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69节

  王文龙道:“公公直问便是。”

  王喜稍稍思索笑道:“贵人极是喜欢建阳的《东人平生录》,是读了两遍的。”

  “不甚荣幸。”王文龙点头说。

  “但是,”王喜语气一转:“如今辽东的局势甚是敏感,蒙古炒花虎视眈眈,女真人也是狼子野心,关内之人对这情形不清楚,看了这小说就怕有人对辽东的局势一知半解之下胡乱讲话,那是要耽误国家大事的。”

  王文龙满脸赞同的点点头:“这位贵人真是深谋远虑,心系百姓,定是仁德有福之人。这本小说的日后情节我也是仔细审视过的,并没有挑动情绪的内容,若是公公想听后续,我可以先与公公沟通。”

  王喜终于说出实话:“沟通不必了,照贵人的意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嘛?何必挑动百姓心绪呢……建阳这本小说非写不可么?”

第677章 人参种植技术

  王文龙一脸无奈的说道:“可京城中对于辽东局势的讨论尺度远比我的小说要大,我那小说并无加油添火的本事。”

  王喜劝道:“建阳,我自然是相信你的人品的。咱也是爱书的人,也愿意相信你的小说并无问题?但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稳定辽东局势,这都要仰赖朝廷的政策,建阳既然不居其位,听着朝廷如何指示也就是了。”

  王文龙点点头:“在下明白,朝廷有任何指示,在下一定全力执行。若是那贵人在朝中发下一纸文书,要我不写这小说,我当时便将笔给罢了。”

  “建阳!”王喜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你如此聪慧的头脑,如何就说不明白?这事情贵人如何好直接发话,那岂不是堵塞了言路?建阳何必平白给贵人添烦恼呢?”

  王文龙一脸忠诚的道:“既食君俸,便是国臣,我一定在此文写作之上谨小慎微,不给贵人添丝毫烦恼!”

  王喜着急道:“便是你谨小慎微,也怕有人多想呀!”

  “这点上请贵人与公公放心,我这小说的内容不会涉及本朝的政治,此文只会让京城的百姓关心东人的生活,对于辽东的长远治理还是有好处的。”王文龙笑着说。

  看着王文龙这死活不进套的模样,王喜实在也是憋不住了,他拍桌道:“建阳,我便实话实说,《东人平生录》此文,建阳不能再写,就是那《管窥》报纸,日后也要少写与辽东有关的内容。”

  王文龙满脸疑惑:“《甲骨文会刊》过去写红山考古内容也没引起任何麻烦呀?为何日后就不能写了?”

  王喜皱着眉说:“建阳是绝顶聪明之人,自然懂得我的意思,我便将话放在这里,若是报社不整改,届时自会有麻烦上头,各中情形,建阳自己分辨吧!”

  “公公意思是不给活路了?”王文龙问。

  “话我已都说了。”王喜懒得废话,直接端起茶杯喝茶。

  王文龙咳嗽一声,重新换上笑容道:“若有大人物想要关掉我的《管窥》报社,为了能够保住资产,我也只能将报社卖给东林君子了。”

  “你说什么!”王喜惊的一下站起,万万想不到王文龙会出如此应对。

  东林党现在在京城里是何等的势力?万历皇帝加上三党都不能斗过。

  东林党如果得到了《管窥》报社,万历皇帝就真别想关了,除非他愿意再经历一次激烈的朝局大乱。

  这阵子在京城中借助《东人平生录》炒作辽东议题最积极的就是东林党人。

  他们如果把《管窥》收入囊中,那还不能用这份报纸搅风搅雨?

  东林党早就想把李成梁给换了,如果是这个结局,不光是京城的舆论会乱起来,辽东局势只怕也会比现在更不利于万历皇帝。

  那还不如让《东人平生录》继续发表呢,这小说不过引起大家关心辽东局势,辽东毕竟还远在百里之外,如果王文龙把报社卖给东林党人,那直接就会把火烧进京城。

  而且王文龙这个计谋万历还真拿他没办法。

  总不能由皇帝出面表示不允许王文龙把报社卖给东林党人吧?

  那可就是把皇权和东林党之间的争端给公开化了,万历都承受不了所带来的结果。

  而且就凭东林党人的处事方法,王文龙一旦归隐山林,无论之前王文龙和三党有多深的联系,东林党肯定会尽力捧他,万历皇帝也拿他没办法。

  王文龙完全可以两手一摊,继续悠悠自在的过日子。

  自己奉命来劝说王文龙停止《东人平生录》连载,而王文龙转手把报社卖给了东林党,这消息传到皇上耳中,王喜恐怕这辈子就回不了京城了,直接从南京去凤阳守灵吧……

  瞬间王喜的背心就被汗透了。

  “建阳先生,”他硬是挤出一个笑容,满脸谄媚的道:“先生不要说气话,哪有这样做玩笑的?”

