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52节
带着仆人进来招待客人的屠时中看到这一幕脸色却不太好看,他连忙在一旁小声劝说:“多谢两位情深,还请节哀。”
那位珍珍闻言却一下抓住他的衣袖:“屠公子,妾身一见你的模样,便想起了屠老爷年轻时的样子。屠老爷真是个一等一的才子呀。呜呜呜……”
屠时中颇为无奈,万万想不到听他一劝这珍珍、春花两位姐姐哭的更厉害了。
屠时中实在不想这场面继续下去,他作为儿子很了解自己父亲的性格,知道父亲生前虽然有风流的名号,但是父亲内心之中却总为自己没能够为百姓做更多事情而叹息。
虽然屠隆生前没能如愿,但如今他已离去,屠时中作为儿子实在不喜欢自己父亲的葬礼上几个妓女哭哭啼啼的,旁边还围了一群男子在那儿看稀奇,这事情传出去只怕屠隆风流的名声会更响,屠时中总觉得这是自己没有做到儿子的本分。
劝了半天也劝不住,屠时中正在无奈,这时突然听薛素素开口道:“珍珍姐姐不要单想着长卿先生生前是个风流客,却不知他更是个伟丈夫呢。姐姐可曾听人说过长卿先生治理青浦的故事。”
第430章 胸怀天下大丈夫
听到薛素素的话珍珍和春花都好奇起来,珍珍问道:“屠老爷还当过青浦令呢?”
“可不是,屠老爷可是位有名的大清官。”薛素素回忆说:“我记得珍珍姐姐就是青浦人,不知可曾听过长卿先生青浦令的名号?”
两个女子都才二三十岁屠隆当官时她们还是小孩,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包括在场许多名士都不知道屠隆治理地方的故事,纷纷围上来听讲。
薛素素讲了一套青天大老爷治理地方的故事,众人纷纷称赞她见识广博。
屠时中走到她身旁道:“多谢薛大家相助。”
薛素素一笑。
这时外间突然有人来叫他:“屠公子,来看王建阳这诗。”
似乎是又有哪位名士写了挽联或诗作,作品极好,屠时中作为孝子是要出去感谢的,屠时中只能对薛素素拱拱手,连忙出去。
这边薛素素回到位上,沈德符笑着凑上来对她说:“姐姐真有办法,三言两语便说得那两位姐姐不再哭闹。”
他说话时,眼睛看向不远处的珍珍和春花,这两人在吊唁时哭的伤心一部分出于本心,其实另一部分也是为了打造人设,说出去好让别人都知道她们是重情重义的风尘女子,而此时两人也不哭了,都借过笔忙着在手绢上记载着刚才薛素素所说屠隆的故事呢,这以后都是和客人之间的谈资。
沈德符想到薛素素刚才处理问题的方式,由衷说道:“姐姐真是擅风情、秉月貌的绝佳人物,天下再没有第二个的。”
“风情月貌……”薛素素杏眼流波,接着突然一笑,语气灵俏的说道:“沈公子你这样夸我,我却受不得呢。”
她长得明艳无比,轻轻一笑,洁白的贝齿从红若樱桃的丹唇之中露出来,瞬间就把沈德符给看呆了,心中忍不住想道:古人说美人一笑若春来百花盛开,诚不欺我也。
沈德符心中大动,忍不住伸出手想握住薛素素的双手,口中道:“薛姐姐,我说的都是真的,姐姐是天上人,便是拿天下最好的辞藻来夸奖姐姐也不为过,姐姐你能否……”
“沈公子,这可是长卿先生的灵前……”薛素素白了他一眼,非常抵触。
沈德符反应过来自己失态,连忙缩手,也颇为不好意思。
薛素素见他模样,小声道:“沈公子忘了我们的约定?”
沈德符点点头:“我答应考上举人再说其他。可是姐姐可怜我一片诚心,何必如此古板?便是没能考上功名,保姐姐一生安乐富贵还不行么?”
