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378节
“眼下各地正值秋收,不如再等些许时日如何?”
“也罢,那就秋收之后,大军南下,灭此残民贼!魏哲也没一心孤行,很干脆的颔首道:“子尼,此次南征的钱粮调度就交给你了!”
说到这里,魏哲还特地强调道:
“江淮大饥,吾此次南下不仅是要灭了袁术,更要赈济江淮百姓。此中钱粮谷物皆由你统筹,若有人敢在其中贪腐,吾许你先斩后奏之权!”
说罢魏哲将腰间佩剑取下亲手交给国渊,杀气腾腾道:
“区区硕鼠,杀之无罪,举报有功!”
见此情形,国渊当即面色郑重的接过佩剑:
“喏!臣,领命!”
魏国有没有贪腐?当然有!
对于这些人国渊能清除的早就清除了,只是个别人不太好动。
如今有了魏哲的佩剑,国渊觉得这次可以好好打扫一番屋子了。
……
随着魏哲做下决断之后,偌大的魏国便开始运转起来。
各地秋收的粮谷也纷纷装车上船,如百川入海一般汇入豫南诸郡。
话说袁术如今虽说有些落魄,但到底还是名列前茅的关东诸侯。
别看他只剩下南阳郡、汝南郡、九江郡、丹阳郡,这四郡之地,但这些领土面积加起来却不比豫州、兖州、徐州中的任何一州小。
甚至从表面来看,袁术的实力还要在荆州刘表之上。
只不过袁术的地盘看起来有些奇怪,呈半月状,几乎庐江郡包裹其中。
若非如此,袁术称帝之后也不会兴师动众的御驾亲征攻打庐江郡了。
只可惜袁术不打还好,这一打反而让他这个仲家天子威望大失。庐江郡没有拿下不说,还差点让庐江太守陆康之子给来了一波斩首行动。
结果声势浩大的攻打了半年,袁军只占了庐江数县之地便消停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眼下的淮南饥荒也和年初的庐江大战有关。
毕竟袁术向来是视百姓如草芥,治下百姓的死活从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像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成事儿,那才是真的老天无眼!
故此魏哲这次南征袁术,完全是以堂堂正正之势。
大军尚未开拔,蔡邕替魏哲所做的《平贼檄》便传遍荆、扬两州……
第321章 南征
后世对于战争常会用“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来形容。
其实无论哪个朝代,打仗都是一个特别烧钱的事情。
就比如当下,虽然魏哲此战的目标是袁术,但他依旧郑重以待。
狮子搏兔亦需全力。
一旦大战开启,谁也没办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是故此战魏哲特意征调了一万幽州府兵,一万冀州府兵,并州不动,辽东不动,另有青州府兵一万,兖州府兵一万,徐州府兵一万,豫南屯兵一万。
以幽冀府兵两万为中军,一路南下直接攻打汝南郡。
以青徐府兵两万为东路军,从徐州广陵郡南出,攻丹阳郡。
以兖豫兵马两万为西路军,侧出攻南阳郡。
林林总总,此战魏哲差不多调集了六万兵马,对外则宣称十万大军。
当然,魏国的这点兵马自是没办法与隋唐府兵规模相比的。
要知道贞观年间,大唐便有府兵六十五万余,其中南衙十六卫和北衙六军便有二十二万。
等到了天宝年间,大唐的府兵规模更是达到了巅峰,足足有八十万之多。
并且相比于贞观时期,天宝年间的唐军骑兵占比显著提升。以十二万精骑为核心,六十八万府兵为爪牙的唐军,堪称是公元七世纪地球上最恐怖的战力!
