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79节

  常茂和常升这样的,那就是想要给他们安排一些重要的任务心里都没底,重用他们反而可能是害了他们。

  毕竟有些人的本事不够,身居高位、权势过大,那未必能够驾驭的了。

  不犯错就算非常好了,真要是承担重任但是又做不好,到时候就是出身再好,也要受责。

  坐在朱允熥腿上的朱文垚一点都不无聊,小孩子就是这样。比如说现在,他就在扳着朱允熥的手指头,这个小游戏也玩的不亦乐乎。

  “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我现在不担心。”朱允熥就开口说道,“现在的这些人也够用了,也都算是有些本事。”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倒也是,五军都督府虽然不如以往,但是有傅友德、蓝玉、徐辉祖和九江也就行了,现在也没大仗要打。”

  开国初期五军都督府将帅如云,那时候随便一抓就是名将。现在确实不如那时候了,但是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战争,所以可以安心。

  朱允熥也笑着说道,“就是这个道理,六部尚书也都是岁数正好,本事也有一些,我用个几年、十年,问题也不算大。”

  老朱露出笑容,“这些人用些时间,你在仔细找一找值得培养的,这也没什么好担心。六部尚书不缺人,咱一直都是如此想的。”

  这绝对是老朱的心里话,他从来都不担心六部运转不了。哪怕当初将六部尚书杀一半了,这些衙门也都是运转的非常流畅。

  无非就是那时候稍微累一点、需要处理的事情多一点罢了,这些还真的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就算是现在的一些文官看似可能不如当年的李善长、汪广洋、刘基等人有能力,但是治理天下也就够了。

  朱允熥就很心宽的说道,“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时局也稳定,没有什么内忧外患的,我自然也就心里安稳了。我接手社稷,也不急着大动。”

  有着朱允熥这样的表态,老朱就更加的放心了,虽然他觉得朱允熥可能也就是随便说说在哄人而已,不过基本上也没必要担心太多。

  新皇登基可能会有一些改变,但是以老朱对朱允熥的了解,他这个心里有很多想法的孙子,实际上也是非常稳重的,尤其是涉及到国事更是稳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没必要杞人忧天了,只需要将大明社稷平稳的交过去就好,这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

  朱文垚忽然急了,抓起朱允熥的手就塞进嘴里,这长了几颗牙的小家伙咬人还是有些疼。

  朱允熥又急、又疼,连忙说道,“松口、松口,好端端的我招你惹你了?”

  “带着孩子玩也不用心,他自然不放过你!”老朱笑着将朱文垚抱起来,“听话,再不松口你爹就真的急了!”

  气鼓鼓的朱文垚还真的是生气了,趴在老朱的怀里显得非常委屈。整张胖脸都贴在老朱的胸口,看样子是一点都不打算理朱允熥了。

  “我这还逗他玩呢,这也没落得个好!”朱允熥又好气又好笑,“怎么着,我逗他玩的时候就该一心一意的,要不然这就开始恼了?”

  老朱满眼宠溺的说道,“合该如此,他逗你玩了半天,你也不回应,孩子能不急吗?”

  一时间朱允熥有些无言以对了,这么说起来好像确实是他的不对了,在逗孩子呢,这都玩闹了半天都没什么回应,自然也就惹得孩子不高兴了。

  “这孩子和我一样记仇。”朱允熥打趣着说道,“这么一来,估计得有一两天又不离我了。这倒好,本来还能抱一会儿的,怕是又不准抱了!”

  听到朱允熥的吐槽,老朱也只是在笑,没有人会将朱文垚的那些小情绪当真,大家都宠着孩子呢。

  “文垚比你强点,现在是不高兴,一会儿你逗他就好了。”老朱现在是越看朱文垚越喜欢,到底是带在身边的,“咱文垚好着呢,比你大度多了!”

  被黑的朱允熥也不生气,“那就好!我就盼着我儿能比我出息、有本事,到时候能将社稷治理的更好,那才是我大明之福!”

