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596节

在人群的最前方,几位身着崭新官服的县衙书吏,在一张临时搭建的简陋木案后正襟危坐。木案上,摊放着一沓盖有鲜红官印的崭新纸张,旁边则摆着印泥和笔墨。

“下一户,赵老蔫家!”一名负责唱名的衙役,拉长了嗓音喊道。

人群中,一个身材佝偻,脸上布满风霜刻痕的老汉,被他同样面带紧张的儿子搀扶着,颤巍巍地走了出来。他便是赵老蔫,一辈子都在给晋王府的管事当佃户,辛劳一生,却从未拥有过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

为首的一位书吏,约莫三十来岁,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说道:“赵老丈,莫要紧张。本官奉朝廷之命,陛下隆恩,推行‘摊丁入亩’新政。经核查,你户原佃种晋王府薄田八亩。现下,朝廷将原晋王府在此处的官田十亩,正式划拨归你户下。此乃田契,上面清清楚楚写明了地界四至与田亩数目。你老人家过目,若是无误,便在此按下手印,从今往后,这十亩地,便是你赵家的了!只需依照田亩数目,向朝廷缴纳正赋,再无其他苛捐杂派!”

赵老蔫浑浊的老眼中,瞬间迸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光芒。他哆哆嗦嗦地伸出枯柴般的手,接过那份散发着墨香的田契。他的儿子赵大山,粗通文墨,凑过去逐字逐句地念着,念到最后,声音已然哽咽。

“爹……是真的!是真的!十亩……是十亩上好的水浇田!朝廷……朝廷真把地分给咱们了!”赵大山喜极而泣,扶着老父的手臂都在微微颤抖。

赵老蔫捧着那张薄薄的田契,却觉得它重逾千斤。他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的皱纹滑落,滴在那鲜红的官印之上。突然,他双膝一软,朝着京师的方向,重重地跪了下去,用尽全身力气喊道:“草民赵老蔫,叩谢陛下天恩!叩谢朝廷!这……这真是青天白日,让俺们穷苦人见着亮了!”

他身后,无数双眼睛湿润了。压抑的抽泣声,逐渐汇聚成一片。

“快请起,老丈!”那书吏连忙起身,与衙役一同将赵老蔫搀扶起来,声音也带着几分动容,“此乃陛下体恤万民,林大人呕心沥血为民请命的善政。尔等日后好生耕种,将日子过红火了,便是对陛下与朝廷最好的报答!”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分地了!真的分地了!俺的娘啊,俺这辈子也能有自家的地了!”

一个年轻的后生,兴奋得满脸通红,将怀里的孩子高高举过头顶。

“可不是嘛!听说是从那些王爷手里收回来的地!乖乖,那些王爷一个个肠肥脑满,占的地几辈子都耕不完!还是当今陛下圣明,有魄力!”

一位见多识广的老农,捋着胡须,感慨万千。

“往后种自家的地,交朝廷的粮,再也不用看那些王府管事的脸色,不用受那二道盘剥了!这日子,有奔头了!真是有奔头了!”一个中年妇人,擦着眼泪,脸上却笑开了花。

类似的场景,在原先各大藩王的封地内,在推行“摊丁入亩”的每一个州县,如同春雨后的嫩芽,不断上演。

……

与此同时,江南省,苏杭之地,一处名为“枕水轩”的雅致茶楼内,水榭临波,丝竹悠扬。

二楼的一间包厢中,几位在江南商界颇具分量的人物正围坐品茗。他们中,有经营着遍布江南数州府绸缎生意的“苏锦汇”大掌柜钱万贯,有掌控着漕运部分线路、兼营米粮生意的“通达行”东家周伯通,还有一位则是世代经营玉器古玩,在士林中也颇有人脉的清雅老者,人称“玉先生”的文怀玉。

“诸位,”钱万贯放下手中的青瓷茶盏,他那张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脸上,此刻却带着几分凝重,“朝廷这第二道旨意,想必大家都已经仔细琢磨过了。这商税,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三成,可不是个小数目啊。我那苏锦汇,看着流水不少,但丝线的成本,织工的工钱,各处铺面的开销,算下来利钱本就有限。这一加税,怕是又要少了一大块肉。”

第727章 夫君,这木瓜为何要我多喝一些?

漕帮出身的周伯通,性子较为直接,他闷哼一声道:“加税也就罢了,自古皇粮国税,天经地义。只是,那林尘画的这个‘五年之后,允许商籍子弟参加科举’的大饼,诸位觉得,有几分可信?”

玉先生文怀玉轻摇折扇,慢条斯理地开口:“周东家此言,亦是老夫所虑。林尘此人,行事向来不拘一格,雷厉风行。削藩如此惊天动地之举,都能被他办得妥妥帖帖,足见其手段与圣眷。

只是,科举乃国之大典,向来为士林清流所重,我等商贾子弟,即便家资丰厚,饱读诗书,若想与那些寒窗苦读的士子同场竞技,恐怕阻力不小。

这五年之期,听着是给了个盼头,但也可能是林大人的缓兵之计,先稳住我等,待商税征收顺畅,国库充盈之后,此事再寻个由头,不了了之,亦未可知啊。”

“文老所言极是。”钱万贯点头附和,“五年,变数太多。万一林大人失势,或是圣上改了主意,我等岂不是白白多交了五年重税,还空欢喜一场?”

