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54节

  这样的人,长孙无忌也放心。

  “但这是朕之前的想法。”李承乾摇摇头,神色凝重起来。

  “陛下可是发现了什么?”长孙无忌听出了李承乾的话音。

  “从长安到洛阳,到河北,再到辽东,整个就是一条线。”李承乾摇头,说道:“这里面有任何一个点断掉,就有可能会造成整个后勤崩坏。”

  “陛下是担心他们让人作乱吗?”长孙无忌瞬间直起身,神色冷冽。

  “弘农杨氏大族。”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我们现在之所以如今小心翼翼的行事,不就是因为他们是大族往来勾连太多,所以需要顾忌太多,也需要遵守太多的规则,所以才会让自己束手束脚。”

  “陛下的意思?”

  “有的时候,朕是真的想,直接派遣百骑司,将杨思讷三兄弟,直接密裁掉。”李承乾抬头,咬着牙说道:“一旦开战,遇到危机,舅舅,朕说不定真的会这么做,不然,一旦有乱,危害就太大了。”

  ……

  杀人。

  杀人是最能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

  弘农杨氏几次动作,已经深深的勾起了皇帝心底的杀意。

  但是,皇帝一旦打开这个魔盒,那么其他世家大族担忧起来,一切就有可能会重复当年杨广的覆辙。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当年说过,愿意对弘农杨氏松一松手,所以这两年,臣在悄无声息之间,已经调了将近十名弘农杨氏的核心子弟调任南方。

  剩下的虽然还有不少,但关键还是在杨思谊、杨思训和杨思讷三兄弟身上。”

  李承乾神色收敛,深吸一口气,说道:“是朕过激了,想来他们的动作也不会太大的。”

  “明年,臣打算将杨思训调任洪州都督。”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说道:“水师非是杨氏擅长,他们在其中做手脚不易,而且到了明年,水师战船大半已经修好,剩下的,也就没什么了。”

  李承乾轻轻点头。

  “后年四月,臣再将杨思谊调任桂州都督。”长孙无忌低头,平静的说道:“八月动兵,四月逼其南下,足够打乱弘农杨氏一切谋划,到了明年年底,陛下可派人密裁掉他,直接解决一切隐患。”

  密裁杨思谊。

  杨思谊,观王杨雄嫡长孙,观国公、前相杨恭仁嫡长子,弘农杨氏当代家主。

  长孙无忌吐口,可以密裁杨思谊。

  李承乾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低声道:“朕原本以为,舅舅最多松口密裁杨思训的。”

  “既然决定要杀人,就要直接除掉根本。”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杨思谊是弘农杨氏的家主,只要他死了,弘农杨氏必定大乱,到时候陛下就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解决高句丽,然后回头处置弘农杨氏。”

  李承乾直直的看着长孙无忌,轻轻点头。

  长孙无忌笑笑,说道:“至于其他各家,想来若是只死一个杨思谊,他们应该不会反应过激,况且是杨氏先图谋不轨的,他们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且做的巧妙些,杨思谊完全可以死于南方瘴气。”

  李承乾微微的闭上眼睛,开始思索这里面的种种利弊。

  “当然,这里面,必然会有一些后患,但以陛下灭国高句丽的威望,足够压制的;剩下的,无非就是安抚警告,划分一些利益,最后时间会消弭一切的。”长孙无忌一句话,彻底让李承乾放下了担忧。

  “舅舅说的对,不过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做的更周全些。”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这一次薛孤吴仁留在了洛阳,朕也有一些布局,加上一个愤怒的萧钧,舅舅同时接手报复,将杨氏在洛阳的势力彻底掐断。

  同时,在长安扶持起杨思止,代替杨思讷,同时控制他们出西域的路。”

  长孙无忌的脑海中,快速的想着李承乾的布局。

  李承乾则是直接说道:“舅舅,杨氏地处陕州,位于洛阳和长安之中,交通要道,这是好事,但是,这同时是一个致命的要害,一旦堵死了长安和洛阳两条路,那么不管是越过崤山进入河洛平原,还是越过黄河进入并州,他们都需要费更多的力气。”

  “并州就需要和王氏打招呼了。”长孙无忌眨眨眼,说道:“萧氏可以从洛阳堵死河洛平原。”

  “剩下的,就是派人一步步的找到杨氏在山中的死士。”李承乾眼神一冷。

  杨氏这一次派人诬告长孙无忌,实际上就是在对李承乾处置卢文操一案的报复。

  这一切简直不要太明显。

  “陛下打算?”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

  “唐律有制,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你觉得,杨氏的私地当中,有多少甲,多少弩?”

