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127节
江弦点了点头,八卦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
她有一个女儿,是70年代一位很著名的女歌唱家,她和一位老歌唱家一见钟情。
老歌唱家的代表作脍炙人口,《夏洛特烦恼》看过吧?里面赢了《双截棍》,拿下第一名的那首歌,就是他的代表作。
她女儿为他多次堕胎,最后死了。
杨沫揭露了凶手就是那人。
北影厂。
下午七点,《车水马龙》剧组收工。
磨了一天,最后就只拍摄出朱琳那一个镜头,甭管是陈强还是刘小庆,全都没入戏。
王好为气的不轻。
倒不是拍戏的原因,第一天拍摄,入不了戏很正常,大家都需要时间揣摩角色,而且这会儿拍戏也特别喜欢慢慢的磨。
她气是因为江弦,这小子不光不满意的地方特别多,还一言不合就要改剧本。
本来陈强有个镜头都觉得挺好,他一拍桌子,给他把剧本儿改了。
饶是陈强这样的老戏骨,也半天摸不着头脑,最后没拍过去。
“王导,我晚上回去再研究一下剧本。”江弦说。
“你还要改?”
江弦点点头,“今天发现有些地方换个思路拍会更好。”
“.”
王好为气的胸都有点儿闷。
唉,王厂长这是给我派了个什么编剧过来!
江弦回到招待所,传达室的同志说有他的信,签收过回到自己房间。
有点困,干脆先躺床上,蒙头睡了一觉,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多。
迷迷糊糊,他本想洗漱睡觉,忽想起还有封信没拆开。
坐在桌前,喝一口水,撕开信封,看到信纸上的文字,和煦似风,轻盈如娟。
[
你会写记忆罐头不要过期,会写海棠花未眠.我憋了一夜,最后落笔,只会写你很特别。]
江弦愣了一阵儿,才觉察这是谁的手笔。
继而大喜,继而大悟。
记忆里那个镜头,与这行文字渐渐重叠在一起。
原来如此。
那便是朱琳带着羞怯,提笔写下这行文字时的模样。
“灵感【情信】进度+1,目前进度(10/10)”
临睡前,王好为想起今天拍摄的事情,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压力太大,干脆下楼散步。
心底甚至想着,想着明天是不是去找一趟王洋,让江弦不要再干预拍摄任务。
溜达一阵儿,她抬起头,发现江弦那屋的灯竟还亮着,带着几分诧异,她回房的时候,特意过去看了一眼。
窗帘没拉上。
从窗外望去,江弦此刻正聚精会神的坐在桌前,手里捧着页纸,心无旁骛的阅读。
“江编剧这个点还在研究剧本?”
王好为心神一震。
与此同时,心底又产生一阵强烈的自责。
这样一位负责的好编剧。
她还嫌弃上了?
(本章完)
第131章 我爱你,与你无关
“呼哈。”
“呼哈。”
灯光昏黄的水房,江弦拧开水龙头,接一盆冷水,搓洗起他的大裤衩子。
才洗几下,浸泡在冷水中的手,就针扎一样生疼,连忙一阵猛搓带呵气,这冰冷才渐渐缓解。
“我好歹也是一作家。”
“居然还得亲自洗大裤衩子。”
如此循环往复几遭,潦潦草草洗罢,趿拉着拖鞋回到房间,迅速的剥个精光,迫不及待钻进暖暖和和的被窝,被子的几个角一定都要掖上。
深吸一口气,望着脑海中已然收集完成的灵感。
那么,合成!
“【作家】+【情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额外奖励:随机灵感x3”
简介:“无冕的传记之王”茨威格代表作,一个陌生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作家袒露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
终于到手!
一部在这片时空,茨威格未曾发表的作品。
茨威格,后世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有中小学生必读《人类群星闪耀时》,以及他为好友罗曼罗兰写下《罗曼·罗兰传》,《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灵感也源自他的小说《昨日的世界》.
更让江弦意外的是,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他脑海中竟然同时出现了两部译本:汉译本及英译本。
脑中顿时涌现出很多想法。
当然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将这部小说的内容移植过来,本土化。
这个不难,因为这个工作已经有人完成过,徐静蕾就曾执导拍摄过一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将这篇外国背景的小说,改编成了30年代的京城,男主还是姜文演的。
一早起来,先上景山东胡同那边儿看了眼。
离得老远,就看见钟阿城盘腿坐在院子口,手里握着刻刀,对俩抱鼓石干石活儿。
江弦这院子怎么的也算一历史建筑,该保留的好玩意儿他还想尽量保留,那些个有价值部位,像石活、砖雕、木雕、墙面、瓦件脊饰,就想着尽量修缮。
这活儿交到了阿城身上,算是肉偿此前的赌约。
其实算雇佣的关系,江弦给他付工钱,毕竟他还是一待业青年,白来做活儿恐怕得饿死。
“这么早就来了?”
“这活儿干的有意思。”阿城专注着手上功夫,自顾自道:“老祖宗留的东西,一琢磨发现真巧妙,晚上睡觉都在惦记。”
这也真是个妙人。
江弦轻笑,“那山水影壁你也给我弄了吧,回头我再摆一荷花缸到前头。”
跟他交代几句,推门儿进到院儿里,他爹江国庆也在。
放眼望去,二进的院子,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
“可以啊,收拾还挺快的。”
小工是他爹上街道找的,这会儿待业青年多,跟街道一商量,立马喊来好几个,打的还是帮忙的名义,不敢说雇,私人不敢雇这么多人。
改开前期,一切都在慢慢摸索,上面文件可规定了,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
江弦这一院子,加上阿城,拢共也就找了7个人做活儿,那叫个小心翼翼。
也不全是一帮生瓜蛋子,还有一老师傅当主心骨,这是他家的老邻居了,是一全能手,瓦工、木工、油工样样精通。
“倒座房跟街门的屋顶全都重新修了,换了几次瓦片,刷了桐油,你看人家那活做的,多漂亮。”江国庆道。
江弦瞥一眼,街门与两侧倒座房的合瓦清水脊屋面,清水脊两端是六条向上斜翘的蝎子尾与蝎子尾下的砖雕。
进院儿里看了眼,房梁门柱重新刷上了亮漆,正房坏掉的门窗也被卸了下来,堆在了院子一角。
“能不能找人再给咱把西边那间倒座房修成一厕所。”
“在院儿里修一厕所?”
“不然老得上公共厕所,多麻烦。”
很多四合院是没有厕所的,厕所都修在了胡同里,俗称“官茅房”,每天都得有掏粪工来清理,可以说是京城里头最脏最累的活儿,人们既需要掏粪工,又看不起他们。
后来就出了一人物,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家喻户晓,成为各行各业学习榜样。
“哪来这么多要求,这又得到处找人去。”江国庆皱起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