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20节
许心素问道:“王姑爷觉得如何?”
王文龙解释说:“他们把檀香票当做盐引来运营,对于檀香票的风险估计太小了。”
“这是圣上点头的事情,该不会有什么风险吧?”许心素笑道。
许心素和李旦是结拜兄弟,他也是李家集团最重要的成员之一,但李旦年纪已经大了,许心素需要为自己的后路考虑。
许心素只负责经营李旦在泉州老家的生意,和武装团体的关系不深,他想要洗白做些简单的贸易。在他看来檀香票生意有皇家背书,十分稳妥,甚至想推着李旦接受。
王文龙却没这么乐观,摇头道:“要福建商人认同檀香票没那么简单,海主全都是有着武装的,你说不让他们运檀香他们就不运了?推行檀香票的过程不会比海上贸易少多少风险。”
许心素有些为难,笑了笑,道:“山西学徒没什么城府,等他们师父黄老板来了,建阳与他商谈或许会有不同想法。”
“或许吧。”王文龙不想拂许心素的面子。
见过曹二和曹三喜之后,王文龙回家就写了一封信,又去找熟悉的海主联络船只,得知第二天就有一支船队要去山东。
王文龙便叫人去照着曹三喜的身量买了长衫、书囊、文房等物,然后派人去请曹二和曹三喜到家吃饭。
李国仙回李家看哥哥去了,沈宜修听说王文龙要请客,连忙带着仆妇内外操持,弄了一桌颇丰盛的席面。
曹二和和曹三喜到家时,看着一桌酒菜,眼睛都直了,王文龙笑着请他们坐下,两人颇为拘束,王文龙也不见怪,先让两人吃饭,吃的差不多了才在餐桌上便将船队明日就要北上的事情告诉两人。
虽然早有猜测,但是听出王文龙这是真要送曹三喜去读书,兄弟两人都是激动的无以复加,曹二和拉着曹三喜起身,两兄弟一下又跪了下去。
沈宜修看着两人跪在王文龙面前口呼恩人的场面,不禁一愣。
直到王文龙拿出为曹三喜准备的读书用品,还有自己所写的推荐信,嘱咐曹三喜到了山东要好好学习,沈宜修才知道王文龙这是周济了一个商人子弟去读书。
瞬间沈宜修看向王文龙的目光都是自豪与钦慕:怜贫爱士,广开文教,这可都是积大德的事情,自家男人总是这般仁义,磊磊大丈夫,真让人割舍不下。
王文龙当天晚上便留曹二和和曹三喜在家中休息,第二天一早又派人送着曹三喜去码头。曹二和感动不已,连连回头的走了。
下午,曹二和又急忙跑来,告诉王文龙自己的师父到了泉州,在粮铺中等他。
王文龙跟曹二和一起来到李家粮铺,旧件以一个附属的商人跟着粮铺掌柜一起走来,那掌柜的介绍道:“姑爷,这位便是黄云发,是往来福建的一大票商,和咱们李家有多年的生意往来,姑爷从老爷处换的盐引票据多是从黄老板处兑来的。”
“你好,黄老板。”
“建阳先生!”
王文龙拱手,黄云发则恭敬地作了个揖。
王文龙感觉黄云发的名字很耳熟,似乎哪里听过,问道:“黄老板是做山西一带的生意,还是关外生意?”
“关外生意,”黄云发颇有一股豪商的自信,笑道:“山海关以外,我有三家货行,十几间银楼,都跑辽东的贸易。”
辽东贸易?
王文龙猛然反应过来,这个黄云发不就是满清的八大皇商之一吗?
在明清交际之际,一些山西商人看到了清朝崛起的势头,于是在正常贸易之外海岸中为满清输送军需物资,并提供各种关内情报,甚至帮助满清策反、收买明朝边将。
其中有八大家最是得力,清军入关之后,顺治便在紫禁城召见这八家商人,并且由内务府封“皇商”。
当然,所谓八大皇商最后都没啥好下场,满清的官方生意旗人自己都做不过来,哪会放给山西商人来做?
