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76节

  等刘士瑚唱完,众秀才们突然怂恿说:“建阳先生也吟一首诗吧。”

  “是啊,先生也吟一首吧。”这群秀才年纪轻轻都好热闹。

  连张山长也笑着说:“建阳先生难得来一次辽东,何不吟诵同乐?”

  王文龙只好苦笑说:“我吟的不好,那便来一首词吧。”

  “好。”

  一群酒气熏熏的读书人都拍手叫好。

  王文龙从没正经学过吟诵,也就是通过王骥德等人的酒场游戏知道些规则,他知道吟诵诗词时只按照诗词的音韵唱出来结果会十分难听,在吟诵过程中要有一条主旋律,在每次曲调走不下去时按照主旋律进行“加花”。

  王文龙在脑海中思索明末清初的诗词,第一反应就是那英演唱的那首纳兰性德词改编的《长相思》,就这个好了。

  王文龙咳了咳嗓子,敲着碗底吟诵起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刘士瑚、马烨等人都乜斜着醉眼,听王文龙缓缓吟诵。

  王文龙用的是后世的普通话,在他们听来有些像是直隶官话的口音,倒是能够听懂词句,不但如此,王文龙所吟诵的曲调加花份外的好听。

  能不好听吗,后世流行歌都是按着套路和弦谱的,翻来覆去那几个音程,怎么唱都不会错,比起这时从乡中小曲总结流传出来的曲调要工整的多。

  王文龙的吟诵水平不算高,但好在原本的现代编曲比较百搭,即使有些地方音律不合,在场众人也不会那么严格。

  从刘士瑚、马烨等人的角度,这首歌曲的曲调有些空灵,又有些莫名的悲伤。

  不光是曲子好,这首词的意境更是引人入胜。

  纳兰词被后世许多网络小说作为文抄圣品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词是一眼可见的好:用语亲切自然,不难理解,同时那股悲切哀婉的情调又是清奇。

  纳兰性德位列清初三大词家之首,而清后之人普遍认为清词胜过明词,是宋后独一家,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是性灵派在明末才出现,纳兰性德的诗词其实也是性灵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能够青出于蓝,而把他诗词放到这个时空就属于那种既超前又完全能够被接受的风格。

  而在场诸人又都是金州卫、复州卫的贵家子弟,和纳兰性德富家子出生的思想更加有共鸣。

  “好词,好吟诵啊!”刘士瑚不禁拍掌道:“建阳先生果不愧是关内的大家,这首吟诵胜过我百倍。这词写的奇好,学生却从没听过,敢是建阳先生做出来的?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先生也是刚出榆关,这思乡之情写的也太好了!”

  “刘朋友过誉,游戏之作耳。”王文龙也是喝酒有些上头,一个大牛直接就吹了出去。

  马烨突然道:“建阳先生这首《长相思》除了写自己心情,也是想到了宽甸六堡的军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这不就是六堡移民被赶回辽南的景象吗?”

  “啊……也有此意。”王文龙硬着头皮点点头,这年代的读书人也做阅读理解呀。

第692章 剧本邀约

  第二天一早,王文龙正在驿站里吃早饭,王平保突然进来说道:“文龙,有个金州卫指挥佥事的兄弟找你,说要你帮他写剧本。”

  “写剧本?”王文龙喝着豆浆满脸疑惑。

  王平保道:“他说的也不甚清楚,像是手下有个戏班。”

  王文龙点头道:“你请他稍等,我整理一下就会客。”

  王平保点点头去了。

  很快王文龙就见到了来请他写戏的马烔。

  马烔年纪不大,一副卿客相公打扮,上前先跟王文龙拱手笑道:“在下马烔,字成柏。”

  “有礼了,不知马成玉是你的……”王文龙疑惑。

  马烔回答说:“那是我堂弟,昨日的宴席在下也想去凑热闹,怎奈学业不济,至今还没有个秀才功名,没脸到卫儒学中去蹭饭吃。”

  王文龙点点头表示理解,辽东的秀才名额极少,甚至想要买个监生都困难,要是马烔在关内,早就买了个监生头衔了。

  “成柏前来找我有什么事?”王文龙直白询问。

  “昨日族弟宴罢归家,说起先生那首《长相思》,还醉着给在下念了一遍,听的在下佩服不已。”马烔夸了王文龙一顿,然后才道:“我家中也有几个影戏班子,如今正缺剧本。我听说先生这首词乃是为了宽甸六堡的移民所作,先生既有此心,何不将此事写做剧本?”