“我早说了,不稀罕嫁才子,要嫁的是英雄。”薛素素摇头认真说:“你乃是贵家公子,一言既出,可没有‘可是’的道理。”
薛素素今年已然二十七岁,这年龄在名妓之中已经算大了,但并不算老,后来位列秦淮八艳之中的马湘兰前年去世,年龄已然五十七岁,生前慕名求访者依旧甚多,甚至马香兰死之前刚刚给江南大才子王稚登庆寿回来。
这年代的普通女子当然没有后世女性那么好的保养条件,但是高级歌妓的收入水平,让他们可以享受到的保养条件不能和普通人比,类似于后世的名媛,天生底子好,又会化妆打扮,四五十岁依旧能够风韵犹存。
薛素素如今的美貌比起年少时丝毫不减,甚至更有韵味,追求者也颇多。
但就像后世的名媛过了追求金钱的阶段就开始追求更高的人生情感一样,薛素素十四岁成名,十几年间早就把名声给挣够了,但她也有自己的困难,知道自己想要把日子过好,必须得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自古美女爱英雄,薛素素希望自己未来的相公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伟丈夫,这样的男人才足够有胸襟,可以保护她。
也正因为知道屠隆年轻时那些济世救民的梦想,薛素素才会对于屠隆十分崇拜。
沈德符的才气和家世都不错,但就是少了一股英雄气。素素对他不满意,但沈德符十分真心,几年下来薛素素也有些感动,开始考虑要不要嫁与沈德符为妾。
但她喜欢胸怀天下的文人而不是吟风颂月的才子,所以要求沈德符考上举人再说其他。
不过如今让薛素素苦恼的是沈德符如今二十几岁,还是个玩乐性子,对于她的想法总是不太理解。
这不,她刚刚说完,沈德符就看着远处发呆,显然是又为她的外貌而恍神。
薛素素心中叹了一口气。
这时就见外面走进来一个文人,叹息说道:“早就听人说王建阳有才,原先还不信,今日一见他出手才知道什么是不同一般,长卿先生泉下看到此作只怕也得安慰了。”
“王建阳写诗了?写的什么?”有人问道。
那文人说:“王建阳在外头为屠长卿写了一首挽诗,诗名叫《读屠长卿荒政考有感》,是一首七言绝句,我念与你们听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一首诗念完,室中再无人说话,所有人都沉浸在这诗歌淡淡哀伤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之中。
屠隆的名作《彩毫记》就是写李白、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此诗中长恨歌的意象用在屠隆的挽诗之中再贴切不过。
王文龙将写唐明皇杨贵妃分别的《长恨歌》和写百姓夫妻分别的《石壕吏》放在一起对比,并且直白的表示石壕吏终老夫妻被迫分别流下的泪比长生殿上多。虽为抒情之作,实际却是议论之诗。
而今日其他客人所做的挽诗挽联大多是在称赞屠隆的文采,这首诗却另辟蹊径不讲文采改而描述百姓苦难,又点到屠隆年轻时的理想,提醒众人屠隆除了是个风流才子之外还有清官的这一面。
怪不得这诗一写出来就有人来叫屠时中出去看。
连刚才在犯花痴的沈德符也不禁为这首诗所折服,叹息说道:“泪比长生殿上多……真是令人惭愧啊。”
王文龙从风花雪月一下写到了百姓疾苦,而同样是纪念屠隆,刚才沈德符的文章虽然花团锦簇却只是在赞颂屠隆的风流气概,相比之下王文龙这首诗的眼界格调不知比他高了多少。
不光是沈德福许多刚才留下挽作的文人将自己的作品和王文龙这诗一比都觉得自惭形秽。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薛素素低声念着这两句诗,不禁有些痴了。
第431章 谢肇淛
屠隆名列万历朝的中兴五子,他的作品都曾大行于世,其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时甚至超过汤显祖,又长期在江南活动,他的死故而也是江南文坛中的一件大事,不但前来吊唁的文人络绎不绝,便是江南的几家报纸也对此事进行追踪报导。
什么名妓珍珍哭棺、甲骨文研究会的成员前来吊丧、徐兴公评字都成为苏州记者笔下的花边新闻。
苏州恐怕是此时地球上市民阶级最为壮大的城市,八卦新闻这种东西根本就不要王文龙从后世带来,百姓的日常需求自然就会催生出小报记者这样的职业。
王文龙在屠隆灵堂前所写的《读屠长卿荒政考有感》也被小报全文刊登,这首诗一面世立刻就风传开。
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已经远超出新闻价值,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水平高,许多对于花边新闻不感兴趣的文人也争相就此诗展开讨论,就连《苏评报》这样主打高端读者的严肃报纸也跟着转载品评。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一下子成为许多忧国忧民文人挂在嘴边的诗句。
杭州府,谢肇淛同何乔远正坐在运河的漕船上,两人都是无事一身轻,一边乘船北上,一边谈天说地。
