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7大时代

重生1977大时代 第724节

  突然一下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后,心里那股骄傲就没有了,更多的考虑的是怎么样才能尽快的提升自己。

  而跟着方言很显然就是个不错的方式。

  他给人看病的时候写的医案,绝对是张延昌看过最好的医案之一了,条理清晰,过程详细,并且还会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简直就像是喂饭式的医案,只要跟着学绝对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张延昌感觉方言像老师更多过像学生。

  接下来的义诊过程一直持续到了上午十二点,后面仍旧还是有许多人,不过和当时同仁堂不同的是,这边直接就非常干脆的说结束了,接下来没有看到病的人只能说抱歉了。

  这一点就非常的符合医院的流程,到点就收工,后面的人就对不起了。

  要是还想看病,隔壁几步路的东直门医院,下午两点也有坐诊的医生。

  这么干的话可能会有些得罪排队的人,但其实这么多专家教授看病,早上来的那一批人,基本上都看过病离开了,后面到的人全都是十点半十一点,甚至十一点半才过来的。

  急的和重的,基本都看了。

  后面的病人都是些头疼脑热的,便秘长痘的,或者是武器需要强化的。

  方言看到后面就发现一个比一个轻,难度直线下降,速度明显提升起来了。

  义诊结束后,和方言想的一样,学校里的人马上就带着他们学校食堂了。

  今天这一上午的,高强度的看病,方言他年轻倒是没觉得有啥,其他一些老教授年龄都七十多八十多了,还是有些吃不消的。

  来到食堂吃饭,那真是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王恩厚书记在饭桌上活跃气氛,老爷子们也都是有气无力的笑了笑敷衍一下,最后只有年轻一些的教授,现场帮忙的年轻学生,还有方言他们这批刚入学的在回应。

  中午这里还有些酒水,不过喝的都是黄酒。

  度数相对较低,还有些甜,算是照顾老教授们胃口配置的。

  方言也喝了点,然后等到吃到差不多的时候,就有人过来给他敬酒了。

  这些都是今天入学的人。

  带头的是张延昌这个新收小弟,接着孟济民又过来凑了个热闹。

  然后其他人像是也反应过来,萧承志和杨景翔,还有朱丽娜,赵中振,随后就连之前没和方言打招呼的庞宏也过来了。

  最后十八新入学的人都来给方言敬了酒。

  今天方言坐诊他们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在其他地方观摩,但是他们也时刻在注意方言,毕竟是学校第一风云人物,不可能不注意到。

  加上他身边还有三个高手旁观,都在想会不会出现什么劲爆的画面,结果没想到确实够劲爆的,张延昌直接给方言当小弟了。

  杨景翔更是接连出丑。

  唯独萧承志这位广州名医邓铁涛的高徒,同时又是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的亲孙子,像是完全隐身了一样,全程站在一旁观看。

  但是这种情况就更是能说明问题了,萧承志完全没有找到方言的错误。

  甚至连指点一下,逼逼两句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萧承志装的很到位,大多数时候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还是很有高手风范的。

  不过他全程隐身就不是高手了,至少也该指点两句,才是能显得出高手风范嘛。

  很显然他是害怕像杨景翔那样,指点没指点到,反倒是被衬托的像个棒槌。

  能够今天站在这里拿通知书的人,没一个人是傻子,大家都聪明着呢。

  这会儿和方言打个招呼,总归是没有错的。

  大家都在敬酒,你躲在一旁装高手,或许方言记不住敬酒的人,但是他肯定会记住没敬酒的人。

  没见到副校长王玉川教授那几个徒弟,一个个都跑到方言身边敬酒了吗?

  喊的还是“方哥”。

  这还看不出问题吗?

