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600节

在教室后方的一处角落,避开了士子们紧张的答题区域,林尘正悠闲地品着茶,与他身旁的两位年轻人低声交谈着。这位年轻人,正是翰林院编修的廖常志。

林尘穿着一身简约而不失儒雅的月白色长衫,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他的目光不时掠过那些埋头苦思、奋笔疾书的学子,眼中闪烁着欣慰与期待的光芒。

“你看,”林尘放下茶杯,指了指教室里的学子,对廖常志笑道,“这些小子,比起半年前刚入学堂的时候,是不是精气神都大不一样了?当初他们中不少人,连一篇完整的策论都写得颠三倒四,如今却也能引经据典,言之有物了。”

廖常志恭敬地说道:“恩师所创办的这大学堂,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不拘泥于陈规,注重实用之学,学生们自然进步神速。”

林尘笑道:“我之前跟你提过,大学堂日后会逐渐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学子。我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亲为。那些基础的教学任务,比如如何分析时政,如何撰写奏疏,如何进行辩论等等,我打算逐步交给你来负责。你记住了多少?到时候可别给我掉链子。”

第736章 既然殿下问,为师便索性再为殿下,上一堂课

廖常志精神一振,脸上露出了郑重之色。

“恩师放心!”

廖常志拱手道,“恩师所授的‘问题导向法’、‘多角度分析法’、‘正反辩证法’等治学精髓,学生早已烂熟于心,并且在翰林院处理公务时,也时常运用,受益匪浅。若恩师有所差遣,学生定当竭尽所能,将恩师的学问发扬光大,绝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林尘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你有这份心,我就放心了。”

他呷了一口茶,目光变得有些深远,缓缓说道:“你师兄魏书明,现在正在东山省历练。前几日他来信说,已从一县之尊,升任莱州知府了。虽然只是个中等府的知府,但对他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东山省民风复杂,又时常有倭寇袭扰,现在又是在大力推广摊丁入亩和兴修水利,他在那里,能学到的东西,远比在京城翰林院里多得多。”

“魏师兄才华横溢,又勤勉务实,得恩师指点,如今能独当一面,实至名归。”廖常志由衷地说道。

林尘微微一笑,继续道:“魏书明能这么快站稳脚跟,做出成绩,除了他自身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将此前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地方治理。他推行农田水利,鼓励工商,整顿吏治,深得民心。假以时日,待他历练足够,经验丰富,调回朝廷,必堪大用。”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廖常志,带着一丝期许说道:“你在翰林院也待了半年有余,对朝廷的运作,对各部的职能,想必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翰林院虽清贵,却终究是务虚之地。真正的本事,还是要到地方上去磨砺。

我打算,明年开春之后,便奏请陛下,将你也下放到地方去,从县令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去亲身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去真正为一方百姓做些实事。”

此言一出,廖常志顿时激动得无以复加,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他早就盼望着能有外放地方的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去实现恩师所教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

“多谢恩师栽培!学生……学生感激不尽!”

廖常志的声音都有些哽咽了,对着林尘深深一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略显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

那脚步声,不似寻常学子或教习那般轻快,反而带着一股久居上位者特有的威仪与不容置疑的迫切。

很快,人在教室外站定,来者,非是旁人,正是当今大奉王朝的储君,太子殿下——任泽鹏!

林尘带着廖常志走了出来。

“林师!”

太子任泽鹏甚至来不及顾及君臣之礼,便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焦急与忧虑,快步走到林尘面前,声音略显沙哑地唤了一声。

他的额头上,渗着一层细密的汗珠,呼吸也有些急促,显然是一路从东宫疾行而来,心中定然是揣着什么十万火急的要事。

林尘目光平静地看着他,语气温和,“何事如此行色匆匆?莫非,是宫中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廖常志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繁文缛节,他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免礼。

“林师!出大事了!”

太子脸色凝重:“本宫刚刚得到锦衣卫密报,这几日以来,朝中朝中竟有不少御史言官,还有一些六部司官,甚至甚至连一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都在暗中联络,相互串通,雪片般地往宫里递折子,弹劾林师您啊!”

林尘闻言,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惊讶或愤怒,反而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之中,带着几分了然,甚至还有几分,淡淡的嘲讽。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太子殿下因为紧张而略显僵硬的肩膀,语气轻松得如同在谈论今日天气一般,云淡风轻地笑道:“呵呵,弹劾我?放心,这本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事情,何足为奇?殿下不必如此大惊小怪。”

“啊?!”

