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24节
“誓死效忠陛下!谨遵指挥使号令!”五千六百人齐齐单膝点地,膝盖砸在硬地上发出沉重的闷响,伴随着刀柄轻磕甲胄的铿鸣,如同滚雷,气势直冲云霄!
这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吼声,再次让许显纯心头剧震,同时也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有此强军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就在许显纯检视军阵,心潮澎湃之际,大地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营门处烟尘微起,蹄声如闷雷般滚动而来!转眼间,五百余铁骑风驰电掣般闯入营中,为首的骑士全身披挂的带着大明味道的制式明光甲,头戴顿项盔,与校场上的锦衣卫一般无二!
来人正是禁卫军指挥使王国军、那伟助陛下掌控皇宫的神秘的禁卫军指挥使!
他身后骑兵铠甲精良,虽在疾驰,队形丝毫不乱,人人脸覆面甲,只露一双冷漠而锐利的眼睛。
系统士卒永远有一个特点,像是有这个火力不足或者铠甲强迫症一般,虽然介绍面板只是简单的介绍:身着铁制札甲,持复合反曲弓,弯刀,骑乘耐力型蒙古马。
可是实际上这个铁制札甲就变成了全身覆盖的明光甲,甚至连马匹身上关键地方也有披挂,一人双马,简直就是大明版的玄甲骑兵。
王国军勒马停在许显纯等人面前,动作干净利落,翻身下马,沉声道:
“奉陛下旨意,禁卫军总兵王国军,率五千精骑已至大营外侧听令!此五百骑乃前锋探马,特来与许同知、吴同知会合!”
王国军身上的甲胄与校场中那些锦衣卫如出一辙的质感和式样,再次无声地昭示着这些力量背后那令人心悸的一致性。
移步中军大帐。帐内只有核心几人:许显纯、吴苍、王国军、冯梓良、朱耀杰、张天纵,气氛凝重肃杀。
许显纯不再寒暄,开门见山复述了皇帝的密旨:“奉天承运……”
“旨意已明:以雷霆之势,调查晋商八大家及其党羽,待确定罪行后,夷其族!查清其货栈、店铺、钱庄;收缴账册!追查朝野勾结!事涉边镇卫所,若有持械抵抗,格杀勿论!还望王将军铁骑五千待命弹压!”
听到皇帝如此酷烈决绝的旨意,冯梓良等人虽面无表情,眼神却更加锐利。
王国军抱拳:“某家省得!五千铁骑枕戈待旦,但有乱起,半个时辰内可抵晋地任何一处卫所营垒!必保锦衣卫行动无虞!”
“好!”许显纯一掌拍在桌上地图,眼中寒光四射:“事不宜迟,立刻部署!”
他手指重重按在太原府:“本同知亲率冯指挥使(冯梓良)本卫主力两千,京师精干一千,辅以内情司及京师得力干员,直扑太原、平阳、潞安、泽州、祁县等地!
那里是八大家根基所在,商铺、宅邸、家族成员最集中!破其首脑,缴其核心账册、密档,锁拿首要人物!请王将军分一千骑兵,驻守阳曲,以防太原镇有变”
随后,他的手指移向北方:“吴苍吴同知、朱耀杰,你二人分别率两个精锐千户,带外情司精干,会同王将军所部两千骑兵,分别速奔大同、宣府!
化整为零,以商队、行镖、探亲等身份为掩护,星夜兼程,奔赴张家口、杀虎口等晋商在边镇的重要据点!抵达后联络当地潜伏暗桩,严密监控通往塞外草原及辽东的要道!
那里是边贸大埠,也是八大家走私货物出关的命门!控制其货栈、商队马头!封堵一切可能逃窜或毁证之路!
严查边军卫所中与晋商勾连之败类,一旦收到我这边的信号,立即行动,抢占商铺、查封仓库、缉拿晋商在外骨干!
切断其可能的逃生和向草原、建奴求救的路径!遇官官相护者,可持圣旨,就地锁拿问罪!若有异动,骑兵弹压!”
记住,行动前务必保持隐秘,务必雷霆一击!
最后,他看向西南方向:“张天纵,你带本部剩余千户,严密控制京内所有山西商馆与晋商别院,寻找证据,到时候一并拿下”
许显纯环视众人:“诸位,此役干系国本!陛下要的是干净彻底,不留后患。
我等行动必须快如闪电,狠如霹雳!查、封、捕、杀、抄……同步推进,务必在消息泄露、其核心人物反应之前,完成合围!
