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55节

  就是这一笑,一个异常熟悉的身影莫名的从武媚娘心底跳了出来。

  徐慧。

  瞬间,武媚娘的脸色跟见了鬼一样的苍白。

第585章 没法直接收拾你,还膈应不死你吗?

  贞观殿,内殿之中。

  李承乾坐在主榻上,看着手里的奏本,看向退出殿中的李象,轻声叹息道:“太子的年纪还是太小了。”

  “陛下不在长安,朝臣便是再怎么心大,也不会将朝政交给太子来处理的。”苏淑将一杯茶放在了桌案上,然后问道:“洛阳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舅舅被弹劾,长安也是一阵人心不安。”

  “反击罢了,朕在洛阳清理了卢文操,站在卢文操背后的人自然不满,所以,转头就给朕狠狠来了一下。”李承乾轻笑着摇摇头,说道:“不算什么大事。”

  “谁这么大胆?”苏淑抬头,惊愕又担忧的看着李承乾,说道:“陛下,若是此事再来一次……”

  “不会的,舅舅不会让他们再来了。”李承乾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至于是谁,除了弘农杨氏,还能是谁?”

  “弘农杨氏!”苏淑神色立刻凝重起来,再三问道:“哪个弘农杨氏?”

  “天下只有一个弘农杨氏。”李承乾摇摇头,道:“其实也不是弘农杨氏的所有人,只不过是观国公杨恭仁那一脉罢了。”

  “杨氏,杨恭仁一脉?”苏淑缓缓的点头,眼神微冷,轻声道:“原来之前的很多事情,都是他们一直在找陛下的麻烦?”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杨氏毕竟是前隋皇族,心中有所不甘是必然的。”

  “他们凭什么不甘,大唐到如今,到陛下手中,已经是第三代了。”苏淑脸上不由得带起一丝憎恨。

  “皇后换位想想。”李承乾放下茶杯,认真说道:“当每年他们去祭祖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先祖牌位,一个个这个亲王那个郡王的,而自己最多不过是国公,甚至爵位还有可能会递减,这种事情,但凡亲历者,谁的心里都会有疙瘩的。”

  苏淑一愣,缓缓的点头。

  若是说对先祖的尊荣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候,那么非祭祖的时候莫属。

  “杨坚一脉,隋末基本死伤殆尽,除了传闻中杨勇还有几个无关紧要的后人留存外,基本也就没了。”稍微停顿,李承乾摇摇头道:“还有几个是改名换姓,混入其他姓氏的,就更不重要了。”

  “杨坚还有兄弟吗?”苏淑下意识问了一句。

  “有的,蔡王杨整,滕王杨瓒,还要加上一个观王杨雄,都有后人存在,尤其是杨雄,弘农杨氏一脉,如今就掌握在他们手上。”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如今最有异心的,也就是杨雄嫡长子杨恭仁的几个嫡子而已。”

  次子,基本上对于这种东西没多少兴趣了。

  毕竟再怎么说,皇位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当然,一旦杨雄一脉,成功上位,那么他们这些人也不介意享受宗室待遇,说不定就有人能封王。

  野心和欲望人人都有。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清醒的。

  “既然他们有不轨之心。”苏淑看着李承乾,道:“陛下为何不直接下凌厉手段,以谋反之罪重处,这样天下世家也不会多说什么!”

  李承乾看着苏淑,轻轻点头道:“皇后说的其实是对的,处理弘农杨氏并不难,其实若不是赶在如今朝中要东征高句丽,朕担心处理弘农杨氏不干净,会给东征造成影响,早就对他们下狠手了。”

  “陛下是在担心杨玄感事。”苏淑有些明白了过来。

  “当年杨素死后,杨广削爵改谥,又有传言,杨素之死有疑,加上杨广东征,主力远在辽东,中原空虚,杨玄感便联合李密谋反。”李承乾突然笑了,摇头道:“其实就是杨氏自身不安分,杨广若真要杀他,又岂会让他镇压粮道。”

  李承乾目光微微闪烁,这里他说的虽然多是实话,但隐瞒了一些私心。

  譬如土地,譬如人口。

  隐田隐户。

  这些才真正令世家大族感觉敏锐和警觉的东西。

  所以才需要更加小心。

  “再有,世家大族最擅长的,就是藏在幕后,一旦出事,躲得很快,手脚清理的也比任何人想的都快,杨氏虽有谋反之心,但抓他们的证据可不容易。”李承乾转身看向苏淑,笑着说道:“当然,如今,他们得罪了舅舅,这事没那么容易完。”

  苏淑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有些事情,李承乾这个皇帝做事可能会顾忌很多,但是长孙无忌反而没有那么多顾忌。

