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791节
一名刺客明明已冲至他身前,目光对上,却骤然转身,直扑一旁的朱见深。
“殿下!”
一声焦急呼唤从后方传来。
万贞儿衣裙翻飞,不顾一切地扑到朱见深前方,挡住一名漏网刺客。
刺客见目标被挡,身体一晃,就要从侧方进攻,直扑朱见深。
王冲横刀相迎,两刃相击,火星四溅。
其余几名暗卫亦陆续压上,将刺客围住。
“万姑姑!”
看着挡在自己身边的女人,朱见深微怔,但随即道:“你快退下!”
万贞儿却咬牙不退,神色如铁。
多年以来,她始终将朱见深视如己出。
可朱见深已不再是那个事事依赖万贞儿的孩童。
这几月南巡,他日日与徐闻同行,所闻所见,所感所悟,皆使他渐渐褪去稚气,眼中多了分沉稳与清明。
王冲收刀归鞘,疾步走到朱见深面前,拱手躬身:“沂王殿下,无碍吧?”
朱见深此刻虽面色苍白,神情却镇定。
他拍了拍袖口的尘土,向王冲还了一礼,语气平稳:“我没事,多谢王同知护卫。”
这一礼,不轻。
朱见深心知,若非王冲反应及时、暗卫出手果断,今日自己早已尸横街头,命丧刀下。
王冲躬身回道:“沂王殿下客气了,卑职职责所在,万不敢居功。”
话音落下,周围暗卫陆续将十几名刺客押至街角跪下,个个带伤,一人重伤昏迷。
刺杀虽凶险,终究落败于暗卫伏兵之手,无一逃脱。
街道一片狼藉,血迹未干,杂耍器具散落一地,烟火尚未完全熄灭,空气中还残留着火药味与血腥气。
人群早已惊散,只余几名胆大的百姓远远观望,不敢上前。
王冲擦去额上血迹,走向徐闻,低声道:“王爷,刺客无一漏网,已全部擒下。”
徐闻轻轻点头,目光落在那些刺客身上,心中有一丝疑虑。
这些刺客身手极其干练,明显是受过专门训练之人,不像是寻常亡命之徒。
此地南昌,会不会是宁王派来的?
当年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夺位,天下震动。
朱权作为朱棣的异母兄弟,曾出力不少,朱棣曾允诺他战后平分天下,结果登基后,却将其软封于南昌,兵权尽收,实为削藩。
徐闻当年正是朱棣身边第一心腹,助朱棣靖难夺得大位,宁王如何不恨?
包括宁王一系的后人,骨子里都恨朱棣,但凡有机会必然造反。
只是宁王府一向谨慎,从不轻举妄动,此番刺杀……真的是他背后指使?
远处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
南昌府衙巡捕带队赶至,一眼见街上尸伤狼藉,又见一群人持械戒备,当即厉声喝问:“何人行凶?当街斗杀,还不束手就擒?”
王冲上前拦住,对方官吏仍不识身份,大声呵斥:“擅自持刀当街杀人,已然犯法,还不交代来历?”
这时,徐闻朝王冲微一点头,示意可以报出身份。
王冲冷哼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块金漆蟒纹腰牌,高高举起,沉声道:“越王府仪卫,奉命随行!”
周围众人齐齐一愣,那为首的府衙捕头瞪大了眼,看向稳坐当场的老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原来是……越王殿下驾临,卑职等多有冒犯!”
消息迅速传入府衙,南昌知府亲自赶到,满头大汗跪地叩拜。
越王微服至南昌,不想在城中被当街刺杀。
如此泼天恶事,怎么偏偏被自己遇到了?
南昌知府欲哭无泪。
徐闻一摆手,道:“不必多礼,刺客一事尚未查明,孤不便多言,将这些刺客关入大牢,锦衣卫亲审,尔等不得干预。”
知府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连连点头:“是、是……卑职遵命!”
