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04节
稍微停顿,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的黑暗,轻声道:“孤原本以为他是为了明年的科考,所以暂时什么都没说,一直到孤在郑家看到了卢护的遗孀。”
“他……他……”侯君集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齐知玄是奔着卢护的遗孀去的。
卢护若是有什么线索留下来的话,最有可能知晓的就是卢护的遗孀。
“几日前,霜妃以其族姐在长安无依为由,希望孤能将她留在霜妃的身边,在东宫做个从九品的女史。”李承乾看向侯君集,稍微解释说道:“孤原本没有多想,只是她回去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临机一动,让贺兰盯着一点,看看有没有什么不轨之人在暗中盯着……”
“是齐知玄。”侯君集彻底的明白了过来,恍然的说道:“那人知道这女子进了东宫,必然会心中不安,殿下又安排人去调卢护的遗物,所以他难免会怀疑卢护是不是真的留下了什么,所以谨慎起见,就将那些东西全部给烧掉。”
现在一切都串了起来。
这一切都是李承乾的布局,所以很多事情,他都能够提前猜到。
齐知玄一个不查之下,直接落入了李承乾的陷阱当中。
……
“所以说,那人现在其实还在殿下的监视之下。”魏征一句话,侯君集顿时抬头,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是的,人在通政坊,就在春明门下,说不定一有风吹草动人立刻就会逃走。”
李承乾摇摇头,神色淡淡的说道:“也或许是孤猜错了也说不定,说不定这件事情和齐知玄根本没有半点关系,人家也不需要逃。”
“明日看就是了。”魏征转头看向侯君集,说道:“陈国公,今夜派人在通政坊弄出一些动静,如果那人试图连夜逃出通政坊,就直接抓人。”
“喏!”侯君集咬牙拱手,然后他又看向了李承乾:“殿下。”
李承乾笑笑,然后说道:“孤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孤和他接触过,哪怕时间很短,但也能感受到,那人是个好手,而且相当不弱,想要抓住他怕是不容易,而且真逼到绝境,孤怀疑他会自杀。”
“自杀。”魏征微微一愣,随即抬头,眯着眼睛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说,那人和那些人有关?”
“孤一切都是猜的。”李承乾笑笑,低头说道:“就算是抓住了人又能怎样呢,他是一州刺史之子,身上又有儒林郎的散官,只要焚烧雍州官廨的那名杀手不吐实,就奈何不了他。”
“殿下放心,臣一定会让他吐实的。”侯君集的脸色狠辣起来。
“若是那人今夜或者明日,直接死在千牛狱,又该如何?”李承乾直接一句话反问。
“殿下?”侯君集有些不明白。
“太子的意思是说,有人会杀人灭口。”魏征的脸色彻底的冷了下来。
“在千牛狱杀人灭口?”一句话问出,侯君集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随即脸色一阵阴沉。
“平康坊的后面是什么人,魏相和陈国公也是知晓的。”李承乾看向侯君集说道:“这件事情最初让人心不安,就是因为孤让雍州府和太常寺卡了高丽婢入长安的手续,让他开始关注这里,之后一切才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齐知玄在长安,有人和他相互呼应,甚至这些人很有可能是来自宫里。
“所以孤想看看,他在长安城,究竟有那些关系?”李承乾轻轻低头,面色冷笑。
“但若是他明日就离开长安了呢?”魏征反问。
“若是他足够艺高人胆大,找人试探,那么我们自然能够逼出他背后的人,这是最理想的。”李承乾抬头,看向洛阳方向,然后说道:“若是他离开长安,那么就让百骑司的盯着吧,他毕竟是光州刺史的儿子,跑的和尚跑不了庙。”
“殿下这是要将他们在天下间的力量,全部一网打尽。”魏征彻底明白了过来,随即轻轻低头道:“此行可行。”
这些人在长安,所有的不过是一些关系往来罢了,但是在天下间,才是他们真正的力量所在。
“此事需要禀报父皇。”李承乾看向魏征。
“调动百骑司,自然需要陛下许可。”魏征点点头,说道:“此事交由臣办便可以了。”
“总之,这件事情在长安怕也没那么容易结束。”李承乾看向侯君集,说道:“陈国公,麻烦你留意一下,这些日子,究竟会有什么人到雍州府打听消息,孤要知道他们背后是谁。”
“臣明白。”侯君集立刻拱手,他顿时就明白,李承乾是要将那些人彻底一网打尽。
……
宜秋殿,烛火闪动。