太子任泽鹏闻言,不由得一脸的错愕与不解。

他原本以为,林师听到这个消息,就算不勃然大怒,至少也应该会面露凝重之色,与他商议应对之策。却万万没有想到,林师竟是如此一副风轻云淡,智珠在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从容模样!

这,这未免也太过于反常了吧?

“林师,这都什么时候了,您怎么还笑得出来啊?”

“那些弹劾您的奏折,本宫偷偷看过几本,上面的措辞,简直是恶毒至极,不堪入目!他们说您推行简体字,乃是‘乱我大奉文脉,毁我圣贤传承’;说您推广那劳什子拼音,是‘惑乱民心,教唆蛮夷’;至于那标点符号,更是被他们斥为‘画蛇添足,不伦不类,玷污斯文’!

林林总总,给您罗列了不下十几条滔天大罪!若非父皇强行将这些奏折都压了下来,恐怕现在整个朝堂都要因此而炸开锅了。”

太子越说越是担忧:紧紧皱着眉:“本宫实在是想不明白,林师您推行这简体字、拼音和标点符号,明明是为了方便百姓读书识字,开启民智,乃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好事!为何这些饱读诗书,身居高位的朝廷大员,竟会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群起而攻之呢?他们究竟是何居心?”

林尘看着太子殿下那副义愤填膺的焦急模样,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

"跟我来。"

他朝一旁空着的教室走去,走到教室中央那张宽大的讲台后面,姿态从容地坐了下来,然后伸手指了指讲台下首的两个空位,对着太子殿下和廖常志温和地说道:“殿下,常志,你们也都坐吧。今日,既然殿下有此一问,那为师便索性再为殿下,上一堂你们在书籍上,永远也学不到的一课。”

太子闻言,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疑惑与不安,但见林师如此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样,他那颗原本七上八下,慌乱不已的心,也莫名地安定下来了几分。

他对着林尘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与廖常志一同,在林尘的示意下,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林尘沉吟片刻,这才道:“殿下,你方才问,那些朝臣,那些地方大员,为何要如此歇斯底里地反对本师推行简体字、拼音和标点符号,是吗?”

太子连忙点头:“是,林师,学生愚钝,百思不得其解,还望林师解惑。”

第737章 原来,这才是真相!

林尘微微一笑:“呵呵,他们弹劾本师的那些所谓‘理由’,不过是些冠冕堂皇、以及蒙蔽天下悠悠众口的幌子罢了。其真正的目的,远比这些表面文章要来得更加龌龊,也更加触目惊心!”

他顿了顿,才继续用一种平缓却不容置疑的语气,缓缓说道:“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任何一个想要长治久安,稳固统治的皇帝,都离不开一个特殊阶层的鼎力支持与密切配合。这个阶层,便是——士大夫!”

“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绝非一句戏言,这些士大夫,他们表面上是皇帝的臣子,是朝廷的官员,是圣人门下的弟子,是百姓眼中的父母官。但实际上,他们,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意义上的,隐藏在民间,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深层统治者!”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句话,对他们而言,同样适用。一个王朝覆灭了,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是他们的家族传承断了,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特权消失了!只要这些还在,他们只需要换一身朝服,向新的真龙天子俯首称臣,摇身一变,便又可以继续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继续掌控他们的权势地位。

大奉若是倒了,他们这些所谓的‘士大夫’,绝大多数都不会跟着一起倒下!他们会像墙头草一般,迅速找到新的效忠对象。”

“殿下,你可知道孔家?自孔圣人以降,历经两千余年,多少王朝兴衰更迭,多少帝王将相化为尘土?唯有他孔家,却能始终屹立不倒,代代受封,世袭罔替,享受着无上的尊荣与特权。”

林尘说到此处,语气之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与讥讽。

太子若有所思。

林尘继续道:“那么,这些士大夫阶层,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才能如此根深蒂固,绵延流传数千年?”

林尘伸出一根手指。

“其一,便是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天下之良田沃土,十之七八,都或明或暗地掌握在这些士大夫及其家族手中!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巧取豪夺,兼并土地,然后通过残酷的租佃制度,像吸血的水蛭一般,死死地趴在亿万农民的身上,吸食着他们的血汗,积累起惊人的财富!有了土地,便有了人口,有了钱粮,便有了对抗皇权,甚至在王朝末年揭竿而起,改朝换代的资本!”

“其二,便是他们手中牢牢掌控的政治身份与行政权力!真正能够通过科举这条独木桥,成功鲤鱼跃龙门,跻身官场的,十之八九,依旧是那些出身于士大夫家族的子弟!为何?因为他们有钱!他们有传承数百年的家学渊源!他们有遍布朝野的人脉关系!他们可以请得起最好的名师,可以读到普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珍贵藏书,可以从小就耳濡目染,学习为官之道,权谋之术!”

