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408节

  杨天生如果不找朝鲜人认可的势力做保护,福建商人想要从朝鲜人那里获得贸易几乎不可能。

  王文龙点点头:“我知道了,我想办法在辽东给你找个人。”

  “是谁?”杨天生颇为好奇。

  王文龙笑道:“李成梁。”

  杨天生惊讶的问:“李总兵不是同建阳有些过节?”

  王文龙笑着说:“前两日他给我寄了封帖子,说是想约我一见,我已经应下。”

  毛文龙颇为担忧的说:“师父,怕不是宴无好宴啊。”

  王文龙笑道:“放心,我从宁远讲到辽阳他都没动我,现在尘埃落定,何必再找我麻烦?”

  他转向杨天生道:“杨兄还有什么麻烦事,一并说来。”

  杨天生道:“第二件事是想找建阳讨些计策,美洲航线是找到了,但是那地方该如何开发,我实在摸不准。”

  美洲的土地实在是太大了,随便一个开发计划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杨天生思索半天也拿不出具体计策,只能来找王文龙出主意,这也是他北上辽东的主要原因。

  想到北美大陆的物产之丰富,王文龙也不得不慎重。

  他问道:“杨兄打算什么时候再去美洲?”

  “现在正在招募移民、准备物资,大概要等到三个月以后了。”

  王文龙问道:“夏天,那时夏威夷岛上的檀香木也该运回来了吧?”

  “我正是打算用这一批檀香带来的利润来吸引福建百姓,告诉他们海外有大利,以求招揽更多有本事的人材跟我一起去往美洲。”杨天生笑道:“说到此处还要感谢建阳劝我不要占据夏威夷,若非如此,现在我只怕血本无归啊。”

  “只是……”杨天生又提醒王文龙道:“贵泰山李家弄的那个什么檀香票,似乎有些风险呀。”

  王文龙点点头:“唉,我打算过两个月回泉州,那时再想办法吧。”

  夏威夷航线在去年被发现后万历很快下旨,要求所有从夏威夷航线回来的檀香都要在台湾岛和龙洋开海公司交割,从福建入关的檀香必须提供交割之后的证明才准予进入大明销售。

  欧洲国家习惯用垄断航线的方法独吞垄断利益,而中原王朝借助着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早就习惯通过垄断经营渠道的方法收税。官营盐、铁、茶这种手段大明玩的不要太溜,现在也就是檀香木数额比较小,所以大明官府还没盯上,正好成为龙洋开海公司这个半官方组织的财源。

  杨天生幸亏没有把夏威夷岛弄成自己的私地,要不然这会儿肯定会被大明的各路权贵针对,光是一个龙洋开海公司的力量就足以让杨天生家破人亡。

  让王文龙头疼的是,李旦也参与了檀香票的生意。

  这两年随着李旦年纪大了,李家的经营方式越来越保守。

  这次他们直接和龙洋开海公司合作,在台湾办檀香收购点,并且获得了“檀香票”权。

  李旦直呼王文龙这个女婿找的值,这个檀香票之权就是他用王文龙岳父的身份,走邹义的路子弄来的。

  而王文龙得知龙阳开海公司这一操作时已经晚了,看的直嘬牙花子。

  有了檀香票的檀香才能够成为合法进入大明销售的正规檀香,这是啥——这不就是檀香买卖上的盐引吗!

  而万历皇帝同意龙洋开海公司把类似发行盐引的权力授给李旦这样的大海商,而盐引又实际是一种国家税收,换而言之——李旦成了皇帝的包税人。

  王文龙连连叹气,这生意一看就知道后患无穷。

  国家没有征到檀香木的税收,这些利润全入了龙洋开海公司的腰包,而公司又不负责抓人,想用国家的军队、捕快等资源去查禁走私的檀香木,这不出事才有鬼。

  那些衙役卫所兵一分赚头没有,凭什么给你抓人?

  泉州各地的卫所兵多半不愿意帮忙,万历皇帝打的主意很明显是要李旦檀香票挣钱之后自己在泉州查禁走私檀香的。甚至连檀香票的利钱都会要李家先垫上。

  真不要高估万历皇帝的道德,这货坑合作伙伴都坑上瘾了。

  王文龙让李国仙连忙写信回去劝诫李旦,但路途太远,李家那边是什么反应,到现在也不知道。

  自己打算三个月后回福建,杨天生的海船也是五月份出洋,王文龙脑海中虽然有不少美洲开发的点子,但是具体要怎么实施也得需要实际看过之后才敢下决定。

  思索再三,王文龙突然问:“杨兄此次去美洲打算多久以后返回?”