朱见深此刻也收拾情绪,面色虽冷峻,却并不失礼,静静立在徐闻身侧。
他的目光落在地上跪着的刺客身上,眼中第一次带上了分辨善恶、识人存心的冷意。
第955章 东厂
没多久,越王遇刺的消息传到了宁王府。
当天,宁王亲自登门拜访,带着一众礼品前来府衙“问安”越王。
当代宁王名为朱奠培,是第一代宁王朱权的嫡长孙。
宁王朱权前几年刚死,熬死了儿子,直接把王位传给了孙子。
宁王朱奠培身着青色常服,礼数周全,态度温和。
“听闻越王殿下驾临,实是有失远迎,今日孤已命府中上下严查街道治安,定不叫再有宵小之辈惊扰王驾。”
徐闻端坐正中,面色从容,道:“宁王客气了,南昌繁盛,确实别有风韵,今日惊扰,想来也非王府本意。”
朱奠培轻声笑道:“殿下说的是,只怕是有宵小听闻尊驾南下,妄想犯上作乱,孤已命人日夜巡查。”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并未推责,毕竟南昌是宁王的封地。
“府衙简陋,请老王爷移驾宁王府,修整数日,在下亲自陪老王爷游览南昌城。”
宁王发出邀请。
徐闻稍作沉吟,想着原去宁王府住几天,也好深入探探宁王的反应。
正要应下,这时王冲快步进来,在身后低语道。
“审出来了,那些刺客是东厂旧人,入南昌不过数日,此番是专门刺杀沂王殿下而来。”
东厂?
徐闻神情微沉,随即对朱奠培一笑:“宁王厚意,本王心领,不过此番惊扰,身边沂王体虚,需静养几日,改日再叨扰宁王。”
朱奠培一愣,随即含笑起身:“老王爷保重身体要紧,若有一应所需,只管遣人知会便是。”
徐闻起身送客,目送宁王一行人离去,亲自入大牢提问刺客。
夜色深沉,地牢灯火摇曳,十几名刺客被逐一带入密室拷问。
锦衣卫办事雷厉风行,酷刑如流水。
火烙灌水、吊筋撬骨,凄厉哭号不断响彻地牢,隔着院墙都听得一清二楚。
经过两个时辰的审讯,终于有人撑不住撂了。
说他们是东厂的人,王振死后,东厂的几个档头被处死,其他东厂番子被遣出皇城,自此失业。
前段时间,有人找到他们,说只要取了沂王的首级,就能重回内廷,得宠得势……
徐闻自是知晓,此时的东厂还没有后世那般有名。
东厂,也叫东缉事厂,是神秘的特务监察机关,成立于永乐十八年,由皇帝的亲信太监担任首领,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首任东厂厂公,便是郑和。
当时东厂既神秘又低调,要不是暗卫上报,连徐闻都不知道东厂是何时成立的。
朱棣驾崩前,为了防止徐闻篡位,曾给郑和留下一道密旨,以作后手。
若无东厂这个势力,郑和即便得了密旨又如何?
此后数十年,东厂换了两任厂公,却一如既往的低调。
直到正统帝朱祁镇上位,王振接管东厂,才让东厂逐渐浮现水面,常和锦衣卫共同办案,合称为“厂卫”。
东厂,向来只听皇帝一人之命,越过刑部、都察院,甚至连锦衣卫也要避让三分。
王振倒台后,东厂本已解散七八成,大批宦官被逐出宫廷,厂卫威风一时尽失。
谁料短短几年后,这股阴影再度卷土重来。
徐闻坐在审讯室暗角,神色冷峻如铁,目光盯着那几个被绑在木柱上的刺客,一个个衣衫破碎,伤痕累累,气若游丝。
“主使是谁?”徐闻沉声开口。
其实答案,他心里已有了。
能调动东厂余孽、绕过内廷监督,又敢暗杀朱见深的……
除了当今皇帝朱祁钰,还能有谁?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