晋商网络盘根错节,首战务必敲山震虎,断其根基!若遇阻拦——无论文官、武将、豪绅……凡有据佐者,就地拿下!格杀勿论!明白否?”
“谨遵钧令!”帐中诸将同声应诺,杀伐之气直透帐顶。吴苍冰冷如铁;王国军如出鞘利刃;冯梓良、朱耀杰、张天纵则面露坚毅凶悍之色。
“好!各部依计准备!一个时辰后,分头出发!以‘卫所换防’、‘押运军资’为名!即刻启程!”许显纯沉声下令。
大帐帘幕掀开,肃杀的军令瞬间传遍营盘。
五千六百名锦衣卫如同精密的机械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在各自百户的带领下,化整为零,向各自的任务地点赶去。
而王国军的五千骑兵则是准备夜间行军,以免打草惊蛇。
一时之间,一张巨大的、无形的铁网已然张开,裹挟着皇帝的滔天怒火和锦衣卫磨砺多时的锋利爪牙,朝着盘踞在北方的金融帝国巨枭,如同泰山压顶般,倾轧而去。
一场关乎大明国运的、残酷至极的财富与权力的清洗,终于,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第35章 辽东局势
沈阳城头,九月二十,寒意已然刺骨。
去年萨尔浒那场惨败的阴影,仍像不散的阴魂笼罩着辽东。
雄心勃勃的杨镐,妄想四路大军合围建奴,却在战前遣使递送《讨奴檄文》将自家四路兵力配置、四路围攻计划捅得天下皆知。
结果被努尔哈赤这只老狐狸,趁机将大明各路“精锐”逐一击破,砍瓜切菜一般。
那一仗,彻底打断了辽东明军的脊梁骨!开原、铁岭相继陷落,来自全国各地的八万大明精锐损失殆尽。
杜松、马林、刘綎等优秀将帅战死,三百多名参加过万历三大征,具备相当军事经验和军事才能的中高层军官殒命。
大明曾经经营了两百多年的辽东防线瞬间支离破碎,而沈阳—这座雄城,猝然成了大明钉在辽东的重要堡垒。
沈阳城内,大明辽东经略府的一处书房里,炭盆里的火苗不安地跳跃着,映照着熊廷弼紧锁的眉头和手中那份已被捏出褶皱的“邸报”。
熊廷弼看着邸报上“哀诏”二字如同凝固的血滴,上面冰冷地印着——泰昌皇帝宾天,皇长子由校即皇帝位。
几行字,像千斤重石砸在他心头。
辽东的风雪还没到来,朝堂的风暴却已扑面而至!
熊廷弼猛地一拍桌子,坚硬的黄梨木桌面发出“咚”一声闷响,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都晃了晃。
他一向刚硬的神情此刻混杂着难以言喻的焦虑与沉重,他抬起头,望向站在一旁、同样面色凝重的周永春。
“梦泰兄!(周应春的字)”熊廷弼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新皇践祚……此乃国本更迭之时,朝中必定暗流汹涌。东林诸公、浙楚各派,怕是又要陷入龙争虎斗。”
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地图上,窗外北风呼啸着掠过府衙的高檐,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极了辽东军民惶惶不安的心绪。
熊廷弼深吸一口气,他霍然转身,目光灼灼地逼视着周永春这位他最倚重的得力臂膀:
“梦泰兄!如今这辽东,就是架在烈火上的鼎啊!前线将士的粮秣可安?冬衣可备?城防火炮的火药是否足数?
这新帝登基,朝堂目光必然短暂聚焦京畿,倘若那些魑魅魍魉趁机伸手卡我辽饷,你我拿什么去填士卒的辘辘饥肠?又拿什么去堵努尔哈赤那只虎视眈眈的豺狼之口?”
熊廷弼的声音充满了深深的疲惫和一种独木难支的忧虑。他迈前一步,几乎是恳切地抓住了周永春的胳膊。
那手掌宽厚有力,此刻却因内心的急切而微微颤抖。
“多事之秋!这是真正的多事之秋啊!”他重复着,字字仿佛从齿缝间挤出,饱含着对未知朝局的忧虑和对这方寸之地安危的重压。
“新帝年少,辅政何人尚不明朗。一朝天子一朝臣,万一朝堂风向骤转,有人拿我‘拥兵自重’、‘畏战避敌’做文章,欲换掉我这‘熊蛮子’……我等苦心经营的这道防线,恐旦夕崩溃!”
