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61节

  刚才讲故事的过程中,他从作者角度去体会了《葫芦娃》的写作思路,发现童话还真不好写。

  需要有高潮起伏的故事来吸引儿童阅读,同时每个高潮之前又不能有太长的铺垫,避免小孩听不下去,童话中的人物要性格鲜明,还不能有血腥和太多痛苦,在这基础上还得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得是在多少根钢丝上跳舞?

  怪不得到后世实体出版一片凋零时只有一群童话作者每年还能拿到高额的版权费,人家这是真有本事。

  这些珍贵童话珍的故事现在都在王文龙脑海里存着,不拿出来贡献社会也是浪费。

  时间接近六月份,伴随着夏季风的来临又到了出海季节,在往年这也是官方察禁走私船最严厉的时候。

  但今年的情况却似乎有些不同,江南的海主发现,过去经常挑他们刺的税监小吏们工作的态度消极许多,似乎在查走私一事上有些犹豫不定。

  背后原因自然和龙洋开海公司有关,伴随着季风季节的到来,开海公司的股票又涨了——江南的海运业越发达,股票就越涨,万历皇帝自然不会再热心的察禁走私。

  五月末,王喜来找王文龙道:“龙洋公司的大航还没造完,这两年是无船下水的了,但万民都期望着公司能有些新作为,近日圣上有意成立一家合营的子公司,专管海外开发之事。建阳对于开海公司贡献颇多,圣上建议建阳也到子公司中也当一个大股东,未来也可为子公司的经营项目多出谋划策。”

  当初龙洋开海公司成立的时候王文龙就建议:公司即使不直接进行海外探险活动,也可以和民间合伙成立一个海外探险的子公司,既可以炒高公司股价,而哪怕探险队失利,龙洋开海公司亏损的投资也不会太多。

  过去万历皇帝还没尝到股票的甜头,对于龙洋开海公司直接经营海外探险生意还觉得不靠谱,但在股票市场中经历了一番之后,皇帝却是也坐不住了。眼看季风季节就要到来,万历连忙把成立子公司的事情提上日程。

  对于此事王文龙乐见其成,更何况皇帝都说话了,王文龙总不会拂他的面子,当下便点头同意。

  有了皇家的背书,龙洋开海公司和江南士商合伙成立子公司探险队的事情很快在南京和苏松常等地传开了。

  此时的江南正是商品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时候,市场上热钱非常多,许多大户都在寻找投资机会,想要勾搭上皇权的人更是不在少数,子公司要成立的消息一放出来,连具体经营的内容都还没确定就已经吸引到大量投资意向。

  不光是王喜那里接到了不少人的上门拜访,就连被传闻要在子公司中任职的王文龙门槛也被踏破,王文龙想要继续在家躲清静都不行,只能在家中进日日接待客人。

  皇帝有意向,民间有热情,江南市商更是找到投资机会不会再说什么与民争利的话,两方意见,一拍即合,子公司的成立事宜推进的飞快。

  公司宝号龙和盛,采用合资制度,龙洋开海公司投资一成股份,另外九成则由全国各地有意投资的大户集资,龙和盛股权和经营权分开。

  这个公司的架构设置也是万历皇帝为了把江南大户拉入利益链条的设计,公司股价炒得极高,龙和盛公司的一成股份就价值四十余万两,剩下的投资自然只有大户有权进场。

  而且预计到龙合盛的投资短期之内恐怕难以收回利润,所以此公司并非上市公司,也不对外公开发行股票,当然这只是几年内的计划,如果是几年之后龙和盛公司盘子做大,还是有上市的可能的。

  为了给大户们信心,龙和盛公司又在王文龙建议下,组了一个相当权威的顾问团,王文龙投了几百两银子,也在顾问团中担任参事。

  六月初五,龙和盛第一次参事会议在南京鸡鸣寺举行。

  盘子弄得这么大,其实龙和盛公司到现在连经营范围都还没有定下来呢,公司究竟要做什么事情,还得由顾问团们今天坐在一起商量出来。

  王文龙走进会场,和王喜打了招呼之后,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董其昌。

  王文龙笑着上前拱手道:“玄宰先生,恭喜你成为参事会主办呀。”

  董其昌摇摇头:“也是驳不开面子,否则我宁愿只做一个普通参事,处理公司事务,实在太耽误时间了。”

  龙和盛公司参事会主办这个位置,王文龙可没权力染指,邹义专门请了董其昌出山担任。

  董其昌说自己抽不出时间也真不是作假,他现在已经全心投入甲骨研究会的工作,年初刚从辽东回来。京城中的政局变动给甲骨研究会带来了一些麻烦,董其昌和范允临一样选择回到江南躲清静,却没想又被龙和盛公司请了出来。