  和关内一样,组建戏班在辽东也是个很挣钱的生意,只不过辽东的娱乐市场还是太小,养不起真人戏班,主要是看皮影戏,这位马烔估计就是专门给马家管戏班的。

  王文龙笑道:“宽甸六堡移民的剧本?我写了,你们敢演吗?”

  “有何不敢?”马烨脸上闪过一丝傲气,颇为自信的道:“在辽南演皮影戏针砭时弊,只要不是污蔑诽谤,我们全然不怕,便是讽刺高淮高公公的小戏,我们就唱了多少出了!”

  马家不愧为金州卫的地头蛇,在这一亩三分地享有绝对话语权。

  皮影戏面向的对象本身就是底层民众,许多百姓还需要借看皮影的机会了解时事新闻,此时皮影戏里专门有一个“大师兄”的角色。

  “大师兄”或“大巴掌”不属于任何一出皮影戏任的人物,专门是演员操作用来在其他皮影演员备场的时,在荧幕上讲述时事段子的,类似于主持人的角色。

  乡里演出又没外人,戏班常常借大师兄之口传播新闻、针砭时弊,严嵩作乱时骂严嵩、张居正独向时骂张居正,高淮乱辽这几年,他在辽南皮影中更也是没少挨骂。

  这种演出方式没法管,除非统治者直接下令焚毁影箱、驱杀艺人,断了皮影戏演出,否则拦不住演员偷偷骂人。

  后世学者认为辽宁皮影的来源分为两路,一路是以凤城为中心的“辽南小影”,这路皮影有点像西北的皮影风格,很可能是辽金时期走蒙古草原从陕西一带传来的,而金州卫这一代流行的又是“辽南大影”,明显受到了华北皮影的影响,影人也更大。

  小影戏班还有不少少数民族观众,而大影观众基本都是关中迁徙而来的卫所兵后代,马家的皮影戏班就是辽南大影班子,属于卫所兵自己的文化圈,这就更不怕人管了。如果辽东都司的上官把这皮影戏班给禁了,辽南的军户们第一个先跟他们不干。

  王文龙问:“你们要我写戏,具体如何打算呢?”

  马烔说:“建阳先生这首《长相思》写得极好,我想在演出之时将此词写入唱词之中。”

  “这倒简单,我答应了。”王文龙点头道。

  马烔笑说:“另外还想让建阳先生在我们的戏上属个名字,我家还有润笔奉上。”

  王文龙摇头道:“就是你们写宽甸六堡的戏?这事我可不干,你们的戏班在辽南唱戏天不怕地不怕,我却不能一辈子待在辽南。”

  马烔道:“我家的诚意十足。”

  王文龙笑道:“我不缺你们那几个钱,此事还是另请高明吧。”

  马烔劝说道:“建阳先生一向最愿意为辽东军户说话,为何于宽甸六堡一事上一言不发呢?昨日席间先生也听了我东人的心声,宽甸六堡一失,辽东丧地千里不可避免。我马家办皮影戏班虽然也是为了盈利,但却也真心想为东人做些事情,也希望先生能够为此事高呼。”

  “马家高义。”王文龙表面上奉承,心中却不完全相信马烔的话,知道此君要他署名剧本,多半还是为了提高票房。

  不过他此次来辽东也是为了宽甸六堡之事,这说不定就是个机会。马家想利用王文龙,王文龙又何尝不想利用马家?

  王文龙假作思索一番,才为难道:“若硬要我来署名,则我不想写宽甸六堡之事……成柏先听我说,我固然关心宽甸六堡,但是如此直白的写出,日后上面查下来,咱们都不好交待。完全可以借古讽今嘛。”

  马烔疑惑道:“借古讽今?”

  王文龙笑着说:“丧权辱国之事,自古难道还少了?历史上类似情节,随随便便都能找出他十多个来,便拿这些历史事件改编成剧本,上面追查起来咱们还可说只是讲古之作。若是这戏唱的火了,剧本戏班都可以满辽东演着去,票房又不止于辽南一地了。”

  “这个么……容我想想。”马烔有些犹豫。

  他想要蹭宽甸六堡这一个大热度,但的确如同王文龙所说,如果照他的意思,剧本必然写得十分直白,除了金州复州这两个他们马家可以控制的地区,辽东的其他地方肯定不允许演。

  辽东的卫所彼此之间都讲辽东官话,辽南皮影的演出从山海关一直到铁岭都有受众,如果真能够全辽东演出,那票房的市场盘子可是很大的。

  王文龙太熟悉做生意的思想了,两三句话就把马烔说的要为自己服务。

  马烔终于做出决定:“建阳先生,您署名一个剧本,我给您一百两的润笔可行?”