一直沉默的,一位年纪较轻,目光却十分锐利的徽州茶商汪子明,此时却开口道:“诸位前辈,晚辈倒有不同看法。林尘自入仕以来,所推新政,看似惊世骇俗,却往往能切中时弊,且言出必行。

远的不说,就说他对那些衙门里的师爷、胥吏的任用,便是前所未有之举。那些往日里被人瞧不上眼,只能做些刀笔杂务的吏员,如今竟也有机会得到提拔,甚至出任实职。林尚书连这些人都敢用,又为何不敢让我等商贾子弟入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如今藩王已除,朝廷威权日盛。林大人此举,或许正是要打破这士农工商的固有壁垒,为朝廷广纳贤才,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安抚我等商贾之心,让我们觉得这税,交得不冤,交得有前景。

依晚辈看,这五年之约,虽有风险,却也并非毫无指望。至少,我已打算让犬子收收心,好生延请名师,苦读几年诗书,总归不是坏事。”

汪子明的一番话,让在座的几位老成持重的商贾都陷入了沉思。确实,林尘的行事风格,向来是不按常理出牌,却又总能达成目的。

还是玉先生文怀玉道:“子明所言,亦有其理。如今朝廷大势已定,我等身为商贾,自当顺势而为。税,是不得不交了。至于这科举之门,是虚是实,五年之后便见分晓。在此之前,约束子弟,勤勉向学,总是一条不错的退路。即便不能入仕,多读些书,明些事理,于家业传承,亦有裨益。”

众人纷纷点头,虽然对陡增的税负依旧感到肉痛,但相较于藩王们的凄惨下场,以及那虚无缥缈却又带着一丝诱惑的科举前景,大部分商人还是选择了接受。

京师。

林尘推行的两道重大改革——雷霆削藩与加征商税,如同两颗巨石投入大奉王朝的政治湖心,许多观望的官员与勋贵,也是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败家子那两道新政,在地方上竟然没出什么大乱子!真是奇了!”

“何止没出乱子!这么多的藩王,竟然还真就没人反?”

“还有那江南的商税,本以为那些富可敌国的商贾们会联合起来抵制,没想到也只是议论几句,便乖乖认了。败家子许了他们子弟五年后可以参加科举,这招高啊!”

皇宫,御书房内。

烛火摇曳,映照着任天鼎的面庞。锦衣卫指挥使王龙正躬身肃立,将各地汇总而来的关于削藩、摊丁入亩以及加征商税后各方反应的密报,一一呈上。

任天鼎一目十行地翻阅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平静,逐渐转为欣慰,最后则化为难以掩饰的龙颜大悦。

当看到各地百姓因分得田亩而对朝廷感恩戴德,山呼万岁;当看到江南商税征收虽有微词,却大体平稳,国库收入预期大增时,他忍不住将手中的奏报往御案上一放,抚掌大笑:

“好!好啊!林爱卿果然未负朕望!削藩之举,为我大奉拔除了心腹大患,使得政令一统,海内皆安!摊丁入亩趁势全面推行,更是让天下万民耕者有其田,民心归附,此乃国之根本!

而这加征商税,辅以科举之望,既充盈了国库,又安抚了商心,一举两得,妙不可言!如此一来,我大奉府库充盈,民心安定,何愁不能迎来盛世!”

侍立一旁的太子任泽鹏,见父皇如此欢欣,也适时上前,躬身道:“父皇圣明,如今藩王势力已除,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日渐丰盈,实乃我大奉中兴之兆。”

任天鼎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赞许地看向太子,随即问道:“泽鹏,如今各地削藩大致已定,那些被‘请’来京师的藩王宗亲,人数着实不少,日后当如何安置,方能既显朝廷宽仁,又不留后患?”

太子任泽鹏沉吟片刻,恭声答道:“父皇,儿臣以为,这些藩王既已尽失权柄,便不足为虑。可效仿前朝故事,在京中赐予府邸,供给丰厚俸禄,让他们锦衣玉食,颐养天年,但需严令禁止他们私下串联,干预政事,如此便可。”

“嗯,此法尚可。”

任天鼎微微颔首,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帝王独有的锐利与决断,“对于这些已经来到京师的,便依你所言,圈养起来!让他们做个富贵闲人,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安安分分地过完下半辈子。”

他顿了顿,语气转厉,继续道:“至于那些至今仍心存幻想,或是抗旨不遵,未曾按期前来京师的,朕也懒得再与他们多费唇舌,传朕旨意,即刻昭告天下:凡此类藩王,再不来京师,剥夺爵位,子孙后代,无法享受推恩之令!”

