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190节
一天的政事处理结束,朱允熥才不慌不忙的起身朝着武英殿走去。
看到朱允熥,老朱就嫌弃说道,“咱还以为你急着回去,好歹还是没忘了你祖父。”
老朱这么吐槽也是真心话,虽然他也知道朱允熥去陪徐妙锦是应该的。可是有些时候难免有些失落,跟前就这么个宝贝孙子了,当然重视。
以前都是爷孙两个一起吃饭、聊天,就算是再忙,一天在一起吃一顿饭还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呢,好几天也未必能看到朱允熥来吃个饭。
“哪能呢!”朱允熥就笑着说道,“祖父现在觉得我在跟前好,过些天给你抱来个娃娃,有你好受的!”
老朱神采飞扬,满心期待,“有什么好受的?文垚在咱跟前,咱只会乐意!”
带孩子,老朱可不会觉得苦,尤其是他的嫡重孙,那就是真正的宝贝疙瘩了,一直都是在盼着这个事情呢。
“想想看也快了,也就是这半个月的事情。”朱允熥就笑着说道,“现在我东宫上下都紧张,昨夜妙锦翻了个身,东宫忙活了半天。”
老朱则认真说道,“你可别给我睡太塌实了,多留意些动静。真要是妙锦要生了,立刻让人来和咱说,听见没?”
朱允熥自然连忙答应,深更半夜的叫醒老朱,这看似是不太好。
可是考虑到徐妙锦肚子里的孩子,考虑到那是‘宗室首嗣’,这个时候叫醒老朱就不是不孝,那反而是极大的孝顺了。
当然老朱要是不过去也没什么关系,不要说重孙了,就算是孙子不过去都不要紧。但是考虑到老朱的性格,还是将老朱叫过去才好。
“七叔回来了肯定要闹。”朱允熥吃着菜,说道,“到时候宗室就不是骂允炆了,是要说我了。”
老朱则冷哼一声,“你是心狠,也是在保全你七叔。他不知进退,迟早是要惹祸!现在收拾了,起码给他子孙留个富贵。”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老朱心里头也非常清楚。他确实不喜欢朱允熥的一些做法,可是也明白不可避免。
以齐王朱榑的做法,继续闹下去肯定免不了被废黜的下场。真到了那时候,齐王一脉都难有一个好的结局了。
所以参照对朱文正的做法就是最好不过了,只责罚本人,而不牵连到他的一些子孙后代。
“七叔的性子是要磨一磨,他比二叔、三叔还要过分。”朱允熥则叹了口气,有些无奈,“这也是无奈之举,总要给其他宗室一个交代。”
看着朱允熥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老朱是真的有些又好气又好笑。可是他同样也明白,朱允熥这样的选择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说到底就是要杀鸡儆猴,宗室这么些年的不法之事,老朱实际上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他狠不下心来对儿子们狠一点。
既然他舍不得狠,有些事情自然也就是需要让朱允熥去狠心一些了。
杀鸡儆猴,宗室也该心存畏惧,前些年的好日子过的太舒服了,一个个的也都是有恃无恐,反正都知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改变了,从齐王开始开刀。不会真的废了他的爵位,也不会说给他真正的囚禁。
只是藩王三卫等不存在了,就算是重新回封地,到时候也是找一个不如青州的地方去迁藩了。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件事情是老朱开的头,哪怕是朱允熥主张的,也是需要得到老朱的首肯,这可就不是朱允熥对叔叔们下手了。
这些也算是老朱在为朱允熥铺平道路,他给儿子们的待遇实在是太好了,现在都在担心孙子登基后儿子们依然胡闹的事情了。
对于朱榑的处置也根本不需要多聊,老朱和朱允熥在这件事情上早就达成了共识,有些事情就必须要这么做。
至于朱榑现在还没有回京,那其实也没有特别重要,人证物罪俱在,他也没什么可辩驳的,乖乖的接受这样的处罚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要是心有不服,那反而只会是在加大他的一些罪名,会被罚的更重一些。
宗室,确实需要开始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约束了,免得他们以后越来越肆意妄为。
所以不管是将朱榑暂时的软禁,或者是削掉朱橚的兵权,这都只是一个开始。
这也算是精挑细选的,齐王朱榑不是最显赫的宗室,但是好歹也是重藩,足以让其他的藩王们引以为戒了。
而朱橚就更加不用说了,他的地位非常特殊。现在对他进行了一些处罚,就算是朱樉等人也都会投鼠忌器,会心中有些顾忌和敬畏。
这么做是心安理得的事情,朱允熥也确实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借题发挥的好机会。吏治要整顿,宗室也不能没有约束。
吃饱喝足的朱允熥回到东宫,看着东宫里看似越发热闹,心里也更加的踏实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再小心都不为过,兴师动众什么的都是应该的。
到了寝宫,朱允熥关心问道,“今天感觉如何?”
徐妙锦就笑着说道,“殿下不用多想,臣妾现在好着呢。仔细算算日子,也就是这些天了。”
“就是因为知道是这些天了,我这才不免有些担心。”朱允熥摸着徐妙锦的肚子,说道,“这孩子真要是出生了,大家都开心。”
徐妙锦闻言点头,自从她怀有身孕以来,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很多人对她的态度和期盼。
不只是皇帝需要重孙,太孙也需要嫡长子,包括徐家也需要有一个大明朝的未来皇储。
这些自然也是一些压力,不过徐妙锦也不会觉得是太大的负担。对于肚子里的孩子,她也是满心期待的。
宗室首嗣显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她肚子里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大明朝的未来皇帝。
大家现在都很紧张、都很重视,这也是应有之义。
第246章 喜事
随着徐妙锦的‘预产期’越来越近,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是越来越紧张了。
东宫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丰富的产婆等等住了进来,临时也搭建了烧水的灶台等等。
按照朱允熥的要求,专门建了一间产房。虽然朱允熥知道没办法做到真正的‘无菌’,可是也花了不小的力气用酒精熏等等。
生孩子在如今这个年代就有一定的风险,王侯将相也没办法避免。更何况徐妙锦还是第一次生孩子,年纪也算不上大。
所以就算是再小心都不为过,因为这是朱允熥的第一个孩子。
郭宁妃已经住进了东宫,不是不相信一些稳婆等等,而是需要一个有足够身份且可靠的人坐镇。
农历九月初十,张福生激动且紧张的叫醒朱允熥,“殿下!殿下!”
