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的爷爷朱元璋

我的爷爷朱元璋 第274节

  正是因为有着军队的支持,朱雄英这些年才能一直隐忍坚持下来,因为只要有军权,就没什么好怕的。

  朱雄英不可能做出弑父之事,他要合理合法地继承皇位,所以也一直没有任何出格的举动。

  只不过,皇宫里的守卫,也有相当数量,都是朱雄英的亲信。

  因此,准确地说,是在皇帝的寝宫里,用类似“吕后长乐宫杀韩信”的手段,拣选些健壮妇人麻袋套头,才有机会。

  亦或者,就是用火铳伏击。

  但不管怎样,这都建立在皇帝离世后,吕氏掌握着第一手的信息,能在寝宫进行布置,通知朱雄英来,同时请君入瓮的基础上。

  这些缺一不可。

  吕氏不知道是否可行,但这显然是她唯一的机会了。

  至于剩下的事情,说实话,吕氏也没考虑过.朱雄英要是真的莫名奇妙在宫里暴毙了,被以“探望”之名叫回来的朱允炆就能继位?立嫡立长,文官叫的再响,可勋贵们要是迎立朱允熥又该如何?

  但总之,干了再说!

  不干的话,对于吕氏来讲真就是等死了。

  很快,朱标每天清醒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到了后来,甚至两三天才会醒那么一小会儿。

  朱标也清楚自己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对于自己这一生,朱标没什么太多的遗憾,他本来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农人之子,但他爹这个老农,硬生生完成了华夏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身份转变,让他变成了大明帝国的第一位太子。

  朱标是父皇母后喜欢的太子,是弟弟们敬仰的兄长,是大臣们眼中的仁君,他没有奢侈的爱好,喜欢读书,为人勤奋、宽和、节俭,对所有人都很好,他统治的这十二年,注定会在历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都会将他与汉文帝相提并论。

  ——他是一个好的守成之君,他没有败坏朱元璋留下的大明江山。

  五十五岁的寿命,在这个时代的贵族阶层中来讲,其实也算长寿,虽然没有活到七老八十,但要说天不假年,对于朱标来讲,也说不上。

  朱标在弥留之际,担心的事情不多,一是怕马太后伤心过度,马太后今年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了,转过年,虚岁就是八十岁,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是伤心事;二则是担心吕氏和她的儿子们,毕竟是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妻子,这些儿子也都是自己亲儿子,朱标怕自己驾崩以后,朱雄英对他们会不利。

  而朱雄英这时候作为太子,已经实际上担负起了皇帝的职责,维持整个帝国的运转,无法每时每刻都待在乾清宫。

  所以朱标断断续续口述了自己遗诏的内容.按照华夏历史留下来的惯例,这个东西不太作数就是了。

  很多时候,遗诏还是矫诏,只取决于拿着的人是成王还是败寇。

  十一月二日这一天下午,朱标驾崩了。

  吕氏怀揣着赌博性质的侥幸心理,设下了埋伏,派人让朱雄英速来乾清宫。

  但很快,她就感到了恐惧。

  朱雄英并没有火急火燎地赶赴乾清宫,而是去西宫请马太后。

  随后,接到了朱雄英手令的五军都督府,开始无视朝廷规定,在蓝玉的命令下,调动京城周边上十二卫的兵马,五城兵马司开始全城戒严。

  用军队控制了京城内外,朱雄英与勋贵武臣们,在一众甲士的陪同下,簇拥着马太后前往乾清宫。

  吕氏明白,她彻底失败了。

  只要有马太后在,其实不管朱雄英来不来乾清宫,他都能继承皇位。

  而在控制了全部局面后,堂皇而来,则更是朱雄英运筹帷幄的体现。

  不过好在,朱雄英并没有为难她。

  因为朱雄英不想留下一个“弑母”的罪名,吕氏不是他的亲娘,但在名义上,皇后就是他的娘,这个跑不了。

  朱雄英在大行皇帝灵前即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皇位交接的顺序,不是先帝驾崩,然后太子就即位了,而是太子先守孝,才登基。

  太子守孝的这个时间,按照儒家礼法是三年,也就是二十七个月,但是不可能三年没皇帝,所以发明了“以日易月”,以二十七天代替二十七个月,太子要给先帝守孝二十七天,否则不尽孝道就是不合礼法,哪怕是嫡长子,也会缺失继承合法性。

