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12节

  刘应槐捋着胡子说:“这病我晓得治!”

  王文龙还没说话,刘应槐便兜售起自己的医学知识:“我听了杨海主手下人的医案,那医生以为破皮病发作之时牙龈出血、皮肤出现瘀斑、面色苍白,乃是血虚的表现。于是用补血药物,如当归、熟地黄之类。这纯纯是误诊!”

  “血虚乃是气血不足,人该有晕厥无力之感,血虚之人病到如此程度,该已经按压皮肤都不能回弹,如何又会呈现皮薄如纸破溃出血的情况?”

  王文还龙没回答,刘应槐已经摇头晃脑做老神仙态的说道:

  “这所谓破皮病,其实乃是血热!船行水上,人都以为水气十足,阴虚入体,却不知道水乃是反光的,海上太阳尤其毒辣,三五日便能将人晒至黝黑。船体又是木质,木不能散热,故而上下交相蒸,最是上火之所在。在这船上待上一两个月,断不会有所谓气虚之感,反而是血热过头。”

  他道:“血热之时血液流注加快血管脆性增加,从而出现出血、牙龈破溃等等症状。而对付此症,千万不能用补血药物,该用凉血之药。”

  “我在京城拟了一副方子,以生地黄为君药,以赤芍为臣药,佐以甘平之甘草,合成一味‘散热补凉汤’,对这出海水手所患的破皮病该有奇效。我打算将这方子无偿捐献给咱们的威海卫水手学堂,还可以派人来这学堂里培训医生。”

  王文龙恍然大悟,刘应槐之所以要来威海为参加成立的典礼大概就是为了兜售自己这个药方,借学堂的名气为自己扬名。

  王文龙问道:“刘御医有时间亲自到学堂里教授医术吗?”

  刘应槐笑道:“在下于京中还有些事情,平日抽不开身,但可以派一二门人来威海卫授徒。”

  王文龙抓住重点:“如此说来,刘御医门人极多呀?”

  这年代的御医不是啥挣钱的职业,在太医院供职的时候,一般不会收多少徒弟。

  刘应槐自豪回答道:“我在京城做了些生意,包了些医馆和生药铺,拜入门墙的徒弟也有不少。今年我又筹措了一个医药公司在京城发行股票,希望把盘子做越大,建阳先生首倡股票发行,我等都沾了先生的光啊!”

  懂了,这老小子之所以想要傍上威海卫水手学堂,就是为给自己的医药公司发股打广告。

  刘应槐为此准备的还挺充足,袖带里头揣了不少药方,专门抽出一张给王文龙,然后又往人堆里扎去,继续宣传自己将要派人提点威海卫水手学堂医学教育工作的新闻。

  王文龙左右找找,看见王化贞,连忙把他叫来。

  “你帮我看看这份药方如何。”

  王化贞看了一眼,道:“凉血止血的方子,用药倒还算中正。”

  王文龙点头。

  也是,刘应槐手下那么多资源,哪怕自己医术堪忧,找个合格的医生帮他写一份药方也不是什么难事,至于他的所谓土地,多半都是为了他的名气,所以带艺投师的。

  这样看来,他派来威海卫水手学堂教医术的医生应该也还靠谱,王文龙稍稍放心,打算到时候再让王化贞把把关,如果推荐来的医生不行,让学堂架空就是。

  正说话间,杨天生从人群中挤出来,径直向王文龙走来。

  就见他手上也拿着一张药方,脸色古怪,走到王文龙面前便小声说:“这方子能不能用呀?我听说那刘御医不如何靠谱……”

  刘应槐的祖父名声实在太响,不光是王文龙,只要听过刘应槐祖上名字的人,都对他的药方带着几分警惕。

  “这方子多半没用,”王文龙笑道:“杨老兄所说的破皮病应该就是坏血症,这是欧洲水手在航海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很简单,只要给水手们服用新鲜蔬果即可。”

  一般得几个月缺乏维c才会使人患上坏血症,现在还在大航海时代的初始时期,远洋航运还算是高技术行业,水手在船上待的时间并不用那么久。坏血症的大规模出现和攻克在原历史上要一百多年以后了,那时的水手已经成为纯纯的海上苦力,船主为了节省工钱多拉货,经常让他们连续几个月在港口之间飘泊,或者是去走极其困难的远洋航道。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们到达美洲后吃了些新鲜蔬菜,的确很快破皮病便养好了,回城之后却又出现,上岸不久又好。”

  王文龙没有说自己是从哪里得到这些知识的,但因为王文龙过去表现的过于知识渊博,以至于杨天生对于王文龙会掌握这些奇怪的知识,都感觉理所当然,很快就接受了王文龙所给结论。

  连王化贞对此都全然相信,他想想后,好奇问道:“船在水上航行几个月,如何还能保存新鲜蔬果呢?”

  “不要带蔬菜,带水果,橙子。”王文龙回答。

  杨天生却有些为难:“橙子?那未免也太贵了吧。用柑橘代替行不行?”

