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309节
朱阁老被骂的怕了,开始用自己做题家的老实性格做出朴实的反应。
他自思己过,一封封的分析这些攻击他的上书之中指出的问题,配合自己的政务实践经验写出解决方法,然后诚恳的献给万历皇帝,希望能够得到回复。
客观来说,朱庚是万历朝的顶级公文写手,所写的文字放到后世都能成为申论高分卷。可惜万历皇帝对朱庚根本没啥感觉,对他那些精妙的文字大概也没咋看。
于是朱庚的上书“十不能一下”,就是万历偶尔回复的一两页也不过是“知道了”这样寥寥几字而已。
朱阁老于是又添了一条问题——他的上书甚至连皇帝都懒得看,可见能力差到了什么程度,这样的人也能做大明首辅?
七十二岁的朱庚心力交瘁,渐渐体会到什么叫做官如坐牢。
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之间的冲突进行时间并不算长,半个月之后互相的胜负也就决了出来,荷兰人拿下了几个西班牙人在香料群岛的殖民据点,自己也损失惨重,短期之内没有能力再和西班牙人进行更多的对抗。
虽然荷兰和西班牙各港口之间的严密封锁还没有解禁,但福建海商对于两者之间的罢兵还是都抱有乐观心态,感觉再过一阵,等风声过去贸易就又可以恢复正常。
不过王文龙却远远没有这么乐观。
泉州。
李旦刚刚回到家中,王文龙就急急忙忙的闯进他的书房,当着李国仙质问道:“泰山大人,为何船队中把衡山书斋的火者都赶了去?”
火者又称火长、船师,乃是船上掌管针经、图示之人,这年代的针经都在家族内传承,轻易不会外传,每个火者家族都有自己的秘密航道,用以避险或是紧急获得补给、绕过某些关口,所谓“舟子各洋皆有秘本”。
物理社里的一些民党成员就是舟师家庭出身,也是这年代少数掌握了三角函数计算的明人领航员,王文龙这次去台湾专门带了几个推荐给李旦,李旦当时说的好好的,可是这回回泉州,却将这些火者全部弃之不用。
李旦闻言愣了愣,看向一旁的李国仙道:“我与建阳说会话。”
李国仙连忙将王阿难抱走。
等李国仙和外孙离开之后,李旦才回答:“你那些舟师都是浙江人,连泉州话都不会说,若让他们执经,肯定会招致本地火者的反对,不说他们从来没走过西洋,光是我让浙人上闽船替去泉州人这一条,你让我脸面往哪里放?”
“可现在我们正需要寻找新航路。”王文龙说道:“之前我已和泰山大人说过,荷兰人下一步一定是控制航线,我们过去的航路肯定会被他们封堵,当时泰山大人也是认同的。”
“我自然晓得,是以这回我去西洋的船上专门找了老火者,他们都有传家的针路,无论是荷兰人还是红毛人都不知道的。”李旦全然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年代的大明海图没有标注经纬度,所谓牵星术主要的用途也是用来观测方向,和指南针的效果差不多。
明人远洋航行所依靠的地图叫做“针路”或者“更经”“更录”,是一种用于跳岛航行的记载办法。
这种地图的原理非常简单,先通过海洋探索摸出航路,然后将这些航路的方向用时速度全部记载下来:比如针路记载从a岛到b岛需要用某速度向某方向航行一天时间,那么在海面上火者就会打上指南针或者用牵星术确定船只的方向,接着规范速度航行。
实际操作中面临的情况当然会更复杂,因为船只往往面对风暴时需要抢浪头或者是用蛇行的方式借风,但只要火者经验够老,他们通过一系列计算指导着船只的航线,参考指南针,还是能基本将船只左摇右摆之后的前进方向稳定在一条线上。
这种航向修正自然是非常不精确的,航程越远误差越大,所以这年代的航海方式都是从一个岛向下一个岛前进,不断的寻找坐标点,小段小段的逐岛航行,因为所找的岛屿之间距离不算太长,即使稍有航向偏离,也可以很快修正回来。
看郑和下西洋时的记载就能直观地理解这种航海方式,火者在每段航行结束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原定目标的岛屿,“但见于前,或在左右,视为准则,转而向往”。
被确定为坐标点的岛屿既是上一小段航程的终止点,也是下一小段航程的起点,所以被称作“起止”,好的舟师能做到“在更数起止,计算无差”——大抵就是在出行之前说好某时某刻到达某岛,到了那时刻,船只真的在那座岛屿靠岸。
这其实就是标准的沿岸航行,这种导航方式显然只适用于走已经有人走过的航路,连改变航路都不行。
航线既然固定,对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来说想要封锁自然容易。
历史上荷兰人就通过封锁航道的方式将福建的海商限制的死死的,逼到郑芝龙为了航线控制权跟荷兰人打了一场料罗湾海战。
王文龙苦笑道:“西洋的海面就那么大点地方,泰山大人真以为那些舟师世家就能够找到荷兰人永远找不到的航线?”
