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06节
能够介入千牛卫,宫里,还和地方世家勾连的人,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
“最后,便是齐知玄的事情了。”李承乾看向张绚,道:“表兄,顺着齐知玄的身边密查,动用各地百骑司密探,查找千牛狱那人的真实身份,然后想办法找到他的家人……不必押送到长安,留画像便可,交给他,相信他该说实话了。”
张绚,千牛卫郎将、南安郡公。
其父,故左领军卫将军、前太子左卫率、南安郡公张琮;母,长孙氏,长孙皇后亲姐。
张绚祖父,隋左武卫大将军张辩;祖母,母,太穆皇后窦氏堂姐窦氏。
张绚曾祖父,北周骠骑将军张暠;曾祖母,唐太祖李虎之女,唐世祖李暻酌茫聘咦胬钤ü媚福哦脊骼钍稀�
……
“殿下放心,臣必定会让其开口的。”张绚用力的点头。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张绚做事,他倒是不用太担心什么。
整个大唐,除了近支宗室,长孙家和窦家嫡亲的几个人,天下没有几个能在身份上比他强。
尤其他还是皇帝最信任的百骑司统领之一。
“若是如此了,他还不肯说话,那么过上些日子,就将他家人的死讯告诉他,就说是齐氏所为。”李承乾轻飘飘的一句话,众人不由得有些后背发凉。
“若是如此,他还不肯吐实呢?”魏征突然开口。
“那么便该找个地方,给他找个温柔贤淑的女子成婚,然后生个大胖小子,只要再将人带走便是。”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若是如此,他都不肯开口,那么便只有杀了他,将他的人头送到齐氏面前,等着齐氏恼怒,出手自败了。”
侯君集忍不住的低头,太子陌生的让人太惊讶,这样的心计手段……断然不是太子能想出来的。
“好了,诸卿,去做事吧。”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父皇要东征高句丽,诸卿说不定都要随军,这一切背后的隐患必须彻底清除……尤其是陈国公,国公到时候身在军前,也不希望看到长安出事吧。”
侯君集猛然抬头,随后肃然点头道:“殿下放心,这件事情幕后不管是谁,臣一定将他们彻底的揪出。”
皇帝东征新罗,不出意外的话,侯君集必然是一路大军主管,甚至是跟在皇帝身边出谋划策的人物。
身在军前,最不希望的,就是后方出乱子。
尤其是像杨玄感那样的乱子。
“那么便如此吧。”李承乾点点头。
魏征,侯君集,苏定方,张绚四人立刻起身,然后拱手离开。
……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就看到魏征重新走了回来。
李承乾诧异的问道:“魏相,可还是有事?”
“殿下!”魏征轻轻拱手,认真说道:“臣知道大理寺正戴至德能力不俗,百计迭出,但是殿下,这种近乎阴谋的手段,还是能少用就少用的好。”
李承乾一愣,随即立刻点头道:“魏相放心,戴卿也就是在这类事情上用这种手段,其他治国之道,当用正法阳谋,孤的心里有数。”
“如此便好。”魏征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臣听说,于詹事离京之前,给殿下推荐了李延寿任太子典膳丞?”
“是的,李延寿要开始为编修《南史》、《北史》做准备。”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看向魏征说道:“孤倒是差点忘了,李延寿当年跟随魏相编写过《隋史》。”
“嗯!”魏征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南史》、《北史》编修耗时长久,殿下可是做好准备了?”
“魏相是在说青雀编修《后汉书》之事吗?”李承乾笑笑,说道:“修史本来就不是一件应该仓促成就之事,修史的目的是要警惕后人,进行学习,但只为了求修史而修史,而没有任何反思,这样的修史还是算了吧。”
“殿下所言所理。”魏征赞同的点头,他们当年编修《隋书》,对很多事情都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讨论,深刻反省,这才是真正的修史态度。
李承乾目光稍微看向前方,阳光依旧温暖。
……
晨光落下,整个吐谷浑高原上一片肃杀。
高山林立,草原翠绿。
一万唐军精骑手持长槊,旌旗高竖,三三散落在青海南山下洹河后侧,洹河入黄河龙羊峡处,还有西侧伏俟城方向茶卡盐湖处。
这一幕落在懂得军战之人的眼里,立刻就明白,唐军不动威严如山,一动便是侵略如火。
禄东赞和李孝逸说了几句,皱了皱眉头,然后转身,朝着大非川的方向而去。
半日之后,他就冲过了百里玛积雪山山道,抵达了山顶苦海之畔。
密密麻麻的数万只军帐铺开在苦海后侧。
禄东赞进入军营之内,很快出现在一座军帐之中。
“赞普,江夏王言说,苦海名字不吉,苦海风景不美,婚姻之事,当避一切不吉,故而请赞普下吐谷浑高原迎亲。”禄东赞对着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认真躬身。
“这怕是唐人的策略,从通天河到柏海,再从柏海到苦海,如今又要到大非川,一步步啊!”一身红色沉厚的披风,一件金色镶满宝石的战甲,面色沉稳,带着三分豪气,让原本平凡的面容也变得有些吸引力的松赞干布,从眼前的地图上抬起头。
“臣原本也不想如此,但大唐说,若是要在通天河迎亲,他们就要派一万精锐骑兵,征调两万吐谷浑骑兵,一起相送。”禄东赞面色有些为难。
“那就遂他们的意好了,哈拉山神会好好的给他们一个教训的。”松赞的脸上带出一丝狠辣。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一旦出事,恐怕日后唐人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再想要利用如此来重创他们,就难了。”禄东赞认真的劝解。
松赞平静的点点头,随后又问道:“大唐君臣如何?”
