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45节

  要是没有白莲教逆党,那么这三千余众蒙古骑兵大概也不可能潜入京师。

  仔仔细细,一字不漏的将严绍庭的话听完,杨博心中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不管严绍庭现在是什么打算。

  至少他已经履行了约定,为宣府镇上下说话。

  严绍庭则继续说道:“皇上,我朝历来讲究公允,赏罚分明。如今于此事上,岂不是更应该职责分清,功过分明。江湖上亦有冤有头债有主的说法,若是没有白莲逆党及犯下大逆的乱臣贼子,则蒙古人绝无可能潜入京师。

  宣府镇乃是边关重镇,历来职责皆为防守边墙,并无查探逆党及边墙后方地方官府、卫所的权责。如此情况,朝廷又如何能因逆党及大逆乱臣贼子之事,而怪罪宣府镇?”

  将自己的道理摆出来后。

  严绍庭并没有停下。

  既然自己全都要,那就得要将双方都哄好,也得要将宣府镇和杨博的那份人情给实实在在的拿到手。

  他的神色已经放松了一些,嘴上继续说道:“此次昌平迎敌,皇上轻率内廷禁军亲征,亦见战后昌平伤损。虽宣府远在边关,但蒙古人三路大军来犯,虽为佯攻,却必然是以全力进攻,方能牵制宣府兵马。如此情况,宣府镇上下官兵,时值今日也未曾有敌军攻入关内的急报入京,可见我朝官兵正以马革裹尸制止,于边墙内外与敌军做那誓死搏斗。”

  如果说最开始,自己是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说话,那么这一刻严绍庭发誓,自己说的全都是真情实感。

  毕竟当下大明九边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谁不知道?

  这些年,草原上的蒙古人不说视长城如无物,如履平地,那也是寻得机会便能翻过长城,席卷北地。

  但这一次蒙古人三路大军强势来犯。

  宣府还能死死的将对方挡在边墙外面,直到现在也没有半点消息传入京师,说那些蒙古人攻进宣府,这足以证明宣府镇边军这一次是实实在在拿着命去御敌的。

  严绍庭目光闪烁,心中明白,之所以有如此局面,定然是马芳清楚若他挡不住前方的三路大军,才会真正陷入死局。

  不过就是如此。

  也让严绍庭看到了,当下的明军还没有真的落入无药可救的地步。

  但想来这样的情况也是正常。

  若不然,小屁孩朱翊钧登基后,也不可能完成那赫赫有名的万历三大征。

  别管结果如何,也别管有什么影响。

  明军能在那个时候,完成那样的壮举,就说明底子还在。

  虽然后面的事情众所周知。

  但功过还是得要分清楚的。

  想到这些。

  严绍庭语气一沉,双手抱着笏板躬身颔首:“正因如此,臣以为宣府镇此次有大功于社稷!前线将士誓死戍卫我大明疆土之志,当以褒奖。宣府镇总兵官及以下将领,统兵有方,亦不可降罪。朝中各部司官员,心系边关,内阁诸阁老通宵达旦宵衣旰食,皆为社稷,亦当勉力。我皇陛下更是亲征来犯之敌,足可告慰列祖列宗。”

  年轻人的口气就是大。

  声音洪亮的,余音环绕在大殿内经久不息。

  袁炜看的都已经瞪大双眼。

  他望着严绍庭的侧脸,心中一阵翻腾。

  高啊!

  实在是高!

  比皇城外面大明门城门楼子还要高!

  杨博更是傻了眼。

  难道今天是要超计划完成预定任务?

  不光是为宣府镇上下脱罪,还要给宣府镇上下定一个大大的功劳?

  徐阶则是沉着脸。

  自己有心要将祸事引到宣府镇头上,但现在严绍庭这番话,却让他如同遇到了刺猬一样难以下口。

  真要是按照严绍庭说的。

  自己要是否定了宣府镇这一次的功劳,那就是否定了满朝文武,否定了六部、内阁甚至包括他自己。

  更为关键的是,还要否定皇帝。

  没见严绍庭这小子说的?

