醉生梦死,尸位素餐,甚至盘剥国脉民髓!”朱由校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冰霜般的决绝,
“此等行径,终必坐吃山空,招致身死族灭之祸!朱纯臣父子的血,尚未干涸!”
他顿了一顿,声音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朕欲重振大明武风,再铸钢铁雄师!特旨创设‘大明帝国武略院’,朕躬亲任院长,所有教习从龙骧军、锦衣卫中、工部抽调”
“此院,专为培养军中栋梁!将教授行军布阵之法、火器操演之术、骑射格斗之技、山川地理舆图、乃至天文历算之学!
凡我大明军中,百户以上军官,千总以上将佐,皆需分批入院轮训!未得武略院考核之堪合者,非大军功不得晋升!”
他的目光如同锋利的剃刀,再次刮过勋贵们的头顶:
“尔等勋贵子弟,承继祖宗爵位,即为国朝屏藩。理应为军中表率,朕今特令:凡勋贵嫡系子弟,年满十四,无论是否已袭爵位,必须入‘大明帝国武略院’进修为期三年。
待考核合格,方可承袭爵禄,或入军中效力!倘若有怠惰疏懒、顽劣成性,导致考核不通过者——”
朱由校的声音如同数九寒冬的冰凌,字字刺骨:
“一代不中,爵位降格一等!再考不中,再降一等!若至三代仍无法过关,则革爵夺职,削籍为民。
朕之大明,容不得躺在祖宗功劳簿上的废物蛀虫,朕需要的,是能提刀立马、为君分忧的社稷干城。尔等,可都听明白了?”
“臣等……明白!谨遵圣谕!”勋贵们齐声应答,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以及一股被强行驱赶上路的紧迫与压力。
就在勋贵们以为这场风暴即将平息之时,朱由校那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权,乃社稷存亡之根本。”他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如鹰隼,紧紧锁住台下众人,
“京师京营,拱卫帝畿,天下军旅之首。然尔等勋贵子弟,盘踞其间者众,坐食空饷、训练废弛、武备不修,致使昔日虎贲,几成朽木之兵。
此事,真当朕一无所知?”
第87章 朕的话,你们听明白了?
乾清宫内的温度仿佛瞬间降至冰点,勋贵们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衬。
皇帝翻完祖宗的功勋账,以武略院钳制爵位继承,此刻终于要触及他们最根本的利益——兵权了吗?
朱由校不等他们缓神,厉声宣布:
“朕决意整顿京营,汰弱留强,重铸强军!”朱由校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特擢龙骧军副总兵王英卓,为都督同知、提督京营戎政!掌京营营伍整训、人事铨选、钱粮度支诸务,节制诸将!钦此!”
他目光扫过勋贵们瞬间惨白的脸,继续道:
“擢遵义副总兵戚金,为署都督佥事、镇守京营总兵官、协理京营戎政,专司火器整备、铳炮操演!”
“擢援辽有功之参将陈策,为署都督佥事、镇守京营总兵官、协理京营戎政,专司营伍操练、阵法布列!”
王英卓?
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勋贵们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再怎么说他们也是在大明军事圈混的,一些有名的将领他们基本都认识,可是这个人他们怎么都没有听过。
还有什么龙骧军?
这是什么军队?他们从未听闻,更从未见过。陛下手中何时有了一支名为“龙骧军”的、还拥有总兵这等建制的新军。
这份突如其来的、完全未知的力量信息,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们的认知盲区,让他们惊惧!
没等勋贵们从那巨大的信息冲击和空白中回神,朱由校冰冷的声音继续响起:
“即日起!所有现任之勋贵子弟,凡在神枢营、神机营、五军营担任管军、坐营、把总、把司等实缺者——”他的声音斩钉截铁,
“即刻移交印信、营兵花名册及钱粮册簿,暂授营伍训练司参赞、军备稽核等虚衔,
其原有职司,由王英卓会同陈策、戚金,自龙骧军及京营将士中,择优拔擢小旗、总旗、把总、坐司官、坐营官等官补缺!”
(pS:京营的基层军官主要有把总、总旗、小旗等。把总秩正七品,位次于千总,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总旗和小旗则分别类似于排长和班长。^_^)
“择优拔擢……龙骧军及京营有功将士……小旗、总旗、百户……”
轰——!
