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705节

  甚至,就连韦维尔上将那边请求支援一批装备,他都给拒绝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现在的物资紧张到了什么程度,实在是没办法满足山城这边提出的这么高的要求。

  “长官,实际上我们可以让杜聿明的部队投入战场。”副官脑筋一转,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提议。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能够缓解一下当下兵力不足的困境。

  “杜聿明的部队?”史迪威先是一愣,随后脑海里像是翻开了一本旧相册一样,想起了远征天竺的杜聿明军团。那支部队的规模可不小,已经超过二十万兵力了。虽然其中大部分是土著士兵,但是经过之前的锤炼之后,就像经过磨砺的宝剑一样,战斗力还是挺不错的。

  只是,一考虑到双方之前的关系,史迪威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心里一下子就犹豫起来。毕竟之前他们之间闹过不少不愉快的事情,就像两个有过节的人,虽然现在名义上杜聿明算是他的部下,但是史迪威心里还是没有底。他担心要是让杜聿明带着部队去东南亚战场,这家伙说不定又会把部队给带回去,那自己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这亏可就吃大了。

  他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扶持一下杜聿明,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可是之前的矛盾实在是太尖锐了,就像深深的沟壑一样,很难一下子就填平,所以这个想法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恐怕想让他答应,希望不大。”史迪威皱着眉头沉思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一脸不看好的样子说道。他心里很清楚,按照目前的情况,要想让杜聿明答应这个安排,就像是让铁树开花一样困难。

  “那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了。”副官听了,也是无奈地双手一摊,表示自己也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现在的局面就像一个复杂的迷宫,到处都是难题,兵力和装备的问题就像两座高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听到这话,史迪威默默地不说话了,就像一座沉默的雕像一样。他现在忽然有些后悔当初把寸云生调走了。原本他以为东南亚战场就像熟透的果子一样,手到擒来,轻松就能拿下。谁知道现在日军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又死灰复燃,在东南亚搅得局势一片混乱,这可把他弄得焦头烂额,头疼得很,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了。

  ………

  “看样子史迪威最近也是一阵头大啊。”寸云生身处北非战场,却时刻心系着东南亚那方天地,目光中透着几分审视与关切,嘴里轻声念叨着。他深知史迪威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步动向,都极有可能对自己在东南亚苦心经营的局面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一刻都不敢放松对其的关注。

  东南亚那块地方,对寸云生而言,那可无异于自己的大本营,承载着他诸多的心血与谋划,关乎着往后的诸多利益走向。他心里很明白,要是任由史迪威那边闹出些什么意外状况,打乱了原有的布局,那自己之前的一切付出可就都打了水漂,这亏本的买卖,他可不想做。

  正因如此,他特意千叮万嘱孟烦了,让他务必擦亮眼睛,时刻留意着史迪威那边的风吹草动,任何细微的变化都要及时汇报过来,这样他才能依据具体情况,灵活且迅速地对自己这边的作战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好确保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能够得以保全。

  “还知道从山城借兵?不过胃口倒是挺大的,一口气五个师,有了这五个师,倒是可以考虑局部的反攻了。”寸云生仔细地看着手中那份关于史迪威借兵情况的电报,眉头微微皱起,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神情。他心里暗自思忖着,这段时间以来,自己通过各种巧妙的手段,在黑市上兜售也好,通过其他隐秘渠道出售也罢,那些美械装备积攒下来,算一算,差不多都能凑够十来个师的装备量了。

  其实,就当下的整体局势来分析的话,现在已然到了可以考虑发起反攻的绝佳时机了。要知道,日军的主力如今都被调离,一股脑地往澳洲那边去了,这就使得留在东南亚地区的日军兵力相对变得薄弱了许多,就如同一张原本密不透风的大网,现在出现了不少漏洞。要是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果断地发起反攻,趁虚而入,狠狠打击日军,说不定就能一举打破当前的僵持局面,进而扩大己方的优势,为后续的作战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只是,从山城那边透露出的意思来看,恐怕他们一时半会儿还是一心只想着保存自身的实力,不愿轻易地出兵作战。