八大皇商中混得最好的也就是范永斗的介休范家,挺到乾隆年间才被抄家,其他七家皇商连传记都没留下。
第784章 汉奸
“八大皇商”中最出名的范永斗这时还没发迹,他和满清的贸易是在张家口做的,要等等满清联合了蒙古王公,可以借助北直隶的边境线获得物资,范永斗才迎来出头之日。
现在满清还没有这个实力,倒是往来辽东的黄云发更可能勾搭上满清。
王文龙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和黄云发招呼之后,便坐下来听他的商业计划。
黄云发笑道:“在下听说了建阳先生对于檀香票信誉的怀疑,此事容易解决,我在辽东筹集了一笔资金,有多少檀香票便吃下多少,决计不叫李老太爷为难就是。”
“黄老板拿下这么多檀香票打算怎么用呢?”王文龙不解其意。
黄云发笑着说:“檀香票和盐引一样,都是朝廷给的官票,哪怕檀香票不像盐引一般有律例保证,但在几年之内还是能有一定价值的。总有要用钱的人不方便搬动大量金银,便需要这些官票将钱花出去。”
他躬身向前,小声说道:“在辽东这样要用钱的人不少。”
王文龙一愣,然后很快明白了,这货多半已经联络上努尔哈赤。
黄云发消化檀香票的办法就是用檀香票给努尔哈赤洗钱?
王文龙突然很想说一声妈卖批,许心素这都找的什么货色?
他知道努尔哈赤还真能把这些檀香票用出去。
这些山西商人和努尔哈赤交易也是为了钱财,这些山西商人在历史上的另一个称呼叫“参商”,原因就是后金建立之后,山西的八大皇商几乎垄断了辽东的人参贸易。
山西商人们将战略物资和情报运到辽东,等待一阵就换回努尔哈赤给他们的人参,这种贸易用白银做流通物太不方便,想把白银运到建州不比运粮食容易,反而是盐引或者檀香票这样的官票正好作为交易之间的货币。
王文龙既然得知此事,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他默默听着黄云发说话,不置可否,打算回去之后马上便给李旦写信。
黄云发笑道:“建阳先生熟悉经济学,想必知道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官票在辽东的许多地方就相当于货币,而且辽东对于官票需求旺盛,哪怕李老太爷手中的檀香票再多,一两年间都还不能满足辽东的市场。一直有人愿意购买檀香票,檀香票的价格就不会下跌。”
“呵呵,或许如此吧。”王文龙干巴的回答。
黄云发让曹二和拿过自己的包袱,从中拿出一纸合同道:“建阳先生可以问问李家的人,我的信誉是十分不错的,李老太爷每次找我兑换盐引,我家都给的十分公道价格。帮助李家承包檀香票之事,我定能做到。”
盐引这种可以代替货币的官票价值根据时间的不同,会上下浮动,比如到了产盐季盐引价格会上升,大量盐引交割日期快到的时候价格便会下降。
能够在任何时间都拿到合适价格的盐引的渠道,对于李家海商集团肯定十分重要,光凭这一点李旦就不可能搞坏和黄云发的关系。
王文龙问:“我找家中拆借的盐引也是从你出来的?”
“是也,”黄云发得意的笑道,“建阳先生几次要大动钱财,李少爷都曾来我处拆借,如此说来其实我与先生也有合作,只是先生不知我名字罢了。”
“我想在辽东建一个兑盐引的渠道,这生意可做得?”王文龙问。
黄云发连连摇头:“这事实在为难,辽东的盐引买卖、官票汇兑都是山西乡党在做,哪怕我自己给先生一些股分,也会得罪同乡。山西乡党在外间是很团结的,谁也不敢背后捅刀子。”
王文龙默然,想要和这些私通建州女真的商人抢生意难度无比之高,哪怕他花了大本钱到辽东开了汇兑铺,将辽东盐引兑回南方,他的汇兑铺多半也会被山西商人联合起来挤垮。
更让王文龙无语的是,他走南闯北做生意所用从李家拆借的盐引,大部分也是来自黄云发。
得知自己没有少给黄云发帮衬生意之后,王文龙已经没有任何谈论的兴趣。
他借口身子不适离开粮铺,到家就钻进书屋写信,叫家人马上送给老李,劝他别同黄云发牵扯檀香票生意。
李家大厝。
刚刚回到泉州的老李躺在太师椅上,叼着烟斗,询问道:“许老弟觉得此事如何?说说你的想法?”