  “他们以为举告舅舅谋反,会让朕猜忌舅舅,但是,他们却不明白,得罪了舅舅才是让他们最倒霉的事情。”李承乾轻轻笑笑,长孙无忌是关陇世家在朝中的代表,杨氏暗中针对他动手,不遭反噬才怪。

  “陛下心中有数就好。”苏淑放心下来,问道:“对了,外面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苏淑之前的心思都放在了李承乾身上,但是很快她就察觉到,在李承乾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之前从未见过的青衣女子。

  而且明显不是侍女。

  “徐艺,徐慧的妹妹。“李承乾稍微介绍,然后说道:“这一次卢文操的事情,让朕意识到洛阳的粮商有被别人利用的可能,所以,朕就引进了江南粮商,湖州徐氏是其一。”

  “陛下要针对弘农杨氏。”苏淑抬头,看向李承乾道:“妾身这里,倒是有一个好办法。”

  “哦!”

  ……

  立政殿中殿。

  太子李象和雍王李厥已经被人带了下去,永康公主带着幼弟李隅在一旁玩耍。

  武媚娘和一众侍女在殿中两侧。

  武媚娘的目光则是不停的落在站在她对面的青衣女子身上。

  似乎武媚娘之前在殿外的变色,让青衣女子察觉到了什么,她的脸色也淡漠了下来。

  年轻人,总是那么容易喜形于色。

  就在这个时候,脚步声响起,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皇帝平静的从内殿走出。

  皇后紧随其后。

  李承乾走到御榻之上坐下,苏淑跟着坐在了他的身侧。

  李承乾抬头看向站在右侧的青衣女子,说道:“这是徐艺,利州刺史徐孝德的次女,也是先帝废妃徐慧的亲妹妹!”

  李承乾一句话说完,武媚娘和徐艺的脸色不由得同时白了下来。

  徐艺入宫,难免想要面对当年徐慧的事情。

  不过徐慧在先帝在世时,就已经被废为庶人,礼法上,徐慧早就不是先帝的嫔妃了。

  而且,徐慧无子。

  至于徐艺,她虽然是徐慧的妹妹,但是她嫁入宫中,并不违背礼法,但是这是皇帝拉拢江南士人的手段。

  只会为士人赞许。

  武媚娘脸色难看,是因为当初徐慧被废,就是她诬告的。

  现在,皇帝却将徐慧的妹妹接进宫,武媚娘的处境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种种复杂的目光注视下,徐艺上前,对着苏淑沉沉福身道:“臣女徐艺,见过皇后。”

  “果然,还是处子。”苏淑仔细的打量了徐艺的眉眼一遍,然后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打算怎么安排?”

  “皇后要是没异议的话,那么就封美人,暂时留甘露殿,替朕打理一些文案之事。”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徐妃被废之前,也是以贤惠出名。”

  “也好。”苏淑点点头,站了起来,说道:“妾身带她去甘露殿吧,顺带教她一些宫中规矩。”

  “劳烦皇后了。”李承乾转身看向徐艺,说道:“皇后是后宫之主,有什么事情,你可以直接和皇后讲。”

  “臣女……臣妾领命。”徐艺立刻改换了称呼。

  李承乾满意的笑笑。

  武媚娘站在一侧,看着徐艺被皇后领出立政殿。

  她这才明白,皇帝竟然一直没有碰徐艺,让她以处子之身见皇后,一下子就赢得了皇后的好感。

  这固然是皇帝在尊重皇后,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对徐艺的怜爱。

  “武婕妤。”李承乾的声音突然从上方传来。

  武媚娘立刻回神,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问道:“朕知道当年武家在太原,也是一方巨贾,应国公故去十几年了,武家如今在商贾之事上,还是如同当年那样庞大吗?”

  武媚娘眨了眨眼睛,她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那问起了她家的事情。

  想了想,武媚娘还是实在的说道:“武家之事已经不复当年了,毕竟不过是商贾之事,受限极大,后来封爵授任刺史之后,阿耶基本就不管家中之事了,后来阿耶故去,武家的商道在太原被挤压的很厉害,不过现在已经转到了官场上。”

  武媚娘的兄长,应国公武元庆,现在是从五品下的上牧监。

  早些年更仅仅是虚职一样的尚衣奉御。

  “武元庆,他应该还是有些能力的吧?”李承乾侧身,面色严肃的看向武媚娘。

  武媚娘瞬间就谨慎了起来,想了想,她说道:“阿兄能力虽然有些,但并不是太突出,比平庸强上一些。”

  “哪有这么说自己兄长的。”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了武媚娘一眼,然后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三日之后,朕见一下婕妤的兄长,婕妤提前传信,让他多准备一些。”

  “喏!”武媚娘认真福身,低头的瞬间,眼神思索。

  武元庆,商贾之事,这里面有什么联系吗?

  坐在御榻上的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武媚娘一眼。

  眼神微微冰冷。

  ……

首节 上一节 655/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