  “此番要运人,路上用时需得久些,来去恐怕得要一年了。”

  这速度真不算慢,杨天生第一次探索夏威夷航线和美洲航线,都是抱着一往无前的心态去的,船上装足了补给,全程不寻找岛屿停靠,闷头往前走,如此才创造了三个月就横穿太平洋的记录。

  而他们这次去美洲是为了运移民去开拓的,船上要多装人,少装物资,且肯定要在一些岛屿停靠补给,速度会大大降低。

  原历史上到二百多年以后才有一艘“厦门号”成为第一艘从中国抵达美国的全风力中式帆船,在欧洲船长的指挥下,这艘船大概得用四个月的时间才能横渡太平洋。

  算上探路和考察的时间,往返一美洲耗时一年应该是这年代的正常水平。也怪不得万历皇帝不愿开发美洲,这地儿实在太远了。当然,站在王文龙的角度,江南物理社已经在研制蒸汽机,只要蒸汽船制造成功,中美航线三四个月就能打一趟来回。

  王文龙想到自己暂时手头上没什么事,且一年时间他还耗得起,突然萌生一个想法……不如,去一趟美洲?

第760章 轮椅发明人

  去美洲的计划王文龙暂时还没对家人说,接下来的几天,他专心休养身体,伤口愈合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不少,几天之后伤口已经发痒长出肉芽,王文龙也可以长时间坐着,不需要天天躺床了。

  他立刻搞了一项新发明——轮椅。

  轮椅这玩意儿据说古埃及就有了,但是这种小发明实在太没技术含量,甚至不会被专门记载下来,加上木质文物容易腐坏,轮椅在各文明中都找不到实物。

  后世影视里常拍诸葛亮坐着轮椅出行,但那更像是编剧的脑洞,和王文龙几乎同时空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倒是有一张坐在轮椅上的画,但那上头的轮椅只是个四脚加了小轮的凳子,那玩意儿推出去准摔。

  王文龙想做的轮椅则是前世二十世纪美国人发明的四轮箱式轮椅,这种轮椅也是王文龙前世所有人脑海中对于轮椅的第一印象,因为这个设计太经典了,出现之后变成了世界上所有现代轮椅的参考模板。

  这轮椅的设计最主要特点是有一对大小轮。两个大轮子固定在椅子两旁,轮轴不能转动,可以用手推到轮圈,两个小轮子则是万向轮,固定在脚踏下面。

  王文龙找来了辽阳城里一个细木匠人,很快发现对此时木匠来说这东西的制作并不难,万历年间可是明代木工手艺的巅峰时期,要不然也不能把后来的天启皇帝给迷成一木工爱好者,什么万向轮、操纵轮、铁轮轴,王文龙提出的要求被他轻松解决,不到两天时间,一张轮椅所需结构件便打了出来。

  甚至那木匠还对王文龙这轮椅有些不屑。

  在那木匠看来,王文龙的这个轮椅太简单了,不就是加了四个轮子的一张凳子吗?大轮子固定小轮子可以万向转,随便在辽阳城里找个细木工都能做出来,根本不显手艺啊。

  做完构建,木匠左看右看觉得这椅子不够气派,推荐王文龙在椅子上镶嵌螺钿、搞点雕花或者修漆。

  王文龙又不是搞奢侈品,自然全都拒绝,只要求木匠带着徒弟赶快把轮椅组装起来。

  木匠所以有些不情不愿,但也不敢违拗王文龙的意思,叫徒弟把轮椅拼好,上了猪皮胶,推了几下确定结实且轻便之后,王文龙便在李国仙和沈宜修的搀扶下坐上了轮椅。

  他稍稍习惯了轮椅的操纵,然后便如脱缰野马在屋里来回乱转。

  王家人、社学仆役,就连那木匠都看的目瞪口呆……

  四轮厢式轮椅的设计出现之后一百多年都没有改变是有原因的,这设计太经典,太实用了。

  就见王文龙坐在轮椅上,双手推动轮圈,不费多少力就能前进后退,两个大轮保证了轮椅的重心一直位于椅子中心,哪怕速度再快也很难翻倒,甚至过一些不太平整的路面也非常稳定。