  王文龙知道董其昌愿意接受此职位,除了给邹义面子外,背后还有朱常洛的力量在支持,董其昌是朱常洛的讲官,自然也是东宫潜邸的人物,太子发话了,这职位实在也是不得不接。

第660章 天下第一直臣

  董其昌询问:“建阳以为龙和盛公司今年该做什么事情?我这几日收到的消息,有说是组织船队出海的,有说是先在江南设立工厂制作出海货物,然后自产自销的,甚至还有说到海外某地开矿的,听得我脑子都乱了。”

  董其昌虽然持家有道,但他到底也只是个大地主思维,并非什么有远见的商业价,可他只需要有点常识就能听出许多参事提出的路子肯定不行,比如那些设立工厂开矿的建议,想着的多半是效法税监故事,名为开厂开矿,本质乃是想要借助皇家公司的名头刮地皮,当今皇帝是不可能把这个权利放给龙和胜公司的。

  龙洋开海公司到现在还在保守经营,就是因为不知道投入海外的水到底有多深,而龙和盛公司要干实事,却是将这个球丢到了董其昌他们这些参事的手上,董其昌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王文龙倒是早有准备,反问道:“玄宰先想想咱们公司是不是需要挣钱?”

  董其昌自然而然道:“投资实业自然是要挣钱的。”

  王文龙又笑道,“玄宰先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咱们龙和胜公司现在可动用的资金数以百万两计,只是约定了每年分红而已,假设今年投入了十万两,但却告诉股东五年后可以挣回来,股东是否会容忍?”

  董其昌有些明白了,道:“建阳是说今年哪怕亏了十万,如何处理,那也是五年后的事情了……亏损十万便不算什么?”

  王文龙笑道:“正是这个道理,龙和盛公司本来就是一次冒险的经营尝试,哪怕亏钱,只要不亏个底掉,这一两年总能应付股东。至于一两年后,大不了赔的太多,咱们这群参事得不到股东信任,那便被赶下台再换别人就是了。”

  董其昌听的大惊:“还能如此么?”

  董其昌的思维还是小地主家量入为出的那一套谨慎想法,却没想到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公司就是以路子野著称的,这些年来,欧洲的各大股份制航运公司以及有钱王室投资了多少探险队,这些探险队去开发航线、寻找矿藏,能够获利的十不足一,拿了钱便消失在大洋之中的例子都数不胜数,但只要有一次投资成功,那便能将另外九次失败的成本几倍地挣回来。

  而且王文龙认为即使龙和盛公司的探险失败,股东们也不一定会把参事会赶下台。一来投资龙和盛的大户是为了和万历皇帝搞好关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挣钱。二来龙和胜公司的探险活动肯定能炒高龙洋开海公司的股价,哪个大户没有投资开海公司?光是股价的涨幅,就足以让大户们回本了。

  股东们巴不得留着这些名仕继续为龙和盛公司背书呢。

  王文龙几句话后,董其昌发现自己接下的不是一个烫手山芋,相反,他这参事会主管的位置还相当清闲有权,瞬间眉头便舒展了。

  与会的参事陆续走进大堂,作为龙和盛的第一大股东龙洋开海公司的代表,王喜上台主持今日大会。

  他满面春风的道:“在列位的鼎力支持下,龙和盛公司筹备进行的十分顺利,今日良辰吉日,公司就此成立。”

  王喜不愧为颇受读书人欢迎的太监,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叫好之声。

  “常人道:种下梧桐引凤凰,龙和盛公司将来能够裨益我大明,充盈国库,以利民生,都得仰赖公司之中有一批英才,今日公司有幸,请来许多高士作为公司之参事,便由在下一一介绍。”

  “这位便是选出来的参事会主理,香光居士董玄宰。”

  坐在第一排的董其昌忙站起来,转过身对着众人行了一礼:“日后还要劳烦诸位多提意见。”

  众人也都回礼:“玄宰公客气了。”

  “玄宰先生有礼了。”

  王喜又一指董其昌身旁的一个中年人:“这位乃是节寰先生袁礼卿,被公司请做参事会副主理,专管查账审计。”

  那人到场时间较晚,入坐之时,王文龙等人都已坐下,听到王喜介绍那人就是袁礼卿,场中瞬间议论起来,王文龙都不禁脸露惊讶。

  袁可立,字礼卿,人称本朝第一御史,在后世更被列入中国十大清官。

  袁可立当过的官其实不大,也就是一任苏州府推官,一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罢了,但是他做的事情可着实名震天下。

  二十九岁,袁可立进士外放之后初任苏州府推官,当年就平反苏州知府石昆玉的冤案,以七品的官位斗翻四品的应天巡抚;

