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38节
王文龙点头笑道:“伯龙若对我没信心,这趟你便按资不动,只看我自己投资就是。”
“届时再说吧。”毛文龙不想投资,但是却又不好得罪王文龙这个帮他起家的大金主。
原时空此时毛文龙已经在江南混不下去,准备考个武举然后走自己舅舅的关系到辽东去投军,而此时的毛文龙却依靠王文龙的大笔投资加上自己舅舅在兵部的位置,做走私生意做的不亦乐乎。
登辽两地濒临大海,地少山多,原本的经济主力就是海洋渔业和出海贸易,唐宋时经营的好了,效果就是“渔盐之利富甲天下”。
随着海禁一下,辽宁人口太少,盐巴布匹马上涨价,登莱百姓则比辽宁百姓还要苦,辽宁好歹地广人稀荒年饿不死人,登莱百姓就不行了,拿着盐巴却换不到粮食,甚至有人逃荒去辽东种地,这种情况下不出海走私怎么办?而毛文龙有舅舅庇护,走私生意一上正轨,挣的真是盆满钵满,在这个时空也不知道还会不会生出参军的念头。
两人在甲板上说了一会儿话,船尾的北城隍岛已经看不见踪影,船只渐渐驶入老铁山水道的中心区域,这里的洋流多变,海船也越发颠簸。
王文龙就见一群登州汉子走上甲板,各自在腰间拴上麻绳,又将麻绳的另一头固定在船只的坚固处,然后便紧张的站到操帆、扳桅等各个位置上。
船工之间用登州话互相沟通,呵斥喊叫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船把头一脸带笑的上来对王文龙说道:“建阳公、毛老板,要过老铁山了,两位还是下船舱去休息吧。”
“建阳,待会儿风浪可是大呢,咱们赶快回船舱里。”毛文龙也对王文龙说。
王文龙点点头,他已经感到船只的颠簸幅度越来越大,这还是刚刚进入老铁山水道,若是待会横渡之时摇晃幅度肯定更大,他定在甲板上站不住。
八百料的船只在这年代就算是大船,但其实船体总长度也不过二十多米,宽六米,船舱之中多少还有些逼仄。
王文龙和毛文龙下到船舱里,就见一个年轻汉子正跟王骥德坐在一起说话。
王文龙笑道:“何镇抚,你终于睡醒了。”
那汉子连忙笑着站起来:“我睡了一觉,没想就已经过了北城隍岛了,我还想到那上头去拜拜城隍爷呢。”
眼前的何镇抚就是何可纲,去年的武举人,如今在金山卫做卫镇抚,他急于回到旅顺,打听到毛文龙的船只,干脆蹭船北上。
听说何可纲名字的时候,王文龙就有意和他结交了,这位可是史书上大凌河一战中有名的硬骨头。
原历史的崇祯四年,何可纲的身亡绝对可称悲壮。当时何可纲和祖大寿被后金军围困在大凌河,祖大寿欲降,何可纲不从,祖大寿为了向后金表示诚意,于是于后金诸将前杀死何可纲,“可纲不变色,不出言,含笑而死。”他死后尸体被丢回城内,城中已经断粮多日,“城内饥人,争取其肉”。
何可纲是去年的武举人,分配到金山卫做卫镇抚,他这次是专门跑山东去联系布花的。辽东人口太少了,纺织业又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在辽东种地很合算,但是晒盐、产布都是赔本买卖,但辽东这么多人口总要穿衣服,卫所的布匹都要靠山东供应。
早年间是山东直接运布过去,后来登辽海道荒废,运送布匹改成了给相应数量的银两,这便是“布花折色”,然而这两年山东的情况也不好,经常拖欠折色银子,驻守辽东的军户连衣服都买不起,在辽东的冬天那是真会冻死人的。
金山卫受不了了,于是就让何可纲专门跑一趟山东去催银子。
何可纲折腾了小半年,银子没催到,只讨到了一张欠条,卫所中催促又急,何可纲只能及早回去复命。
第404章 辽南雄镇
几人说话间船只已经深入老铁山水道,船体摇晃不定,能感到上面操帆的水手正尽力根据经验调整船只方向,以期适应洋流。
船行海上,遇到什么风浪,大家也只能听天由命,王文龙、王骥德和毛文龙脸色都有些紧张,惟独军户出身的何可纲最有定力,他笑着问王文龙道:“王舍人,此次去往辽东,是要去哪处大户家讲学吗?”
王文龙实话实说道:“我觉得朝鲜的皮岛是一个不错的中转之地,打算到那里去投资开垦。”
“朝鲜?”何可纲闻言无比惊讶,接着却是笑着打趣说:“建阳或许可以将钱财送到我这里来,我帮你在金州放贷,好歹能保个本。”
王文龙无奈,在辽东局势紧张起来之前,皮岛的地理优势都不会被人发现,好多人连这地方在哪儿都不知道,听说他打算去开发皮岛,没有一个人支持。
王文龙只能笑道:“先去看看,或许那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呢。”
王骥德问道:“建阳你说的那产古玉之处也在皮岛吗?”