  而脚下的万向轮又使得王文龙只要轻轻改变双手操纵的速度差就能调整轮椅的前进方向。

  王文龙坐着轮椅在屋中转了几圈,熟悉了操作,也是赶上他体力不错,转着轮椅居然比家里人走着还要快。

  仆人把王文龙抬到院中,王文龙摇着轮椅走的飞快,沈宜修看的颇为担心,连连喊:“小心些,别太快了。”

  王文龙笑道:“我手上有准,摔不了。”

  四轮厢式轮椅的稳定性相当过关,后室的残奥比赛运动员能直接摇着这种轮椅打篮球,虽然奥赛的轮椅是加固特制过的,但基础设计并没什么不同,只是在院里转几圈肯定翻不了。

  在院中顽耍的王阿难则直接被风驰电掣的小所吸引,拍着手在后面追:“爹爹载我,爹爹载我……”

  王文龙好些日子没运动,推着轮椅快速转了两圈之后渐渐没力,坚持运动到出了点汗才回到屋门前。

  那木匠早就看的两眼放光,连忙上去赞叹道:“王老爷,这轮椅是您设计的?”

  王文龙把怀中的阿难放到地上,点点头道:“我腿脚不便,便想出了这东西。你的手艺不错,轮椅做的很结实。”

  “小人不敢要工钱,老爷能把这活儿赏给小人是小人的荣幸。”那木匠眼珠儿一转,道:“只是小人觉得这轮椅上还可加个改动。”

  王文龙好奇问道:“改什么?”

  那木匠笑道:“您看这轮椅两边若是各加两组木扭,方便穿过抬杆,老爷出门不就可以当做滑杆来乘了吗?上台阶过门坎的也方便。”

  王文龙一听还真是,轮椅加滑杆的组合他还真想不到,倒也不是王文龙多么体恤穷苦,社会道德是和社会生产力相匹配的,本时空的生产力就是肩挑手扛的水平,孔圣人到这时空他也得坐轿子。

  只是王文龙来自后世,脑子里总缺这根弦,第一时间不会想到自己干嘛要坐轮椅,直接找人抬就是了。

  李国仙连忙说:“你给轮椅上装个木钮吧,银子不少你的。”

  她刚才见王文龙推着轮椅乱跑就生怕相公摔了,只是不好说出来拂王文龙的面子。李国仙是个软中带硬的,性格有主见的很,她不觉得王文龙需要做什么运动,只怕自家相公身体又受伤。

  “多谢太太,小人的意思,我把这木钮装上,后面再加一对推手,如此是抬是推都方便……钱小人就不要了,只求王老爷把这图纸给小人。”

  王文龙闻言一笑:“我倒是没想到这轮椅的设计还能造福世人,行啊,你把图纸拿回去吧。”

  第二天王文龙就坐着滑杆加轮椅的组合去见李成梁。

  在李家门口递了帖子,王文龙说明自己腿脚没好透,李家立马派了健仆出来换手把他抬进去。

  王文龙到这时空后一直坐滑竿,基本没坐过轿子,倒不是他怕犯礼法,而是轿子这玩意儿真不舒服。

  而看过明代的轿子就知道里头是什么样——就一块木板,只能当板凳那么坐。

  这甚至还是豪华版的,朝鲜越南等地用的是明代早期形制的轿子,连木板都没有,就是马扎那么高的一小块,人坐在里头得盘腿,王文龙在福建第一次坐轿,就觉得自己好像是赛神会上被抬出来的佛爷,盘着腿在轿子里飞,那叫一个别扭。

  轿子看起来漂亮,但是真不如滑杆有扶手靠背,可以像坐椅子一样靠着,来的舒服。

  李家宅中仆人来来往往都在整理东西,李成梁的请辞折子已经上到第三本,估计用不了就要批了,家人正准备搬回铁岭。

  唯独老李大马金刀的坐在花厅里看《春秋》,他放下书一抬头,就看到王文龙摇着个轮椅嘎吱嘎吱进来了。

  李成梁不禁皱了皱眉,心想:这小子还真是个不拘礼的……

第761章 对饮

  王文龙拱手道:“学生身上有伤,不好施以全礼,还望宁远伯见谅,伯爷坐读春秋,果然是名将风范。”

首节 上一节 408/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