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17节
因为古人没有机器,从碗口到碗底从掏膛后就都开始水磨打磨,所以器型四周比较均匀,花纹和器型浑若天成。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胎壁不匀,碗壁四周的纹路凸显不出来,看上去格外浑浊,没有薄如蝉翼的效果。
如果在光照下,胎壁薄厚不匀,会导致透光不匀,别说好看了,要是拿出去就是学艺不精,就成了一个笑话。
苏阳把问题大致说了一遍,卡布提愣了一下,自学的玉雕,居然能一眼看出问题,属实没有想到。
“巴郎子,那你说这应该怎么解决?”
苏阳稍一思索,点着了手里的烟,说道:
“在碗口上面上面吊一盏灯,厚薄程度就一目了然,随后用搓刀铲壁,把厚的地方铲掉,再用圆锯蘸砂浆修治,最后用木皮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打磨抛光,玉器就可以发出凝脂状的光泽,遮盖掉一些不匀的地方.....”
苏阳抽着烟,眯着眼,一口气说了出来。
卡布提愣在原地,眼镜从鼻梁上滑落,“巴郎子,你这...都是自学的?”
“是啊,我是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这是商代时期古人打磨薄胎的方法,或许可以试试。”
卡布提看着玉碗叹了口气,就算知道方法也无济于事了,现在这副鬼样子,胎壁不匀,手腕稍稍一抖,就有可能铲破,到时候玉碎就不吉利了。
他忽然想到苏阳之前说的荷花雕刻,早知道就用那个荷花了,样式虽然通俗一些,不过却大有可为。如果运用得当也是有机会满堂彩的。
“巴郎子,你跟我说说,你自学玉雕多长时间了?”
苏阳错愕了一下,本来想说一个月的,想着太假了,就往长了说,伸出一根手指:“一年。”
一年?
这会儿,大胡子和古丽走了进来,听到了刚才他们的对话,眼神惊疑的问道:“巴郎子,这个后期打磨你能不能做嘛?”
苏阳点点头:“或许可以试试。”
卡布提皱起眉头,本想开口拒绝,这毕竟是他花了所有精力的成品,让一个自学不到一年的人上手,这不是开玩笑嘛。要知道玉雕这门手艺,三年都算不了入门,五年才能掌握基本功,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出不了师。
“阿塔,就让苏阳试试吧,我相信他。”古丽在一旁说道:“要是不成,反正也拿不出手嘛,万一成了,那最好了。”
卡布提叹了口气,只能说自己学艺不精,摆摆手作罢:“行嘛,巴郎子你就放手试试吧,要是成了,我会好好谢谢你的。”
“苏阳,你可以的!”古丽在一旁莞尔一笑。
随后,苏阳点了一个蜡烛立在一旁,因为现在的灯泡电压还不稳,时明时亮,到时候雕刻的时候会有误差。
苏阳拿起锉刀,在光照不均的地方开始细细打磨,这个要求手法极其平稳,力度十分均匀,没有十几年的功力都做不到。
大家在一旁屏住呼吸,静静的看着苏阳熟练的操作。
卡布提看着这种手法和力度,比自己都要精准,不由的和大胡子对视了一眼,眼神中传递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随后古丽拉着卡布提招呼着大胡子走出了房间,来到了前面的门店里,生怕苏阳受到一丝打扰导致失误。
“古丽,你跟巴郎子在一起,就没发现他会这门手艺?”卡布提一脸惊疑的问道,同时心中隐隐高兴,以后就可以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了,不过转而一想,他好像也不需要自己的这点本事。
古丽摇摇头,“他从来没说过,不过我相信苏阳可以把这个打磨好的。”
经过一上午的时间打磨,到了午饭时间,苏阳从屋里出来,伸了伸懒腰。
“古丽?”苏阳在院子喊了一声。
他们听到苏阳的声音,立刻跑到了院子里,
“苏阳,你都弄好了?”
卡不提跑回屋里,看着那只薄胎玉碗顿时大喜。
“成了成了!”
对于玉匠人来说,一辈子能雕刻出一件绝美的玉器,是他们毕生追求。
远远看去,那只玉碗在阳光下,碗壁薄如蝉翼,草纹栩栩如生。碗沿处,线条圆润流畅,毫无滞涩之感,恰似天际流云,婉转旖旎。
“这碗还没有完工,还需用古法打磨抛光,剩下的我就不做了。”苏阳看了一眼天色,心里一慌:“卧槽,差点忘了,我得赶紧去文化局一趟。”
苏阳答应的今天要去文化局上工,眼下大半天时间过去了,那江老估计又要骂娘了。
“苏阳,你吃了饭再去啊...”