  朱允熥的话非常得老朱的认可,他也一直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有出息,如果能够比他有本事,那就更加值得欣慰,他可不介意被子孙超越。

  真的要是有子孙比他还厉害,那就是社稷的服气,自然是值得因此感觉到欢喜了。

  被寄予厚望的朱文垚确实很快就好了,只是也坐不住,又迈动着小短腿在西宫跑来跑去,身后追着一大堆侍女太监在哄着。

  这样也好,朱文垚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在成长。朱允熥也可以和老朱说说话,不管是家常还是政事,都可以讨论讨论。

  哪怕老朱即将退位、哪怕朱允熥掌控朝政许久了,但是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多听多议没有坏事,朱允熥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的所有决策都是正确的。

  西宫这边可以说是一片安宁祥和,在这里可看不出来半点皇权交替前的波诡云谲等等,根本就不存在那些诡异的气氛,一切都非常的和谐。

  至于其他的地方可不会如此了,很多人现在都忙得脚不沾地,或者是在谋划着些什么,皇权交替了,那可是大事情啊!

第342章 装

  要说内心一点都没有激动和期待,那肯定也是假的。虽然有些事情早就确定,不过到底是没有真正的尘埃落定。那可是龙椅,是这片土地上最为耀眼的位置,没有人不在乎这些事情。哪怕是储君,也会对那个坐位有着无限的执着和期待。

  回到东宫的朱允熥就问道,“妙锦,你的冕服可送过来了?”

  徐妙锦笑着回答说道,“送过来了,上午的时候尚衣监就送了过来。”

  朱允熥随即问道,“那我的冕服呢?也应该是一道送过来了吧?”

  徐妙锦含笑说道,“那可没有送来,掌印太监可得亲自送到殿下手里才行,现在这些人心思也多着呢。”

  朱允熥一想也觉得有道理,“这倒也是,我本就是和这些掌印太监不太熟悉。如今有了露脸的机会,自然也就是要好好的表现一番了。”

  道理大家都明白,虽然将龙袍送过来也没关系,交给皇太孙妃自然也没问题。但是对于尚衣监的掌印太监来说,做事肯定就要做全套了,得让太孙记得!

  朱允熥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说道,“换上衣裳,我看看这新制的冕服合不合身。”

  徐妙锦就赶紧说道,“殿下,哪能在这个时候试穿!尚衣监的手艺也都知晓,自然是最为合身不过了。”

  正常来说新衣服拿到手了,肯定是要试穿一下了,这才能知道合不合身,这才知道穿上之后好不好看、舒不舒服。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事情,毕竟在如今这个年代衣服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哪怕是私下穿,可是只要超越了自己的阶级,那就有罪过了。

  宗室肯定不能穿五爪龙袍,太孙妃也不能穿皇后冕服,现在大明的一些商人在内宅可能会穿着丝绸,可是出门的时候外头要套着一件粗布衣裳。

  原因自然也是非常简单的,说到底就是身份不合适,穿衣自由不要说在大明了,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不可能的。

  朱允熥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笑着说道,“不碍事,就是在这里试穿一下,决不能出门。”

  说着这些,朱允熥对左右的侍女说道,“别闲着了,服侍太孙妃穿戴上冕服。”

  徐妙锦内心自然也是挺期待的,当皇后的冕服和常服送来的时候,她都不知道欣赏过多少次。只是强忍着激动,这才没有试穿。

  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试穿闹出笑话和僭越,那才是最不应该的事情。越是在这样的时刻,也就越需要克服自己的一些冲动。

  朱允熥对此倒是不太在意,当然也是现在才不是特别在意,前些天一直都是努力的约束自己的言行,免得让人觉得太过张扬和得意。

  这些也算得上是基本的修养之一了,每临大事有静气,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咋咋呼呼的,那显然就不太好了。

  其实皇后也是有两套服侍,一套就是礼服、一套则是常服,比起皇帝的服装要少几套,但是也够用了。

  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穿礼服,现在的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翟衣、黻领中单等。这是有些改变了,开国之初的时候以袆衣、九龙四凤冠等。

  也就是说现在徐妙锦即将穿上的皇后礼服,实际上和当年马皇后穿的礼服在细节之处不同。

  耐心的朱允熥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徐妙锦这才出现。

  她头戴龙凤珠翠冠、穿红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龙凤饰,衣绣有织金龙凤纹,加绣饰。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缀九龙四凤,大花、小花各十二树。

  朱允熥忍不住乐了起来,“还是常服啊?本想看看你穿着礼服,更为华贵。”