李旦却非常肯定的说:“那是自然,咱们福建舟师在西洋走了几百年,你是没见过他们的本事,哪座岛上种着庄稼,哪座岛上养着猪羊,这些都是藏在他们夹袋里的消息,不花大价钱买不出来,连福建海主都不知道,那荷兰人和红毛人更不可能打听得到。”
这年代的舟师往往会藏有一些家族秘辛的岛屿地点,这都是舟师家族世代积累得到的,比如后世解密的海南舟师家族所传“更路簿”上记载南海有一个叫猫豆的岛。
明代时写更路簿的火者家族发现此岛时还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前人未曾涉足的岛屿,但上岛之后才发现岛上居然长了黄豆,并且还有大量野猫的存在。黄豆和野猫自然都是从大陆引去的,说明此岛肯定早在之前就有舟师到达,并且在岛上种植了黄豆作为储备粮。
而这岛屿不被外人所知,多半是那个留下猫和豆的舟师也出于自私的目的将这个岛屿的信息隐去了。
“建阳过虑了,”李旦安慰王文龙说道:“咱们福建舟师世家千百年的传承不是作假的。当年我下西洋时雇了一个有名火者,半路之上船队遇到风暴,粮食都被飘没,只剩下货物与白银,船上众人以为必死,火者却笑言无事。当时团队中人都不相信,就见那老火头自顾自拿出水盆木盘开始打针,又掐指计算,指挥导航,当时我以为必死,只是宁可信其有勉强去做,如何知道他一番导航之后,船队眼前居然真出现一座小岛。”
“那火者对岛上何处能停泊,何处能进港知晓的一清二楚,叫我们停靠在一处避风港中,众人上岛才发现那岛上居然有成群的野猪,数不尽的山羊,还有大量穆祉丞下多少年的黄豆,团队众人杀猪宰羊又取黄豆充饥,不但没饿着,还将床上仓库全部补满,最终我们到达港口时船上的肉干都还没吃完呢。我从此之后就对福建舟师的本领信赖不已了。”
第547章 封锁
王文龙:“可如果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询问当地土人呢?”
李旦笑道:“土人的航海技术极差,不能远航,海中小岛他们如何能够找到?”
王文龙又问:“如果他们也找舟师领航,专门来抓福建人的船只呢?”
李旦摇头说:“不可能的,哪有出名的火者愿意帮助欧洲人对付福建海主?”
“泰山大人已经拿定主意?”王文龙语气颇为失望。
李旦也是斩钉截铁道:“此事我已定下,那些浙江来的舟师我可以养着,若是他们不想在此处蹉跎,我也可以送一份程仪将他们请回去。”
王文龙知道李旦的老毛病又犯了,这老头实在太过保守,他把希望寄托于福建的火者可以找到新航路,但原历史上十几年后这群火者显然在和荷兰人的较量之中没有得胜。
沿岸航行或是小规模的岛屿间航行本质上就是最容易被封锁航线的航海方式,就算有几千年的经验也一样。
“小婿明白了,”王文龙也只能暗暗叹一口气,道:“我家中还有事,这便告辞,泰山大人若有空闲请帮我安排一艘船只,最近我要去一趟台湾。”
李旦也无意退让,点头道:“我让人去安排。”
退而求其次,几天之后王文龙就带上了自己新画出来的海图以及全套的石板印刷设备渡海去往打狗港,被李旦排挤出团队的衡山书斋的舟师有几个心灰意冷决定回浙江,但还有四人愿意留在福建,王文龙也将他们一起带往打狗港。
东藩书院聚集了这个年代实际参与台湾开发的各方势力的子弟,让这些人在台湾学四书五经考科举于王文龙看来完全就是浪费人材。
有着大员港的工业基地以及打狗港繁荣的航海贸易,东藩书院天然就应该被打造成一所技术学校。
在王文龙的计划中未来的东藩书院要有航海课,这些民党培养出来的火者有船跑自然可以去跑船,如果同意在书院中教书,那么他们就是东藩书院航海班的第一批老师。
八月末,泉州。
“大哥,西洋那批船出事了!”翁翊皇拿着一封信,急急忙忙跑进屋来。
李旦愣了一下,连忙道:“念!”
