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116节

  “行嘛,到时候你跟我进去,毕竟咱带了礼,我看哪个狗日的敢拦撒。”

  苏阳拎着袋子走出文化局大门,今天没有骑摩托车,看来只能步行了,先去一趟古丽家里,把局里的验收单交给协会,如果顺利的话,就把鉴定费就收了,晚上回去就可以给大家发工钱了。

  刚出大门,迎面碰到了一个姑娘,穿着周正的貂皮小袄子,扎着两个麻花辫,回头看到苏阳出来,便挺了挺傲人胸大肌,上前搭讪道:“请问你就是苏阳吧,我叫王桂芹,跟林晓倩都是一个科的。”

  苏阳微微凝神,现在听到林晓倩的名字,已经有一些厌恶了:“你找我是有事吗?”

  “嗯,不过也没什么事?”王桂芹微微一笑:“林晓倩跟我们说过你们的故事,我觉得是林晓倩做的不对,跟你没关系,是她眼光不行,看人不准。”

  听她这么一说,是一样倒是来了兴趣:“你们不是好朋友吗,怎么还说这话。”

  苏阳隐约记得碰到过几回,她们关系好像不错,加上这姑娘哦身材还不错,所以有一些印象。

  “朋友怎么了,林晓倩思想有问题,我不想跟他做朋友。”

  苏阳点点头:“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嘛。”苏阳把袋子往肩膀上一扛,转身就要走,王桂芹来到身前,揪了半天的衣服,迟迟说出一句话。

  “我来就是想问问你,你能不能跟我谈朋友?”

  苏阳被这姑娘的可爱劲给整笑了,两个人头一回认识,就要谈朋友,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王桂芹同志,那我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跟我谈朋友?”

  “你长得好看,而且年轻有为,还承包河床,还在村里开鉴定所,天天往银行里存钱....”

  苏阳顿时惊住了,存钱这事谁特么说的?

  不过王桂芹倒是个实在姑娘,不藏不噎的,这一点比林晓倩强多了,而且颜值和家庭条件也不输她,要是自己没处对象,说不定还能处处看。

  “王桂芹同志,你那听的都是谣言,我怎么可能天天往银行存钱,我就是一泥腿子,人送外乔木村西懒,不信你去村里打听打听,你跟我在一起,绝对没好果子吃。”

  王桂芹“噗嗤”一笑:“苏阳同志你就别谦虚了,我们科里的同事都听说了,科里的一个姑娘跟于盛是同学,聊天的时候扯到你了,他们打手机说的。”

  靠,于盛这叛徒。

  “苏阳同志,我知道你有对象,不过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代,大家都流行自由恋爱,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自由,你们还没有结婚,那我就有机会,你放心,我不会放弃的。”

  王桂芹涨着通红的脸一口气说完,刚准备走的时候,林晓倩走了过来,指着王桂芹的鼻子:“桂芹,你怎么能跟他说这种话呢,你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吗?”

  王桂芹也略显尴尬,不过也挺起腰板儿:“晓倩同志,你们以前谈过朋友,那是以前,但是现在我又追求爱的权利。”

  “你...你怎么能这样呢?”林晓倩气的跺脚,又指向苏阳:“都怪你,肯定是你挑拨离间,苏阳我以前真是瞎了眼。”

  “跟苏阳没关系,是我主动说的,晓倩,请你不要这么过分!”

  ...

  苏阳顿时愣住了,伸手打断了她们:“不好意思,我这边还有事就先走了,你们慢慢聊吧。”

  苏阳立刻小跑着出了门,一路来到了建设路的玉石门店,苏阳把事给古丽说了一遍,古丽却是盈盈一笑,丝毫没有在意。

  这也在苏阳的预料范围之内,古丽这种洒脱的女孩,不会因为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争风吃醋。

  古丽挽着苏阳的胳膊,把头往身上一靠:“苏阳,阿塔这几天都在忙着雕刻,你的单子明天我给阿塔吧。”

  苏阳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了。

  看来晚上只能自己先自掏腰包给大家发工钱了。

  苏阳在店里跟古丽待了一会,便搭车回到了乔木村。

  北大窑今天格外冷清,哈孜克正在灶台烧锅做饭,把中午剩下的羊肉汤给热了一下。

  “阳哥你来的正好,我这刚热好饭。”

  哈孜克帮忙掀开锅盖子,给苏阳盛了一碗。

  “哈孜,你先吃着,我去张叔家用下大喇叭。”

  苏阳端着碗来到了张军家里,往桌子上扔了两盒烟:“张叔,我想用下村里的大喇叭喊大伙来领一下工钱。”

  张军放下碗筷,客气的应声道:“你说你这孩子,用大喇叭那不是应该的嘛,还拿什么烟嘛。”

第132章 薄胎玉碗

  “张叔,这毕竟是公家的喇叭,咱们也不能说用就用了,多少得交点电费嘛。”

  苏阳说这话,张军就心安理得的把烟给收了起来。随即来到屋里,摁亮了喇叭,一阵“刺啦”的声音响了起来。

  “喂喂喂...我是苏阳,大家在北大窑干活的,等会吃过饭去北大窑领一下工钱,另外过年了,咱们也发个年货,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苏阳放下话筒,张军一脸好奇的问道:“阳子,你说还发年货?这不跟工厂一样的待遇了嘛?”

