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477节
方言点点头说道:
“听过,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派遣的医学博士爱德华·胡美,则于1906年在HUN省会CS市的西牌楼,开办了雅礼医院。”
“后由于其医疗水平得到了HUN省当局的认可,美国雅礼学会与湖南有关团体合作,1914年在长沙潮宗街创办了一所新式医科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雅礼医院便更名为学校附属的“湘雅医院”。”
“几乎是同时,在咱们这地方,当时英国教会机构“伦敦会”的医生科克伦,因博得了慈禧的好感,得到了慈禧捐助的白银一万两,由此,1906年他便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及其附属医院。”
“1915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伦敦会”购得原协和医学堂的全部产业,又购得东单三条胡同原豫王府全部房地产,随后再投入巨资进行建设,协和医院由此诞生。”
听到方言把里面的门门道道说的很清楚,邓老忍不住赞叹道:
“可以啊,小伙子你不光是医术不错,连这些事儿都知道的这么清楚,这要说你是医学世家培养出来的,我也信啊!”
“哟,您夸奖了。”方言对着老头拱了拱手。
接着老邓头感慨道:
“而此前数千年间,除了皇宫御医院之外,中医都是以个体诊所的形式而存在的,影响力远不如西医。”
“随后各种历史事件后,向西方学习的风潮开始盛行,也导致了对旧文化生长出来的中医学,受到了猛烈的批判。”
方言应道:
“当时有文化有地位的人,患病后更多是求助于西医。”
“就比如地质学家丁文江,在贵州乡下考察时患了重病,他竟宁肯抱病忍痛,而坚决不让当地中医来诊治,非叫人打电话到贵阳请西医来。”
老邓头点点头说道:
“那可不!还不止他呢,当时文人,政客,名流都是如此,就算是西医给治疗出了毛病,甚至切错的地方,人家都一样不怪西医,反倒著文在报刊上为西医辩解。”
接着他又继续说道:
“那些人在上层后,就开始针对中医,北洋政府立法中,就没有中医教育的内容,要求不在大学设置中医教学课程,也不允许中医开办任何教育机构。”
“民间原有的中医教育机构,也不能称为学校,不能颁发任何教育证书,学出来的学生,更是不能在医院工作。”
“中医的教育再次遭受打击,后来这政策更是被南京中央政府沿用。”
方言点点头,说道:
“当时只有广东主政的陈济棠公开表示异议,说他在广东另有举措,不仅不限制中医,还指许广州中医成立华夏国医研究会,为了维护中医教育还专门拨款开办了学校。”
听到方言这话,老邓头对着方言好感顿时爆棚。
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
“哎呀,想不到你连这个都知道,小伙子不错啊,你说的很对,那会儿我就是在那学校里上的学。”
方言当然知道,当时罗主任说了之后,方言就算到老邓头应该是那会儿读的书。
老邓头这时候感慨道:
“到1949年之后,中医情况有了好转。”
“还是教员好啊,在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就定了调子,把旧政府施加在全国中医头上的紧箍咒去了。”
方言回应道:
“1958年他老人家更是明确批示:‘华夏医药学是一个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所以现在中医才稍微缓过来一些。”
老邓头恍惚了一下,像是陷入了回忆中。
然后才对着方言说道:
“哎,你小子这知识面够广的啊,我现在真怀疑你是医学世家培养的后生了。”
说罢他又回忆了一下,说道:
“京城姓方的医学世家,就只有京城十大名医的方伯屏一家了,他侄儿方和谦我认识,后辈人也全认识,你这肯定不是他们家的。”
方言点点头:
“您就别猜了,我和他们家没关系。”
老邓头又问道:
“你老家不是重庆的吧?”
“不是。”方言回应道。
老邓头嘀咕道:
“那也不是方药中家里的。”
接着他又问:
“你家里没人做医生?”
方言说道:
“有啊,我妈和我老婆是协和的妇科医生。”
想到这里,方言说道:
“哦,我外公叫何休,不知道你认识不认识。”
“何休?!”老邓头一愣。
然后露出惊讶的表情,声音都提高了八度问道:
“你是何休的外孙?”
方言点点头:
“对啊。”
老邓头说道:
“我说的可是京城里治疗儿科的那个何休,55年的时候成立中医科学院的时候,负责接待南方中医药师进京的那个何休。”
方言点头:
“对,就是他。”
老头子听到这里,一拍大腿:
“哎哟,我说怎么越看越眼熟,原来是故人之后!”
说罢,对着方言道:
“那你小子还说自己不是中医世家子弟!”
方言错愕的说道:
“不是,我外公都去世好多年了,一个传人都没有,我算哪门子中医世家子弟!?”
PS: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第408章 近代第一中医黑,余云岫三废中医
老邓头,听到后嘬牙花子,道:
“啧……那不对啊!”
“你外公当时还有好几个学生,现在都在京城呢。”
“就比如我就知道他大徒弟戚勇,就在卫生部直属的燕京医院做儿科的主任。”
“另外还有个林勇胜,也在积水潭医院中医内科当主任。”
“你们家就没联系?”
方言摇摇头:
“据我所知,我家应该是没有。”
“就这两人的名字,我也还是第一次听到。”
老邓头说道:
“那估计是和你家舅舅他们在联系吧?”
方言想了想感觉概率也不大,耸了耸肩说道:
“或许吧。”
老邓头继续问道:
“何休那总是你亲外公吧?”
方言哭笑不得:
“您这是什么话,当然是我亲外公了。”
老邓头就对着他说道:
“既然是亲外公,那怎么不给你们后辈留下点传承,你外公老何家往上数好几代,都是中医,徒弟都教出来那么多,怎么没给你们留下衣钵呢?”
方言摇摇头:
“他去世的突然,我那几个舅舅,没有一个人是继承了他衣钵的。”
“我妈更是学的西医,最多只是小时候当做启蒙看过几本中医书。”
“我1955年生,外公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才两岁。”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