  礼部尚书董份的董家,嘉靖年间状元范应期的范家作为湖州乌程县的两大家族,各自强占土地、为祸一方,引得湖州民众抗议闹事,浙江巡抚收到民众的告状将范应期拘捕,范应期不堪受辱在狱中自尽,儿子服毒而死,范应期的老婆吴氏走关系上京告御状,万历皇帝听说老臣父子皆亡,便将处理此事的浙江巡抚和乌程知县全部下狱。袁范两家得到皇帝的支持势不让人,命令地方官捉拿告状民众,接任的巡抚巡案都不敢处理此事,就将事情推给七品推官袁可立。

  袁可立在湖州硬是顶住压力,保护弱势民众,自己都差点被搞到丢官。幸好不久之后董份和范应期的长孙次孙相继去世,此案出现转机,袁可立请求清查董范二家的田产,将其中掠夺百姓的良田供百姓平价赎回,最终董家田产所剩十不及三,仗势欺人的董家从此一蹶不振,而乌程县的平民因此获益良多。

  当年袁可立从苏州推官卸任之时,以政绩第一擢升山西道监察御史,离开江南时阖城百姓前来相送。

  袁可立十三年前因为上书针砭时弊被万历皇帝削职为民,在当时看来莫名其妙,而以后来的情况看,袁可立大概是正好赶上万历皇帝决定摆烂的关键节点,被当做典型处理了。

  他被罢官之后全天下的文人都为他惋惜,送到他家中的书信装满几大筐,此事至今仍被人称作“震门之冤”。

  而王文龙知道这还只是袁可立的前半生,原历史上十多年后,袁可立再次被朱常洛启用,将会赴任山东,和辽东的孙承宗一样,袁可立在登莱巡抚任上重整海疆,复兴已经衰落了上百年的登莱水师,成功为大明续命。要没有他的工作,毛文龙的东江镇,关宁锦的后勤都搞不起来。

  袁可立在朝中的名声实在太高,此君算是东林党,但并不是为了升官而攀附东林,相反而是东林党人十分敬重袁可立而专门来与他拉的关系。

  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董其昌的好友,袁可立罢官十多年,已经习惯了家乡生活,他回家也没闲着,组织了自家人力自发清查田亩,算出鱼鳞册公之于众,让那些隐瞒田产的大户躲无可躲,帮被夺了田产无处声冤的小民讨回公道。家乡睢阳的大户被袁可立搞得怕了,偏偏此人软硬不吃而且名震天下,大户们心生恨意却又不敢动他。

  这次袁可立能够担任龙和盛公司副主办,就是董其昌请他来帮忙的,有袁可立在,公司参事会的公信力就无人质疑了。

第661章 海参崴探索计划

  王喜介绍完袁可立,又介绍了几个参会的著名人物,龙和盛公司请来的都是江南有声望的名士,其中不少甚至是被罢官员:比如前任辽东巡抚李植,此君担任辽东巡抚期间曾经积极推行垦荒,开垦了四万多亩良田,获得粮食增收上万石,被户部推举为九边模范,不过后来在高淮乱辽之前被弹劾罢官。

  李植虽是被万历皇帝赶走的,但在民间的声望极高,现在为了龙和盛公司的经营,邹义又派人把他从扬州请了出来,皇帝因为有钱挣也没意见。

  除了名士,到场的还有不少举人之类,其实就是大地主士商的代表或是大士商本人。

  介绍完了与会人物,会议正式开始,王喜笑道:“天下皆知王建阳对于经营之事颇为擅长,听闻建阳对于龙和盛公司之经营方向已做了设想,何不与大家一谈?”

  “王公公过誉了,那我便讲讲。”王文龙起身道:“我以为咱们龙和盛公司的体制颇似西方之冒险公司,采取的是大投入大冒险探索盈利机会的经营理念,那便不好温温吞吞的做生意,如果只是经营平常业务,股价也炒不起来不是?”

  一句话说得不少人都笑起来,能入股龙和盛的资本,都是不在乎那点投入的,正如王文龙所说,龙和盛公司冒险经营如果能够炒高龙洋开海公司的股价,对他们来说还更有利益。

  有个举人笑道:“是了,龙和盛只管放手经营就是,建阳一针见血,果然不愧是八闽才子。”

  “多谢夸奖,”王文龙笑着冲他拱拱手,继续说道:“说到冒险,对于开海来说,最好方向就是寻找新航线和寻找开拓地两条了,这也是最能给股民以遐想的投资方向。”

  众人皆是点头。

  王文龙继续说:“我仔细想过,大明船只无论是出江南还是福建,所走的航线无非是北上,南下,东进三个路子。南方已经有欧洲人的势力,龙和盛公司想要硬碰硬从欧洲人手上抢来殖民地或是抢到航线控制权暂时几乎无可能,如果传出公司船队受损的消息,对于股民信心还是打击。如此一来,便只剩下北上和东进的两条航线,正好这两条航线也是我大明海商向少开发的,想象空间极大。”