“他们一旦进入官场,便会迅速抱团取暖,相互提携,形成一个个盘根错节,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利益集团!

他们垄断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权力,州县主官是他们的人,六部九卿是他们的人,就连那看似超然物外的言官御史,也大多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以圣人经典所构建的‘礼法’体系,作为治理国家的唯一标准,将那些不通经义,出身低微的商人、工匠等阶层,死死地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权力闭环!”

“甚至于,在远离朝堂的乡野基层,他们也通过所谓的‘乡约’、‘族规’等手段,将宗族势力与地方治理紧密地捆绑在一起,集行政权力与道德权威于一身,牢牢地控制着地方上的实际权力。”

廖常志听到此处,早已是冷汗涔涔,脸色苍白,太子任泽鹏则是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林尘目光如炬,继续说道:“其三,便是文化垄断!”

“而数千年来,知识的传播权与解释权,便被这些士大夫阶层死死地垄断在手中,成为了他们维护自身统治,愚弄天下百姓的最有力的武器!”

“官学,如太学、国子监,主要为谁服务?为官僚子弟!私学,如遍布各地的书院、蒙馆,大多由谁主持?由士大夫!更有甚者,许多士大夫家族,还形成了所谓的‘家学’传统,将某些特殊的学问,如经学、史学、文学、书法等等,视为家族不传之秘,代代相传,形成一个个独特的学术流派。这,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垄断地位,使得知识的传播,呈现出一种高度的封闭性与家族化倾向!”

“殿下,你想想看,当天下九成九的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当所有的知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这些人又同时掌握着政治权力与经济命脉,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那便是,他们可以随意地制定规则,他们可以任意地愚弄百姓!百姓们听不懂朝廷的法令,看不懂圣贤的教诲,自然只能任由他们摆布,被他们卖了,还要帮着他们数钱!”

“而现在——”

林尘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盯着太子殿下。

“我所推行的简体字、拼音和标点符号,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彻底打碎他们这套经营了数千年之久的文化垄断!

一旦简体字推广开来,读书识字的门槛将大大降低!如此一来,天下百姓的民智将会被迅速开启,一个真正意义上‘学在民间’的时代将会到来!无数出身寒门的优秀人才,将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到那时,我大奉王朝选拔人才,还会仅仅局限于那些所谓的‘书香门第’、‘士族高门’吗?还会需要仰仗那些只知空谈误国,却无半点实干之能的腐儒吗?”

“到那时,皇权,才能真正地摆脱士大夫阶层的掣肘与绑架!大奉的江山,才能真正地稳如泰山,万世一系!这,才是本师推行文字改革的真正目的!这,才是那些士大夫们真正恐惧,真正要拼死反对的根本原因!他们不是在维护什么狗屁的‘文脉’和‘道统’!他们是在维护他们自己的特权!是在维护他们那腐朽不堪,早已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既得利益!”

廖常志听得是热血沸腾,双拳紧握,眼中闪烁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光芒!

太子任泽鹏则是张大了嘴巴,久久无法合拢。

他终于明白为何父皇会对林师如此信任,如此倚重,甚至不惜力排众议,也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林师的各项改革!

原来,这才是真相!这才是隐藏在那些冠冕堂皇的弹劾奏章背后,最真实、也最丑陋的秘密!

第738章 不知还有谁要弹劾本官?一并出来,也省得一个个排队

见到太子吃惊,林尘反而轻笑出声:“不用担心,你觉得,这天下,是那些抱着故纸堆不放的老顽固说了算,还是我们说了算?”

任泽鹏微微一怔,林尘的话语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霸气。

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孤自然是信你的。只是……明日朝堂之上,他们若是群起而攻之,言辞激烈,林师当如何应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林尘放下茶杯,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殿下,大奉要变,要强,就必须有人站出来,打破那些陈旧的枷锁。至于那些弹劾,不过是些螳臂当车的蠢物罢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想弹劾,便让他们弹劾好了。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说出些什么惊天动地的道理来。”

看着林尘这般成竹在胸的模样,任泽鹏心中的焦虑稍减,但依旧有些不安:“那……那父皇那边……”

“陛下自有圣断。”林尘微微一笑,“殿下只需静观其变即可。明日,会是一场好戏。”

任泽鹏凝视着林尘,从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林师,明日,本宫与你一同面对!”

首节 上一节 600/6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悟性逆天,桃花岛化龙,震惊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