  朝廷各部司衙门心系边关,内阁宵衣旰食,皇帝御驾亲征杀敌。

  全场,唯二坐着的严嵩,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大孙子如今亦有自己当年七八成功力了!

  虽然严嵩还没事先就宣府的事情,询问严绍庭的计划和目的。

  但现在朝廷里言官们分成两派,各持一词。

  严嵩隐约能猜到,这背后可能有徐阶在暗中推动。

  现在。

  大孙子这一手,直接就是将局给搅了。

  你们都别吵了,大家都是为了朝廷,都是有功的。

  至于罪过?

  可不就是蒙古人和白莲教逆党的。

  这一套搅风搅雨,祸水东引,玩的可是相当丝滑。

  顺带着,还将所有人都给拉下水,雨露均沾。

  谁反对就是在反对整个朝廷和皇帝。

  原本还准备躺平待在内阁,给大孙子站好最后一班岗的严嵩没来由觉得,自己是不是接下来连内阁都不用去了?

  如今也快入秋了。

  不如就用换季身体不适,等入冬再以偶感风寒为由,待在家中。

  老严头悄默声的谋划着自己退休不成便转为退二线的计划。

  御座上。

  嘉靖却是眼神暗暗的戳了戳严绍庭。

  这样的回答,似乎并不符合当初既定的图谋啊。

  若当真宣府有功无错,那自己还如何拿捏马芳和宣府镇了?

  但嘉靖却又不能明说。

  毕竟严绍庭最后可是将自己也给拉下水了。

  自己总不能打自己的脸吧。

  真要是那样,免不得严绍庭这混账小子就要带头说一说自己这个皇帝亲自带兵出城迎敌的事情了。

  嘉靖眼神不由冷了几分。

  “胡搅蛮缠,胡言乱语!”

  “说东说西,扯了这么多,倒是谁都要沾一份功劳了!”

  嘉靖淡淡的看了严绍庭一眼,准备给他最后一个机会。

  严绍庭迎着老道长的眼神,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顺带着还了老道长一个眼神。

  虽然知道您急。

  但您先别急。

  严绍庭当即面露笑容,奉承道:“功过与否,自然还得是皇上圣裁。微臣今日之言也只是说此次之事,微臣是觉得我朝上下都是忠君报国的臣子,这一次议的也都是军国之事,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嘉靖瞪了严绍庭一眼,挥了挥手:“行了,说东说西,功过与否朕心里有数!”

  严绍庭脸上笑容不改,继续拍着马屁:“皇上圣明,微臣其实就是知道皇上心里有着一杆秤,才敢胡言乱语这么多话。若不然,只怕微臣刚一开口,就要被皇上降旨乱棍打出去了。”

  嘉靖哼哼着,脸色却稍稍缓和了一些:“看来你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见老道长态度有了变化。

  严绍庭赶忙转口道:“启禀皇上,虽然微臣今日说朝堂上下都有功。但这一次蒙古人来犯,宣府镇还是有些责任要担的……”

  嘉靖眯着双眼,要不是自己知道这小子撅屁股拉什么屎,哪里能等他一通狗屁放到现在。

  见严绍庭还记着自己的事情。

  嘉靖哼哼了一声,却没有开口。

  杨博却是在听到严绍庭说宣府镇还要承担责任,心中不由一惊。

  他赶忙开口:“不知严宾客所言,宣府镇还要担下什么责任?”

  严绍庭侧身看向杨博,而后面露笑容,拱手抱拳道:“杨尚书莫急,下官之所以这般说,乃是因为宣府镇御敌有力,当褒奖。但宣府镇谋略短浅,若是在去岁查探得知蒙古人会有图谋,便亲来京师力陈利弊,早做准备。即便宣府镇辖下有千里边墙,但想来也能有更多精力防备各短板之处。如今既能拦住蒙古三路大军,那么也就能将最后这一路三千余众也挡在边墙外头。”

  杨博眉头皱紧,不知严绍庭这话又是目的何在,心中不免生急。

  倒是上方的嘉靖嗯了声。

  只要严绍庭给出一个由头,自己现在依旧有机会拿捏宣府。

首节 上一节 645/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