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05节
“嗯!”李承乾神色郑重的点头。
刑部和大理寺的刑案,是李承乾除了户部的税档以外,最关注的东西。
通过这些东西,李承乾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大唐刑侦体系究竟有多少人才。
要知道,狄仁杰,张文瓘,戴至德,都是这里面的佼佼者。
这些人下能断案,上能治国,都不是一般的人物。
如果能将更多这样的人物收入麾下,那么只要他不犯错,李承乾的地位就将无人能够撼动。
……
“咦?”李承乾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他抬头看向戴至德,问道:“戴卿,孤翻了这么多份,为什么这里面大半的罪犯最后的处罚都是流放高昌?”
“启奏殿下。”戴至德微微躬身,然后说道:“这是年初的时候,陛下和房相他们商议后决定,这些年以内,所有的罪犯,能以流刑处置的,就全部以流刑处置,将这些人全部送到西域高昌的服役。”
这里的服役,可不是让这些罪犯在高昌入府兵,而是让他们去做苦役。
如今的西域局势并不安定,西突厥不时的窥伺高昌,试图将高昌从大唐的手里夺走,然后彻底的切断丝绸之路。
所以在如今的高层有大量的军卒驻守,与此同时,还有相当多的辅兵在。
只不过相比于那些正卒,辅兵的待遇就要差上许多。
这就导致愿意去高昌,越过两千里沙漠的做劳役的辅兵很少。
有的人甚至于愿意花钱贿赂别人,不去高昌。
这就很麻烦。
所以最后,皇帝和宰相们商量过后,决定将这些年达到一定程度处罚标准的的罪犯,全部送到西域高昌以流刑处置。
“这是权宜之计吧。”李承乾抬头,看向戴至德说道:“以罪犯充边,虽然的确暂时解决了问题,但是未来怎么办,高昌的边民总不能指望一年年的罪犯充斥吧。”
“殿下!”戴至德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想法?”
“还记得孤去年提出的在高昌授田之事吗?”李承乾笑笑,说道:“就是被父皇批评为不切实际的那个法子。”
“殿下是想给发配到高昌的罪囚授田吗?”戴至德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孤没有那么傻。”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孤是想,给高昌每年新长生的孩童授田,每人一百亩实授。”
“孩童,孩童自然是种不了田的,所以就需要他们的父母种田。”戴至德抬头,说道:“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发生有人只用孩童,然后骗取田地的事情。”
“高昌那边不会查吗,父亲的来历,母亲的来历,既然是我大唐子民,自然要被查个清清楚楚,而且……”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孤记得,在西域那里有不少的前隋遗民,孤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但人应该是不少的,隋文帝时,前隋有近六千万人口,后来有不少人流落到了西域。”
“臣明白殿下的想法了,殿下是想用授田之事,诱使这些遗民归附。”
“不错,不过也要小心甄别,其中难免有别有居心的家伙。”李承乾补充了一句。
“可行。”戴至德认真的点头。
“那好,你现在就替孤来拟一本奏章,送到洛阳,让父皇定决吧。”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
“喏!”戴至德立刻拱手,然后到了桌案一旁写了奏本。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李承乾诧异的抬头,就看到于志宁,张玄素,李安俨,长孙祥,独孤大宝,令狐德棻,萧钧,裴宣机,张大象,赵弘智等一众东宫属官集体而来。
“见过太子殿下!”东宫诸臣齐齐拱手行礼。
“有事吗?”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于志宁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以母丧,请守孝一年。”
李承乾愣住了,他怎么把这事给忘了,于志宁的母亲过世,就是今年的事情,只不过上一世的时候,他守孝四十九日之后,就被重新起复。
“长史?”李承乾面色凝重的缓缓点头,道:“长史节哀,孤……孤实在舍不得长史。”
“殿下,可以请陛下下旨夺情。”李安俨在一旁赶紧拱手。
于志宁在东宫地位极重,甚至还要在李安俨之上,尤其最近一年以来,李承乾很听他的话,如今他要离开一年,对东宫的影响极大。
“不必。”于志宁直接摆手,然后看向李承乾,认真说道:“臣母病逝,臣未曾侍奉在侧,已是臣等过错,如今若是连守孝都做不到,便更加不孝了。”
于志宁一句“不孝”,将所有人的嘴都堵死了。
“至于说殿下这里。”于志宁微微摇头,说道:“如今在长安,魏相待殿下极重,臣若是离开了,魏相说不定要多劝导殿下,殿下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多请教魏相。”
趁着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于志宁希望李承乾能够加深和魏征的关系。
“好!”李承乾沉叹一声,说道:“孤是很想让长史留在身边,但父母之孝乃是人伦大道,今日所行,说不定未来会有影响,还是照制执行吧。”
“多谢殿下。”于志宁笑了,然后转身看向张玄素说道:“殿下如今贤明,东宫之事有少詹事监督内外便已经足够了,其他人多多辅佐便是,臣其他已经全部交代过了,殿下允诺,臣也已经上奏陛下,如今臣便回高陵老家守孝。”
稍微停顿,于志宁笑着说道:“不过五十里,殿下若是有事,可直接去信,臣当天便回。”
“是了,是高陵县,才五十里。”李承乾这才松了口气,说道:“如此孤……”
“殿下就不必去了。”于志宁摇摇头,看向李安俨说道:“七日之后,让家令代替殿下去一趟便足够了。”
说完,于志宁沉沉拱手道:“殿下保重,臣去也!”