  但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大明也不可能二十七天没皇帝。

  所以,这二十七年内,朱雄英严格定义是“代皇帝”。

  灵前即位走的就是代理皇帝职责的这个程序,按照先皇名义颁布的遗诏,在在大行皇帝灵前即位,就算是完成了皇权的交接。

  从这时起,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手持遗诏的太后,都要对新皇行君臣大礼。

  而完成登基大典后,就从“代皇帝”变成了正式的皇帝。

  接着就是转过年改元,如果先帝驾崩的时间是在春天,那其实先帝的年号,新皇还得用一年才能改。

  冬日很快就过去了,又是新的一年。

  结束了守孝期,京城的满城白绫被逐渐撤了下来,过年的喜悦冲散了人们思念朱标这位仁君的哀伤。

  新时代,到来了。

第318章 番外:四叔的征西大将军生活

  永平七年,河中之地。

  十余万明军骑兵跋涉过戈壁大漠,在此扎营,可谓车帐如云,将士如雨,马牛被野,兵甲赫天。

  “昔年耶律楚才所著的《西游录》,记载西辽名城曰河中府,以濒河故也,甚富庶,用金铜钱,盛夏无雨,引河以激,有葡萄酒味如中山九酝,如今一看,果然不假。”王府属官金忠说道。

  燕王朱棣,此时引兵纵马越于高丘之上,俯视军营,心中豪情顿生,他随手解下水囊,灌了几口甘甜的葡萄酒,只笑道:“古人有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若每日皆能如此畅快,故土亦不愿归矣!耶律大石西征,于此建万里之国。本王今至,何妨效之?”

  言罢,豪情更添。

  大哥朱标驾崩后,朱棣本以为自己的日子会过得难过一些,毕竟,自己的那个大侄子,跟自己好像从小就犯冲但出乎意料,这位新皇的种种举措,反而对极了朱棣的胃口。

  朱雄英登基后改元永平,年号似是有承平之意,仿佛要再现“文景之治”一般,继续沿用轻徭薄赋不兴战端的国策。

  然而很快所有人就都理解了“永平”这个年号的真正涵义

  朱雄英以铁腕手段,开始大规模肃贪,同时召回东宫属官,整顿庙堂,并且对军队开始大力度整顿。

  紧接着,就是对士绅地主加税,严格执行考成法,缩紧进士录取,颇有洪武之风。

  朱标时代文恬武嬉以为天下太平的风气,很快就开始改变。

  整个大明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内部的重新整顿和统一思想,大明的远洋舰队开始尝试第一次环球航行,积极向海外获取市场、原材料产地、殖民地。

  日本的战火,也燃烧的愈发剧烈。

  随后,朱雄英对叔叔们下手了。

  朱雄英没有削藩,没有用《推恩令》,而是效仿蒙古帝国之举,朝廷支持藩王尤其是塞王向外远征,打下来的土地,归藩王所有,是真正的列土封疆,而不是只有军权没有实际土地和财政权的藩王,但同时也就要离开大明发展了。

  当然,大明朝廷提供的支持是有限的,用兵的方向也有规定,愿意搏一搏的,可以去试,功成裂土还是兵败身亡都是自己的运数。

  但是要继续待在国内的,则会被收回兵权,其他不动。

  八大塞王里,有人选择了远征,也有人选择了交出三护卫,当一个太平王爷。

  选择远征的这里面,就以朱棣最为积极,他主动选择了最难打的方向,也就是东察合台汗国以西的帖木儿汗国。

  此时帖木儿已经故去多年,他建立的庞大汗国陷入了内乱,他的第四个儿子沙哈鲁占据了两河流域,最有望成为重新整合汗国的大汗,而帖木儿的两个孙子,则占据了河中地区。

  朱棣的目标,就是河中地区的首府,撒马尔罕。

  远处的沙漠出现了一些身着白衣的骑士,当地人以白衣为吉色,以青衣为丧服,故皆衣白,与华夏迥异。

  见到白衣,朱棣的眼里闪过一抹黯然,似是回忆起了什么,但随即扬鞭朗声大笑道。

  “本王少时,太祖高皇帝有戏言,清沙漠者燕王也。”

  “此生所愿,不过如魏武故事——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死后刻‘故征西大将军之墓’矣。”

首节 上一节 274/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孤,始皇先祖,逆天立人道

下一篇: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