  宋人云“吴盐胜雪,素手破新橙”,橙子在明代的中国种植量少,远不如柑橘广泛种植,又方便食用,基本被认为是高档水果。

  王文龙摇头道:“柑橘的保质期远不及橙子,撑不到四个月的。”

  福建的橘子外销在这时也非常有名,一种叫做洞庭红的柑橘因为口味清甜,而且能够较长期的保存,在生产季常被人远贩到菲律宾一带发卖,但这玩意儿毕竟皮比橙子薄太多,也就在海上撑个一两个月就到了极限。

  王文龙知道对于水手来说,其实最优秀的海上水果是柠檬,这玩意儿干燥存放的情况下甚至能做到一年不坏,但这东西在明代中国的种植面积实在太小了,王文龙只能用橙子代替。

  橙子的保鲜能力比不上柠檬,但是耐心存储的情况下,放上半年也是有可能的,十四世纪,葡萄牙商人就将中国的甜橙带回欧洲,全程并没有变质,最终成功在里斯本栽培甜橙。

  而且欧洲人也发现了橙子在远洋运输中的优势,早在几十年前葡萄牙人又将橙子作为海上水果带到了南美种植,后世美洲的橙子产业都是由这一批最早来自大明的甜橙扩散而来的。

第768章 直臣不好当

  “惟有橙子能够承担这么久的保鲜工作,而且还要依据合适方法才能做到。”王文龙指导道:“先要选取新鲜无破损的橙子,一个一个用油纸包好,装入大竹筐中,竹筐离地悬吊在阴凉的舱室之内,每天派人检查,若是发现框中有橙子腐烂便要赶快取出食用,如此,新鲜橙子便能保存半年有余,足以应付海上旅程。”

  杨天生道:“建阳如何不早说?橙子最多出到十月份,如今已是小半年过去,也不知买不买得到呀。”

  “你二月份才回来,我如何早说?”王文龙道,“没有橙子就只能买其他柑橘类的水果,但橘子绝对不行,可以试买一些碰柑或者香橼,但一定要新鲜的,而且皮越厚越好,皮越厚越耐储存。”

  熟悉医药的王化贞思索了一番,道:“杨海主可以派人去广东寻访,那地方产一种做化橘红的柑子,还有新会专做陈皮的柑子,都是极耐储存的品种,说不定此时还有售卖。”

  杨天生拍拍脑袋:“这倒是提醒我了,我这便叫人去搜罗,离出海还有两三个月,总来得及。”

  王文龙又补充道:“在海上的橙子哪怕能放上半年但是口味也定然改变,直接吃会感觉淡而多渣,难以入口,最好方法是挤出橙汁,按每人每天四分之一个橙子的用量兑入饮水之中。”

  杨天生发现王文龙好像对于海上的营养补充颇多心得,正好趁机多问些,于是又问道:“饮水变质问题可有解法?”

  王文龙自然有招,点头道:“海上用水,药如老酒一般封坛,最好所有水在上船之前都要煮沸,趁热封死坛口,未曾使用的水不要见光,之后用一坛开一坛。而且还要备大量的酒,你们过去使用的老酒不行,得是蒸馏过的烧酒,越烈越好,等到航程后期,船上的储水变质时,就以一坛水四分之一坛高度酒的比例掺水饮用,如此可有效杀死水中浮虫。”

  杨天生苦笑道:“早知我上次出海之前就多找建阳问问这些门道,也不至于平白折损了弟兄。”

  探索美洲航线到最后,杨天生还是难免折损了人手,就是在船上喝水给喝死的。出海两个月后,船上储存的生水不只是长水藻那么简单,里头能看到各种昆虫的幼虫在浮沉游动,传统福建海主往水里掺黄酒的方法根本杀不死这些昆虫,把黄酒换成高度酒,虽然也不能完全杀虫,但是效果无疑要好上许多。

  正说话间,就见一顶官轿被众人簇拥而来,大家见轿子前面打出的是“知登州府”的官牌,知道是登州知府黄体仁到了。

  众人的态度不一,有人连忙迎上去,也有人故意慢吞吞躲在后面。

  在场的官绅纷纷窃窃私语。

  “这老苍头来了……”

  “何朋友,如何不上去烧烧知府的冷灶?”

  “这年纪的知府,还烧什么冷灶?”

  “可惜了,二甲进士何等风光,偏偏年届六十,天不假年呀……”

  “……”

  王文龙听到众人的议论声心中好奇,他走过这么多地方,乡绅们对于地方官都是追捧有这样,唯独眼前这个登州知府似乎格外不受人待见。

  黄体仁一下轿子就向主席台走来,就见他白发苍苍,身材瘦削,但是腰挺的笔直,一身官袍,那里的衣服却是白色麻布的,一介知府穿着朴素的甚至不如一个县官。

  先和王喜打过招呼,黄体仁又一脸激动的来到王文龙身旁,直接握着王文龙的双手上下打量,然后连连点头道:“听闻王寺丞在辽东被刺的消息,老朽夜不能寐,如今寺丞身体可还康健?”

