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18节

少陵城刺府,李景源接到了镇武司司主得官袍印信。

李景源打量着手中的满黄大印,轻笑道:“衡顺帝倒是舍得,提级建衙,位高锦衣卫两级,这是想尽办法把我推到江湖的对立面啊。”

原先的镇武司司主是正四品官职,而现在重建的镇武司司主直接跳三级到了正一品,官署衙门规制远超锦衣卫,就连已经锦衣卫已经收回的先斩后奏特权也被赋予镇武司,甚至还添加了奏不上堂四字,这意味江湖事由镇武司全权做主,不用上奏朝廷。

镇武司的权力已经达到没边了。

但这也意味着李景源日后所行所做皆是他个人行为,江湖人如果寻仇,也只找李景源一人。

贾诩轻摇儒扇,轻笑道:“借刀杀人下重饵,衡顺帝的帝王心术确实厉害。”

李景源并不在乎,自信笑道:“他在借刀杀人,我又何尝不是在借势。镇武司十万兵权到手,便是与这座江湖为敌又如何呢。”

从【暴压江湖】任务开始,他就注定要站在江湖的对立面。

李景源轻声道:“文和,你需要即刻动身,想办法让大衡这座江湖乱起来。”

贾诩起身笑道:“殿下放心,我必定给殿下找好大开杀戒的理由。”

李景源需要大开杀戒的理由,如果没有理由,那就去制造理由。

李景源轻轻说了声:“不良帅。”

一道人影鬼魅般出现在了大厅中,来人正是当初在甘州大江引江水冲十万边军的神秘武夫。

【一州归心】任务总共有两个奖励,其一是白衣剑神西门吹雪,而第二是个无双势力,来自【画江湖】系列中的不良人组织。

来人便是不良人最高首领不良帅—袁天罡。

李景源不怕宫里那位老祖宗的底气不是来自邓太阿,不是来自五大天象境武夫,而是这位活了三百多年,凭着丹药叩得长生的不良帅。

袁天罡微微颔首,随后取出一块令牌扔给了贾诩,声音暗哑道:“凭此令一千七百不良人皆归你调遣。”

赵高也取出了罗网令牌,笑着递过去道:“凭此令你可随意驱使罗网。”

贾诩笑着收起两张令牌,拱手道:“多谢两位首领。”

而后伸出一掌,一次翻覆动作,笑道:“有罗网和不良人助力,让这座江湖乱起来轻而易举。”

贾诩一手文和乱武开了三国序章,再一手也能轻易乱了江湖秩序。

当天夜里贾诩在罗网天字杀手保护下秘密出少陵,去了江湖。

三日后李景源也出少陵,这次他只带了大雪龙骑军和铁鹰锐士。

飞虎军、虎卫军、西凉铁骑以及魏武卒全部留守甘州。

既然已经和衡顺帝撕破脸皮,他自然不会将甘州还给衡顺帝。更何况现在甘州万民归服,李景源更想将甘州据为己有。

李景源离开之前下了募兵令,他要募兵十万镇甘州。

甘州近西蛮,多兵灾,因而民风彪悍,甘州勇健儿为兵卒易出精兵,再者甘州多健马,两者结合可练精锐骑兵。

恰巧这次抄家灭门所得金银无数,扩兵十万,绰绰有余。

李存孝若领十万骑兵,这座甘州日后便只尊太子令。

李景源东出昆州,要先拿昆州江湖开刀。

大军浩荡入昆州半日,昆州军便有所动作,六千青甲军以及昆州最强的五千大弩青冠郎一同出现了。

就像是早已在此等候李景源一般。

大弩青冠郎中有一重骑拍马而出,是青甲覆面的青冠郎主将。

司马错蓦然一喝:“停下。”

青冠郎主将立马勒马停在三米外,目光凝视着眼前这些黑甲黑马,尤其是司马错身上的凛然煞气让他都有些骇然心颤。

不愧是一千杀一千,几乎全胜的铁鹰锐士。

心虽骇然,但却不惧,朗声道:“昆州扬武将军金鹏求见太子殿下。”

司马错抬手,铁骑让路,一座豪华车辇缓慢驶出。车帘掀开,李景源捧书未抬头。

青冠郎主将立刻翻身下马,步行两米,单膝跪地朗声道:“昆州扬武将军金鹏拜见太子殿下。”

李景源淡淡道:“何事?”

青冠郎主将拱手道:“兵部军规凡各地军队无圣旨不可擅动,末将为昆州统兵,职责所在,斗胆一问太子殿下带兵入昆州所为何事?”