  “是啊张叔,到年关了,人家厂子里发年货,咱也不能落人家后面嘛。”苏阳说道:“也没啥好东西,来的时候买了些瓜子糖块,图个喜庆。”

  “行行行,那你赶紧去吧。”

  苏阳走后,张军望着苏阳的背影,忍不住啧啧两声:“这孩子越来越出息了。”

  苏阳回到北大窑,大家已经快到齐了,窑口前亮着灯,大家生了一堆火烤了起来。看到苏阳过来,纷纷乐了起来。

  苏阳从屋里拎了一袋子的瓜子糖果,敞开口,从塑料袋给大家分装。

  “大伙也别嫌弃,大鱼大肉的咱没有,瓜子糖块可不缺,一人一袋,都有。”

  二婶子抓着瓜子磕了起来:“哎呦阳子,这就很不错了,我姑家二小子在罐头厂上班,过年连个屁都没发。”

  “是啊,你说咱们就是帮忙干点活,你这不光发工钱,三天两头又是炖肉又发瓜子糖块的,大家伙都不好意思了。”

  苏阳笑了笑:“那有啥,咱们虽然不是厂子,但咱们以后就是公司,是鉴定所,那可是城里人的工种。”

  大家伙听着这话笑了起来,都是泥腿子一个,干到了城里工种,这过年走亲串友的,说出去脸上都亮着光。

  “特码的刘愣子,你手往哪伸的?”刘小成拍了一把刘愣子的手,“来这混手摸鱼了是吧。”

  刘愣子尴尬的笑笑,撇着嘴,“阳子,你这就不地道了吧,你说当年咱们也是乔木村的四小天王,你说你现在这边烧的挺旺,吃你一把瓜子咋啦,对吧哈孜?”

  哈孜克憨憨应道:“我只听阳哥的。”

  不提这茬,大家都快忘了。

  两个月前,苏阳还是名满天下的西懒,现如今摇身一变成大家的老板了,跟他娘的打通任督二脉似的。

  “算了小成哥,一点瓜子糖果无所谓。”

  刘小成白了一眼,抓了两把瓜子往刘愣子兜里一塞。那家伙嘿嘿一笑,歪嘴吃了起来,又抓了一把糖果。

  大家发完工钱以后,又给大家嘱咐了两句,等过年了希望大家能继续来北大窑上工,到时候不光接喀什的单子,散户零售商的单子也接。

  还要在城里租个门面,接活也方便一点。

  大家伙听着苏阳画的饼,也就不饿了,个个眼冒金星,连连点头答应,生怕这个活被别人抢走似的。

  发完年货,大家也就磕着瓜子在火堆旁烤火,明天不用上工,大家也不用早起,一直唠到了半夜。

  地上撒了一层的瓜子皮。

  现如今距离过年还不到十天的时间,该操持的也操持的差不多了,鸡鸭鱼肉也都买了一些。

  第二天天刚亮。

  苏阳起床,端着牙缸子在门外刷牙,漱着口往门外一吐,门外有几辆骡车牵着去东山口那边拾柴。

  早晨简单的喝了一碗米糊涂,就推出了摩托车,穿戴上皮手套和皮帽子,准备去一趟城里。

  昨晚跟古丽打电话唠嗑的时候,说协会今天上午会把鉴定费送过来,让苏阳过去拿,这里有一个习俗,年前不欠账。

  就是年前的账不拖到年后,要是实在还不上,除夕前一天就赶紧把对联给贴上,那要账的看到对联就不好意思再进门了。

  县城的公路上,有些雪已经融化,露出黑色的小山头,远远看去,还有一簇簇的野生郁金香,还有大片大片的老哇蒜,在后世也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这边本地人俗称老哇蒜,因为他的根部跟大头蒜差不多,生吃有点甜丝丝的,等开春的时候,老哇蒜会长满山岗,大家都上岗挖着吃。

  公路一旁的长河筒子,还有不少人正在凿冰网鱼,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餐桌上少不了厚唇子。

  来到玉石门店时,古丽就已经在路口左右张望了,听到摩托车响,便穿着黑色长靴朝苏阳跑来。

  “苏阳你怎么才来呀?我都等急了。”

  “路上没油了,推了一会加了油,路上就耽误了。”

  苏阳来到屋里,古丽从抽屉里拿出三千块钱:“你数数,这是鉴定费。”

  “害~这还数什么呀。”苏阳把钱往兜里一塞:“你爸还在里面忙着呢?”

  古丽点点头:“阿塔吃过饭就在里面忙了,好像心情不太好。”

  苏阳大概能猜出一二,这种雕法需要极其深厚的雕刻功底,为了精益求精,需要很小心的雕刻,为了能把薄胎打磨的更加轻薄,需要用工具不停的打磨,直至如白纸一般。

  “古丽,要不我进去看看吧。”

  “行,那你去看看吧。”

  苏阳来到后院,卡布提坐在屋里,屋里点着炉子,热气呼呼的。

  卡布提带着老花镜,正皱着眉头,手里的那只玉碗已经掏好了膛,碗上的一些花边纹路也都草刻了一遍,有莨、苕、莲等植物。

  卡布提看着苏阳,从兜里掏出烟,扔给苏阳一根,自己放在鼻尖上闻了闻。

  “巴郎子来的正好嘛,你看看这只玉碗怎么样嘛?”

  苏阳拿起看了看,淡淡说了句:“凑合吧。”

  卡布提颇有兴趣的问道:“巴郎子,这个从何说起嘛?”

  苏阳端碗看了一眼,便看出了问题。卡布提肯定是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先用机器快速打磨了一遍,在接近碗壁的时候再用水磨。

首节 上一节 116/1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