  想到这儿,寸云生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一阵毫不掩饰的鄙视之色,心里满是不屑地想着,这些人可真是目光短浅,完全没有看清当下的局势,把握不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

  在这等关键时刻,大家本就应当齐心协力,摒弃那些保存实力的狭隘想法,趁着日军兵力空虚的大好时机,迅速集结力量,速战速决,一举将日军从东南亚这片土地上彻底赶走。

  只有这样,往后才能有机会去争取更多更大的利益,若是都像山城那般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的,那日军何时才能被赶走?又怎么能奢望获取更多的好处?这等做法,实在是让他难以认同。

  “想让他们出兵反攻,怕是希望不大。”寸云生双手背在身后,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皱,思索良久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很是清楚,想要山城主动出兵去进攻日军,那难度可不亚于让太阳从西边出来,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他心里也明白,山城方面之所以这般谨慎,也是事出有因的。毕竟在先前漫长又残酷的抗战过程中,他们的精锐部队那可是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损失极为惨重,几乎都快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好不容易才从那艰难的处境中慢慢缓过劲儿来,如今自然是想着先好好积蓄实力,保存好现有的力量,等待一个更为合适、更有把握的时机,再去发起强有力的反击,从这个角度来看,倒也无可厚非,没啥大的问题。

  可关键在于,现在这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机会往往稍纵即逝。

  要是当下不抓住机会,拿出亮眼的战绩来,往后等到分润利益的时候,又拿什么去作为筹码,去争取更多的好处?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利益的分配往往都是跟各方在战场上的表现、所做出的贡献紧密挂钩的。

  如果一直缩手缩脚、按兵不动,那到时候就算胜利的曙光最终降临,恐怕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拿走大头,自己只能分得些残羹剩饭了,这可不是寸云生愿意看到的局面,只是当下要改变山城的想法,让其出兵,确实是太难了,这让他不禁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试图寻找出一个能破局的办法来。

第468章 想要退出?

  在亚历山大港那弥漫着紧张与焦灼氛围的外围阵地上,不辣正满心期待地盼着援军快点到来,眼睛一刻不停地朝着远方张望着,每一个细微的动静都能让他的心揪一下。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一群人吸引住了,定睛一看,原来是要麻带着一大帮当地土著朝这边走来。

  这场景让他一下子愣住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与疑惑交织的神情,心里不住地琢磨着,要麻带这些土著过来,到底是要干啥?

  他暗自思忖着,难道是觉得自己手里的粮食多得没处用了,所以弄这么些人过来帮忙消耗粮食吗?虽说盟军在后勤保障这块向来做得很出色,那可是想尽了办法来确保前线的物资供应不断档,每天都有一辆辆卡车满载着各类补给物资,沿着那崎岖的道路往这边运输,时不时还会有飞机呼啸而过,进行空投补给,可这一下子突然多了五万人,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对后勤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压力,哪能轻轻松松就解决好这些人的吃喝用度。

  “你不是要炮灰么?咱们之前那些炮灰可是花费了不小的代价啊,就这么被消耗完了,司令那边也心疼得不行。”要麻看着不辣那副惊讶又略带埋怨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话语里透着对现有状况的无奈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想出办法的一丝自得。

  “所以你就想了这么个办法?”不辣一听这话,马上就明白了对方的意图,眉头瞬间皱了起来,眼神里透着明显的不满,毕竟两人平日里相处极为熟稔,彼此之间也没啥好藏着掖着的,心里有想法就直接表现在脸上了。

  “怎么?你觉得这个办法不好?”要麻却仿佛没察觉到不辣的不满情绪,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甚至还略带调侃地问道,好像对自己这个主意还挺满意。

  “你觉得,?一群乌合之众,乌泱泱的,毫无纪律可言。”不辣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提高了音量,气呼呼地说道。在他看来,这些土著就是一帮散漫无序的人,啥军事规矩都不懂,上了战场那不得乱成一锅粥,根本就指望不上他们能发挥啥作用,纯粹就是来添乱的,哪能算得上是合格的炮灰。