李景源放下手中这本罕见【白陀山驭剑术】秘笈,抬头看过去,平淡道:“本宫是镇武司司主,有巡查江湖之职,昆州自然也在本宫的巡查之内。”

青冠郎主将随即道:“王爷交代了,太子殿下若是巡查昆州江湖,可去一趟王府。”

李景源挑了挑眉,晋安王似乎早知道他要入昆州,心中思忖晋安王在打什么算盘。不过他要动昆州江湖,肯定是要和晋安王这个地头蛇打个招呼。

轻声回道:“本宫知道了。”

青冠郎主将抱拳作揖道:“末将还有军务在身,就此告辞。”

李景源摆摆手,青冠郎主将起身上马,带着昆州军速度离开。

李景源重新拿起秘笈,轻声道:“继续走吧,去看看晋安王这个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大军过了五城十八县,来到了昆州重城襄阳。

大军驻扎城外,李景源乘车辇近襄阳。

襄阳城墙高大挺拔,崪如垒山献。城头有层楼,三楼鼎峙,尤壮观瞻。

少陵城是阴盛奇伟,襄阳城则雄浑古朴。

少陵城有那两百年的风流气魄,襄阳古城也有千年文人儒士积累下来的古韵风流。

各有千秋!

但在李景源看来襄阳的千年文人风流终究少了几分惊心动魄。

只是再过个几百年,就难说了。

第163章 狂妄天下第一

昆州邻四州之地,自古就是五州文人相聚交流的地方,再者襄阳城自古产美酒,多烟柳,五州文人又多了两个聚襄阳的理由。

五百年前大燕时期,襄阳城有大儒设学堂,天下文人儒士趋之若鹜,襄阳城一下子成了仅次于江南的文化中心。

时过五百年,大儒乘鹤西去,襄阳风流少了大半。

两百年前大燕崩溃,天下动乱,襄阳风流又去三分。

直到大衡开国,连续三任名儒任职襄阳守,襄阳才接上了古来风流风。

晋安王就藩昆州的第二年奋发图强,在襄阳定下三年襄阳诗会,每隔三年举办一场诗会,广邀天下文人,诗会夺魁者可得千金,可得晋安王一诺。

襄阳城因二十五年诗会聚了天下些许文气。

此外设下鸡鸣巷。

所谓鸡鸣,取自鸡鸣而起,孳孳为学者,圣人之徒也。

天下凡是想要走仕途的文人儒士可入鸡鸣巷,鸡鸣巷上千房间免费供给文人儒士,吃喝用度更是成本价,最是适合穷儒寒门。

晋安王更是请来告老儒官,国子监的博士在鸡鸣巷中开设经论堂,讲的不仅是儒家经典,更有科举学问,鸡鸣巷学子可免费入经论堂求知求学。

二十五年,从鸡鸣巷走出踏上仕途官场者何止千人。

因而有千年襄阳有千年风流,风流在千年文人,而文人在鸡鸣巷的说法。

车辇过襄阳主街行至王府门前,王府大管家早已等候多时,恭迎李景源入府。

李景源伸了伸懒腰带着赵高与两位剑神入了晋安王府,穿廊过栋,来到王府别院的一座凉亭前。

晋安王此时坐于凉亭,捧书饮茶,颇为自在。

李景源走入凉亭,淡淡道:“王叔倒是自在。”

晋安王轻笑,放下手中书。李景源扫过一眼,竟是【左经四章句】,这不是主流的儒家书籍。

据说此书是百年前一位怪儒解经圣人善论,此书一出世就在儒林掀起轩然大波,曾有大儒评过此书离经叛道,贬低说此书拿来垫桌脚都嫌不稳当。

时至今日此书已经不多,市面上更是难见。

李景源随口问道:“王叔,这【左经四章句】如何?”

晋安王笑道:“他人之废书,味同嚼蜡。我辈之甘泉,甘之如饴。”

李景源挑了挑眉,随手拿过桌上书,随意翻看起来。边看边问道:“王叔,让我来襄阳是为何事?”

晋安王饮茶含笑道:“太子来昆州是为昆州江湖?”

李景源点了点头,头也不抬道:“我为镇武司司主,不为江湖,还能为什么?”

晋安王淡淡道:“江湖虽散,好勇好侠义,不可以力压之。”

李景源轻轻抬头,轻笑道:“王叔在教我做事?”

晋安王直话直说道:“你已经跳入了火坑,王叔不想你被大火焚身下黄泉。”

晋安王沉声道:“镇武司虽然风光,但这位置是火坑,二十年前被取缔便是那牧武城的天下第一一掌毙了镇武司司主。由那一掌起,江湖便借着势而动,镇武司三千人死在江湖过半,自此镇武司一蹶不振,不敢再管江湖,因而被取缔。

你不应该不知道这档子事?”

李景源低头继续翻书,嗯了一声道:“知道。”

晋安王皱眉道:“知道你还做这镇武司司主?”

首节 上一节 118/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