“不吃了,我先走了。”
苏阳解开身上的围裙,跑出家门口,骑上摩托车就朝文化局而去。
第133章 送财童子来者不善
文化局鉴定室里,大家刚吃过午饭正在休息,江老正跟大伙下棋,赢了两盘正在兴头上,正唠叨着苏阳的时候,门口一阵摩托车的声音传了过来。
江老忽的站起身来,在门口冲苏阳摆手叫道:“你个龟儿子,你还知道来撒,赶紧过来跟我杀一盘。”
大家看到苏阳来了,陆续走了过来,这可是鉴定室里唯一敢赢江老的人。
“咋啦嘛,你们这群人都围过来看老子笑话撒?我跟你们说,老子这次要教他如何做人。”
苏阳坐下后,笑呵呵的跟大家让了颗烟,“江叔,那我就不客气了。”
“客气啥子嘛,该咋个杀就咋个杀嘛,谁留情谁是龟儿子。”
十分钟后,江老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眉头越皱越深,开始想着法的悔棋了。
“江老,您可不能悔棋啊,在孩子面前,咱可不能这样撒...”
“滚滚滚...”江老抬手看了眼手表:“哎呀这都两点了,大家赶紧去干活吧,今天算是和棋,和棋嘛....”
大家伙乐呵呵的笑着就散去了,江老立刻把棋盘给收了起来。
“江叔,我也去忙了,等会还要跑一趟工商局办点事。”
“那你去撒。”
苏阳说着,来到了石料架旁,今天的料子并不算多,约摸有两三百块。
大家看到苏阳来到石料架,就赶紧让出了一条道,顺便把标签纸和笔递到了手上。
不过苏阳这次特意放慢了一些速度,跟挑西瓜似的,还上手摸摸敲敲,有的还故意用灯照照。
不过在大家眼里,这种浮夸的方式显得太刻意了,大家也知道这是不让其他人难堪,大家还是要脸皮的嘛。
半个多小时后,苏阳把纸笔放下,看了眼大家:“我这里先过了一遍,肯定有很多疏漏的地方,大家可以再帮我检查一下,有什么错误的话,我好改正。”
大家呆呆的看着他,茫然的点点头:“啊...行行行,我们检查检查。”
苏阳干完活,看着天色还早,便跟江老又下了一盘棋,新年会的事,江老已经帮忙搞定了,毕竟是文化局老人,带个人进去还是不难的。
下完一盘棋,苏阳骑着摩托车前往工商局。不多时来了一位麻花辫的姑娘,手里握着饭盒,看着苏阳远去的身影,噘嘴跺了跺脚。
现在注册其他公司是不难的,因为西北地区学习东部沿海的政策,招商引资,发展市场自由经济,鼓励大家发展农工商业。在注册流程上优化了许多,还放宽了很多注册门槛,比如在注册地址上面,可以放宽到农村去,对资金也做了最低的调整,三五百的注册资金就可以。
不过苏阳这个鉴定所,工商局也没有先例,柜台的女同志摇头问道:“先生,请问你有文化局的介绍信吗?”
“有,稍等。”
苏阳从兜里掏出两个介绍信,一个是协会的,一个是文化局的,两个都递了过去。
“您先稍等一会。”
窗口的同志起身去跟领导商量了一会。
“先生,领导说可以注册,有文化局的介绍信就行,你想个名字吧,写在纸条上,我这边给你登记一下。”
“谢谢同志。”
鉴定所的名字早就想好了,苏阳在纸条上写上“乔木村鉴定有限公司”。
在经过十几分钟的流程后,苏阳又填写了一堆资料,包括公司人数,股东法人,注册资本,公司章程和经营范围等。
现在距离过年还剩下七八个工作日,就算是流程再简化,这审核时间还是很长的。最快也要等到过年才能拿到证书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离开工商局,苏阳在市里的大巴扎上逛了起来,中午没来得及吃饭,肚子饿的咕咕叫,准备找点吃的。
西北的美食,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大鱼大肉,所以这边的男人都是肥头大耳,个个壮如黑熊。
周边的美食摊位上,很多都是一些羊肉卤味,羊蹄、羊肠、羊头,还有一些羊肉串,还有一些劈开的厚唇子烤鱼,不过这种东西本地人并不吃,而且价格比羊肉还贵,基本都是外地的汉人,看到这么大的烤鱼,想尝个鲜。
属于一次性消费。
另外还有很多烧烤摊,除了羊肉串之外,还有很多肉鸽子,香味比羊肉更浓。
苏阳来到一个摊位前,看着热辣滚烫的羊头,下意识咽了一口口水,自从来到这里,还真没有尝过这么地道的羊头肉。
“阿达西,来个羊头嘛,香香的嘛。”老板用勺子浇了一勺热汤,味道更甚。
“好嘛,多少钱一个?”
“五块半个,八块一个,带羊脑糊嘛。”
苏阳舔舔嘴唇,指着最大的一个:“给我来一个,皮牙子多多的放。”
“好嘛。”
老板伸手抓起一个羊头,上面的肉都已经炖的烂乎,羊肉一撕就掉了下来,把羊肉撕在一个盘子里,林上了一勺汤,又把羊头往摊位上的钉子上一挂,双手一掰,白花花的羊脑就露了出来,一勺子挖出来放在盘子上,抓上了一把皮牙子撒在上面。
苏阳看的口水一直咽。
“阿达西,可以了嘛。”
苏阳付过钱,立刻端着走了过去,操着筷子就大快朵颐起来,吃这种肉就是要大口吃,再搭配些皮牙子就解腻了。细嚼慢咽就没意思了,因为羊头肉大都是杂糅的皮肉,细品起来就太腻了。
最后再喝上几口羊头汤,一整天身上就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