……
承天门前,李承乾看着于志宁离开的背影,沉叹一声,轻轻的低下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匹从朱雀门直接冲了进来:“陛下有旨!”
第114章 在魏征面前,给李泰上眼药
长安。
太极宫,昭德殿。
阳光顺着窗楞照入大殿之中,斑斓但笔直。
李承乾的目光从眼前桌案圣旨上抬起,然后看向两侧,执门下省事魏征,雍州长史侯君集,左金吾卫中郎将苏定方,左千牛卫郎将张绚。
皇帝密旨到后,李承乾只通知了他们四人。
魏征是宰相,侯君集主管雍州府,苏定方是金吾卫中郎将,主管抓人。
张绚,左千牛卫郎将,百骑司留守。
……
“父皇的圣旨,诸卿都已经看过了,长安这次要狠狠动一动,尽可能的将能找出来的叛逆全部找出来,同时也要放长线钓大鱼。
对于那些潜藏的很深的家伙,要通过这一次动静,尽可能找出他们,然后时机一到,一网打尽。”李承乾神色冷冽,拳头紧握。
“喏!”魏征,侯君集,苏定方,张绚四人同时跽坐拱手。
李承乾目光落在张绚身上,直接问道:“张卿,千牛狱的那人,招了没有。”
“严刑审讯两日两夜,但一字未吐。”张绚摇头,脸色微微有些难看的说道:“臣怀疑那人是死士,不仅从小培养,甚至家人也在他人手中,刑罚难以令其开口。”
“既然他不想开口,那就不用他开口了。”李承乾一句话说出,众人齐齐惊讶的看向他。
“找个死囚,严刑拷打之后,将脸弄花,最后在拷打之后,让他‘撞’死在墙上。”李承乾看向了张绚。
张绚顿时恍然:“殿下的意思,是要作出他自杀的假象。”
“他既然不想开口,那么就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不再有人找他,如此,我们才能更加从容的调查背后的一切。”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其他几人顿时明白过来。
“同时也要小心,如果有人暗中查探他的尸体,直接抓人,杜绝一切消息泄露的可能。”李承乾看向张绚点点头。
“同样的,这一步也可以是我们在人‘死’后,唯一可用的后手,抓住人,然后顺藤摸瓜。”苏定方赞赏的点点头。
“喏!”张绚立刻拱手。
“那人在长安城所有的痕迹都找出来了吗?”李承乾转头看向侯君集。
张绚一个千牛卫郎将和苏定方一个金吾卫中郎将,在长安地面上的力量都远不如侯君集这个雍州长史。
“大体已经找出来了,不过有些可能还不大确定,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些牵涉到宫里了。”侯君集面色凝重看向李承乾。
他说的是平康坊,你在平康坊某座青楼抓一两个人,平康坊的人还要嘟囔两句,可是你要将一整个青楼所有的人全部都查一遍,这就是在断人家的财路,他们后面的人,是要发火的。
尤其是这背后还牵涉到了宫里,真要弄出乱子来,侯君集都不一定能够收拾的住。
“去做吧,把所有上了你们名单的地方,金吾卫,千牛卫,大理寺,雍州府,长安万年二县的人全体出动,将这些地方全部封锁,一个一个查。”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动静闹的越大越好,最好让人以为千牛狱里面的人没死,还吐了实话。”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
以假乱真,以假骗真。
……
“若是说,这里面有宫里的人牵涉进来。”李承乾侧身,叫道:“窦知节。”
内侍少监窦知节从后侧的阴影处站出,认真拱手:“奴婢在。”
“父皇圣旨在这里,宫外查到的,张卿给了名字的,孤命你立刻率人封锁起来,然后等父皇和舅舅从洛阳回来之后处置。”李承乾平静的看向窦知节。
“奴婢领命。”窦知节立刻躬身。
皇帝的圣旨,太子的命令,宰相还坐在一旁,窦知节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宫里的那些人问起来,窦知节只需将皇帝的圣旨,太子和宰相命令搬出来,谁敢多说半句。
躲还来不及。
“之后,应该就会让人去查的,所有千牛卫能处置掉的,千牛卫全部处置调,千牛卫处置不了的,记下名字,禀奏父皇。”李承乾目光看向的魏征。
魏征微微躬身,他知道,这件事情最后要抓的,就是这个千牛卫处置不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