  王文龙连忙拱手回礼:“小子已经无大碍了,多谢谷城先生关心。”

  黄体仁笑道:“王寺丞有所不知,老朽虽然年老,却也是江南物理社的成员,只是三角函数解不太精,是以总也选不上学社代表,以此论来,我还要叫王寺丞一声王社长呢。”

  王文龙颇为惊讶,这老先生还有这份闲心。

  黄体仁在江南其实挺有名气,他博览群书,留心经济之学,还是个水利专家,年轻时给很多官员做过幕僚,只不过科举上不太得意,黄体仁十几岁就在金山卫考中秀才,但五十岁才中举,六十岁才中进士,以此时的人均寿命来说,绝对是大器晚成。

  王文龙发现黄体仁一站到他身边,很多登州本地的官绅就都自觉地走远一步,甚至连李新都假装和人谈话,不往这里看,直到黄体仁跟王文龙打过招呼去入座,李新才走上来挨着王文龙坐下。

  王文龙道:“李海主不愿亲近黄谷城,难道在水手学堂事上与他有过节?”

  “过节倒是没有,”李新偷看黄体仁一眼,小声抱怨道:“我年初给这位黄知府送礼,所派门子竟被他打了出来,礼担子直接丢在街面上,且事后他派人好生数落了我一顿,教我好没面子。”

  王文龙点点头,这的确像是黄体仁能干出来的事儿。

  此君为官一大特点就是端正。

  当年黄体仁和徐光启是同届进士,而且黄体仁的排名还更高,原本李廷机是想要黄体仁进入翰林院的,但黄体仁主动表示“某老矣,不足辱此选。”主动将翰林院的机会让给了徐光启,自己则降一档成为了刑部主事。

  这里头当然有徐光启曾经是黄体仁的徒弟,两人又都是上海同乡的原因。

  但一般人真做不出黄体仁这样的选择,以这年代的平均寿命,黄体仁六十岁就要考虑养老的事了,翰林院的官职清闲无比,黄体仁完全可以在京城颐养天年。而他选择的刑部主事不光本职工作累人,过上几年还要外放,很可能直接死在任上。

  只能说黄体仁做这事儿不是为了名声,而是真的认为翰林院在为国养士,他年纪大了,不想耽误国家取材。

  王文龙又看看其他不愿靠近的官绅,甚至连狗皮膏药似的刘应槐都没有主动和黄体仁搭话,问李新道:“别人为何不过来呢?”

  李新道:“大概是因为黄知府为戚继光请谥号之事……”

  名将戚继光当初是张居正的门下,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憎恶连带到了戚继光身上,戚继光病逝之后,万历不闻不问,戚继光的尸首停灵两年,直到他儿子专程到京城请求恤典,朝廷才下诏祭葬,但始终没有按照礼制给予戚继光谥号,好像是将此事忘了。

  戚继光就是登州人,但之前的知府一直不敢碰此事,直到黄体仁上任,他打听到此事立马就收集了一大堆戚继光的立功材料写成折子,提醒万历皇帝给戚继光赐谥号。

  李新道:“官绅皆怕圣上怪罪此事,故而不敢和黄知府亲近。”

  王文龙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直臣不好当呐。”

  就万历那个算小账的性格,怎么可能是真忘了给戚继光追加谥号?黄体仁也不可能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只能说他是真正直,为了替戚继光恢复名誉,敢于赌上自己的乌纱。

第769章 开学庆典,拍胸舞

  随着黄体仁的到来,今天的主要官员也到齐了,一个水手学校的先生主持介绍了在场众人之后,黄体仁便施施然起身,准备讲话。

  如果是按照官场上的规矩,黄体仁应该先让王喜讲话才对,黄体仁代表的是本地的官绅,而王喜则是代表着龙和盛公司,更是代表后面的皇家资本,理所应当要对皇上表示尊重。

  但黄体仁才不理这些,他的官职比王喜要大,而且要通过压伏威海卫水手学校的董事们来表现登州府对于本地学校的管理之权,更重要的是黄体仁对于太监群体没好感,如果龙和盛开海公司派来的不是王喜这个太监黄体仁说不定还会给点面子。

  黄体仁看不起太监就算了,关键王喜作为太监在读书人群体里名声其实不错,纯属是被这个倔老头身份歧视了。

  黄体仁作为登州知府为威海卫水手学堂做开幕致辞:“水手学堂,乃是天下义士与诸多海主共同筹资合办而成,也可说是仁人义士们期望加强海防的一种表现。海防海贸海运,本为一体,国朝若要强盛,向海而兴也是一办法……”

  黄体仁朗声讲话,好在直到最后他终于忍住没有将海防议题和纪念戚继光连在一起,给今天到场众人留了一份面子。

  接着便是王喜代表龙和盛开海公司讲话:“龙和盛开海公司成立以来,力求为民做好事,做实事,此皆圣上之教导,在这样理念之下,公司大力支持威海卫水手学堂之建设……”

  然后便是李新代表威海卫水手学堂的师生们讲话,他尽力用官话说道:“在下之前是个海商,获得水手学堂董事们之青睐,受邀前来学堂做个山长,万分荣幸。于读书识字上在下实在没多少能力,勉强不算个文盲,但在航海之事上倒也有些经验。在下所说也没什么大道理,只讲办学之原因。”

首节 上一节 412/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