  王文龙也不想跟万历皇帝撕破脸,他没有回答王喜的问题,而是转了个话题,笑着问道:“王公公,龙和盛公司探索辽东航线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可需要在辽东的水手?”

  王喜一愣,顺着王文龙的话点了点头道:“那自然是需要的,先生有建议么?”

  王文龙道:“倒也不是什么大建议,不过是我在辽东有处产业,可以和探险公司合作。”

  “是先生的皮岛吧?那地方我也听说过。”王喜一头雾水:“先生现在与我讲这些做什么?”

  王文龙笑道:“我在皮岛上有只小船队,里头有现成的水手,都是跑惯了山东到辽东水道的,配合南方的水手各负责一段路程,想来只要几个月时间就能把辽东航线给探索出来。”

  “我在辽东也还做了些其他产业,比如造船、修枪炮、转运港口……还种了些人参……”

  “人参!皮岛上可以种人参?”王喜惊的眼睛大睁。

  王文龙在东北的投资自然完全是摹仿毛文龙在皮岛的经营方式,先将辽东半岛海湾内的岛屿全部占领下来,而且仿照原来的计划开发。

  毛文龙原历史上就是在皮岛运貂皮、挖人参致富,王文龙自然也没忘记人参,而且还让毛文龙尝试人参种植研究。

  其实人参种植技术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古人对于人参的种植只掌握了移栽技术,只能将山林中发现的较小植株的野生人参移栽到菜园中,养成肥大的园参售卖。

  而到了明末,连园参也早就没人种了,人参价贵,而且此时人已经能分辨野山参和人参的区别,挖到了野山参,卖还来不及呢,谁有心思把它养成价格更便宜的园参售卖?大多数普通人根本没机会见到人参植株,自然更没机会留种。

  本时空也就王文龙有心思搞人参种植技术。几年下去,人参都已经结籽了,毛文龙上次回南京也高兴的告诉王文龙,人参种子的育苗成活率相当高,可以说全套的人参种植技术已经被王文龙集团所掌握。

  大明医家十分推崇人参的药用价值,而且这药物着实的名贵,在辽东人参的出货价约是一斤参十五两。

  女真人每年能卖几万斤人参,交易收入就是几十万两,“貂参之利”是女真人此时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

  如果王文龙能够种出人参,那是可以影响边地局势的。

  王文龙见王喜脸色变化,继续引诱说道:“而且我发现,人参不光能在六堡、皮岛种植,人参也能在山东生长。”

  “人参可以在山东种植?”王喜再次目瞪口呆。

第678章 人参和辽东局势

  王文龙笑道:“不光山东,北直隶估计也是园栽人参的好生产地,毕竟这两地方的气温相差不大”

  人参的最佳生长地区年平均温度应该是十摄氏度左右,对应在中国的国土上就是山东北部、燕山东南以及辽宁一带,长白山一带反而因为气温太低不那么适宜人参生长,只不过是因为山高林密,所以有大量的野山参存在。

  后世的山东威海、北京怀柔都是中国大田种植人参的主产区,不过大田人参卖不上价格。但在此时可就不一样了,种植人参可以大大缓解大明对于女真人所供应人参的需求。

  大明朝廷为了控厄努尔哈赤的势力扩张,已经在对东北的人参实行禁运,但是大明民间的医药需求却不可能因为禁运而减少,这反而使得人参价格更贵,

  人参可以在更安全的山东华北种植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这可以保证大明的人参需求以后再也不会被努尔哈赤掌握了。

  王文龙端起茶杯笑道:“王掌柜,不知有没有兴趣合伙做这人参生意?”

  “那是自然。”王喜语气变得更加恭敬。

  王文龙道:“现在我已掌握了人参种植的全套技术,短时间内就可以弄出几个人参种植园来,如以此话题去炒作,龙洋开海公司的股价定然上涨。至于几年后,园子做的大的话,那可是少说几万斤的产量,价值几十万两,经手发卖人参之人能掌控的权力可就大了,若是公公想要上任此肥缺,我可与公公配合。不知公公意下如何?”