  “确实,说的没错。”要麻听了不辣的这番吐槽,不仅没有丝毫要辩解的意思,反而一个劲儿地点头,那赞同的劲儿,让不辣都有点懵了,一时之间搞不懂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那你还招募他们?”不辣愈发觉得困惑了,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对方,心里想着既然知道这些土著不行,为啥还要把他们弄过来,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要麻的脑回路。

  “因为便宜啊。”要麻不慌不忙地双手一摊,说出了这么一个简单又实在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还真让不辣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话来反驳,他脸上还带着那种理所当然的神情,仿佛这就是个绝佳的好办法似的。

  “你不知道他们是真便宜啊,一头牛就能换来上百个人,你说便宜不?”要麻看着不辣那副仍旧有些难以置信的样子,进一步解释道,心里想着这么划算的事儿,任谁听了估计都会心动,毕竟在这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炮灰嘛,只要能以低成本换来,那就是赚到了,还计较啥别的。

  不辣听了这话,着实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想到这价格能低到如此离谱的程度。这么看来,也难怪自家司令会点头同意这个做法了,要是换做是他,估计也会觉得挺划算,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反正这些人就是用来当炮灰,填到前线去消耗的,那自然是价格越便宜越好了,这么一琢磨,他心里对这些土著的抵触情绪倒是消减了不少。

  “怎样?是不是看他们顺眼多了?”要麻看着沉默下来,似乎在心里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的不辣,笑眯眯地问道,那语气里还带着点小小的得意劲儿。

  “嗯,确实顺眼多了,不过想要管理好这些人,恐怕还得费一番功夫啊。”不辣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要麻的做法,不过他还是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担忧。毕竟这么一大群毫无纪律、自由散漫惯了的土著,要想让他们乖乖听话,听从指挥上战场,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肯定得花费不少精力去管理才行。

  “你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让你的部下充当督战队,要是有人敢逃跑,直接毙了。”要麻却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在他看来,战场上就是要靠强硬手段来维持秩序,只要让这些土著知道逃跑的后果很严重,总能把他们给镇住,让他们乖乖按照要求去做的。

  不辣听了这话,仔细想了想,觉得也有几分道理。正好自己手底下那些人这段时间连续作战,都已经快到极限了,身心俱疲,让他们去充当督战队,管管这些土著,自己这边的人也能趁机喘口气,缓和一段时间,倒也算是个不错的安排。

  果不其然,当这些土著得知了要他们去督战的命令之后,一个个那叫一个兴奋,直接就在原地欢舞足蹈起来,那脸上洋溢着的兴奋劲儿,就好像捡了天大的便宜似的。之前,他们可都是被人用枪指着脑袋,硬逼着上战场的,心里满是仇恨和无奈,别提多憋屈了。现在可好,反过来能拿着枪指着别人了,这身份一下子就转变了,感觉自然是大不一样了,仿佛一下子从被压迫者变成了威风凛凛的掌权者,那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而在德军这边,战场上这接二连三出现的奇怪状况,也引起了德军司令官阿姆尼大将的深深疑惑。他站在指挥所里,透过那望远镜,看着外面战场上不断涌上来的一群又一群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战斗力的人,眉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心中满是不解。

  原本,他预想这场战斗会是一场异常艰苦、双方精锐激烈厮杀的苦战,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连各种应对艰难局面的策略都想好了。可结果,这都打了十天了,正儿八经像模像样的部队没见到几回,几乎全都是一群又一群的乌合之众,现在可好,对方又招募了当地的土著来发起进攻,这在他看来,这纯粹就是让这些人来白白送死,根本就起不了啥实际作用。

  哪怕是德军那些坚如磐石、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面对这源源不断、毫无还手之力,只是盲目往前冲的敌人,这会儿也因为射杀了太多这样的士兵,心里渐渐滋生出了一丝厌倦之感。没错,就是厌倦,这种射杀,感觉跟屠杀都没啥区别了,对方毫无抵抗能力,就这么一批批地冲上来送死,时间一长,士兵们的心里自然会觉得有些不舒服,这也正是阿姆尼大将所担忧的地方。他很怕长此以往,这种负面情绪会在军中蔓延开来,影响到德军士兵们的士气,要是士气低落了,那这仗可就更难打了。

