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99节

  这倒不难理解,性格敏感内向的人,见到性格阳光外向的人,自然就像是阴冷角落里的向日葵见到太阳一样,朱雄英虽然也有不足,但他的性格确实能够感染旁人。

  “八叔开心就好,多出来走走,就免得胡思乱想。”

  潭王朱梓只是摇了摇头,他这个状态,哪是旁人几句劝说就能改变的?他自己也知道胡思乱想不好,但是根本控制不住。

  朱雄英看着他这样,后半句话没说出口等你过几天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就没时间瞎琢磨了。

第172章 朱雄英的谋划

  天光渐暗,朱雄英终于趁着宫门落锁前回来了。

  东宫的灯光明亮了起来,朱雄英穿过长廊,他的身影在灯笼的摇曳中若隐若现。

  其实今天考察的结果并不算特别好,莫愁湖那边情况的恶劣,还是出乎了他的想象。

  “汪汪汪!”小黑追着朱雄英的裤脚跑。

  喂了弟弟养的小狗一点食物以后,打发走了小黑,朱雄英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翻了翻他这里也有的《十七史》,朱雄英查到了潭王所提的萧综是怎么回事。

  萧综的母亲是南齐皇帝萧宝卷的宫人吴景晖,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后建立南梁并霸占了吴景晖,此时的吴景晖已经有了身孕,但萧衍并不知道,七个月后就生下了萧综,虽然萧综名义上是萧衍的

  萧综长大后,有一天吴景晖把事情告诉了他,萧综为了验证真相就用了骨血认亲的法子,挖出萧宝卷的遗骨,割开手指而血滴在骨头上瞬间就渗入了,萧综还是不信,就回家将自己才一个月的儿子给杀了,然后埋地里等变成了白骨,他滴血又是瞬间渗入,萧综终于相信了自己是萧宝卷的遗腹子从此以后他整晚号啕痛哭,还在屋里撒满沙子,整天光着脚在沙子上走路,因此脚下长了厚厚的茧,疯狂地折磨自己,最后在一次战役中作为主帅,叛逃到了北魏。

  看完这些,朱雄英若有所思,他似乎已经明白了潭王朱梓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又为什么会被吓成惊弓之鸟了。

  “心结难解啊”

  此时侍女们早已准备好了沐浴的香汤,袅袅的蒸汽带着花香氤氲在整个房间里。

  朱雄英褪下繁复的衣饰,跨进木桶里,温热的水轻轻拂过他的身体,带走了一日的疲惫。

  苏日娜切了果盘,放到他旁边。

  朱雄英抬头看了她一眼,轻声问道:“苏日娜,最近宫中可有什么流言?”

  苏日娜微微欠身,衣衽随之一荡,她的声音轻柔而恭敬:“回圣孙,最近宫人们都在谈论您的预言,自从上次您预言了潭王和鲁王的事情,并成功帮助两位王爷避劫渡厄以后,大家都对您佩服不已。”

  朱雄英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知道自己的预言在宫中引起了轰动,但他更清楚这只是一個开始。

  朱雄英缓缓地闭上眼睛,让自己完全沉浸在温热的水中,心中的思绪却如同水波一般荡漾开来。

  眼下他有几件事情要想清楚。

  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要把手头关于莫愁湖的改造项目做好,而且要又快又好,这是朱元璋交给自己的第一件事,关系到自己在爷爷心中办事能力的印象,决不能出岔子,所以今天既然考察了一圈,那就得尽快找道衍商量一番,然后正式开始行动。

  第二件事情,则是关于第二个预言,自己把明史里面从洪武二十年开始的事情早就刻在了脑子里,关于潭王和鲁王的第一个预言,不过是牛刀小试,第二个预言,也就是今年必定会发生的另一件大事,预测出来才能真正让朝野震动,正式树立自己的威望,从而奠定自己神权的基础,来为接下来靠近大明的最高决策层更进一步。

  第三件事情,就是关于时空虫洞的事情了,自己虽然随身携带了一些来自现代的物资,但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这都是杯水车薪,因此尽快利用上两个虫洞与现代世界联系,从现代世界获取源源不断的物资,才是正经事情.自己刚刚站稳脚跟,还没有来得及跟那头报平安呢。

  如今自己确定了皇孙的身份以后,就可以开启下一阶段的交易了,也就是将这个讯息用事先准备好的暗语,通过位于秦岭的虫洞告知沐胜,同时让沐胜送一批武器过来帮助蓝玉征服西域。

  至于沐锦月是否要进行穿越,那就要看她本人的意愿了,而朱雄英自然希望她能够过来,因为一方面是在大明世界,想要找一个他能够称心如意符合他三观的女子实在是不好找,另一方面则是有了沐锦月,才能拴住沐胜,沐胜既有钱又有势力还有渊源和感情,有了这条线,朱雄英不必亲力亲为从钟山的虫洞回到现代世界运货,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资。

  虽然说起来可能不好听,但其实朱雄英跟沐胜做的,就是一笔长期交易,毕竟对于沐胜来说,这是能够让女儿母仪天下的机会,现代世界怎么可能有这种机会?

