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64节

  “寻苏尘相助?”

  李世民沉吟着笑了起来,“是了,苏尘可是在长安城,开了个医学院,培养了不少的大夫,况且,他闻香来的硫磺皂,对于驱赶蚊虫也有一定的功效。”

  杨妃点头:“确实如此,苏尘得知此事后,便从医学院抽调了数十名大夫,运送了数万块硫磺皂过去。”

  “恪儿在书信中说,届时回京述职,要当面好好感谢他一番。”

  李世民点点头,“朕虽不喜此子,但此子却是有些能耐。”

  杨妃笑了笑,犹豫说道:“方才陛下说太子可能有麻烦了,陛下是否要帮帮太子呢?”

  李世民看了她一眼,“你倒是如观音婢一样,如此溺爱与他。”

  “但他终究是太子,若是连这一点小麻烦都处理不好的话,将来如何继承皇位?”

  “陛下说的是,妾身多嘴了。”

  “天冷了,回宫吧。”

  李世民笑了笑,带着杨妃等人回了宫殿,在与杨妃分开后,李世民默然的拿起了长安城送来的消息。

  李承乾确实是碰到了麻烦,但是这个麻烦却并不像他所说的那么小。

  不知道他们会用什么办法,解决此事呢?

  李世民沉吟着。

  世家豪门终究是外人,而李承乾却是他的儿子。

  现在各方联手,不仅要对他的启蒙计划动手,还要逼宫太子。

  换句话说,这是欺负到了他们父子二人的头上了。

  片刻后,李世民开口道:“传魏征觐见。”

  ……

  山南道。

  岑文昭一脸笑容的把十几名学生送上了车。

  “陆飞,这些学生可就交给你了,若是出了问题,到时候可别怪我收拾你。”

  “放心!”

  陆飞点头笑道:“若是真出了麻烦,不用你和公子动手,我自刎谢罪!”

  岑文昭笑了笑,目光转向二十名游侠,拱手:“诸位,烦劳你们走一趟了。”

  众人:“二爷言重了。”

  岑文昭:“此次平安归来,我为你们摆宴庆贺!”

  众人:“谢二爷!”

  陆飞抱拳道:“时候不早了,岑二爷,我等就先告辞了!”

  “一路顺风!”

  “保重。”

  “出发!”

  陆飞大手一挥,两辆马车载着十几名学生,在二十名游侠的保护下,朝着长安城而去。

  岑文昭笑吟吟的挥了挥手,目送车马逐渐消失在视线中。

  有了这些人,苏尘渡过这一关,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就是不知道,苏尘还有什么准备。

  “长安城那边有任何的消息,第一时间命人送过来。”

  “好的二爷。”

  

  ……

  河东道。

  薛家。

  正堂内,薛收静静的聆听着,薛元超的游说。

  “父亲,薛仁贵系南祖之人,虽是祖上衰败,但他如今是苏尘的人,太子也极为看中,眼下正是我们雪中送炭的大好时机,为何不愿意出手相助呢?”

  薛元超一脸正色:“河东的苏禀,以及依附他的姜武阳,正在搜罗证据,若是我们此时出手,定能得到太子青睐!”

  薛收笑着放下了茶杯,“为何你相信此次太子一方会获胜?”

  薛元超沉声道:“父亲,此次无论是世家更胜一筹,还是太子赢的此局,太子终究是太子!”

  “世家输了,根系逐渐瓦解,世家赢了,被陛下惦记上。”

  “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他们都没有太多的利益。”

  “反观我们,因为薛仁贵的关系,已经算是与太子搭上了关系,若是能够更进一步,足以在这里站稳脚跟!”

  薛氏并非河东人士,而是后来迁徙至此。

  虽称得上是当地豪强,但是对于河东本地的世家大户而言,终究是根基薄弱了一些。

  因为薛礼的缘故,薛氏的名望得以些许提升,但终究不是西祖一脉族人得以重用。

  若是薛氏在此次事件中,能够全力相助的话,足以被太子看在眼中。

  “我知道你的想法,也明白你的意思。”

  薛收叹了口气,“可是太子落败了,我们就算是被太子看重了又能如何?”

  薛元超冷笑道:“父亲怕是早以丧失斗志!”

  “放肆!”

  “自蜀汉灭亡后,我薛氏一脉乔迁至此,三祖五房何其荣耀?可是时至今日呢?”

  “除了与裴氏,柳氏联姻,稳定薛家的地位,可还有一人能够入得朝堂?”

  “没有!”

  “没有一人!”

  薛元超大声道:“我薛家的人,全部游离在朝堂之外!”

  “如今有机会了,为什么不试试?”

  “不妨实话告诉父亲,早在得知薛仁贵被苏尘推荐给太子后,我便私下与他联系了。”

  “他是薛氏一脉的人,勇武过人,又有太子看重,将来定有光耀门楣之日。”

  薛收揉了揉脑袋,“你怎么不听劝呢?”

  薛元超:“父亲,是你不听劝!”

  “此事不论你同意与否,我都会做下去!我已经联系了姜武阳,苏禀二人,今天黄昏时分酒楼相见,父亲若是不同意,便打断我的腿吧。”

  “你……”

  薛收被气的面红脖子粗,“这等大事,岂是我们能够搀和的?”

  薛元超:“就因为父亲没了斗志,所以我们西祖才逐渐落败!”

  “放肆!”

  薛收拍案而起,“你当真要这么做?”

  “孩儿已经这么做了!”

  “好好学文不好吗?”

  看着不愿让步的薛元超,薛收长叹一声,“以你之才,一旦参加科举,必然榜上有名,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朝堂无根基!”

  薛元超冷声道:“父亲是打算指望裴氏,还是指望柳氏?”

  “……”

  薛收瞬间收声不语。

  沉默片刻后,薛收叹了口气,像是老了几岁,“去吧,你想去做,就去做吧。”

  见薛收不在阻拦,薛元超送了口气,躬身道:“还请父亲息怒,时间会证明,孩儿是对的。”

  “希望如此。”

  ps:蜀汉灭亡后,薛氏迁至河东。

  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祖五房之格局。

  薛仁贵位属南祖一脉,薛元超为西祖一脉。

第243章 魏王的提醒

  长安城外。

  一支车队正在缓缓的行驶而来,马车上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小脑袋,从车窗内探出,看向前方的巨大城池。

首节 上一节 364/8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