朱允熥猛然坐起,连忙问道,“可是太孙妃?”
“太孙妃殿下见红了!”张福生连忙说道,“奴婢特意来禀报殿下!”
朱允熥霍然起身,抓起衣裳就开始套,“快去告诉皇祖父,立刻让老四、老五去奉先殿祈福。”
朱允熥这看似大动干戈的,只是也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朱允熥的弟弟们,现在就应该为他们的侄儿去祈福。
至于告诉老朱,这当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要不然老朱事后肯定是要发怒,尤其是一旦生下男孩,老朱可是要欣喜若狂的。
东宫已经灯火通明,侍女、太监都是在忙忙碌碌,这个时候自然是十分的紧张,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犯下任何的过失。
朱允熥匆匆披上衣裳,跑到产房外,“妙锦,我就在外头守着你!”
以前或许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可是知道徐妙锦即将临盆,朱允熥还是非常的紧张,或许徐妙锦在他心目中的份量比想象中还要重。
一个侍女小心翼翼的说道,“殿下,宁妃娘娘让殿下退远些,不能冲撞了。”
虽说后世也会有一些男人进产房,会帮忙剪脐带,这是一些人看来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只是在如今这个年代不要说剪脐带了,就算是男人进产房都是不允许的,哪怕身份贵重也是一样的道理。
朱允熥也不多嘴,乖乖的退到一边,只能焦躁不安的等待着。
朱允熥只能来回踱步,尤其是当他听到了徐妙锦的痛呼声时,更是觉得自己的心脏被人揪住了一般。
一个魁梧的老人出现了,撩起龙袍的下摆,大跨步的小跑而来,身后跟着一大群太监、侍卫。
老朱喘着粗气,连忙问道,“进去多长时间了?”
“大约一个时辰了。”张福生就赶紧说着情况,“值夜的嬷嬷察觉到动静,立刻就禀告了宁妃娘娘。”
老朱这才稍微松了口气,看着担心模样的朱允熥说道,“用不着多想,咱文垚有福气,咱朱家列祖列宗都护佑着他!”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朱允熥还是难免紧张。看着朱允熥焦躁不安的样子,老朱也没说什么,他实际上也非常的紧张、期待。
实在是徐妙锦肚中的孩儿太重要了,这甚至是老朱现在最大的一个期盼了。
老朱和朱允熥这时候好像也没办法做什么了,只能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徐妙锦不时传出来的痛呼声都让他们无比紧张。
对于朱允熥来说,现在颇有一些度秒如年的感觉了,就算是自认为心理素质非常出色了,可是这时候依然会非常的紧张。
忽然间朱允熥隐约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虽然声音不大,但是他确定自己听到了。
“祖父!”朱允熥激动万分,连忙问道,“我孩儿出生了!”
老朱自然也是大喜过望,激动的说道,“咱也听到了,咱允熥现在也当爹了!”
下一刻张福生等人齐齐跪下开始恭贺,现在这么个开心的时刻,自然也就是要开始恭贺了。
老朱拽着朱允熥的手就朝着产房方向走,孩子出生了自然值得高兴,但是老朱现在更加关心的是孩子到底是男是女。
一个侍女激动万分的从产房出来,“恭贺陛下,皇太孙妃诞下皇重孙殿下!”
老朱欣喜若狂,大声说道,“赏!东宫上下都有赏!好好照料文垚,都给咱用心些!”
侍女继续向朱允熥报喜,“恭贺皇太孙殿下,皇太孙妃殿下诞下皇重孙殿下,母子皆安!”
朱允熥此刻有些失态了,除了连连说好之外,似乎也没办法说其他了。
老朱就大声冲着产房里说道,“宁妃,照料好咱文垚,照看好咱孙媳!咱和允熥要去给祖宗们报喜!”
产房里传来郭宁妃的声音,“陛下和殿下放心就是,老身在这里守着,陛下大可放心!”
老朱立刻拽着朱允熥就走,这一刻的老朱仿佛年轻了十岁。这个年近七旬的老头此刻生龙活虎,哪怕是熬了大半夜都显得精神亢奋。
“你爹是九月初五,咱文垚是九月初十,都是好日子!”老朱欢天喜地,说道,“等文垚满月了,就抱到东宫,咱亲自教养。”
朱允熥这时候只剩下傻乐了,“祖父,盼了这么久,我也是有孩儿了!”
到了奉先殿,老朱看到朱允熞和朱允熙乖乖的在祈福,心情很好,“你俩也是有做叔叔的样子,咱高兴!允熞、允熙,天亮后立刻回老家亲自祭告先祖,咱大明喜得皇重孙!”
朱允熞和朱允熙立刻跪下,连忙恭贺,“恭贺皇祖父陛下喜得皇重孙,恭贺皇太孙殿下喜得麟儿。”
“好了,你们退下!”老朱非常开心,猛然也想到一些事情,“允熞,你快些去奉先殿前,就说今日不上朝。你皇兄有子,令有司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