  当然,或许有人觉得这根本不算什么,但每个人自然是有每个人不同的想法的。

  至于第四件事情,则是明天要去给朱元璋问安,把自己的计划跟他说一下,顺便加深一下感情。

  毕竟,皇爷爷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真正能够站稳脚跟的依靠,对于这一点朱雄英想的很清楚。

  只要朱元璋活着一天,他就根本不必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真正需要在意的,只有朱元璋的看法。

  朱元璋对他做的事情满不满意,态度高不高兴,才是朱雄英需要着重考虑的。

  而对于朱元璋来讲,虽然眼下的事情不算什么大事,但能否处置得当,却关乎到朱雄英在他心里的印象分.当然了,就算是按最差的结果去估计,哪怕朱雄英把这件事情办砸了,所有人都得罪了还没办成,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也不算什么,吸取经验教训呗。

  只不过,朱雄英自己不能接受自己失败,他不仅要把莫愁湖周围改造做好,而且要做成标杆式的商业区,让这里创造源源不断的商业利润,只有这样,他才能带着政绩去说服朱元璋,说服文武百官,证明他是未来大明最合格的继承者,证明他想要走的政策路线是对的。

  实际上,朱元璋对于朱雄英的期许是很高的,同时他的容忍度也很高,对于朱元璋来说,朱雄英是他心目中最合适的第三代继承人,但同样朱元璋也清楚现在朝中有很多人,尤其是文官,是不太认可朱雄英的,所以朱元璋才给了朱雄英表现自己的机会。

  看着陷入了沉思的朱雄英,苏日娜静静地守候在一旁,她的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敬意.这位年轻的圣孙不仅有着天生的尊贵身份,更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远见,在她看来,朱雄英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辰,注定要熠熠生辉。

第173章 礼有嫡子而无嫡孙

  第二天早晨,朱雄英早早起身整理好衣袍,前往乾清宫给朱元璋问安。

  朝霞映红了半边天,宫中的琉璃瓦在初升的朝阳下有些刺眼,经过大善殿的时候,宫墙角落攀爬的蔷薇也悄然绽放,带着点点晨露,显得生机勃勃。

  然而,当朱雄英到达乾清宫时,却被告知皇帝已在坤宁宫,他于是转道向北前往坤宁宫,心中不禁有些好奇,不知皇爷爷一大早在坤宁宫作甚。

  明朝跟唐朝不一样,玄武门不在南方,不是用来给群臣入朝用的,而是在后宫的最北面而乾清宫跟坤宁宫其实是一个大的建筑群,中间有分隔,但也有通路,过了坤宁宫,就是玄武门了。

  踏进坤宁宫,朱雄英远远就看到朱元璋正陪着马皇后在悠然散步,这里虽然比不得西面的内花园,但坤宁宫里也养了很多花花草草,都是马皇后亲手养的。

  看到这幅温馨的画面,朱雄英心中一暖,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到他们。

  不过朱雄英还是被马皇后发现了,马皇后一身素雅衣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招呼着他。

  “皇爷爷、皇奶奶,孙儿来给您们问安了。”朱雄英恭敬地行礼道。

  “快过来。”

  说着马皇后便亲切地拉过朱雄英的手,上下打量着他,眼中满是喜爱。

  朱雄英也看着马皇后的衣裙,这个慈祥的老太太虽然贵为皇后,但却依旧秉持着朴素的生活习惯,衣裙上面甚至还有很多补丁,只不过这些补丁都是用近似布料打上去的,所以看起来倒也没有什么不和谐的破烂感。

  马皇后突然问道:“英儿啊,你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心仪的姑娘啊?要不要奶奶从勋贵家的女儿里给你物色一个?”

  朱雄英没想到马皇后会突然问及此事,只打趣道:“确有心仪的姑娘,但是人家不见得下凡呢。”

  朱元璋咳嗽了一声:“英儿现在还年轻,这事不急。”

  “怎么不急?别人家孩子这么大的时候都抱孙子了。”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朱雄英的手背,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姑娘可是要趁早下手啊。”

  朱元璋不禁笑出声来,指着道:“还是你奶奶疼你吧。”

  “别往外岔,再往后就晚了。”马皇后轻轻嗔了朱元璋一眼,假装生气地低下了头。

  朱元璋连忙像模像样的作了个揖哄她开心,看到这一幕,朱雄英心中暗笑,连忙转移话题。

  “皇爷爷,皇奶奶,孙儿今日来,是有正事相商.”

