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74节
之前,他还以为江弦是个聪明人,高高兴兴给他那个《人民文摘》题了字。
结果呢?
谁能想到,这臭小子不讲武德!和王濛俩人打的是这么个主意!
两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一块儿暗算他这个老同志,来偷!来骗!
“竖子无耻!竖子无耻!”
“禽兽弗如!禽兽弗如!”
偏左派这边儿气的高血压了好几个。
惜春派那边儿倒是没啥反应,一个个喜笑颜开。
尤其是光未然。
从崔道怡那儿听来了整件事儿的全貌以后,他脸都笑成了朵菊花。
“这臭小子真鬼!”
“连我都被他给骗过去了!”
当初听说《人民文摘》的事情以后,光未然还以为江弦真是明哲保身。
他那叫个怒其不争。
后来虽然嘴上声称不在意了,心里却一直都对此事耿耿于怀。
“如今看来,倒是我错怪江弦了。”
一想到自己当初没少在《人民文摘》的事情上阻挠,光未然的脸上就有点儿挂不住。
“兴许,这也是他江弦计划的一部分。”
崔道怡提醒说:“要不是您在这件事上阻挠,有些同志恐怕也不会千方百计促成《人民文摘》的创办。”
“这倒也是。”
光未然笑了笑,又对着空气指了指,“你说说江弦这小子,他怎么这么胆大包天?连我都成他棋盘上的一颗棋了!”
“害,您别说这种话了。”
崔道怡劝解,“江弦同志这不也是为了《人民文学》么?不然今天的这么一场会,哪有这么顺利?还不知道得掀起多少的腥风血雨。”
“罢了罢了。”
光未然哼了一声,脸上又浮上欣赏之色:“说起来,这小子这招以退为进,用的倒是很有他老人家当年的风采。”
“一看就没少钻研他老人家的战术思想。”
石阳晖还是有点儿不甘心。
要是真让王濛和江弦俩人这么闹下去,偏左派如今的大好形势可就荡然无存了。
他都不敢想,以后的作家们写作都是奉行“不拘一格,广开文路”,那文学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还叫文学么?
那文学不就变味儿了么?
思来想去,石阳晖一琢磨。
还是得发动群众!
得走群众路线,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小周啊。”
这天来到编辑部里,他把编辑周平喊住。
“石老。”周平疑惑的看向他,胳膊肘还夹着一沓稿子。
“送稿子去?”
“是啊,有几篇稿子我觉得不错,之前一直发不出去,稿子就一直留在我这儿了,这不王濛同志现在说要调整办刊思路搞改革么?我寻思着再把这几篇递上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发。”
“呃,我看看。”
石阳晖跟周平要来几份稿子,扫了一眼便觉得火冒三丈。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这还是《人民文学》么?
这样的稿子怎么能发!
他不动声色的把稿子还给周平,轻咳一声,“周平啊,你对这次王濛同志的改革方案有啥感想?你也觉得我们以往的办刊思路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了,石老!”
周平一听这话,还来劲了似得,啪的一拍大腿,眼睛里泛着泪花,语气里带着委屈。
“石老,咱们杂志的发行量一定要上去,一定要超它《人民文摘》个几倍!”
“您都不知道,《人民文摘》的那群编辑太混蛋了!不就调去那边儿了么?他奶奶的,现在每次回来咱们社里,那一个个鼻孔朝天的,牛什么牛啊?”
《人民文摘》编辑部的优渥条件,在《人民文学》已经传开了,不再是什么秘密。
《人民文学》的编辑们都气疯了。
什么?你们还有空调?还有冰箱?还有电视?.还有啥?微波炉?!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听了那边儿的环境,再看一眼四周:编辑们一个挨着一个,没一点儿多余空间,一个个身上紧紧裹着又厚又臭的棉衣,写稿件的时候甚至要戴手套,还得反复呵气融化笔尖,因为墨水易冻结。
这谁心里能平衡?
谁不想在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里上班儿。
随着消息越传越开,原本人嫌狗弃的《人民文摘》编辑名额,马上成了《人民文学》编辑们挤破头皮也要争抢的香饽饽。
以前拼的是谁工作经验多,谁资格老,谁就能留在《人民文学》。
现在倒反天罡,谁工作经验多,谁资格老,谁优先往《人民文摘》调。
一时间,编辑部的风气都成了,只要能调去《人民文摘》,无形中便高出了主刊编辑们一等。
这下曾以“皇家刊物”编辑身份自傲的《人民文学》众编辑们全破防了。
嘴上虽然不说,看着那一个个牛哄哄、优越感渗透进骨子里的副刊编辑,心里都卯足了劲儿,期盼着主刊的发行量能翻个几番,重塑当年“皇家刊物”的辉煌,从成绩上镇压副刊。
“石老?石老?”周平讲了一会儿,见石阳晖有些恍惚,便抬起手在他面前挥挥。
“哦。”
石阳晖回过神来,脸色复杂,带着些土色,“咳,小周,你不是要送稿子去么?去吧。”
“那我去了。”
周平抱着稿子,跟石阳晖道句别,又回过头,看了眼石阳晖佝偻的背影,觉得有些奇怪。
是错觉么?
怎么感觉石老好像一下子就变苍老了不少?
石阳晖确实破防。
他本想撺掇着编辑们,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这一次王濛的大动作。
谁料编辑们早已被江弦拿下!
这小子阴险啊,太阴险了,早已在无形中渗透!
碰上这样的对手,石阳晖着实有些绝望。
我们这么善良淳朴的社会,怎么会培养出这么鸡贼的年轻人?
这对么?
此刻,石阳晖恨不得千刀万剐的江弦小儿,这会儿正坐在1985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的办公室里喝茶。
黄一鹤精神奕奕,“今年办了阅兵,美国洛杉矶也办了奥运会,咱们十几亿人的国家,在演播室办春节晚会太寒酸了,必须展示出宏大的场面,我觉得应该在工人体育馆举办,是不是很大胆!”
“大胆不大胆的.我倒是想起了一位故人。”江弦抬头看他一眼,只觉得黄一鹤谋里谋气的。
不过跟老谋子不一样,黄一鹤不光嘴上说,他也是真把春晚搬到了工体。
“我们跟工商银行拉来了50万的赞助,能在工体给全国人民办一场漂漂亮亮的晚会了!”
央视没钱办晚会,就跟工商银行一块儿想了个招,面向全国大中城市发行“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赞助纪念券”。
这玩意儿性质相当于彩票,副券上印着6位数的号码,中奖了就能按上面印的兑奖办法去工商银行兑奖。
江弦其实不太看好黄一鹤的工体计划,工体那么大,就以这年头的灯光摄像条件,观众们能在电视机前看得清么?
而且工体暖气也不行,京城这么冷的天气,歌手站舞台上唱个歌都得被冻得哆嗦吧。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不好打击黄一鹤的积极性。
“黄导,台本我都简单看过了,做的都挺好的,不过”
“不过什么?”
江弦喝一口茶,正色道:“这陈冲就非请不可么?你也知道,她都去美国那么多年了,思想意识形态保不齐受了那边儿的影响,这么重要的场合,她万一有什么骇人言论,挽救都来不及。”
“不至于吧.”黄一鹤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