勋贵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顶门,脑瓜子嗡嗡作响。
这可不是简单地抽调几个军官,这意味着陛下手中掌握着一支完整建制的神秘部队——龙骧军,以及围绕它运作的南海子大营!
更意味着——这支军队拥有足以支撑起京营整个中下层军官体系的庞大基层骨干,从“小旗”到“把总”这需要多少人?
需要多么完善的培养体系,才能得到如此数量的基层军官。
这支“龙骧军”究竟是什么时候、如何建立起来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为何此前他们勋贵集团遍布京畿的眼线对此竟毫无察觉?这一刻,巨大的未知带来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兵权被夺的愤怒。
勋贵们此刻才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他们对这位登基不过一年的年轻皇帝所掌握的力量,存在多么可怕的信息盲区。
南海子那戒备森严的大门之后,隐藏的不仅是粮草物资,更藏着一支他们完全陌生的、足以掀翻棋盘的力量。
“朕会令南海子大营新军入驻京营,”朱由校的声音毫无起伏,却带着更甚严冬的酷寒,
“若是此时谁敢给朕兴风作浪、阳奉阴违——”他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剑锋,扫过前排几位世袭公爵、侯伯惨白得近乎透明的面孔,
“朕的刀,从不吝于多斩几颗碍事的人头。便是公侯头颅,挂在城头示众,也好让天下人看看,悖逆天威,是个什么下场!”
赤裸裸的死亡威胁,而支持这威胁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皇权,而是那支刚刚被揭开神秘面纱一角的、名为“龙骧军”的皇帝亲军。
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不可替代的,陛下好像拥有抛开他们单干的资本,这比明面上的夺权更加令人绝望。
要知道,在这朝堂之上,没有价值代表着可以随时被抛弃,他们此时也不得不放下心中最后一份矜持和自傲,等待陛下的决议。
“待帝国武略院建成开训,此批人等,无论何人,身份高低,均需以学员身份首批入内回炉再造!”朱由校的声音带着不容反驳的决绝,
“待其于武略院学成,经朕亲自考核其术业心性,再量才授以军职,新军职任免,由兵部、五军都督府会同王英卓、陈策、戚金议定,奏朕亲裁!”
勋贵们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皇帝手段环环相扣,不仅用朱纯臣的血淋淋下场震慑他们,又用入股“巡防提督衙门”的红利稍作安抚;
更祭出“武略院”这条逼他们重拾弓马的鞭子,而此刻,最致命的一击落下——直接斩断了他们对京营兵权的所有控制。
陈策、戚金这两个名字,可跟他们勋贵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实打实的战场上厮杀晋升的将军,再加上陛下口中的南海子精锐,可以说他们世代盘踞的京营之地,今后再也不是他们的自留地。
陛下手段之凌厉、布局之周密、落子之精准,让他们连一丝反抗的气力都生不出,只剩下彻骨的寒意和绝望,只希望陛下能够言而有信。
朱由校平静地注视着下方勋贵被彻底击溃的神情,勋贵们对龙骧军的震惊与恐惧,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这支隐藏的力量再次露出獠牙,便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也是最沉重的一根稻草!
“朕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朱由校的声音此刻才真正透露出掌控一切的平静。
PS:各位大人,如果有时间请留下五星好评,我们的书才8.2分,这与诸位大才身份不符,急需升级。
第88章 谁赞成?谁反对?
殿内的一众勋贵纵然有诸多不愿,但此刻,无人敢将流露于外。
成国公府那冰冷的门庭和朱纯臣的下场历历在目!
谁敢保证自己家族暗室之内没有一丝污垢、账目之上没有半分瑕疵?皇帝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足以令任何人不敢轻撄其锋!
在巨大的、关乎家族存亡的威压下,所有目光,不由自主地、带着最后一丝希冀与求救之意,投向了勋贵魁首——英国公张维贤与定国公徐希皋身上。
英国公张维贤站在众勋贵之前,身形仿佛比来时又佝偻了几分。他心中也是纠结万分。
一面是被深深压抑着的澎湃:振兴武勋,再现先祖横扫漠北的辉煌!这是融入骨血的荣耀渴望。
上一篇: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