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87节
冯梦龙还为了能够得到侯慧卿而暗暗改变自己。
此君之前是绝对的放浪不羁,赌牌喝酒无所不通,一年能有三百天住在青楼里。
就比如苏州流传着冯梦龙的一桩轶事:冯梦龙和几个同伴在青楼中行酒令。酒令要求要有回文、统一格式、写入二八佳人。
第一个人说:“十姊妹,十姊妹,二八佳人多姊妹,多姊妹,十姊妹。”
第二个人说:“佛见笑,佛见笑,二八佳人开口笑,开口笑佛见笑。”
轮到冯梦龙,他直接说:“月月红,月月红,二八佳人经水通,经水通,月月红。”
此言之粗俗,别说两个和他对词的文人,就连花船上的女子脸都红透了。
这个故事在苏州流传甚广,足见到苏州人对冯梦龙的印象。
侯慧卿之所以不愿意嫁给冯梦龙,也是因为知道冯梦龙的性子,他如此风流无端、钱财援手而尽,根本不是一个能够过日子的人。
两人真生活在一起,过不了几月,侯慧卿可能都得回到街上去卖唱。
而冯梦龙深受情丝之苦,这两年间也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两年前开始冯梦龙突然变得十分专注,又是写剧本又是写诗词,现在还接了博物学书籍的编纂工作,这些枯燥的事情在以前他几乎是不会做的,之所以如此收心就是因为冯梦龙想要攒钱,期待能够把侯慧卿真真正正的给娶回来。
但此时冯梦龙的书还没写完,侯慧卿病逝的消息却先传来,冯梦龙整个人一下就垮了。
“犹龙兄,斯人已去,节哀吧。”王文龙劝道。
冯梦龙一言不发,点点头。
王文龙皱眉看着书桌对面坐着的冯梦龙,状态明显不对,他双眼无神、胡子拉碴,双手捧着一杯热茶,也不喝,似乎也不知道烫。
王文龙心里叹了一口气,故意转开话题道:“犹龙将编书的事情撒手了之,就不怕董然明生气?”
委托冯梦龙编《广博物志》的董斯张就是前文讲过那个体弱多病、爱书如命、手抄书达百部、在安阳和沈德符一起守甲骨坑的那个“瘦居士”。
《广博物志》的编辑也是他居中调和,联络了书商和冯梦龙这个作家,自己做中间人拉来的一桩生意。冯梦龙这里一撒手,董斯张那边就要违约,一分挣不到不说还得赔钱。
“然明能知我心,是他让我离开书斋,出来走走。”冯梦龙依旧捧着那杯热茶解释说,“编书之事,他已去接手了。”
王文龙现在坐在旬报的编辑部里,两人说话之间就有记者编辑在门前探头探脑,见到王文龙在接待客人,于是又捧着稿子返回去。
冯梦龙看了房门一眼,忍不住道:“建阳,我于世上已没什么好留恋的了。”
“伤心欲死?”王文龙皱眉问道。
“是啊,”冯梦龙表情痛苦的说,“自从听到侯慧卿的死讯,我连着几日梦里都想,她既去了,我又何以独活?”
王文龙想道历史上冯梦龙为侯慧卿写了三十多首诗,这年代写诗可不像他,抄几分钟就得一首写一首诗,呕心沥血,少说也要一天时间,连续创作三十首,那就至少是一个月。
王文龙读历史时没什么想法,但现在设身处地的去想,冯梦龙一个月都在给一个人写悼亡诗、怀念两人的爱情,这精神状态显然不对。
“你觉得侯慧卿若是在世,她知道自己将死,会要你跟着去吗?”王文龙问道。
冯梦龙回答:“慧卿最怕孤独,又怕鬼,她在黄泉路上,一定孤单的紧,死前给我写的绝笔诗……”
王文龙直接打断他问道:“她若想让你跟着去,为何在生病之时不派人来告诉你,将死之时甚至都没通知你去见他最后一面,只是留下一首绝命诗等到她死后才让人送到你手上?”