  礼冠和平时戴的凤冠还是有些区别,甚至礼服的颜色和常服也有些区别,礼服更为庄重,常服就要鲜艳一些。

  徐妙锦就有些局促的说道,“殿下,哪能穿礼服啊。现如今这么穿了,臣妾心里就有些不踏实,实在是太没有规矩了。”

  朱允熥随即笑着从腰间取出笏板递给徐妙锦,“祖父一直收着不肯给你,今天总算是舍得拿出来了。”

  徐妙锦赶紧跪下,怪不得太孙非要让她换上皇后的服侍呢。王公大臣有着笏板,皇帝也是有着大圭,皇后实际上也是一样。

  在正式的场合,以后的徐妙锦是需要坐在凤撵,需要身穿皇后礼服、手捧玉圭的,这才是符合礼制的做法。

  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玉圭后,徐妙锦问道,“殿下,是不是早了些?臣妾原本是想着等到那日,殿下册封了臣妾才能授圭。”

  朱允熥就忍不住乐了,“祖父肯定是不愿意多事,到时候就是他亲自给我授大圭。你先只是观礼,册封后就带着文垚去谢恩。”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了,徐妙锦就心里有数了,“那就好,就怕是祖父和殿下觉得臣妾轻浮、不识礼数。”

  “不识礼数的是你儿子!”朱允熥忍不住伸出手,说道,“看看、看看,你那好儿子险些给我咬出血了。都带着他玩了还不乐意,非要给我来一口。”

  紧张的徐妙锦赶紧看向朱允熥的手,除了担心他受伤,也是担心因为这些事情不喜朱文垚。

  只是看了半天后,徐妙锦小心问道,“殿下,文垚才出牙没多久,怕是将殿下咬痛了吧?”

  朱允熥忍不住看了看手,顿时乐了,“刚开始还有点压印,现在消了。那孩子就是气性大,大典的时候得哄着点才行。”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徐妙锦当然也心里有数。哪怕有些时候觉得孩子被娇惯的太厉害了,但是这些事情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而已。

  说到底就是朱文垚那孩子现在是皇帝在带着、教着,不要说徐妙锦了,就算是朱允熥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谁要是敢否定老朱的一些教育方式,那么他老人家肯定是要跳脚的,到时候就是雷霆之怒了。朝堂动荡不至于,但是请家法之类的显然是少不了。

  老朱现在就是家法,有些时候就是他直接决定,这一点大家实际上也都是心里有数。

  徐妙锦试穿了皇后服饰,随即就换回了太孙妃的服饰。就算是想要穿皇后的服饰,也不急在这时候,以后有的是穿的时候,甚至每天都要这么穿戴。

  现在就不要多想那些事情了,这个时候更加需要谨言慎行,这个时候真的不好有任何的一些僭越,该守规矩的时候就需要守规矩。

  等到徐妙锦再次出现,朱允熥说道,“我生辰的事情就不大操大办了,就是宫里的人去见一下就行,你也不要让命妇们入宫。”

  徐妙锦心里有数,认可的说道,“臣妾也是这么觉得,大典到底临近,两桩事情一起办的话实在太局促了。”

  还真的也就是这么回事,前脚生辰后脚登基,这都是大事情,照理来说肯定也就是需要好好的举办,没有人会在这些事情上想着去省心。

  更何况登基大典才是真正的大事情,这个事情必须要无比慎重的对待,肯定不能有半点的疏忽。

  至于生辰,朱允熥到底也就是皇太孙而已,这也就是储君罢了,和皇帝的寿辰还是有着一些个本质的区别。

  所以稍微的省点心也没什么坏处,朱允熥的生日也就低调一点,大家的目光还是集中在他生辰后的登基大典,大家都翘首以盼了。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宫中的一些筹备事情,还得是你出面才好。朝中的事情不少,我和祖父得忙着这些事,真的无暇他顾了。”

  徐妙锦对此也心里有数,说道,“蒙殿下信重,臣妾也不敢懈怠。这些天也一直是在查看,宫中筹备之事大致是没问题,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

  对于徐妙锦的话,朱允熥很是相信,他知道徐妙锦的能力不俗,在打理后宫这方面的事情,这个贤内助做的事情看似不起眼,但是绝对起了大用。

  宫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确实不算少,繁琐的事情实际上也非常多。

首节 上一节 279/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