熊廷弼的目光变得异常锐利,紧紧盯在周永春脸上:
“梦泰兄,值此危殆之际,这辽东万钧重担,离不开你啊。
这辽东粮秣运输、军需调配、钱粮核计、安抚流民的重重繁难,非你亲自主持,我如何能安心专注于军前?如何有底气去硬顶那袁应泰不顾实际的浪战之请?”
自从熊廷弼临危受命以来,作为一个知兵的经略,他可没那些收复失地的虚妄幻想。他心里明镜似的:眼下能做的,只有趁着建奴刚打完一仗需要休养,整顿兵马,把大明辽东的命门死死堵住!
所以他一头扎进沈阳,将经略行辕安在城中最醒目的地方,用行动昭告全城—他熊廷弼,誓与此城共存亡!
加固城防,整顿混乱不堪的军纪,招募敢死的本地汉子充实兵力,开仓放粮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没有一鸣惊人的大捷,但就靠着这股狠劲和扎实的功夫,硬是顶住了努尔哈赤几次试探性的冲击,让辽东的局势暂时稳住。
当然能够稳住局势,除了他的铁腕,更离不开那位号称“辽东铁桶”的巡抚周永春。
此人出身山东金乡,自万历二十九年中进士起,从七品知县熬至封疆大吏,为官老成,心思缜密,抚民、督粮、安顿后方,样样做得滴水不漏,是熊廷弼最得力的臂膀。
早在杨镐贸然出兵之前,周永春便屡次上疏朝廷,直言军备未整、粮草匮乏,恳请暂缓发兵。
然而,朝廷却置若罔闻,最终酿成萨尔浒之败,四路大军尽溃,辽东局势彻底糜烂,若非周永春在后方竭力维持,恐怕连残局都难以收拾。
熊廷弼字字恳切,句句重逾千斤,话语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恳请与倚重,如同窗外呼啸的北风,在经略府内冰冷而沉重地盘旋,压在周永春的心头。
“飞白兄”一旁身着巡抚官服的中年男子,神情落寞,缓缓地摇了摇头:
“新帝践祚,乾坤甫定。此时京师朝堂之上,各派争夺要津,正是用人之际。我母新丧,孝期未满,按例丁忧……本就该避嫌守制。
若仍占着这辽东巡抚之位,京中那帮人岂会放过口实?”
他向前一步,靠近熊廷弼,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悲凉:“‘贪恋权势’、‘不孝不义’——这些大帽子只需一顶扣下来,别说我周永春难以立足,怕是连飞白兄你都要被弹劾为‘姑息不孝’、‘朋比为奸’!
届时,你我皆成党争的靶心,岂不正中了某些宵小下怀?更祸及这风雨飘摇的辽东防线?”
周永春的目光落在熊廷弼紧握剑柄的手上。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愈发决绝:“我已经上疏陛下,恳请去职丁忧。此事,不可更改了。”
看着熊廷弼紧锁如川的眉头和眼中深切的忧虑,周永春的声音转而坚定,带着一丝托付的意味:
“飞白兄,如今的辽东,烽烟未息,强敌环伺,民心未稳……可以没有我周永春去张罗那柴米油盐、核算钱粮细故,却绝不能没有你熊廷弼这根这座镇守辽东的定海神针!
这辽东十几万将士的主心骨!你若倒了,这辽东,顷刻便要天塌地陷!”
屋内一时陷入死寂,只有寒风刮过窗棂呜咽的声响,仿佛在为这悲壮的分离作注。
熊廷弼喉头滚动,想说些什么,却觉舌根发苦,千斤重担从未有如此时沉甸。
没有周永春这面“辽东铁桶”在后撑着,抚恤军民、调配粮秣、弹压内耗、平衡各方……前方的刀剑再利,也难挡后院的熊熊烈火啊!
第36章 天使至,天兵现!
就在这满室压抑、几乎令人窒息之际。
“报——!!!”
辕门外骤然响起裂帛般的嘶鸣!一骑快马如踏破铁冰般直撞府门。
上一篇:红楼:开局从军,杀倭寇筑京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