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62节
李老怪衣袖中抖出一个锦盒,落入韩仁礼手中,平静道:“你出宫一趟,去找太子,将锦盒里的岁丹交给他,就说可以养龙气,你要看着他吃下去。”
韩仁礼恭敬鞠躬应是,立马就出发了。
李老怪悠悠道:“老夫对你可寄予厚望,希望你不要像李承毅那般不识好歹。”
李老怪晃悠悠来到鲤贵妃的寝室,鲤贵妃忽有感应坐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慌乱,眼前这个暗地掌控大衡的老人让她惧怕到了骨子里。
李老怪轻声道:“跪下。”
鲤贵妃匍匐在地上,娇躯颤抖。屋内响起哀鸣,那风韵极佳的美妇人,又要百般受辱。
两个时辰后,李老怪走了,临走时扇了她一耳光,理由是她不够迎合。
……
一日之后,李景源车驾已经离开葬剑山二十里,行走在南下官道上。
李景源躺在青鸟怀里,幽幽转醒。
青鸟温婉一笑,喜道:“殿下你醒了?”
李景源眉头微皱,想起了他破金贵最后一剑后力竭倒地昏了过去,揉了揉头疼的脑袋,问道:“我睡了多久?”
青鸟说道:“有一日了。”
李景源点头,不算久。他查看了身体,脸色微沉。他记得很清楚,剑冢闯阵他伤得极重,可眼下身体只是轻伤而已。这只有龙虎大丹才能一天之内恢复到如此程度,可他手里没有龙虎大丹了。
内沉丹田后,察觉到了更大的问题,丹田之内本挥霍一空的内力如今充沛丰厚。一百零八长生莲花开正艳,龙珠在龙气推动下游走长生莲中,饱满如实。
最诡异的是他察觉到竟有体内竟有不该存在的磅礴浩然气。
他可不是儒士,哪来的浩然之气。
李景源沉着脸问道:“青鸟,我昏过去后发生了什么事。”
青鸟摇头道:“殿下昏过去后就被袁首领带走了,再回来时身上伤势就恢复了大半。”
敲了敲马车,李景源面无表情道:“停车。”
驾车护卫立马勒马,李景源走出车厢,袁天罡已经跪在地下,垂首道:“袁天罡擅作主张,请殿下治罪。”
第233章 文武袍下文和武
李景源冷着脸坐在车架上,袁天罡垂首跪地,气氛凝滞。
赵高小跑过来,挥走周围护卫,不让人靠近。
李景源平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袁天罡沉声道:“属下自作主张代殿下原谅儒家圣庙,并以春秋笔向步叔澄换了一样东西。”
赵高脸色一变,质问道:“袁首领,你放肆了,你怎么能私自代表殿下。”
李景源面无表情问道:“换了什么东西?”
袁天罡道:“他的文胆和一身浩然修为。”
李景源面色微变,这不是等同于要了步叔澄的命吗?迟疑道:“他愿意?”
袁天罡道:“现在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追名逐利之徒,有风骨气节的不多。属下活了三百多年,阅人无数,从我见到他时我就知道他是真正的读书人。与他交手后,他那三句圣人言让我更确定了心中想法。
他和黄公权一样都有心中大义,一路数百里,我确定他是那种可以为心中大义慷慨赴死的贤人君子。
所以只要让他认为他的死可以成全心中大义,他便愿意舍身取义。”
李景源好奇问道:“他的大义是什么?”
袁天罡说道:“儒家的千年传承以及所有读书人都曾有过的最崇高理想:横渠四句。”
李景源默然 ,横渠四句是读书人的终极信仰,古往今来所有儒生都曾为这横渠四句而一时热血。
赵高不解地问道:“那老儒莫不是读书读傻了不成,非要用命去换。”
袁天罡解释道:“春秋笔和六巍山的恩怨只是次要原因,他真正愿意舍命的主要原因在殿下。”
李景源眉头微皱,很是不解,追问道:“说具体点。”
袁天罡以淡然语气说了个石破天惊的真相:“因为他认清了殿下的极霸帝道。”
袁天罡继续说道:“落龙寺中得龙珠,葬剑山中问剑,再加上一日前力破剑五。殿下展示出了超越牧武城那位天下第一的恐怖天赋,再加上剑五一剑引起太微星化紫抬位移宫天相,他认为殿下将来极大可能登临帝位。
可是殿下太过霸道,他觉得殿下若登基称帝,必会兵戈不止,生灵涂炭。
为儒家传承计,为万千生民计,他选择舍身取义,将自己的文胆和一身浩然修为送给殿下,希望能以文胆浩然气平和化解殿下的霸道戾气,想让殿下走上一条内圣外王的仁君之路。”
赵高冷哼一声道:“殿下要做哪种帝王,岂是他一个小小儒生可以改变的。”
袁天罡淡淡道:“他可不是小小儒生,而是儒家的四境贤人。”
李景源冷不丁问道:“他的舍身取义是你在推波助澜吧,你逼迫葬剑山舍命助我破剑五,也是其中一环?”