  随后,朱雄英把自己如何改造莫愁湖的计划和盘托出。

  朱元璋听完后,赞叹道:“这法子有些‘丁谓挖沟’的意思啊,前后呼应一举数得,不错,咱大孙果然是有想法的。”

  所谓“丁谓挖沟”指的是北宋时期开封皇宫失火,将皇宫烧成废墟,宋真宗命宰相丁渭主持修复皇宫的工程。

  而丁渭首先把皇宫前的御街开挖成一条大沟,取土烧砖、烧瓦,再把京城附近的沛水引进大沟内,使运送建筑材料的船只直抵宫前,竣工后又把废弃的砖瓦和废土填人沟内,然后修复原来的御街,这一统筹施工安排可谓举一举而三得,所以算是华夏工程建设史上的典范。

  朱雄英这套“拆迁安置房-改造环境-建立沿湖别墅-发展商业区”的设想,可以说跟丁谓挖沟的原理是基本一样的。

  而这件事情,满朝文武都吵过好几轮了,因为各种龃龉和利益牵扯,也没人拿出個靠谱的方案来,这个任务被朱元璋交给了朱雄英,没几日朱雄英就实地考察后交出了这套逻辑自洽而且不用朝廷出钱的整治方案,如何不让朱元璋欣喜呢?

  朱元璋愈发觉得,大孙不仅有种种神异,能力也是不俗,只要多经过事情的锻炼,日后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引领大明走向盛世。

  马皇后亦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向朱雄英,自己家的大孙子怎么看怎么喜欢,而且要是没有大孙,恐怕洪武十五年的那场大病,她根本就挺不过去,因此每每想到此事,马皇后都觉得亏欠了朱雄英,这时候她自然想要帮朱雄英争取一些利益。

  故此,马皇后主动开口说道:“大孙定是能做成这件事,让朝野上下好好开开眼界的,不过大孙这么好的才能,明年若是去就藩,怕是可惜了。”

  ——哎?

  朱雄英微微一怔,明年他确实满十八岁了,而且按照大明的规矩,哪怕他是太子的儿子,他作为亲王也是得去就藩的,直到朱元璋禅位或者驾崩,朱雄英被册立为皇太子,他才能回到京城。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根据宗法制度的继承原则,也就是【礼有嫡子而无嫡孙】,所谓“周之道,有适子无适孙,适孙犹同庶孙之例,要适子死后乃立适孙”,意思就是有嫡子在就不立嫡孙,嫡孙和庶孙无异;如果嫡子亡故,嫡长孙才会被确立为嫡孙,成为祖父的继承者。

  换言之,皇太子和皇太孙是不能同时存在的,皇太子在就不能立皇太孙,皇位必须有且只有一个第一顺位继承人。

  从古至今在皇位继承逻辑的上,都没有皇太子和皇太孙同时出现的事情,这是一个悖论,普通百姓或许以为二者不是平级的,认为皇太子的继承权大于皇太孙,但在现行制度下,二者其实是平级且互不相容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出现二者同时存在,那么一旦皇帝驾崩,二者的继承权是相等的.当然,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么打破规矩的个例情况有没有?有。

  朱雄英了解到的,华夏古代历史上只有两例,也就是唐高宗李治立太孙李重润(李重照),明成祖朱棣立太孙朱瞻基,而后者在目前的洪武朝尚未发生,恐怕也不会发生了。

  这两个例能不能当常态?不能。

  李治、朱棣在有皇太子的情况下立皇太孙的行为,明显是违背宗法制继承原则的,而之所以二者这么做,都是因为在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条件下,皇帝必须确保皇位传承到自己的血脉手里,属于是不得已之举而一旦有皇太子和皇太孙并立,那就说明,皇帝认为王朝存在着极大可能会被倾覆,两个备份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政治信号。

  而在目前洪武朝的和平时期,皇位完全能够做到有序交接,如果释放出这种信号,所带来的政治影响是极为消极且负面效果极大的,除了给朱标和朱雄英之间人为划开一道不可弥合的裂痕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朱元璋绝对不会选择同时册立皇太子和皇太孙,也正是基于这一点,马皇后才会帮朱雄英讨要明年就藩后的好处。

第174章 应天府

  朱雄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明白马皇后的用意,也深知在皇室之中亲情与权力的交织往往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到了岁数不就藩肯定不行,拖着也不是办法,而且朱元璋也打算帮助朱雄英培养出一套自己以后能用来治国的班底先来充任王府属官。

  因此,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虞地不好,如今中原人口尚不充实,明年不如改封到吴地。”

  吴王?

首节 上一节 99/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