  “不清楚,感觉敌人似乎不想太快拿下港口一样,好像在等待什么。”部下也是一脸茫然地摇了摇头,无奈地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对方这一系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举动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意图,这战场上的情况实在是太诡异了。

  “等待什么?”阿姆尼大将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部下的话,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战场,手托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试图去剖析敌人这么做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可一时之间,他也实在是想不明白。

  在这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战争局势里,德军这一回还真没猜错,寸云生确确实实是在耐心等待着一个关键时机,那便是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进而向欧洲发起反攻的时机。只是,德军对寸云生的这份心思全然不知,又或许是出于过往的经验以及对当下局势的判断,他们压根就不相信盟军会真的发动反攻,所以也就没能洞察到寸云生此举背后隐藏的深意。

  “不管了,先想办法打退他们。”阿姆尼大将身处亚历山大港的指挥营帐之中,眉头紧紧皱起,脸上满是凝重之色,沉默了好一阵子后,终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如此说道。此刻,他看着那战场上不断涌来的敌方力量,心里虽有诸多疑惑,可也清楚当下必须得采取行动了,无论如何,得先把眼前这些敌人给击退了,稳住阵脚才是当务之急。

  “是。”部下听到大将的命令,赶忙应了一声,随后便迅速去传达指令,着手安排各项作战事宜,整个德军营地瞬间忙碌了起来,士兵们纷纷准备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之中。

  而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线战场,隆美尔元帅正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内,手中紧握着一份电报,目光在那上面的内容上来回扫视着,看完之后,不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与焦急,心里别提多渴望能立刻返回亚历山大港了,毕竟那边的战局同样牵系着整个战争的走向,对德军来说意义重大。然而,现实的状况却让他根本没办法分身前往。

  在东线战场这边,苏军发起的攻势那可谓是来势汹汹、异常强大,就如同汹涌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他们一轮又一轮地发动攻击,在这猛烈的炮火与冲锋之下,已经接连收复了不少之前被德军侵占的失地,德军这边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节节败退,原本还算稳固的防线此刻也变得摇摇欲坠了。

  而隆美尔元帅所率领的这支部队,在当下的东线战场上已然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要是他们能够成功拿下巴库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的话,那对于整个东线的德军而言,无异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很有可能借着这个契机扭转当下不利的战局,实现反败为胜。可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旦他们在这场关键的战斗中失利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德军很可能会因此全线崩溃,陷入一溃千里的绝境之中,到时候想要再挽回局面,那可就难如登天了。

  所以说,现在隆美尔元帅身上肩负的压力那是极其沉重的,就好像压着千钧重担一般,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一方面心系着北非战场那边的局势发展,一方面又得全身心地应对东线战场这边迫在眉睫的战况,两边的战场都让他放心不下。他其实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同时指挥两边的作战,可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再加上他长期以来一直被胃病苦苦折磨着,身体每况愈下,这使得他原本就有限的精力更加难以支撑他去兼顾两边的战事了。

  “元帅,恐怕想要撕开面前的苏军阵地,得让我们自己上了。”部下看着隆美尔元帅那略显憔悴又忧心忡忡的面容,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开口提醒道。

  他心里很明白,当下的局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再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了,必须得主动出击,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想办法突破苏军的阵地,才有可能在这艰难的战局中寻得一线生机,否则的话,等待他们的就只有失败这一条路了。

  “嗯,那些波斯军还是不行么?”隆美尔元帅站在东线战场的指挥所内,脸色冷峻,目光中透着一丝审视,面无表情地向部下问道。他心里原本对波斯军还抱有一丝期望,想着即便不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力量,好歹也能发挥些作用,可从之前的表现来看,似乎情况并不乐观。

