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644节
“年年,看看谁来了?”
小两口忙活没一会儿,江弦他爹他妈还有她妹妹就来了,大包小包拎着东西。
“年年,快叫奶奶。”
“奶奶~”
“哎呦,真乖。”
饶月梅听得那叫一个乐,就满眼慈祥的笑,抱着跟个瓷娃娃一样精致的江年年一顿亲。
“我呢?我呢?”
江珂现在走路说话都透着几分史湘云的影子,入戏相当之深。
“我是谁呀?”
“姑姑~”江年年一脸腼腆。
“好年年,真乖!你看姑姑给你带了什么?”
江珂说着,从包里取出一顶虎头帽给江年年扣在脑袋上。
本来就娇憨的江年年,戴上虎头帽,更显得虎头虎脑。
江珂心都酥了,“哎呀,我们家年年怎么这么可爱?”
江弦瞅了一眼自家闺女,又看向江珂,“从哪儿弄得帽子?”
“从剧组拿的。”江珂道。
“不是偷得吧?”
“怎么会呢?”
江珂赶忙解释,“是我掏钱跟道具老师买的。”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屋子立马哄闹起来。
江弦一家人今年定的就是,今年的春节在团结湖这边儿过,过年的同时,也能顺便给江弦暖暖房子。
因此,没一会儿朱琳父母也都来了。
“年年,叫外婆~”
“歪婆~”
“哎~”
刘医生见着许久未见的小孙女,那叫一个爱不释手,又把自己给江年年缝的小衣服一件儿一件儿取出来。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一天,很快到了晚上吃团圆饭。
打开电视,因为去年的事儿,今年的春节并没有举办春晚。
“哎呦喂。”
吃着团圆饭的同时,已经退休的江国庆端着酒杯,一口下肚,紧接着发出一声疑惑。
“奇了怪了,你们说今年没了春晚,怎么还觉得过年少了点什么东西呢?”
饶月梅也跟着嘀咕,“是啊,去年没办好就没办好呗,今年还是接着办啊,怎么就不办了?”
“明年还能办么?”
“那谁知道啊。”
“应该会办的。”江弦在一旁道。
其实这事儿也和他脱不开干系。
因为黄一鹤的推荐,所以央视找过他,希望他来操刀今年的春节晚会。
但是江弦拒绝掉了。
操刀一个晚会,费心又费力,他又是个懒狗,而且也不混晚会的圈子,让他当个提建议的人他还乐意,让他来当操刀晚会的人就不行了。
江弦拒绝以后。
央视又去找了马季。
马季正在气头上呢。
去年春晚现场丢了一台抽奖的摩托车。
这事儿本来就够荒谬了,但也不知道是哪个孙子造谣,居然说摩托车是马季偷的,就这么一假消息,越传越广,好多人信以为真,马季澄清几次也没用,面对外界这样的舆论,他气的发誓自己再也不参加春晚了。
这俩人都推了春晚的事情。
春晚再想找人,竟然发现无人可用。
谁都不傻。
去年出了那样的事情,春晚这烂摊子谁敢接啊?万一又办砸了,顶得住那样的压力么?
因此,没一个人敢挑起今年春晚这个大梁,春晚也就没办起来。
年后,中作协趁着外界对“鲁迅文学奖”讨论的热潮,马不停蹄的开办了酝酿已久的鲁迅文学奖颁奖。
这天,江弦一早爬起来,穿上那件儿银灰色中山装,坐伏尔加直抵“鲁迅文学奖”颁奖现场。
今天,他既是颁奖者,也是获奖人。
第473章 未来的鲁迅
首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依旧举办在人民大会堂。
江弦拿着工作证、介绍信和证明信进入会堂里,刚进到会场,迎面便撞上《十月》的张守仁。
“捯饬的可真精神!”一看见他,张守仁便调侃起来。
江弦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毕竟今天任务重大嘛,我代表的不光是自己,还有‘鲁迅文学奖’。”
说着,他朝着周围看了看,这会儿场内已经来了不少人。
这次的中短篇小说奖项,直接以“鲁迅”命名,举办地点又在人民大会堂,绝对是把含金量和隆重程度拉满了,因此嘉宾阵容相当的重量级。
中作协主席巴金同志杵着拐杖到场,除他以外,还有周洋、从维熙、刘绍棠、冯沐、邓友梅、钟敬文、顾颉刚、贾芝这些文学界重要人物。
另外,文化官员、知名作家、重要刊物的主编、文学界资深编辑、知名评论家以及著名报刊的记者都有出席。
这会儿距离颁奖仪式开始还早,但是来的人已经很多,大家各自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哪怕是不认识的,一经介绍也就亲切地相识相谈。
然而,江弦一出现在会场,就跟个魅魔似得,瞬间吸引了绝大部分作家的目光。
“青年才俊啊!”
《人民文学》的崔道怡忍不住感叹道。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一个月之前就公布了。
任谁都知道,江弦不仅捧得两尊“鲁迅文学奖”的桂冠,而且还分别取得了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第一名。
这太凶残了!
这次以“鲁迅”之名来为奖项命名,对所有作家的吸引力绝对都是巨大的。
而其他作家梦寐以求的奖项。
这货不仅同时获得两个,且都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
那真是应了林则徐说的那一句: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如果说所有作家都在攀登一座山峰,那身处峰顶的,可不就是他江弦么?
“听说这次‘鲁迅文学奖’的创办,主要就是江弦全力推动的。”
“对,他这次不光得奖,也是这次评选的评委会主任。”
“你们说,怎么江弦这回一拿两个奖,就立马把优秀小说改成鲁迅文学奖了?”
听到这人的质疑,其他人看傻子似得看向他。
“说得好像江弦以前得奖少了似得。”
“就是,他拿两个奖不是正常水平么?”
“我记得有一年,他一个人拿了三个奖是不是?”
“对,八几年来着,我那回也在,江弦同志一手一个奖杯都不够拿的,那一幕我记忆太深刻了。”
众人激烈的讨论着,至于刚才提出质疑的家伙,这会儿就一脸局促,缩着脖子不敢说话,尴尬的解释着,“我就是随口一问,就随口一问.”
随着江弦出现,越来越多的获奖作家来到会场,作为获奖者,今天他们一出现在这里,身上仿佛就带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气质。
这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一共十四篇,获奖作者几乎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作家。
老同志有陆文夫、张贤亮等人,年富力强的中年作家有张洁、冯骥才、霍达、蒋子龙、梁晓声等人,年轻的作家也有史铁生、周梅森、矫健、王安忆、铁宁、江弦等人。
而在这些人之中,江弦虽然不是在场年纪最小的,但一看到他的外表,再联想到他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已经碾压了在场的不少人,这份反差令不少人暗自诧异。
蒋子龙成名早,认识的人也多,加上他岁数不小,这会儿跟个老大哥似得,将周梅森、矫健、梁晓声这几张生面孔笼络进彼此熟悉的作家圈子之中。
大家聊着共同语言,最后竟然发现最能共通的话题都是江弦这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