深秋,京师的寒意渐浓,落叶在庭院中堆积成金黄的地毯。林府的院落内,却是一派温暖融洽的景象。

林尘坐在回廊下的软榻上,手中捧着热茶,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在他身旁,端庄秀丽的徐璃月和活泼灵动的安乐公主,正依偎在他左右。

不远处的亭子里,夏若雪正静静地为他们燃着香炉,袅袅青烟,带着淡淡的龙涎香气,为这深秋的院落增添了几分暖意。

“夫君,我爹爹方才送来了新鲜的羊乳,妾身让厨房炖了木瓜,您也尝尝。”徐璃月声音柔和,体贴地为林尘添了茶水。

“木瓜?”林尘嘿嘿一笑,“这个为夫不喝,你多喝些才是。”

徐璃月有些迷糊:“夫君,这木瓜为何要我多喝一些?”

林尘凑在徐璃月耳边说了一些,徐璃月顿时脸红了。

第728章 话说这京郊有个刁民,名叫张三!

林尘摸了一下她的脸,夸赞道:“你有心了,没事,你喝了。”

安乐则不满地撇了撇嘴,嘟囔道:“夫君就知道夸大姐姐,我今日也亲手给您剥了栗子呢!你怎么不说好?”她说着,将一小碟剥好的油亮栗子推到林尘面前。

林尘哈哈一笑,捏起一颗栗子放入嘴中,夸张地赞叹道:“哎呀,安乐剥的栗子,果然是这世上最甜最糯的!娘子辛苦了!”

“这还差不多!”安乐这才满意地笑了,又顺势靠得更近了些。

三人你侬我侬,享受着这温馨的午后。

正当此时,一名小厮匆匆来到院门外禀报:“大人,京师大学堂的程博士来了,说有急事求见。”

“程博士?”林尘略微诧异,程博士平日里负责学校的日常事务,他亲自上门,定是有什么要紧事。

“快请。”

不一会儿,一位年约六旬,精神矍铄,须发半白的儒雅老者,在小厮的引领下,迈步走入院中。正是京师大学堂的副校长,程博士。

“程远志,拜见林大人。”程博士恭敬地向林尘行礼。

“程博士快快请起。”林尘起身迎了过去,亲自扶起程博士,笑道:“程博士是学堂的辛劳者,本官常年不在学堂,都是程博士在管理,辛苦无需多言。今日登门,有何要事?”

程博士站定后,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说道:“林大人,学校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幸得大人规划详尽,诸事进展顺利。只是……学校里的士子,有些担忧情绪。现在已是深秋,来年的春闱科举,转眼就至。此前大人曾许诺,要为他们讲授科举之法,指点迷津。可这都半年多了,大人一直忙于朝中大事,无暇顾及学堂,这使得那些士子心中颇为忐忑,生怕耽误了科举前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有,如今京师大学堂虽已开课,但毕竟名声尚不显赫。那些还在观望的士子,以及朝中一些对此抱有疑虑的大人们,都在等着看我们的成效。此时正是打出学校名气,招徕更多优秀人才的关键时刻啊。”

林尘一笑:“倒也确实如此,我这段时间先是下江南,回来后又忙着和文武百官斗法,接着又是忙于削藩和摊丁入亩等大事,对京师大学堂的关注确实有所疏忽。”

他看了看窗外,阳光正好。

“士子们的担忧,我知晓了。学校的名气,也确实需要更进一步。这样吧,今日下午,我便随程博士去一趟学校,与士子们见一见,也亲自去看看学堂的进展。”

“当真?!”程博士闻言,顿时喜出望外,脸上愁容尽去,“那真是太好了!士子们得知大人要去,定然会安心不少!”

“嗯。我先去更衣,程博士稍等。”林尘说着,对徐璃月和安乐温柔一笑,“下午我得出门一趟,你们在家好好休息,不必担心。”

“夫君公务要紧,只管去吧。”徐璃月柔顺地说道。

安乐也乖巧地点了点头,只是眼中带着一丝不舍。

……

下午,林尘换上了一身常服,却带着侯爵和内阁大学士的气场,在程博士的陪同下,乘马车前往位于京师不远南面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选址颇为考究,占地辽阔。如今,以学校为核心,周边已然依托学校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型牌坊城镇。

许多并非学校正式学生的士子,也慕名前来,在学校外围的茶楼客栈落脚,只为能够进入学校特别开放的图书馆,翻阅那些市面上难以寻到的书籍,或是旁听一些公开课程。这景象,已经初显了这所新式学府对整个士林的影响力。

朱能和陈英,作为林尘最亲近的兄弟,自然也跟在林尘身边。

当林尘一行人踏入学校大门时,早已得到消息的学校师生,几乎全都迎了出来。

数以百计的士子,身着统一的蓝色学子服,整齐地站在广场上。当他们的目光投向缓缓走来的林尘时,压抑的兴奋在人群中蔓延。

“来了来了!”

他们是第一批进入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对这所新式学府,对他们的校长林尘,充满了期待与信任。之前在京师大学堂还没发展起来时,有不少士子也是忍受不住,选择了离开,而现在,京师大学堂如日中天,足以证明他们选对了。

“恭迎林校长!”

首节 上一节 596/6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悟性逆天,桃花岛化龙,震惊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