  “不行,战斗力太弱了,哪怕拥有美械装备,也不行。”部下无奈地摇摇头,脸上满是失望之色,说起波斯军的情况,也是不住地叹气。在他看来,波斯军空有一身不错的装备,可打起仗来却完全没个样子,毫无章法,士气也不高,在战场上面对苏军的攻势,根本就抵挡不住,总是一触即溃,实在是让人头疼。

  “土军,?”隆美尔元帅眉头微微一皱,再次追问道。他心里盘算着,要是土军能靠谱些,或许还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改变一下当下这不利的局面,毕竟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胜算。

  “他们拿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之后,根本无心北上,我怀疑他们想要退出。”部下听了元帅的问话,先是沉默了一下,随后咬了咬牙,还是硬着头皮如实说道。他知道这个消息可不怎么好,土军的态度对当前的战局影响可不小,可事实就是如此,土军在得到了好处后,就开始变得消极怠工,看样子根本就不想再继续参与到北上作战的计划里来了。

  “退出?”隆美尔元帅冷笑一声,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冷厉,那神情仿佛在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心里想着,他们都已经拿了这么多好处了,现在居然还想着拍拍屁股走人,开什么玩笑,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当下这战局可还指望着他们出份力,要是他们真走了,那局势可就更难挽回了。

第469章 第二战场!

  在那战火纷飞、局势错综复杂的战场上,隆美尔元帅站在指挥所内,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因他身上散发的冷峻气息而变得凝重起来。

  他目光如寒星般冰冷,直直地盯着部下,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冰冷地说道:“给土军下通牒,告诉他们,务必于三日后出兵,否则的话,我亲自带兵过去。”那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彰显着他此刻的决然与强硬态度。

  “是。”部下赶忙挺直了身子,大声应道,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随即便匆匆去传达这一严肃且颇具威慑力的通牒了。

  回顾过往,隆美尔元帅对待土军一直秉持着尊重的态度,给与了他们充足的敬意。在元帅心中,一直期望通过这样友好且敬重的相处方式,让双方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变得更为紧密和融洽。毕竟在这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良好的盟友关系对于后续诸多方面的合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军事行动上的相互配合、资源方面的共享互助,还是情报信息的互通有无,都离不开坚实可靠的盟友情谊。

  可让人大感意外的是,就在当下这战局的关键节点上,土军竟然动起了退出的念头,这无疑是给德军来了个措手不及。隆美尔元帅听闻此消息后,心中怒火中烧,这样的情况他怎能容忍?要知道,德军在这段时间里,为了和土军协同作战,那可是付出了诸多心血,从战略谋划到实际行动,从人力调配到物资供应,方方面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倘若此刻任由土军拍拍屁股走人,那德军此前所有的付出就全都付诸东流了,整个战略布局也会因此陷入混乱,后续的作战计划更是难以顺利开展。

  经过一番全面且慎重的综合考虑后,隆美尔元帅果断决定改变策略,选择以势压人。他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只要土军胆敢不答应出兵,他便会毫不犹豫地率领波斯军向土军发起进攻,用强硬的手段让他们明白违抗命令的后果。在这万分危急、不容有失的关键时刻,这种立场摇摆不定、犹如墙头草一般的盟友,必须要果断处理,如若不然,必定会给德军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麻烦。这可不是随口说说、危言耸听的事儿,而是德军在过往经历了无数残酷战斗,付出了众多士兵鲜血的代价后,才换来的沉痛教训,绝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而实际上,土军在收到隆美尔元帅那封言辞犀利、态度强硬的电报之后,内部就炸开了锅,军官们聚在一起,陷入了深深的犹豫和纠结之中。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段时间跟着德军作战,确实从中捞取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论是领土的扩张,还是物资的积累,都让他们收获颇丰。可如今眼瞅着战局愈发严峻,再继续跟着德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无异于自寻死路,他们又不是糊涂之人,自然是不太愿意答应出兵的。