“皇帝强大神秘,太子深沉睿智。”禄东赞面色凝重的拱手。
“那么在高原上散播谣言,在吐谷浑诛杀宣王后裔,还有确定迎亲地点的是谁?”
“是皇太子李承乾。”禄东赞面色凝重的躬身,说道:“赞普,大唐这两代人恐怕会强大,如今唯一可以削弱他们的,就是他们之间的内斗。”
“你提过,是魏王。”松赞顿时明白了过来。
“皇帝喜欢小儿子。”禄东赞看了松赞一眼,然后轻轻躬身。
松赞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那就先让他们自己斗,不过有些事情,他们已经有了察觉,本王这里什么不做也不妥当,传令回逻些,联系宣王的那些人,全部杀了吧。”
“是!”禄东赞稍微松了口气,又问道:“那么下山之事?”
“依他们之见吧,正好去看看嫁给本王的大唐公主究竟是什么样的,若是不令本王满意,大唐和吐蕃就此开战吧。”松赞满脸狰狞。
第115章 李世民:太子登基以后再解决吧
七月初秋,风吹青草,天地欢腾。
一座刚刚修建起来没有多久的庄园,极快的出现在冲锋而下的禄东赞眼前。
这里,就是大非川。
这座庄园,就是大唐为文成公主出嫁所修建的庄园。
上万名大唐精锐骑兵从东面,东南面,北面,手持长槊锦旗,直接逼迫而来。
槊刃寒光,杀气凛然。
西北面,两万吐谷浑骑兵从稍后的位置同样缓慢逼近,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欢喜的锣鼓声突然响起,顿时打碎了一片的杀气。
禄东赞回头看了一眼后面从山道上冲出,已经沿着山脚下快速排开的两万名吐蕃骑兵,神色不由得轻松下来,然后跟着赞普,带着上百名亲兵,进入了锣鼓喧天红绸满地的庄园之中。
……
禄东赞一脸茫然的跟着松赞从里面走了出来,回到自家大军中,他才忍不住的问道:“赞普,我们今夜就在这里过夜,明日再行大礼?”
松赞笑呵呵的看向禄东赞,说道:“礼节不是你和江夏王商定的吗,就按你们说的来。”
“可是赞普,今夜驻守这里,凶险无数啊,大唐皇帝雄才大略,大唐太子沉稳阴险,谁知道他们今夜会不会突然就杀过来。”禄东赞忍不住的赶紧劝道。
“胡说什么,皇帝何等人杰,我是见过的,断不至于作出此等之事,而且还有公主。”想起刚刚见过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脸上忍不住的满是笑容。
稍微回神,他摆摆手,看向禄东赞,说道:“今夜便是在这里又如何,大军扎营,四面护卫,若是有所变故,即可将山上的两万骑兵也调动下来。”
“喏!”禄东赞无奈的拱手。
虽然说他总觉得大唐在大非川可以弄出两天的行礼时间有些不对劲,但怎么不对劲他也看不透。
他的确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念头,但这些个念头,很快就被他自己给否认了。
那么大唐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
“呜呜”的声响在整个草原上响起。
三百名浑身重甲的大唐骑兵,笔直的从吐蕃大营中直穿而过,最后直接到达了吐蕃大营后方的山道上停下。
很快,这三百骑兵就在山道两侧持旗排列开来。
没有武器,只有七彩的旗帜。
禄东赞目光仔细的扫过每一个人,心里顿时放心下来,这就是大唐的礼节,而不是什么别有用意的图谋。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每一名士卒,眼神都锐利的可怕,仿佛将吐蕃人营帐之中的所有情形全部都清楚的看在了眼里。
很快,禄东赞就按照大唐要求,从军中挑选出了三百名由各家贵族子弟组成的迎亲团,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进入到了庄园之中。
大唐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
宗正少卿太子右庶子、安平县公李百药。
太常寺卿庾俭,鸿胪寺少卿宇文崇嗣。
安国公,右领军卫大将军执失思力。
兰州刺史杜凤举,兰鄯府折冲都尉席君买。
河源郡王、吐谷浑乌地也拔勤豆可汗慕容诺曷钵,及其妻弘化公主,还有大量的吐谷浑贵族,党项贵族,羊同苏毗,还有不少前来参加的西域各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