  他走到台前,指着板壁上那副利玛窦和李之藻合画的《坤舆万国全图》道:“过去我大明的船只习惯于沿海岸线航行,想要过崇明沿岸的沙洲,就只有崇明一带所产的沙船可以胜任,但沙船浅底,不适宜深入大洋航行,故过了沙门岛就要到登莱停靠,重新换了山东的海船继续北上。而现在福建不少舟师都已经学会大牵星术,完全可以走东海航线不经山东而直至辽东。但是出于谨慎的考虑,这条航线也只是在理论上可以实行,现实之中还没有多少人尝试过。如果我龙和盛公司能够派出一支探险队,从江南探索前往辽东的针路,一来有利于从江南往辽东运送补给充实边防,二来掌握了这条道路所带来的利润定然不菲。”

  在场不少商人也是做过辽东生意的,知道如果能够从江南送粮食去辽东,再在辽东装上当地特产的批货人参之类运回江南,这一来一去的利润翻个五六倍轻轻松松,众人听的都是点头。

  这两年不是没有人想要探索从江南直接前往辽东的航线,只不过探索航线派出船队的投资实在太高,哪怕是大商巨贾,一个人也不敢负担这么大的投入。

  大家突然发现这探险公司的存在还真有意义,众人聚集在一起出钱探险,即使是失败了,损失大家也都可以接受。

  有人问道:“既然是开辟新航线,如何不直插野人女真所在?在下听闻朝鲜、建州的皮货都是从野人女真那里交易得来,那些野人女真生产力极差,几斤粮食就能换回一张白狐皮,若是能够直接到野人女真部落中交易,其利润将百倍也。”

  王文龙还没开口,就有人笑着替他回答:“野人女真所在之处还在辽东以北,彼处天寒地冻,连港口都要冻结的,哪有地方与你交易?只有长居他们女真部落之中的贸易商才可以从他们手中以廉价成本换回皮草,但那也是要走镇夷堡进去的。”

  这人说的其实就是哥萨克商人的做法,到了沙俄时期,哥萨克人深入西伯利亚各地边走边买卖毛皮,碰到小的部落,顺便就直接用火枪将他们屠灭,这群人就是纯纯的血腥殖民,甚至吃人肉继续从西往东前进,最后把沙俄的势力一路扩张到了太平洋。

  哥萨克人那时是不知道亚欧大陆的最东端通着大海,王文龙脑子里可是有后世地图的,两人的对话倒是给他带来一些启发。

  王文龙道:“要和野人女真交易,或许还真能走水路进行。朝鲜与我大明之边界有一条长白山脉,在长白山脉的最北端,朝鲜界外,其地深入海角,有一港口。南边所来的暖气被长白山所阻挡,灌入那港口之中,始知终年不冻,哪怕是隆冬之时,陆地上滴水成冰,海上的浮冰也只需人力便可清理,船只依旧可以往来其间。那地方在元朝时称作永明城,只不过想要从我大明到达,必须直穿过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而后往东一路寻找,探索过程必然艰险,需要有一支足有经验的探险队才能进行。”

  元代的永明城就是后世的海参崴,在辽宋金时,有几十年时间的气候,比起此时的小冰河期要暖和的多,契丹和女真人对于辽东的开发也比现在容易不少,元朝时的征东元帅府甚至直接建到了库页岛边上,不过随着气候变冷,东北的开发现在已经困难许多,库页岛以西那地方即使到王文龙的前世都已经没多少人口。

  王文龙道:“如何在几个月的远航之中妥善的保障物资供应、如何处理海上浮冰、在冰天雪地里为了防止船员得病需要做什么准备,这些都是要仔细研究的问题。此刻即使大明最好的船长也没有开辟永明城航线的实力。我建议将探索这条航线当做探险队找到辽东航线之后的下一步目标,如此一来探索辽东航线不光是探险了,也能算是练兵。”

  听王文龙说在辽东有永明城这样一个港口,众人都是惊讶,纷纷询问此港口的具体情形,王文龙直接拿后世海参崴的情况对大家解释。几百年后的海参崴相当宜居,哪怕俄罗斯人口那么少,当地却依旧是渔业农业的大产地,在此时的技术条件下,同样可以开发成一个宜居港口。唯一问题就是距离大明腹地实在太远,若真的想要开发海参崴,多半要在朝鲜建立相应的供应渠道,要不然开发初期人员吃饭都成问题。

  海参崴的补给如果要从此时的大明运输,最近的航线是从江南到朝鲜再到海参崴,如果是从辽东补给反而需要绕过建州女真的地盘,此路不通。

  海参崴还真是野人女真的活动范围,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对东边的最终实控范围也就到阿速江的双城卫一带,大明如果能在海参崴建立一个据点,完全可以和附近的鱼失、使鹿等女真部落建立贸易关系。

首节 上一节 361/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