魏军想要达到这种程度,显然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饶是如此,此战魏军要动用的粮草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
……
九月上旬邺城周边其实就已经完成了秋收。
由于水利完善、交通便利,今年冀州又是一个丰年。
尤其是在魏国全境基本上完成度田之后,百姓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毫不客气的说,仅冀州一地今年的粮食产量就足以供应大军南征。
但帐不是这么算的,须知“千里运粮,十损八九”。
别的不说,十万大军每月消耗粮谷就近二十万斛,茭藁二十五万石。
这些粮食又需要数倍的民夫来运送,消耗便越发巨大。
如果因为冀州今年粮食大丰收便就地征集粮草,那么运粮的损耗将会极大。
所以粮草调度是一门大学问,并且对数学水平有极高的要求。
偌大的魏国或许有人数学水平比国渊好,但是经验却绝对没有他丰富。
便是有足够的经验,也未必有人比他更了解魏国的家底。
比如这次,国渊在充分的考虑了魏国各地的交通情况、粮食收成、历年积余、道路远近,以及粮仓分布之后,便制定了一个庞大且细致的统筹计划。
简单来说,国渊就是将一千多里的运输线分成一个个分段,节节呼应。
比如今年冀州粮食大丰收,那便调拨粮草三十万石,随中军由黄河入鸿沟,一路南下直抵汝南郡。鸿沟沿线的豫州、兖州则就地筹集粮草随大军南下,降低损耗。
至于东路军则以泗水为主要运粮路线,西路军则以颍水为运粮路线。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依旧需要大量的民夫与辎重车辆转运。
只不过相比于原来的方式,粮草的路上损耗则已经被国渊降到了最低。
如此一来,前线也不会因为供应军粮而陷入饥荒,后方也能物尽其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国渊能完成这样的操作还要感谢魏惠王。
毕竟若不是他费力开凿了鸿沟运河,将黄河与济水、泗水、颍水、淮水连接,让黄淮水系连为一体,形成了巨大的黄淮水运交通网,魏军粮草转运还不知要凭空增添多少损耗。
随着一船又一船的夏粮、秋粮在国渊的宏观调控下不断向指定地点行去,一支支魏军也开始按照军令依次开拔。
最先动身的是幽州府兵,几乎一人双马的配置让幽州府兵战力堪称是魏军之最,尤其是扩张至三千人的玄甲骑,更是成为魏军的杀手锏。
而当魏军兴师动众,大举南下的时候,淮南、扬州等地则已然沸反盈天。
……
庐江郡,太守府。
只见陈郡名士相仲华与庐江太守陆康谈笑甚欢。
话说魏哲拿下徐州之后,相仲华便顺势入了魏哲麾下,在徐州当了文学从事。
别看魏袁两军尚未正式交,但双方的较量却早就开始了。
此行相仲华便是奉了邺城之命,先行伐交之事。
“袁术者,禽兽也。”
寒暄片刻,相仲华终于进入正题。
却见他面色愤慨的抨击道:
“其家屡受皇恩,乃至于四世三公,但此人非但不思报效,反包藏蛇蝎之心。妄窥神器,私铸玺符,竟效蚍蜉撼树之举,全然不知礼义廉耻。”
“今吾主替天行道,伐此独夫,府君何不共襄义举,除此逆贼?”
陆康闻言却没有说什么,苍老的面庞甚至看不出丝毫波动。
只是这个精神矍铄老者在看了一眼案几上的《知行录》后,心中忍不住暗叹一声,终究还是将蔡邕所做《平贼檄》缓缓展开:
——
逆贼袁术,窃据淮南,沐猴而冠,伪称尊号。
豺枭成性,暴虐流毒州郡。此非独苍生泣血,实乃神鬼不容!
其人虽踞膏腴之地,然行虎狼之政。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视万民如草芥。淮南丰穰之土,竟成饿殍之狱!
府库粮秣充栋,尽饱豺狼之腹;民间仓廪如洗,唯闻饥馑之号。
遂致白骨蔽野,千里绝烟;老弱填壑,生人相食!
析骨为爨,易子而烹,惨毒之状,虽桀纣复生亦当掩目!
此獠吮尽江淮之膏血,徒留地狱之哀鸣!其恶贯盈,虽倾四海亦难濯洗!
伪行已露,天罚将至!
吾主魏公,膺秉大义,手握雄师。承社稷之重托,顺宇内之民心。今提虎贲十万,张天讨之网罗;率忠义之师,布雷霆于淮南!
上一篇: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下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