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499节

  张姨的眼睛瞬间湿润,她伸手握住女儿冰凉的手,拇指轻轻摩挲着:“好,好啊.”

  她们知道周益民优秀,没有想到会如此优秀,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科长的位置,其中的付出可想而知,难怪这段时间会这么忙。

  堂屋里的白炽灯在灯罩下泛着暖黄,张燕绞着手指,指甲在掌心掐出浅浅的月牙。

  张姨往她手里塞了杯温牛奶,瓷杯的温度透过指尖,却暖不化她眉梢的愁绪。

  张建设放下报纸,烟袋锅在鞋底磕出沉闷的声响,张璐也悄悄凑过来,目光里满是关切。

  “爸、妈,”张燕抿了口牛奶,喉间却依然发紧,“益民哥太优秀了。不到二十岁就当上科长,以后的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她垂眸盯着杯里泛起的涟漪,声音渐渐发颤,“可我呢?就算大学毕业包分配,也不过是找份安稳工作,跟他比起来.”

  张姨伸手揽住女儿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单薄的衣裳渗进来:“傻丫头,感情哪能用这个比?”

  但张燕只是摇头,睫毛上沾着细碎的水光:“你们没看见厂里那些女工看他的眼神,那么年轻有为的科长,以后”

  她不敢再说下去,生怕那些藏在心底的担忧变成现实。

  张建设的烟袋锅子又重重磕了一下,火星溅在青砖地上:“益民这孩子我看着长大的,他不是那号人!”

  但张燕依然揪着衣角,小声道:“可是人都会变的,等他爬得更高,见的世面更多”

  张璐这时候也出声安慰:“姐姐,你就放心吧!如果益民哥是这样的人,就算是不成,最后一定是她的损失。”

  “我的姐姐这么优秀,追求的人,从天安门广场排队到这里。”

  张燕听着,家里人的安慰,一下子就看开,没有必要在担心这种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而且自己还有这么坚强的后端,还有什么需要担心?

第586章 一回来就被抓去帮忙

  周益民将张燕送回家之后,便回到四合院当中去,现在很晚,所以并没有打算回周家庄,而且休息了几天,也要去钢铁厂看看才行,毕竟刚升上科长没多久,不能让别人有什么意见才行。

  第二天,周益民如同往常一样,先是打开商店秒杀商铺,看到那些秒杀商品,看来运气还不错。

  有一百斤棉花、一百斤牛腱子、一百斤草莓、一百根羊腿。

  把东西都买下来,梳洗一下,便开着拉风的摩托车前往钢铁厂上班。

  周益民不在的这段时间,李崇光和科研室的众人,可以说是忙到起飞,因为太阳能热水器已经研发出来,量产这个问题,应该不难才对。

  只能说,还是将太阳能热水器,想得太简单,忙了几天,但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就在李崇光他们还在苦恼中,科研室的一个人就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周科长过来帮忙?”

  李崇光解释道:“周科长,这几天都去跑物资,并没有回钢铁厂。”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就没了声音。

  深秋的风裹挟着沙尘拍打着采购室的玻璃窗,发出细碎的呜咽声。

  周益民回到采购室后,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推开门进去坐着,看看报纸。

  不到半个小时,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浓烈的烟草味便扑面而来。

  周益民看见李崇光一脸邋遢样子,就知道太阳能热水器,肯定又遇到什么问题,不然李崇光肯定不会这个样子。

  “益民,你可算来了!”李崇光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这次咱们又遇到难题。”

  周益民饶有兴趣:“李科长,太阳能热水器,又遇到什么问题?”

  李崇光并没有隐瞒:“太阳能热水器量产遇到问题,研发的时候,零件用得都是最好,一到量产就遇到问题。”

  “不是零件不达标,就是各种各样的问题”

  周益民也没有想到,量产化还会有这么多问题,但是一时间他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李科长,在这里纸上谈兵是没有用,我们只能是一样样解决。”

  李崇光的确很有道理,便带着周益民来到科研室这里。

  科研室的众人看见周益民,就好像看见主心骨一样,顿时就有底。

  在他们的认知当中,只要有周益民帮忙的话,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

  科研室的白炽灯在油污斑驳的天花板上滋滋作响,映得满墙的图纸都泛起诡异的青灰色。

  周益民和李崇光两人,开始安排众人干活。

  科研室这个“机器”,开始有条不紊的运作当中。

  “第七次测试又失败了!”老人的声音带着哭腔,布满老茧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接口处扭曲的金属。

  围在桌前的技术员们瞬间炸开了锅,张工的安全帽滚落在地,露出头顶新秃的一块头皮:“这样下去,咱们所有的设计参数都得推翻重来!“

  周益民猛地拍桌而起,铁皮桌面震得计算器跳起半米高。

  “都闭嘴!”他扯开领口的纽扣,露出被汗水浸透的工装。

  众人听到周益民这么大声说话,也是被震惊到,本来吵杂的科研室,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王师傅,把旧压模机的液压系统拆下来,和三号车间的数控车床拼在一起!张工,立刻带人去废料堆,找那些军工淘汰的钛合金边角料!”