  王喜闻言不禁喉头耸动,想想努尔哈赤掌握着建州人参和貂皮的出口,直接就拉起了一个政权来,如果真像王文龙所说,人参种植可以达到年产几万斤的规模,在这条线上可得到的利润简直无法想象。

  但王喜也知道,想要得到这份泼天的富贵,他先得帮助王文龙度过如今的难关。

  停止《东人平生录》的连载是万历皇帝亲口发出的要求,要如何跟皇帝回复可是非常棘手啊……

  王文龙见王喜犹豫,放下茶杯又道:“我听说女真人正在学习汤参制作之法,此时市场上若是能够推出足够的生晒参,定能让女真人的人参贸易大大受损。若再过几年,等女真汤参已经广泛为大明百姓所接受,咱们再推广大明自产的人参,就不会有那样好的效果了。这个道理跟贵人一说,他自然知道的。”

  人参的挖掘程序技术十分复杂,挖出来之后又要用水冲洗干净,在没有足够保存方法的条件下极易霉烂变质。

  长久以来女真人一直是人参产业链的下游,他们不掌握药材炮制技术,女真人只负责挖人参,药材炮制这一道手是在大明商人买来新鲜人参之后由大明的药工来进行的。

  不过这两年由于明朝对女真人搞人参贸易战,女真人手中的新鲜人参卖不出去,大量腐烂,史载“一烂数万斤”,女真贵族们个个看得心疼。

  最终结果便是建州女真在明朝的贸易封锁之下被迫进行产业升级,开始从单纯的原料供应商转而药材炮制技术,向产业链上游爬升。

  万历三十三年起,努尔哈赤开始在建州女真内部推行“煮熟晒干”的“人参煮晒法”。

  这种做法炮制出来的人参叫做汤参,努尔哈赤推行此法之后,建州女真成功将人参的保质期延长,大明的边关封锁再严密也还有空隙,只要缓缓的散货就能突破封锁,女真人“徐徐发卖,果得价倍常。”

  不过按照历史人参煮晒法到现在还没有在女真人中完全推行下去,主要原因是女真“诸王大臣”还没接受煮晒法。

  说起来这居然是大明内部的假药贩子立的功,因为人参价高,大明有许多假药贩子早就在人参上动起手脚,特别是汤参,制作工艺简单,造假最容易。

  这玩意儿反正是煮过的,药材商人拿到货后再丢到水里多煮一会儿,就把药力全煮出来了,重新晒干的剩余部份只不过是人参药渣而已,却可以包装成汤参继续售卖,有些药材商人还会将之放到党参汤里浸一浸,使得水平不高的医生都认不出来。

  甚至连李时珍都受过这路人参的骗,在自己的作品中强调“近又有薄夫,以人参先浸取汁自啜,乃晒干复售,谓之汤参,全不任用,不可不察。”……估计是被骗了不少钱。

  汤参这种炮制方法因为太容易造假,早就已经被大明的药商淘汰了,大明商人更愿意接受糖参、红参、干晒参等不容易造假的人参炮制品类。

  但建州女真没那么好的炮制技术,只能做出汤参,做出来的玩意儿自然不好卖。

  这也是努尔哈赤推行煮晒法迟迟不能见效的原因。

  不过,市场再是嫌弃汤参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再过几年,随着人参需求的上升,大明市场对女真制造的汤参不接受也得接受了。

  那时朝廷对于女真人参的贸易制裁就将全无作用。

  王喜越想越是这个道理,心中也暗暗对王文龙佩服,此君多半早在他上门之前就已经想了全套的应对之策。

  王文龙笑问:“有这个理由,不知王公公能否说服贵人?”

  用女真人即将突破人参贸易封锁的事情去劝说皇帝,多半能让万历皇帝同意和王文龙合作,而且自己还能得到王文龙的推荐,未来说不定就能去管着人参种植园,在公事上应付了皇帝给他的任务,私事上也能大捞一笔。

  王喜当即便想通了,点头笑道:“建阳放心吧,《东人平生录》是本好书,一番谈话我也知道建阳的拳拳报国之心,定是不会出岔子的。我想办法去同贵人解释!”

  有这么大的好消息,王喜根本坐不住,喝完一杯茶,便急急离开。

  毛文龙告诉王文龙人参种植成功之后,王文龙也曾想过独揽人参种植的生意,但只是想想便很快放弃。

  这玩意儿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大,一年几十万两的生意,他保不下来。把人参种植技术送给皇家,毫无疑问是最佳的获利选择。

  毛文龙虽认同王文龙的看法,但是对此还是感到惋惜,他觉得掌握了人参种植的方法,这便是可以世代传家的技术,对于毛文龙的这想法,王文龙却不以为然。

首节 上一节 369/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