袁天罡点头,继续平声静气说道:“儒释道千年来在江湖上都有着超然物外的地位,古来王朝一开始都需要一两家支持,而儒家必不可少。即便殿下如何看不起儒家,该利用的还得利用,起码要等殿下登上帝位,坐稳江山后再卸磨杀驴。”
“殿下修得一身深厚的道家玄机,又得了龙守老僧的金刚禅尊意,若是再得儒家四境贤人的文胆浩然,便是儒释道三修。日后争夺帝位,这三家更容易说服,更容易为殿下所用。
再者儒家浩然气本就是天地正气,即便殿下不修儒道,这浩然正气可正心驱魔,多多益善才好。”
李景源面无表情道:“好一个忠心的袁天罡。”
袁天罡匍匐在地,沉默不语。
赵高当即斥责道:“袁天罡虽忠心可嘉,但两次不奏而断,当治以重罪。”
袁天罡依旧沉默,不辩解不求情。
李景源面无表情道:“袁天罡卸了不良帅之职,就做一名普通的不良人吧。”
算是不痛不痒的惩处。
袁天罡立马应声道:“袁天罡遵旨。”
李景源起身冷道:“我不希望再有下次了。”
袁天罡应声答应,而后从文武袍中取出两本书,一旧一老,双手捧书,恭敬道:“这是步叔澄最后所留,一本是步叔氏【乘问礼经】,另一本是步叔澄亲自所写的心得。”
李景源有些讶异道:“连步叔家传承的【乘问礼经】都留下了,这步叔澄好大的魄力。”
李景源接过,随手翻看了老书几页,不愧是七十二贤亲笔所写,字里行间流淌浩然气,意境深远。
袁天罡说道:“步叔澄说了若是殿下日后用不到【乘问礼经】,希望殿下可以将【乘问礼经】归还步叔家。”
李景源呵呵一笑道:“人人都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步叔澄是看人都如他那般君子吗?那他倒是看错了。”
袁天罡淡淡道:“他或许只是看清殿下心怀大器量,大格局。”
赵高却说道:“依我看他就想借殿下之手发扬步叔氏学问。”
李景源也是这么认为。
李景源刚要走进车厢时,停了一下,问道:“葬剑山怎么样了?”
袁天罡道:“葬剑山剑道气运拦腰而斩,山中剑道宗师只剩下七人,陆剑匣最多能活三年,故而陆剑匣决定封山百年。”
李景源沉默了,江湖地位超然,只比三教差一筹的剑道圣地自此不在了,剑道之路少了最出彩风景,着实有些可惜。
想到此处,不由得看了一眼袁天罡。
逼得葬剑山几乎以殉道的方式助力李景源破剑五,逼得儒家四境贤人舍身取义。
不愧是运筹帷幄的不良帅。
那一身文武袍下不止有刀斩众生的巅峰武力,更有深不可测的心机手段。
赵高又问道:“殿下已经突破剑五境,是否还要去麓山?”
李景源想了想后道:“去,麓山的老夫子实力深不可测,总得去探探他的口风。”
车队继续上路,李景源舒服靠在青鸟身上,翻看步叔澄亲自撰写的心得,字字珠玑,字字指明要理,比东方乐的【经略水平章】更加深奥晦涩。不过应当是有步叔澄的文胆关系,他隐约能看懂书中道理,只是想要通透还需要认真琢磨。
“他还真想我修儒道啊。”
李景源手指绕着青鸟的柔顺青丝,呢喃道:“一个黄公权,一个步叔澄,都可舍生取义,儒家也不全是沽名钓誉之辈。”
青鸟轻声小声道:“儒家如今虽是个粪坑,臭不可闻。但毕竟有着千年底蕴和无数经典道理,总是能养出几个出淤泥而不染的风流君子。”
李景源刮了刮她高挺鼻梁,哈哈笑道:“粪坑?!亏你想得出来,不过你这比喻倒也恰当。”
青鸟略微赧颜道:“都是听赵高说的。”
“他还说什么了?”
“他说天下儒生都是粪坑里的蛆,儒家圣庙是最大的那条蛆。”
第234章 单臂开城
横断关隘以西,冬去春来又夏至,大地换新绿,草木生长的异常茂盛,绿荫草地一望无际,好似去了天上。
同处一片天地,共晒一轮烈日,西戎境内却比大衡要凉快不少,时常有大股西南凉风吹过,一月之内至少要下两场雨,而大衡却已两月未下雨了。
老天不公啊。
甘州牧场因为缺雨水,草木长势远不如西戎草场,更糟糕的是愈演愈烈的毒辣日头让本就长势不喜的草场逐渐泛黄,这可不是好兆头。
灾冬几个月本就已经缺草,若是再接上旱灾,草场必定毁于一旦,甘州马政同样玩完。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