  ……

  当然了作为当事人的方言,确实没有那么多内心戏,他只是在想,刚才敬酒的新同学里面,好几个都是前世大佬级别的人物,自己只能听他们徒子徒孙的讲座。

  谁能想到,他们现在居然跑到自己面前来敬酒,求脸熟了。

  “对了,方哥,明天我去什么地方找你?”这时候张延昌对着方言问道。

  “嗯?”方言一怔,看向张延昌。

  张延昌提醒道:

  “我不是要跟着你学习嘛?”

  方言这才反应过来。

  喝了点酒有点走神,他略微思索后就说道:

  “明天你先处理上学事儿吧,后天早上你到协和中医办公室找我就行了。”

  张延昌听到后点点头,他明白了方言说的事儿。

  方言说的处理上学事儿,其实就是转户口,这是必须要做的。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入学报到之前,他们入学的大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并带上户口簿,要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迁出登记。

  这事儿就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就要着手办理。

  通常派出所经审查复核后,会签发户口迁移证件,并注销原户口,然后向学校户口管理登记机关递交户口迁移证件及录取通知书,由学校户口管理登记机关负责办理集体入户登记手续。

  转移户口后,学生的粮油关系会转到学校,由学校统一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供应粮食、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国家根据学生的定量标准,提供相应的粮票、油票等票证,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另外国家实行人民助学金政策来资助大学生。

  教育部印发相关通知统一规定,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的基本发放标准。

  高等学校学生全部发放人民助学金,其中非师范院校学生每人每月 12元;师范院校本科生每人每月 14元,专科生每人每月 16元;升入高等学校的在职干部每人每月 32元。

  相当于上了大学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于多数人,这钱还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这年头毕业时,国家根据计划统一分配工作,学生的户口会根据分配去向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一条龙安排的明明白白。

  当然了这是一般学生的正常流程。

  方言有自己的计划。

  吃完了午饭后,好多的老教授们都回家休息,今天毕竟是周末,高强度义务劳动搞了一上午,也是相当累了。

  方言和其他人告别后,也骑车往家里而去。

  今天家里家里军区大院那边的谷老,还得过来治疗年轻时候渡河造成的老寒腿。

  上次复诊后张老的病已经好了,只有谷老的稍微还需要一些治疗。

  不过依旧不是什么大问题。

  回到家里的时候,果然谢老和谷老还有张老已经到了,这三个老哥们儿又在逗赵正义。

  方言进门后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小老弟就告诉方言,今天香江又给他发电报过来了。

  电报就放在书房里面。

  今天虽然是周末,但是因为学校通知书政策的影响,邮电局周末也有人派送。

  香江来的电报,不用想,肯定是乐苗发过来的。

  方言先和三个老爷子招呼一声,然后让他们稍等等一会儿,告罪一声方言就到了书房里面,这时候看到媳妇儿正在写东西。

  对于创作这块儿,女王大人像是也找到了乐趣。

  看到方言回来,媳妇儿对着他招呼了一声,起身要让出座位,方言将她按下,然后拿起桌上的信封当着朱霖的面打开了。

  只见到上面写着:

  日、韩药材商于东南亚疯抢虎骨、犀角、牛黄、熊胆、麝香,少量易寻,量大需与彼争,价涨,不急缓购。

第611章 你猜大楼叫什么?让我去急救急救科主任?

  上次元旦的时候,乐苗在香江给方言发了电报,方言回信的时候就让她帮忙留意国际上的贵重药材,比如刚才电报里提及的亚洲犀牛角这类东西。

  这隔了二十多天,终于算是来了。

  这会儿朱霖也看到了上面的内容,她对着方言说道:

  “这什么情况啊?国外的中医药材消耗量这么大吗?”

  方言说道:

  “估计是有药材贩子在炒。”

  其实这种情况在国际上经常发生,方言前世看过一些记录,有些时候国家也会炒高国际药材的价格,然后赚取外汇。

  这年头好多道地药材都很受国际上的欢迎。

  价格炒高后老外收购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也能够给国内带来更多的外汇。

首节 上一节 724/10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