  马烔觉得自己开除一百两的润笔已经非常可观了,剧本又不是小说,没多少字,更何况王文龙说是写剧本,多半给个大纲剩下让马家的幕僚自己补充,他又不要自己动笔,张张嘴皮就有一百两银子入账,马家觉得,这生意谁会不做?

  王文龙却摇头笑道:“润笔不用了,但我想在你的班社中占些股份。既然是为了宣传之用,我得有些股份才能保证班社能够照合约唱戏。”

  “这个……”马烔没想到王文龙会提出这样要求,皱着眉问:“先生要多少股份?”

第693章 三个剧本

  王文龙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着问道:“成柏可知我现在写一本书能挣多少银子吗?”

  “在下不知。”马烔老实说。

  王文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靠在太师椅上缓缓说道:“五百两。”

  “先生真是……生财有道”马烔实在不知该怎么反应了。

  关内市场的消费力要远胜过辽东,毕竟此时整个辽东才三百万人,而此时的松江府人口估计就超过了四百万,整个苏松常镇加上南京的江南核心区人口在三千万到五千万的数量级。

  再加上山东、江西、福建、两湖两广,万历年间内地的图书市场规模远不是辽东人可以想象的。

  王文龙对于自己的稿费并没有任何夸张,甚至说的还只是稿费,没有算上他自己入股出版社等等的收入,如果全部加起来,他一年写两本书能挣到的钱就是将近一千五百两银子。

  整个辽东的人口还比不上一个松江府,这么多钱,马烔的皮影戏班累死了也演不出来。

  “那好只要先生愿意出本子,我可以和先生直接就票房分成,我七你三如何?”马烔咬牙说道。

  王文龙笑道:“成柏果然爽快,如此我也不多苛求。我提供给你家戏班三个本子,只跟你们分票房,但你们必须保证三个本子都照我的原本来,不能为了戏剧效果胡乱增添,如果需要改动必须经由我的同意。”

  马烔思索一番,咬牙点头:“家中皮影社之事原本需要长辈商量而定,不过建阳先生肯给本子便是抬爱了,今日便由我大着胆子来做主了。先生的稿子我保证一字不改,一切演出方式也都依照先生决定而来。”

  这回轮到王文龙惊讶,因为马烔交出的是这年代戏班极为重视的改稿权。这年代戏班的作家不只需要写剧本,往往还会为戏班的演出提供指导,这时作家有没有改稿权便是很重要的分别。没有改稿权的作家,到底也就是作者身份,而有改稿权的作家权力几乎相当于后世的导演,甚至可以算导演兼制作人,对于戏班的运营都能作出指点。

  就比如汤显祖,他对戏子罗章二的班社拥有改稿权,便可以在书信之中吩咐演员演出之时“《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甚至可以要求演出方控制自己的演出开价,“往人家搬演,俱宜守分,莫因人家爱我的戏,便过求他酒食钱物”。

  王文龙原以为这种事情非得是马烔的家人商量之后才能答应,却没想到马烔看着轻浮,却是十分有魄力,当场就拍板。

  “如此,我便同意与你们班社合作。”王文龙点头道。

  “多谢建阳先生。”马烔起身笑道:“建阳先生事务繁忙,不知何时能有空闲?我好将班社中的教戏夫子带来,为先生写戏帮忙。”

  王文龙笑着说:“成柏果然是戎马性格,做事雷厉风行,爽快爽快。”

  马烔点头微笑,心中其实也有点没底,皮影戏班可是马家十分挣钱的买卖,他一下就答应了让王文龙给班子写三本戏,而且还同意王文龙有权掌控演出方式,如果三本戏的票房不好,他在家族中的地位都会受影响。

  当天下午马烔就带着三个人来到驿站找王文龙。

  三个人都显得比较文气,其中一个中年人一看就是读书人模样,耳朵上还夹着一只秃笔。

  马烔指着三人介绍道:“建阳先生,这是我们皮影班社里头最好的写戏夫子,这两位是前声和签子手,都是戏班里的要角,先生的剧本想要如何安排,都可以和三人商量。”

首节 上一节 376/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