  “这是最后的处置了。”长孙无忌摆摆手,说道:“可以先清查,然后锁死,一旦他们有所动作,就在路上截杀他们,这样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嗯。”李承乾长松了一口气,道:“一旦他们离开原本驻地,就说明,他们有意谋反了。”

  “做的巧妙一些,杨思谊死后,杨思训调任福州,杨思讷调任黔州,然后以杨思止为弘农杨氏的族长,一切就能够安定下来。”长孙无忌抬头,说道:“说不定到最后,最不想让杨思谊三兄弟活下来的就是杨思止,这样杨家内斗,其他人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也是。”李承乾身体靠后,轻声说道:“若是一切真的能够这么解决,便最好了。”

  事情真的会这么容易解决吗,别忘了,这里面还有房遗爱那些人的介入。

  血一定会留的比李承乾想的还要更多。

  ……

  长孙无忌看了一眼窗外,前方不远处就已经是长安城了。

  他回身,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臣听说泉盖苏文的女儿,被百济人送到了洛阳,陛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朕知道舅舅要说什么,不过有件事情舅舅错了,从来没有什么泉盖苏文的女儿,只有一个叫泉智秀的百济女子。”

  “百济女子?”长孙无忌愣了。

  “百济使者这一次觐见,献美女十一人,珠宝三箱,黄金一箱,贺朕登基。”李承乾再度点出,说道:“泉智秀不过是这十一名女子之首罢了,和泉盖苏文没有关系……起码起居注是这么记的。”

  长孙无忌顿时无语,他知道,许敬宗不会在这方面忤逆皇帝的,毕竟这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说回来,谁又能证明泉智秀就真的是泉盖苏文的女儿呢?”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便是将泉盖苏文叫到朕的面前,他敢承认那是他的女儿吗?

  但说实话,虽然是一名完全不受重视的庶女,可实际上那终究是他的女儿,被百济掠走送到长安,这事传扬开来,高句丽和百济,是要开战的。”

  “可这不就是我们最初的目的吗?”长孙无忌一时间疑惑起来。

  “舅舅,朕便是将泉智秀送到大同江北,泉盖苏文会承认那是他的女儿吗,他会因此而和百济翻脸吗?”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还有百济,他们会因为将泉智秀送到了朕的手里,就完全相信朕不会灭了高句丽吗?”

  高句丽和百济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或许在李承乾的种种手段之下,他们会各有心思,但很多事情,在没有定死之前,谁都不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和自己最大的盟友彻底翻脸的。

  “所以,他们这一次来?”长孙无忌眨着眼睛看着李承乾。

  “舅舅!”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舅舅,平灭高句丽,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能存丝毫侥幸。”

  李承乾是最知道灭高句丽艰难的。

  前世李治,他是在登基之后,用了十五年时间,趁着泉盖苏文老死,才得以成功的。

  “我们之所以拉拢百济,安百济的心,实际上就是在削弱高句丽的潜在力量,分化他的人心。”李承乾摇摇头,道:“泉盖苏文虽不会彻底和百济反目,但戒备他们是必然的,而且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他能击败大唐,百济就是他最忠诚的盟友。”

  长孙无忌闭上眼睛,思索着,缓缓点头。

  “同样,只要大唐能在战场上击败泉盖苏文,杀入平穰城,百济立刻就会狠狠的在高句丽背后捅一刀,然后在战后,瓜分他的一部分土地。”李承乾冷笑,这些伎俩,他看的很清楚。

  “那么百济送给泉盖苏文女儿来,其实只是告诉陛下,他们以后会保持中立。”长孙无忌彻底明白了过来。

  “这便已经足够了,不是吗?”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冷笑道:“泉智秀在朕手里的作用,从来不是在灭杀泉盖苏文,而是在杀了他之后,大唐退出平穰之后。”

  长孙无忌猛然抬头,说道:“陛下是说泉盖苏文留下的势力?”

  李承乾笑了,点头道:“泉盖苏文死后,他的势力,必然很难被彻底清除,有泉智秀在,大唐就能拉拢他们。

  高宝藏将来必然敌视大唐,如今正好用他们掀翻高宝藏,让高句丽内乱不休,再引诱百济和新罗动手,彻底灭了高句丽。”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这下彻底的服气了。

  李承乾轻轻笑笑,看着前方的长安城门,轻声道:“长安,朕终于回来了。”

  ……

  御驾从春明门入长安城。

  沿着长安大街直抵朱雀门下。

  最后进入承天门。

  御乘最后在立政殿门前停下。

  苏淑带着李象,李厥,李隅和永康公主,一起迎接李承乾。

  李承乾从马车上走下,走过来,拉起苏淑,轻声道:“皇后,朕回来了。”

  “陛下!”苏淑上下打量着李承乾,彻底放心下来。

  这一个多月,李承乾东巡洛阳。

  虽然李象监国,长孙无忌辅政,但实际上苏淑依旧每时每刻都盯着长安城中的一切。

  唯恐一个不小心就出事。

  “皇后瘦了。”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拉住苏淑的手,说道:“走,进殿,朕和皇后说说洛阳诸事。”

  “喏!”苏淑笑着点头。

  一众人让开路,看着皇帝和皇后,一起进入立政殿。

  武媚娘站在后侧,看着悄悄跟着皇帝从御乘走下来了青衣侍女……

  不,那不是侍女。

  皇帝身边的侍女,武媚娘都认得。

  而且最关键的是,那人穿的不是侍女的衣裙。

  武媚娘看着那人,莫名的感觉那人的面容有几分的熟悉,但究竟是像谁,她一时间有些想不清楚。

  就在这个时候,青衣侍女正好看向了武媚娘,然后温和的一笑。

首节 上一节 65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