翁翊皇展开书信:“我们去加勒的船被炮击了,葡萄牙人说是荷兰人做的,十艘船的船队现在到加勒休整的只剩下三艘,有四十几个水手被俘虏去卖了奴隶。”
李旦闻言张大了嘴巴,七成以上的损失,这一支船队定然血本无归了,如果真是荷兰干的,说不定还会拿俘虏找这些福建海主要赎金,那最后三条船的货都得赔进去。
而他一是心痛,二是惊讶。
加勒是斯里兰卡的一个重要港口,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也是福建商人经常往来的贸易点。这年代的加勒主要出口产品是肉桂,这种香料在几百年间都被葡萄牙人所垄断,连他们宗主国的西班牙人都没有办法将肉桂贸易的主导权从葡萄牙人手中抢走。
李旦知道荷兰人一直想要插手肉桂贸易,也有私掠船在加勒附近出没,但以前的福建海主都能靠各种航海小路绕过荷兰人的封锁,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乱子,他怎能想到这一次损失会如此惨重?
李旦突然想到了之前王文龙的警告,心中不禁生出一丝不安感。
而他所担忧的事情也很快就变成了现实。
五天之后,泉州收到消息,荷兰人在班达群岛上攻击了福建的商队。
荷兰人一直想垄断丁香贸易,班达群岛是除巴达维亚之外最大的丁香生产地,而且还在荷兰人的控制之外,所以荷兰人最近宣布不允许任何人到班达群岛进行贸易,并在班达群岛附近海域截杀任何胆敢前往此处贸易的船队。
而这次荷兰人显然是要立威,几乎将整支商队给屠杀殆尽,同样是截断福建海主的航线达到的效果。
荷兰人的一切动作都是为了垄断贸易航线,从出口地控制檀香、丁香、肉桂等重要商品的贸易权。
福建海主当然想要绕过荷兰人的限制,任何商品一经荷垄断,价格就要翻上好几倍,只要能够绕过荷兰人的限制,利润将会高得多。
但商人们万万想不到,荷兰人下手居然这么狠。
事实上历史上荷兰人和中国、日本商人都有过类似的冲突,为了和日本人抢生意,还闹出过“滨田弥兵卫事件”。
只不过在这个时空,荷兰人将这种垄断贸易的经营方式早带来了十几年而已。
这对福建的海商带来的震撼极大。
以前福建的海商只不过是碰到一些海盗,能够把火力装备弄好让对方知道抢劫自己得不偿失也就行了,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为了垄断贸易而不求回报,只为打劫破坏而来的海上力量。
当自己手下购买檀香的船队全体杳无音讯之后,李旦已经坐不住了,他一方面打点出海准备亲自下西洋去看看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拼命向其他的福建海主以及福建的士大夫倒苦水。
福建的海贸生意可不仅仅是海主们的事情,上至高官下至贩夫走卒,八闽但凡有点门路的人家谁不参与海贸?
但是李旦的努力却是收效甚微。
福建上下这些力量在大明再怎么使劲也没用,下不了海总不能让语言飞出大明去攻击到海上的荷兰人。
甚至不少福建海商还会主动帮助荷兰人。
荷兰人给钱痛快,而且做事颇有一种英雄不问出处的气质,只要能够提供商品,通过与荷兰人的合作就能够稳定的获得利益,这种确定性天然就能吸引海上势力的投身。
原历史上郑芝龙、刘香、诸彩佬起家阶段都曾给荷兰人当过打手,帮助荷兰人封锁航线,维护荷兰人的贸易垄断权。
而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营方式之灵活也占了很大便宜。
这些年里,荷兰东印度公司帮助过不少福建商人,一些被西班牙以及大明排斥的商人,在只关心赚钱对于其他事情不拘小节的荷兰人处往往受到优待,这些商人和荷兰人之间的关系也并非完全的虚情假意。
荷兰人曾利用他们和日本的关系,打探并通知大明商人倭寇的动向,实实在在帮助过一些福建商人保卫桑梓,甚至万历援朝之战中官府也和荷兰人打过交道,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帮助。
甚至在日本那边,荷兰人也颇有面子,他们不信天主教,日本的各种天主教灭教活动荷兰人都躲了过去,日本幕府也更愿意和荷兰人而非西班牙人来往。
这还不包括李锦这种世居海外、投身荷兰东印度公司开拓事业的华人商贩,此时的东印度公司亚洲总部万丹早就已经成为东南亚的一个华人聚集地了,聚集在彼处的华人基本都是福建人。
有这么八面玲珑的手段,荷兰人想要找到几个熟悉福建人航线的内应不是轻轻松松?
李旦以为可以依赖的那些火者所掌握的航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被摸的一点秘密也没有了。
第548章 内外交通
本事空因为王文龙的存在以及他写的大量关于海外的书籍,对外开拓俨然已经成为文人之中流行的交谈内容。
原本历史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搞的事情只对福建政坛造成一定影响,但在这个时空,荷兰人的所作所为也传了一些风声到京城之中。
荷兰人的所作所为:扣船、骚扰,逼迫商人一定要到他们的港口去做买卖,这就是典型的欺行霸市,首善之地的贩夫走卒乃至文武百官甚至觉得非常熟悉,因为万历皇帝派太监出来开的皇店也是这么操作的。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