  然而,一想到隆美尔元帅在战场上的赫赫威名以及德军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强大战斗力,他们心里又不禁打起了退堂鼓,瞬间就怂了下来。毕竟他们心里也明白,就凭他们自己的实力,之前和苏军交战的时候,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连苏军都战胜不了,又怎么可能打得过由隆美尔元帅率领的精锐德军?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但话虽如此,他们心中却又十分不甘心就这样一直跟着德军,一条道走到黑。这主要是因为英美两国抛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英美方面承诺,只要土军宣布中立,就会承认他们现有的所有利益,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现在表明中立的立场,那么他们目前所占据的领土就能得到英美两国的正式认可,从此稳稳地握在自己手中。说实话,面对如此优厚、极具吸引力的条件,任谁都会心动不已。

  可是,德军对他们的监管极为严格,他们但凡表现出一点想要背离德军的想法,德军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并且毫不留情地转过头来,对他们发起猛烈攻击,直至将他们彻底消灭。所以,土军此刻就陷入了两难的困境,内心十分纠结,不停地在心里问自己,到底要不要退出?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不已的难题。

  “我们能打得过德军么?”一位土军军官满脸担忧地率先发问了,他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对德军的深深忌惮。

  “肯定打不过,隆美尔率领的都是精锐军团,战斗力很强,想要击败他们很难。”另一位军官听了,无奈地摇了摇头,满脸苦涩地解释道,周围的其他军官听了这话,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这一现实。

  “那我们能够打败苏军么?”又有军官不死心地接着问道,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想着或许还有别的转机。

  “不现实,苏军拥有庞大的兵力,我们这点人根本不够看。”紧接着,一位经验较为丰富的军官实事求是地说道,他的话就像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众人心中那仅存的一丝希望。

  这下可好,土军发现自己处在了一个极为尴尬且棘手的境地,两边都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强大势力,可按照眼下这复杂的局势发展,不管他们最终做出怎样的选择,似乎都难逃得罪两边的命运。此刻,他们心里都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悔意,后悔当初不该一时冲动,贸然下场参与到这场残酷的战争当中。要是当初没有参与进来,这会儿说不定正过着安稳平静的日子,虽然那样一来,波斯的油田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可至少不用像现在这样,整日提心吊胆,夹在德军和苏军这两大强敌之间,面临着生死抉择。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如今手头所拥有的这些丰厚好处,可都是当初果断下场换来的,要是当初退缩了,这些好处早就成了苏军的囊中之物了,甚至整个波斯恐怕都已经被苏军掌控了,想想还真是让人无奈又矛盾。

  “那就继续拖。”就在众人都愁眉不展、无计可施的时候,有位军官灵机一动,提出了这么个主意,想着或许拖一拖能等来转机。

  “再拖下去,隆美尔就要亲自带兵来了。”马上就有人不满地反驳道,他心里很清楚,隆美尔可不是那种会被轻易糊弄过去的人,继续拖下去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我意思是,暂时听从隆美尔的命令,等到了前线,便找理由推脱。”这位提议“拖”的军官赶忙解释道,试图让大家明白他的想法,觉得这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反正主打一个不主动进攻。”他又补充了一句,言下之意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应付一下隆美尔元帅的要求,又能尽量避免和苏军发生正面冲突,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少土军军官听了这话,仔细一琢磨,觉得这个办法似乎可行,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毕竟在他们看来,现在好处已经到手了,再去战场上拼命厮杀,那可太不划算了,当下最要紧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只有保住了性命,往后才有机会继续享受这些既得利益。

  “那就这么办,先出兵吧,不能给德军找到任何攻击我们的理由。”先前开口说话的那位军官见大家达成了共识,连忙趁热打铁地说道,想着先按照这个办法行动起来,也好暂时缓解一下眼前的危机。

  “是。”众人齐声应道,随后便开始着手安排出兵的相关事宜了。

  没过多久,隆美尔元帅就收到了土军出动的消息。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那原本紧绷得像拉紧的弓弦一样的神情,总算是舒缓了一些。

  他心里很清楚,要是土军继续装死,对他的命令不理不睬的话,他可真的会毫不迟疑地率兵去进攻土军。

首节 上一节 705/7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