冯梦龙默然。
得知侯慧卿的死训后他整个人都进入抑郁状态,之前还真没想这么多,只是放纵自己在悲伤之中。
王文龙感慨说道:“侯慧卿生前说你幼稚不成熟果然没错,她虽是女子,想的却比你多的多,她不愿嫁于你,是怕你做人孟浪,娶她进门反而更将自己的日子给过坏了。她死前之所以不通知你去看她,也是怕你沉缅于抑郁之中,临死之前还给你写诗,要你日后好好生活,这些掏心掏肺的话,你却是全然不听,只顾自己悲伤,要死要活。侯慧卿早知道这样,连绝命诗也不会给你写的。”
“我……我……”冯梦龙被说的无地自容,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王文龙知道冯梦龙这种性情中人如果不对他当头棒喝,在大悲之下说不定干出什么事情来。
“犹龙真想听我的话吗?”王文龙问。
冯梦龙眼神之中带着一丝胆怯,但还是点了点头:“建阳请说。”
王文龙道:“你回去看看侯慧卿给你写的书信,思索一番她究竟想你成为怎么样的人,那些都是她的遗愿,你若真敬她爱她,那就照她的遗愿去做,而不要哭天抢地,自己感动自己。”
“她的那些书信我都背下来了,不需要回去看也能记得。”冯梦龙小声说。
王文龙点头:“那就更好,你自己想想侯小姐生前想让你如何?”
冯梦龙思索半天,眼泪渐渐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低声说道:“她要我好好读书,好好写书,不要再把钱浪费在秦楼楚馆之中,不要再去找像她这样的人……”
王文龙暗暗叹了一口气,侯慧卿能如此表示,可见果然是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却最终和冯梦龙没能修成正果,真是可惜了。
王文龙道:“侯小姐如此情深义重,犹龙就听她的吧。”
第503章 医疗事故
“阿难,这是你冯伯伯。”
王阿难躺在有围栏的小床里,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李国仙介绍给他的这个生人,过一会儿便指着冯梦龙的胡子笑起来。
阿难已经半岁,长得胖乎乎的,冯梦龙看着喜欢,也伸手去逗弄。
此时小阿难还没有完全断奶,也不会说话,但已经可以吃一些辅食。因为母亲奶水充足,所以阿难的个头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大不少,虽然放在后世也就是普通标准,但在这个孩子普遍营养不良的时代,阿难的长相就显得特别可爱,胖乎乎仿佛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
王文龙从养娘手里接过碗,道:“我来喂孩子。”
王文龙经常离家,一走就是个把月,婴儿的生长发育飞快,每次王文龙重新和儿子相聚,王文龙都惊讶于阿难怎么一下长得这么大了,而阿难也常用好奇的目光看着王文龙这个“生人”。
不过毕竟是父子,王文龙只要和儿子相处几天阿难就会和他黏的不行,下次要分开时往往大哭。
而且小阿难极为聪明,家人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似乎都能察觉,导致王文龙每次离家都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让儿子发现任何异常,否则肯定哭的他走也走不了。
“别吃手,来,吃红薯泥。”王文龙柔声说,坐在床边舀了一小勺红薯递给阿难。
阿难躺的床很大,是李旦专门让人从福建送来的,雕花篆刻不复杂,甚至每一个圆角都把尖处磨平,显得格外精美,据说是南洋木匠的手艺,
阿难听见父亲的呼唤,也不理冯梦龙了,翻过身子,在床上向着王文龙的方向爬,嘴里还乌拉乌拉的说着话。
王文龙发现小阿难有些话唠,总是乌拉乌拉的说个不停。
李国仙把阿难从围栏中抱起来,熟练的让阿难躺在自己胳膊上,让王文龙拿着一勺红薯泥慢慢喂他。
阿难咂摸了两下嘴,似乎对于甜甜的红薯泥颇为满意,大眼睛看着李国仙,突然开口说:“姆嗯……妈……妈妈……”
“相公!孩子会叫妈了!”李国仙惊喜的都快哭了出来,下一刻她连忙扭头:“快叫沈妹妹过来,阿难会叫妈了!”