“王建阳是你的女婿,我如何说?”许心素苦笑道。
两人都看了王文龙给李旦的信,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王文龙指出黄云发和努尔哈赤有合作,未来多半要遭殃。
李旦和许心素早就怀疑黄云发做的生意有些尴尬,看了信之后基本就相信了。王文龙刚从辽东回来,而且接触过辽东高层,再把一些后世的史实当做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写出来,唬人程度相当高。
二,直白告诉李旦,哪怕和黄云发合作檀香票,在檀香票失去信誉之后也会价格暴跌,能把李家亏到倾家荡产。想要把檀香票生意做起来,唯一办法就是和皇家谈判。
最好能谈判获得部分月港收税权,最低限度也要得到月港都税司的税监指挥权。如果皇帝不愿意和李家谈判,那就说明李家的筹码太少。王文龙建议李旦去和其他代理檀香票发行权的商家联合,大家团结在一起达到一定数量后,逼得皇帝妥协。
联合过程中,李旦肯定要吃一点亏,但不联合的情况下,李家的投资几乎注定打水漂。
“这和建阳与仙儿的事儿没关系,”李旦吐出一口烟气道:“我觉得建阳所说的办法比黄云发的要稳妥,如建阳所说,若是皇帝真的不保咱们的檀香票,咱们亏的可就大了,得找他要点实在东西才行。”
李旦的头脑发热,终于在两个月之后退烧了,王文龙在信里写了一大堆万历皇帝怎么背刺盟友的事件,把他看的脊背发凉。
李旦发现如果万历皇帝真的不给檀香票背书,他手中的檀香票到时候就是一堆废纸。
万历每出一张檀香票到李旦手上,李旦就要给万历一定数量的钱财,檀香票能不能挣钱皇帝不管,但李旦的钱财如果给的不够数量,皇帝肯定翻脸。
正如王文龙所说,只有和皇帝谈到一个有公信力的条件,这生意才算得上可做。
但前提是,必须许心素来配合他。
李家海商集团并非李旦的一言堂,许心素、翁翊皇等和李旦拜过把子的海主也有很大发言权。
李旦道:“如果要联合,必然要更多钱财运作,我打算将日本的航线收两条,回笼资金,那两条线就放给杨禄去跑吧。”
这就是交易,杨禄是李家集团养来对付竞争对手的海盗,是许心素的人。
“如此么,照建阳的法子也行。”许心素终于点头同意。
第785章 银行家雏形
别看许心素一辈子只在岸上帮助李旦做干净事,他在李旦的集团内部,也有自己的利益输送渠道。
历史上李旦死后,李家集团分崩离析,许心素无法忍受屡次被朝廷勒索,于是直接投靠官府,拿出二万金买通了当时的福建总兵俞咨皋,招抚了已经成为真海盗的杨禄,带着杨禄的兵马成为水师把总。
不过一个水师把总保不了他的命,许心素和李家集团同气连枝,失去了李家的保护,他几乎不能独活。当上把总仅仅两年许心素就被郑芝龙杀了,钱财兵马也全归了郑家。
所以哪怕李旦不给许心素利益,许心素也只能跟着李旦干,李旦对他的态度已算得上礼遇,许心素也适时的就坡下驴。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以李旦的地位,只要他愿意出力气再做些退让,联合福建的其他海商一起垄断福建檀香票发行权轻而易举。
李旦派人接洽漳州、福州、莆田三家檀香票发行商,三家发行商立刻派人前来泉州商谈。
同时李旦也派人去接触月港都税司,表示愿意跟税监太监联合,梁永也乐得利用李旦的钱财人马扩大自己的权利,两方一拍即合。联合向万历施压和请求,估计很快就能把月港都税司拿在手里。
有了月港税监做抵押,檀香垄断才算得上有了凭据。
大商人多半还能找到办法走私檀香,但是对抗不了税监的小商贩只能老老实实从联合起来的发票方拿票贸易。
王文龙给李旦的建议就是最标准的包税人做法。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