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244节
而在另一边的厢房里。
伴随着孩子的一声啼哭,李妃连忙抱着小屁孩走出厢房,陆绎亦是跟在其后。
两人出来后。
也不用严绍庭招呼。
陆绎便指着往书院后面去的路说道:“后面就是别院,风景秀丽,可以歇息。”
如此。
厢房里便只剩下嘉靖和裕王这对父子了。
朱载坖有些惶恐。
这样的场面,是坏规矩的。
嘉靖则是目露玩味,淡淡问道:“你在怕?”
噗通一声。
朱载坖便从椅子上滑落下来,跪在了地上。
他低着头:“臣不敢冒犯天威,冲撞陛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嘉靖低声念道着,眼里有几分唏嘘,还有……
还有几分悲凉。
朱载坖却是记着二王不相见的规矩,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事情。
他叩首道:“臣请退下。”
感叹了好一阵后的嘉靖,低头看向跪在面前的儿子。
他摇了摇头:“你起来吧,让……让我好好看看。”
朱载坖心头一颤。
他跪在地上,有些不安的抬起头。
随后才缓缓站起身。
看着站起来的裕王,嘉靖双目颤抖了一下,而后说道:“上前几步。”
朱载坖挪动脚步,上前了几步。
嘉靖则是抬着头,看着走向自己的儿子。
半响之后。
他才淡淡一笑。
随后又有些唏嘘道:“今年……二十有六了……”
朱载坖目光一闪,脸上有些感伤。
他颔首低头:“回……父皇,是二十有六了。”
嘉靖嘴唇微微有些颤动。
他双眼注视着站在眼前的儿子。
有些话,他想说出口。
但是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厢房里。
父子二人。
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一个抬头,一个低头。
寂静无声……
…………
注:嘉靖二十八年三月,刚行冠礼的皇太子朱载壡暴薨,世宗归咎于早立储君,遂不再立,更不相见。
月票推荐票
第192章 辅国之臣,两道圣旨
厢房外。
被聂豹三位老夫子围着谈天论地的严绍庭,眼神不时的看向对面那扇紧闭着的门。
细算起来。
屋子里那对父子,已经有十多年未曾见过面了。
一句二王不相见。
便是十多年父子不曾见面。
严绍庭亦是有些唏嘘。
聂豹三位老夫子见严绍庭眼神不停的看向身后的厢房。
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古怪。
聂豹回头看了一眼,而后小声道:“可是当初之事?”
王畿用胳膊杵了一下老聂:“天家之事,少些议论。”
聂豹歪头白了老王一眼。
钱德洪闷声道:“咱们又不是在朝为官的了,说就说了,难道还能有罪?”
聂豹紧随其后:“天子难道还能责罚我这个老头子?”
见到两人如此,王畿一阵无语。
而终于能近距离接触这三位老夫子的严绍庭,则是全程憋着笑。
谁又能想到。
在天下士林之中,名声鼎盛的三位老夫子,私下里竟然也会是相互掐架斗嘴。
不等严绍庭开口。
王畿已经转头看向了他。
王老夫子瞪着眼道:“听说侍读在朝中,近来颇受天子宠信,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侍读还要明白。”
严绍庭不由的向着站在角落里的徐渭投去一个求救的目光。
这种话题,是自己能参与的?
自己可还年轻啊。
聂豹当即推了一把王畿:“你个老不死的,莫要吓着严侍读,没有陛下宠信,如何做事?掌握尺度罢了。”
严绍庭满脸尴尬,拱手道:“三位先生,唤晚辈表字润物便是了。”
钱德洪点点头:“润物细无声,想来这字是严阁老为你取的吧。”
严绍庭点点头。
见话题终于被扭转过来。
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
这三位如何评价皇帝,都不会有事。
哪怕是当着老道长的面,说些天家之事,也不会受到什么惩处。
不光因为他们是士林大儒。
是能挥手就召集天下心学子弟无数的宗师级人物。
更是因为他们活的够久了。
尊老。
在奉行以孝治国的本朝,格外重要。
不过相对的。
有这三位在昌平,自己往后也能少上无数的麻烦。
而聂豹在听到老钱提到严阁老。
他不禁轻叹一声:“当年老夫亦是如润物这般年纪,便于严阁老跟前问学。先生与先师过往也是相交莫逆,如今已是经年,此次能在昌平授业开课,日后也能多往先生面前,请教经学。”
严绍庭顿时眼前一亮。
他当即站起身:“祖父此时就在后面的别院,近来家中多了样新奇打发时间的玩意,正好您三位也在,不如晚辈送三位过去,与祖父一同品茗游戏?”
聂豹顿时面露好奇:“哦?是何物?”
严绍庭冲着徐渭眼神示意,两人上前引着三位老夫子往书院后面的别院走去。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