  他抓起墙上的消防斧,在进度表上狠狠劈出一道裂痕:“从现在起,咱们不做完美的产品,只做能活下去的机器!”

  轰鸣的机械声撕开黎明前的黑暗。科研室变成了临时指挥部,

  王师傅趴在滚烫的机床前,任由飞溅的铁屑烫穿工作服,也要把接口弧度精确到 0.01毫米。

  技术员们轮流抱着保温杯往嘴里灌辣椒水,通红的眼眶里倒映着跳动的仪表数据。

  当台风裹挟着暴雨砸向厂房时,周益民正跪在泥水里检查改装后的运输车厢。

  雨水顺着安全帽的边缘流进衣领,他却浑然不觉,手电筒的光束死死锁定车厢底部新焊接的保温层。

  “再加两层石棉网!”他的嘶吼混着雷鸣,“就算把车厢焊死,也要把这批货送到质检中心!”

  破晓时分,第一台成品在流水线上缓缓移动。

  整个车间突然陷入死寂,所有人的呼吸都凝固在喉咙里。

  周益民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看着检测仪器的指针慢慢爬上合格区域。

  当报警器始终保持沉默,不知是谁突然放声大哭,李崇光瘫坐在地,任由泪水混着机油在地面蜿蜒成河。

  窗外,初升的太阳穿透云层,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泛着冷光的热水器上,那抹光亮,比任何勋章都耀眼。

  刺耳的刹车声划破厂区寂静,胡厂长一路小跑过来,他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工装衬衫后背洇出深色汗渍,推开车间大门时带起一阵风,惊得悬挂的图纸哗啦啦作响。

  “周益民!李崇光!”他的喊声混着机器轰鸣,在钢架结构的厂房里激起回音。

  正在调试设备的技术员们齐刷刷转头,焊枪的蓝光映亮他们满是油污的脸。

  顺着流水线望去,周益民正半跪在地上检查传送带,工装裤膝盖处磨得发亮,听见喊声后猛地抬头,防护面罩滑到脖颈,露出两道被汗水冲刷过的干净痕迹。

  胡厂长踩着震颤的铁板快步走来,皮鞋底碾过铁屑发出细碎声响。

  他死死盯着传送带上缓缓移动的太阳能热水器成品,喉结上下滚动——那些曾让他夜不能寐的技术难题,此刻正化作闪着金属光泽的流畅线条。当

  第一台设备顺利通过质检区,报警器始终保持沉默时,他伸手扶住身旁的立柱,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掌心里全是汗。

  “真的成了.”他的声音不自觉发颤,指尖轻轻触碰设备表面还带着余温的金属外壳。

  李崇光摘下安全帽,露出被压出印子的额头,咧着嘴笑:“胡厂长,您看这集热管的密封性.”

  话未说完,胡厂长突然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震得后者踉跄半步。

  “走,去办公室!”胡厂长拽着周益民的胳膊就往外走,皮鞋跟磕在地面咚咚作响。

  穿过走廊时,他瞥见墙上那张被雨水泡皱的进度表,红笔勾画的痕迹还历历在目,喉咙突然发紧。

  直到在办公室亲眼看见完整的质检报告,他才一屁股坐在藤椅上,抓起搪瓷杯猛灌一口凉茶,却发现茶水早已凉透。

  “上级那边我去汇报。”摩挲着杯沿,目光扫过两个年轻人熬红的眼睛和开裂的嘴唇,:“但说好了——庆功宴不醉不归!”

  窗外的阳光穿透积灰的玻璃,在三人身上洒下斑驳光影,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此刻听来竟像是最动听的乐章。

  当天下午,胡厂长就把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了上级领导。

  电话那头传来的肯定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但紧接着的指示却让他陷入沉思:“太阳能热水器可以生产,不过数量不宜过多。”

  领导意味深长的话语在耳边回响。

  胡厂长当然明白其中的深意。

  这是个新事物,市场接受度如何还未可知,贸然大规模生产很可能造成积压。

  再者,现在物资依然紧张,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尚未成熟的项目中,确实需要谨慎。

  “明白!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指示执行!”胡厂长对着电话郑重承诺。

  放下听筒后,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厂区里忙碌的身影,眼神中既有欣慰,又带着一丝忧虑。量产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接下来的路,恐怕并不比研发轻松。

  机床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周益民瘫坐在更衣室的长椅上,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调试时蹭到的润滑油。

  他解开领口两颗纽扣,让穿堂风灌进闷热的胸膛,刚摸出兜里皱巴巴的烟盒,铁皮柜门就被人敲响。

  看见是李崇光,便将烟递了过去。

  李崇光看看,这可是好烟,当然不能错过,立马就接了过来。

  然后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毕竟难得开心。

  堆积在李崇光多日的大事,终于在周益民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

首节 上一节 499/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修仙:我有一个物品栏

下一篇:重生最强太子爷,制霸全球经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