李承乾张开双臂,任由郑霜儿和郑楚两人,将他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
李承乾平静的看了郑楚一眼,外面的事情,他一句话也没有对郑楚说过。
如今卢护的案子,基本上能够牵扯出来的,都已经牵扯了出来,剩下的,就是慢慢的追索。
如果郑楚现在去雍州府申请要将卢护的尸体运回范阳,侯君集那里说不定真的会放人。
但,李承乾不会让郑楚离开了。
她是卢护的遗孀,而卢护是害李承乾直接断腿的那个人……
不知觉,夜色已深。
郑楚站在床榻之侧,面色羞红的看着床榻上的红被翻浪,莺啼不止。
她看了一眼,和她一样站在对面,脸色羞红的侍女,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红烛晃动,气息暧昧。
突然,一只手从床榻帷帐之后伸出,然后直接郑楚拉了进去。
第113章 谋反,多么迷人的字眼
洛阳,紫微宫,乾阳殿。
李世民冷着脸将手里奏本递给长孙无忌,同时恼怒的说道:“光州刺史,好一个光州刺史,义丰齐氏,原来是他们从中作梗,传旨,立刻罢黜光州刺史一切职司,交有司严审。”
“陛下息怒。”长孙无忌看了奏本一遍,最后摇头道:“此事太子的做法是对的,放长线钓大鱼,齐虞虽是光州刺史,但他也不过是别人推到前台的一枚棋子,陛下动了他,其他人反而藏的更深,如今距离出征还远,正好有时间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逐渐的平静了下来,然后看向长孙无忌,说道:“你说的对,无忌,承乾做的也对,河北和齐鲁之地,可以先放一放,但是长安,宫里的那些人,必须要全部找出来。”
李承乾忌惮那些人在宫里的关系,但是李世民不忌惮。
更甚至于宫里有人和外面勾连,李世民现在已经察觉到了自身的危险。
如果那些人不顾一切,说动一个两个人对他下毒,便是他也未必能躲得过。
当年玄武门之变前,他可不止一次被李元吉下毒害过。
“此事臣和内侍监一起查。”长孙无忌看了张阿难一眼,张阿难立刻躬身。
长孙无忌这才看向皇帝,说道:“至于齐虞那里,今年让吏部严考,然后定为下等,再扔到闽越某个群山恶水的地方待着,悄无声息的病障而死就是了,陛下,这些事情不宜闹大。”
大唐之内,有人阴谋反叛皇帝。
这样的事情,能悄悄的处置掉,就悄悄的处置掉。
即便是无法悄悄的处置掉的,最好也用别的罪名,这种事闹大了对皇帝的英名是种损伤。
“征伐高句丽啊!”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你去做吧,事情该查的先全查出来。”
“喏!”长孙无忌拱手,然后又小心的说道:“陛下,太子那里是不是也要让他参与,臣觉他,让他多参与一下也好。”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恍然的点头,说道:“可以,就这么办。”
……
长安,太极宫,昭德殿。
李承乾坐在桌案之后,平静的处理着公文,思绪却不由得跑到了洛阳。
李泰。
卢护暗谋,虽然是房玄龄在指挥,但是背后站着的,一定是李泰。
便是卢护自己都明白,他真正所为的,是李泰能够成为太子,然后登基。
齐知玄和卢护有关联,那么他和房玄龄和李泰,也必然有关联。
只需要继续无声的查下去,总有查到房玄龄和李泰的那一天。
百骑司的能力,李承乾从来也不敢小看。
当然,如果他们查的时候遇到了阻碍,那样反而更好,因为他会将皇帝更多的注意力牵扯过去。
甚至于在未来,齐知玄他们想要彻底翻盘,最好的办法,就是逼迫李泰造反。
只有和他们利益关联的李泰登基做了皇帝,他们那些人才能彻底的免罪,彻底的在大唐幸存下去。
李泰谋反啊。
想到这里,李承乾莫名的笑了起来。
谋反,多么迷人的字眼。
李泰谋反,那是让李承乾最无比痛快想要看到的一幕。
尤其,如果李泰在皇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谋反,那么李承乾就能用最雷霆霹雳的手段处置他。
至于其他……
一阵稳健的脚步声出现在殿外,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
李承乾抬头,就看到戴至德出现在殿外。
“进来吧,戴卿。”李承乾微微抬头。
戴至德抱着一摞文档进入殿中,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道:“殿下。”
“坐吧。”李承乾颔首。
戴至德这才在李承乾的身前正坐了下来。
“殿下。”戴至德将文档一封封的摆放在李承乾面前,同时认真的说道:“这些都是大理寺最近一段时间复核的天下刑案,殿下若是有什么不明的,可以直接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