丫鬟连忙跑去通知沈宜修,李国仙抱着阿难不知道怎么亲才好。
沈宜修现在大着肚子,两人一起照顾阿难,感情上倒是没有太多龃龉,沈宜修对于阿难也是真心喜爱。两女约好了以后阿难叫李国仙做“妈妈”,叫沈宜修做“母亲”。
王文龙也凑上去,拿着一勺红薯泥引诱阿难:“叫爸爸,爸爸……”
阿难美美的吃下红薯泥,但爸爸的发音对他来说似乎有些困难,开口尝试了几次,叫出来的都是:“怕怕”。
而且尝试了几次之后,阿难似乎决定放弃,只是在那吃着红薯泥呵呵笑,王文龙叫一次“爸爸”他就笑一阵,弄的王文龙颇为失落,沈宜修挺着肚子进来看到这场景,和李国仙一起掩嘴笑起来。
“阿难学会说话了,真好。”沈宜修笑说,“饭堂那里已经好了,冯先生,咱们准备吃饭了。”
饭堂中王文龙坐在主位上,旁边的客位坐着冯梦龙,沈宜修靠在王文龙身边,而李国仙只能和王文龙之间隔一个沈宜修坐着。
吃饭之时一家人其乐融融,李国仙不时给沈宜修夹菜,两女也常给王文龙添菜。
沈宜修和李国仙都是大家族教育出来,两人都很明白各退一步和睦相处的道理,共事一夫也没有生过什么龃龉。当然这样的关系只能维持在两人之间,沈宜修和李国仙手下的家人之间的竞争就激烈的多,两家带来的下人经常互相使绊子,还要沈宜修和李国仙出来调解。
冯梦龙看着这王文龙一家和乐融融的景象心中突然感慨:建阳才是把日子过好了的,不光声名远播、家资丰厚,家中两个夫人也都如此和睦。
冯梦龙所出生的葑溪冯氏是苏州望族,只不过家庭关系十分复杂,已经是豪门之家末尾的衰败景象,冯梦龙兄弟四人,只有守家的大哥生有三个孩子,冯梦龙到现在还没有子嗣,主要是因为冯梦龙是性情中人,和老家的结发妻子之间没什么感情,纵情青楼也不会留下什么后代。
此时看到王文龙的生活,他似乎突然明白了侯慧卿生前对他的嘱托。
冯梦龙本来因为和侯慧卿的恋情就已经把青楼之中许多相好给断了,侯慧卿死之后他更是没什么去寻欢的性质,此刻他更生出了“此生再不履青楼”的想法。
王文龙问冯梦龙:“听说令侄在太医院中受到了些麻烦,最近可有好转?”
冯梦龙摇摇头:“人是无碍,无非牵扯入党争,可能多蹉跎几年。”
冯梦龙兄弟四人中只有大哥冯梦桂守家,子嗣较多,冯家在苏州府吴县原本是医药世家,冯梦桂的二儿子冯爟早年从祖辈学医,如今正在太医院做医官。
今年年初郑贵妃身体不适,有个和东陵党有牵扯的言官上疏推荐冯爟为郑贵妃诊病,冯爟开了几副药,吃下去效果不佳。于是这档跳出来,抓着冯爟攻击,将此事硬牵扯到东林党人身上。冯爟倒是没有入狱,只不过在京城被圈禁调查。
冯梦龙解释说:“我这侄子开药一向中平,是以在江南打不出声望,于是让他京中供职了去,如今虽遭遇这样事情,但是他那药方再怎么查决计也出不了问题。”
冯梦龙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冯爟显然算不上什么名医,也就是一个普通水平的医生,开不出什么出格。
冯家是有名医的,冯梦龙的四弟冯梦麟就是此时著名的儒医,年纪轻轻就有神医之称,只不过这年代这种医生是不会去太医院供职的。
太医院的待遇和任事条件其实真没啥吸引力,反而风险更大,适合的是水平普通、但求无过的医者,这也是为何“太医院的药方”会成为“京中十可笑”之一。
中医也是有一些特效猛药的,只不过这种药太医院医生经常不敢开,怕把皇家人给治坏了担不起责任。
时人记载太医院的药方是“人将咽气调甘草”,人都快死了,太医院的医生居然还只开出一副甘草汤来,给病人补补水润润口,不敢用猛药,能活活把病人拖死。
冯爟普普通通的医术在太医院里已经算排得上号的了,要不然也不会被推荐给郑贵妃。
第504章 荷兰人的觊觎
浙党攻击冯爟没治好病就被攻击,事情闹到这么大,并不仅仅是因为浙党曾经依附于郑贵妃一脉,背后更有万历皇帝想要打击东林党的意思。
李三才上书要万历皇帝做这做那,万历皇帝一直没有反应,前阵子万历终于等到了时机。当时李三才在一封奏书之中将矛头指向沈一贯,言辞十分激烈,万历皇帝当即表达不满,严厉斥责李三才不顾官体尊卑、攻击同僚。斥责不算,还把李三才夺俸五月。万历算是把这些日子对于东林党的不满发泄了一次。
而东林党人也进行反击,他们不敢骂皇帝,就将自己的反击力量全部集中向浙党,东林的给事中陈嘉训、御史孙居相分别上疏指责沈一贯“奸贪”。告病在家的沈一贯大怒,和东林党对线起来。
实话实说,这场斗争之中沈一贯是不是真的贪财没人在意,东林党打沈一贯是为了抻量万历皇帝,沈一贯和浙党出头反击也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去行动。
现在两方正吵闹不休,朝廷再次陷入骂战之中。
冯爟入狱也是东林党和浙党这次吵闹的注脚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冯梦龙全然不怕,哪怕冯爟真下错了药,东林党也会把冯爟全首全尾的保住,要不然这场战斗他们可就落了声势。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