谢肇淛将手中煮菱角放下,笑着说道:“这王建阳写的《读屠长卿荒政考有感》立意和气度都实在太高,果然不愧为八闽第一幕僚。”
“人家如今也有官身了,”何乔远对当年他带着王文龙去见庞迪我时王文龙展现的辩论能力记忆犹新,提醒说道:“这王建阳的确是名士风范,在杭于苏州见到他可以与他多多来往。”
“那是自然,我早想会会天下闻名的王文龙了。”
谢肇淛是个很有艺术家性格的人,他做官做的十分不差,同时艺术产出也很丰富,谢肇淛写文章并不需要闭关思索,而是喜欢在生活之中发现意趣并加之记载。
自从万历二十年考中进士以后,谢肇淛在全国各地做官,川陕、湖广、江浙,每到一地皆有吟咏,或是写作诗文,或是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写成散文,四处做官刚好给了他游历天下的机会。
谢肇淛和何乔远两人紧赶慢赶来到苏州,先去往屠隆的别墅中吊丧,然后谢肇淛却没有马上动身去找王文龙,而是对于苏州本地的丧礼习俗颇感兴趣,他仔细的观察了两天,还不停的做着记载。
谢肇淛打算将屠隆的丧礼过程写进自己的书籍《五杂俎》之中,这书基本就是他在游历各方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此书是明代文人笔记之中的上上品,内容包括读书心得事例,分析风土人情,甚至技术、医药、术数、书画、宗教、婚丧嫁娶,看了此书就如同亲身在明代社会活过一次一样。
时值八月,东林党和浙党的党争还没结束,万历朝的气息却眼见的衰落下去。
月初,华山地震,五岳之一开裂二三尺,吓得万历皇帝宣布停行。
接着又是紫禁城昭和殿发生火灾,这三大殿刚修完,新房子没住两天,紫禁城又烧起来了,于是建三大殿的税收也没得免了——又有新屋要修。然后就是京师地震,从京城东北到西南,余震十几次。
总之是一件好事没有,如果相信一个王朝到了衰弱期就会有各种天变发生,那万历三十三年大明王朝的气数就是眼见着江河日下了。
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人人都说着大明朝这样下去不行,却也没几个人觉得国破家亡近在眼前。
文人名士、贩夫走卒,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一日复一日,转眼几十年也就过去了,只要自己生前无事,身后事谁也管不了那许多。
八月初,谢肇淛拿着帖子找到苏州旬报编辑部隔壁,敲响了王文龙家的房门。
王文龙正陪着李国仙在院子里散步,听说王文龙回到苏州——李国仙着急忙慌也赶来了,拦都拦不住。等人到了,王文龙也只能接受,李国仙怀孕已经七个多月,总不能再让她折腾回去?王文龙只能连忙找苏州的名医给李国仙看身子。
“累了吗,要不要歇歇?”王文龙小心的扶着李国仙问道。
“我坐一会儿吧,”李国仙的肚子已经很显,扶着腰坐在栏杆上,王文龙连忙让丫鬟给李国仙拿个靠垫。
“他这几日总爱踢我,是个劲儿挺大的小子呢。”李国仙捂着肚子抱怨,脸上却颇为自豪。
这年代也没有什么查胎儿性别的好方法,纯是靠有经验的人看,据说有能力的产婆能够从孕妇肚子是尖是圆、走入的姿态等等方面看出胎儿的性别。对于其准确性,王文龙不很抱希望,不过李国仙认定肚中的是儿子,她有身孕,如今在家中地位最高,王文龙也不会跟她反对就是了。
“老爷,冰酪做得了。”家里的仆妇来汇报,王文龙点头说道:“端一碗过来,多加些糖。”
他又看向李国仙柔声说:“待会儿慢慢吃,别冰着了。”
李国仙幸福的点点头。
冰酪就是冰酸奶,把酸奶装在锡壶里,壶外放一个冰盆,往盆中加入硝石或是卤水,利用冰块融化吸热的原理将酸奶冻结,其实也冻不到多冰,大体也就和后室冰箱保鲜柜中拿出来的酸奶温度差不多,但在这年头已然是十分珍贵的吃食了。
物以稀为贵,这年头的冰块得之不易,富人夏天都喜欢吃冷饮。
虽然顺产婆认为孕妇不应该吃冰凉的东西,但王文龙却表示适当吃一点没关系,孕妇心情快乐更重要,他告诉李国仙的丫鬟每次也就让李国仙吃一碗,多了也不行,而且王文龙只让李国仙吃冰酪,要想改换口味,可以往冰酪中加一些干果,这东西好歹还卫生一点,至于什么冰饮,王文龙也是不让李国仙吃的。
这年头的冰饮就是在做好的糖水中加入冰块制成,打开木桶,表面上浮着一层冰,寒气逼人,卖相十分不错,但那些冰块都是冬天直接从河面上凿来储存的,全是生水,这也是为何古人总觉得吃冷饮容易受凉的原因,大口的往肚里灌生河水,那能不蹿吗?
沈宜修带着几个丫鬟端着碗走来,王文龙同两个老婆坐在一块,一人一小碗冰酪擓着吃,边吃边闲谈。
“文龙,外头有位谢肇淛老爷求见。”王平保进来禀报。
听到这名字王文龙就站起来,谢肇淛可是性灵派的大家,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号的人物。
“请他到花厅小坐,”王文龙连忙整衣起声,又对仆妇吩咐:“拿两碗酪到花厅,剩下的大家便分吃了吧,别忘了送到编辑部里一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