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645节

  “我跟江弦很早就开始打交道了。”

  蒋子龙道:“我俩差不多同一年开始有作品发表的,我更早一些,但他成名比我还早一些,那会儿卢新华的《伤痕》风靡全国,能和卢新华比的年轻作家就江弦一个人。

  当时有很多人还更看好卢新华。

  这么多年过去了,卢新华还是只能凭借一部《伤痕》傍身,反观人家江弦呢,每一届的优秀小说、茅盾文学奖还有这次的鲁迅文学奖,一次都没缺席过。”

  没人觉得蒋子龙这话是在拍江弦的马屁,以蒋子龙的身份,他也完全没必要讨好江弦。

  作家们反倒都对蒋子龙的话发自内心的感到认同。

  年纪最小的铁宁倒是胆子大,说话也不客气,“就别说卢新华了,那会儿和江弦齐名的刘鑫武老师,就说这几年在文学界的影响力,也没办法和江弦同志相比啊。”

  说不清为什么,铁宁对江弦有一种狂热的崇拜。

  他今年才多大?三十刚出头?可说他的代表作,《棋王》《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红高粱》《你别无选择》.

  太多太多在全国范围内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

  而且人帅、话骚、办事儿利索,传奇故事更是无数。

  放在铁宁眼里,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崇拜对象。

  想着想着,铁宁目光看向王安忆。

  嗯,她也不是恶意。

  听说王安忆年纪和江弦相仿,在文学界,王安忆也已经算是作家之中小有名气的存在了。

  可跟江弦这个同龄人一比,王安忆的这点儿成绩,实在有些寒酸。

  这可能就是天才和妖孽之间的差距吧。

  你的确已经足够优秀了,但和人家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快到九点半的时候,授奖仪式即将开始,江弦作为评委会的评选主任,和中作协主席巴金,以及几位副主席还有领导坐上主席台。

  看着台下黑压压一大片,江弦也是一阵唏嘘。

  以前他是坐在台下那黑压压一大片之中的一个,如今竟然坐在了这个位置。

  从台下坐到台上需要多少年?

  唉。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

  他在心里凡尔赛着,另一边,巴金同志已经在全体作家的掌声中开场讲话了。

  “我曾错过好几次同鲁迅先生相见的机会,一直到1933年,我才在文学社举办的宴会上第一次见到鲁迅先生。

  那天晚上,我比鲁迅先生先到,大厅里有茅盾先生和另外两三位客人,在这以前,我也从未见过茅盾先生。

  我不善言辞,尤其是在初次相见的人面前,因此不愿意去打搅茅盾先生这位受人尊敬的作家。

  但是,在这样不期而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和茅盾先生在一起很自然,很随便。

  我俩居然谈了起来。

  就在这时候,门帘掀开了,鲁迅先生走了进来。”

  巴金说到这里的时候,那双暮气沉沉的眸子,忽然眨了眨,变得很轻,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绒毛,飘向某个永远无法降落的坐标。

  “他是我从许多照片上早就熟悉的一位老人,和照片里的他一模一样,矮小,清瘦,头发和眉毛又黑又浓,穿一件普通的长袍只是脸上的表情,比照片上更和蔼、更诚恳。”

  听着巴金的回忆,在场作家们无不动容,犹如真的看到那位文化巨人、那位骨头最硬的作家、那位无畏的战士,对那一幕心驰神往。

  “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这个梦至今十分鲜明。”

  “在梦里,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若干年来,我一直听见人们在议论: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

  “当然我们都希望先生活起来。”

  “所以今天,我们以先生的名字,创立这个奖项。”

  “这次评奖的工作我觉得做的很好,获奖14名同志的作品,我都看过了,我看得出,他们的确做到了,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他们在文艺的道路上,掏出了燃烧的心,我相信,在这些人中间,会诞生未来的鲁迅”

  这番话讲完,回应是全场近一分钟的潮水般震耳欲聋的掌声。

  都说真诚才是必杀技,巴金这样真诚而质朴的发言,既缅怀了鲁迅,又鼓励了获奖作家,这样用心的一番发言,立刻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巴金发言以后,又是周洋、冯沐等人接着讲话。

  最后轮到江弦这个主任委员。

  他说的不长,简单的谈了谈自己的这次工作,最后引用了一句那位老人的话来结束发言:

  “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讲话结束以后,便到了授奖时间,台上唱名,底下的作家们依次上台,从巴金等几位颁奖嘉宾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奖牌,然后拍照留念。

  江弦是第一个起身的,别人都是从台下过去授奖,他是直接从台上,也就是从巴金的身边过去,站在最靠前的位置。

  因为是先喊得短篇小说作者,所以江弦拿到的是属于《天局》这篇小说的奖牌和证书。

  王濛看到这一幕不免羡慕。

  前些年,他也经历过同样的时刻,从主席台上缓缓起身,过去领奖而不是授奖,这样的特殊待遇那真是排面拉满。

  可惜这几年他忙着操办《人民文学》,一直也没发布什么有影响力的小说。

  错过这次鲁迅文学奖,他心里深感一阵遗憾,看向江弦的目光,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唱名很快到中篇小说作家的部分,江弦的名字再次被提起。

  已经手拿奖牌证书的江弦,又笑着小跑去巴金的面前,接过属于《你别无选择》的奖牌与证书。

  当两块儿“鲁迅文学奖”的奖牌出现在江弦手上时,他感觉不知道有多少道目光同时聚集在自己的身上,让他觉得空气都有些灼热。

  没办法,在一次评奖中同时有两篇作品获奖,而且还是“鲁迅文学奖”这样的全国性奖项,这样的事情太过传奇,任谁听了都会感到震撼。

  这次的“鲁迅文学奖”,举办规格如此之高,不仅是在全国优秀小说评选上的一次升级,也是继“茅盾文学奖”之后的又一次重磅评奖活动,主办单位是作协这样的权威机构,还有巴金这样的文坛泰斗亲临现场坐镇。

  获奖名单上,也有着张洁、蒋子龙这样的文坛文坛名家。

  寻常人能够跻身于奖项,已经是难能可贵之事,这尊奖项再收,几乎可以肯定日后必定能在中国文坛坐拥一席之地。

  更何况,这是第一届,也是后人将会无数次回顾的一届。

  就在这样权威和盛大的奖项里,江弦这厮独中两元。

  这简直要令人嫉妒到发狂。

  可一看到获奖的《天局》和《你别无选择》,又都心服口服到说不出一句话。

  “下面,就请江弦同志发表一下感言!”

  话筒再一次递到江弦手上,作为手握两个评奖第一名的作家,再也没谁比他更有资格发言。

  会场内的众人,这会儿也都才反应过来,难怪刚才江弦没说几句,合着现在他还要发言。

  天杀的!

  放眼古今中外,哪有先作为颁奖人发一次言,再作为获奖人发一次言这种事情?

  这也太离谱了!

  同时又对江弦的发言感到好奇,记得上一次,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发言。

  那一次,他的发言极其精彩。

  以自己的小说《你别无选择》为本,既剖析小说,又发表观点,一针见血的指出当下中国文学界“现代派”之难。

  那次发言,一举释放了现代派小说,也释放了中国作家被现实主义压缩的创作空间。

  至今,那份发言稿都在很多文学报刊上不断流传、转载。

  这一次,江弦作为颁奖人,也是领奖人,又要在鲁迅文学奖的获奖台上说出怎样的说辞?

  台下的文学工作者们无比好奇。

  另一边,江弦稍稍回想了一遍发言稿的内容。

  很久之前他就被告知了要在授奖仪式上讲话的事情,当然是有所准备的。

  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人,拿出打工人讲ppt的尽头,台下的人头跟着变成一个个的蒜头。

  “咳咳。”

第474章 “【多余人】【内心世界】”

  “今天能获得‘鲁迅文学奖’,要感谢所有读者以及评委会对于我以及小说《天局》、《你别无选择》的肯定。”

  “刚才我听巴金以及好几位先生,回忆了过去多年前与鲁迅先生相见的经历,和几位相比,我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资浅望轻,当然也无缘见过鲁迅先生,只好说说我读鲁迅先生作品的经历吧。”

  “我成长在一个没有文学的时代。”

  “在那个时候,只在语文课本里尚存一丝文学的气息,而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里,我只见过两个人的文学作品:”

  “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

  “那个人的诗词。”

首节 上一节 645/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