王文龙摇头说:“那地方有些远,在辽东内陆,趁着快到夏天,咱们正好北上。”
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在后世的东北地区西南部,按理说离着旅顺挺近的,但是王文龙实际看地图才发现,哪怕是红山文化的最东南部也已经在大凌河上游,在这年头已经是绝对的边疆地带。
关键还是大明对于东北的实控地区实在太窄了。
大明控制稳固的辽东都司,最北线也就到通辽、四平一带,至于后世的长春、哈尔滨等城市都在而今奴尔干都司的范围。
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卫已经是奴尔干都司最靠近辽东都司的卫所,再往北去的卫所,只能说地图上有,但是明军已经放弃不知多少年,当地的部落真不一定认。
红山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辽河套,这时还是蒙古人的牧场呢,王文龙也不敢去,他最终选定的发掘位置只有大凌河上游的这一片,具体地点在安乐州三万卫,这已经是边疆重镇,再往前去就有危险了。
去哪挖对于王文龙来说是个费力泼酒的难点,至于对于挖出来的古物能否有研究价值,他倒不太担心。
上古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就是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两者交流非常丰富,共同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红山文化的先民是中华民族共祖的一部分,这些遗址之中挖出来的手工艺制品,只要放在稍有金石学研究功底的人眼里,都能看出和上古华夏文明之间的关系。
哪怕在民国,当学者们发现华夏文明在上古之时就已经进入内蒙和辽东的事实,照样引起一片震惊,更别说在此时了。
老铁山水道的长度不过四十多公里,在后世从烟台坐船到大连用时还不到八个小时,虽然这年头的海运速度慢的多,但一天多以后王文龙他们也有惊无险地上岸了。
船只靠岸,先不安排卖货,王文龙的人被何可纲盛情请到金州卫去做客。
从旅顺口上岸的地方叫做金州中左所,再往北走就是金州古城。
汉朝时中原帝王就在此地设置郡县,到金代,这金州城更是女真人的“苏州府”,城墙坚固,这地方在后世都是全国最有名的苹果产区,土地肥沃,又坐拥良港,也是登州逃荒移民的主要落脚地。估计人口能有六七万。
这个数字并不夸张,明代对于辽东的人口统计就是一团乱,在册人口才四十万,还不如明初一个稍大点的州人多。
然而辽东几次大战,光是被后金征为兵员的辽人就有几十万,四十万丁口这个数字显然少了太多,后世学者估测此时辽东的实际人口大概能有三百万,已经相当于明初河南的人口数量。
后来被李成梁放弃掉的边关屯垦区六堡,其人口都已经超过六万,更别说沿山海关一线比较安全的大城了。
金州卫虽然只是一个卫所,但看其市面的繁荣程度,至少也是江南一个大县的规模,五六万人口随随便便。
王文龙原本以为他们要去哪个勾栏瓦舍看戏,却没想到何可纲直接将三人拉到了一处四面遮光的小棚前。
何可纲一脸热情的对王文龙几人介绍:“辽南的皮影乃是天下一绝,到了金州不可不看的!”
毛文龙这几年做生意经常来往辽东,也对王文龙和王骥德笑说:“何镇抚所言不虚,这金州的皮影耍子做的活灵活现,不比真人差上多少呢。”
听了他们介绍,王文龙和王骥德也颇感兴趣,于是一起走进棚子看影戏。
何可纲此时已经换上一身军官服色,金州卫虽然有县城的规模,但乃是卫所治理,何可纲这个五品的卫镇抚在城中也是数得上号的人物了。
他们进入棚子,看见何可纲以及他手下亲兵的样子,立马便有人讨好的让出上座,连唱皮影戏的艺人,声音稍稍停顿之后,唱腔也更加洪亮。
三人坐下欣赏。
这辽东的皮影果然很有特色,影人雕刻的十分精美,做的戏大家也熟悉,乃是三国故事《古城会》。
因为对于情节挺了解,所以虽然辽南口音更接近山东话,王文龙半懂不懂,但是很快也看了进去。
一旁的戏曲家王骥德更是听的双眼微闭,连连点头。
一折《古城会》唱完,三人还意犹未尽,于是各自放了回赏,又继续看下一折的《三顾茅庐》。
明朝中期皮影戏传到关外,深受东北百姓的欢迎,不光汉人看,少数民族也对皮影戏非常热衷。
主要原因还是地方穷。
真人戏班要演一出戏,需要置备行头,大场面还要许多龙套,带上吹拉弹唱的家伙,一个大戏班得有十来个人才能运转起来。
而皮影戏只要有六七个人就能演出,所用的皮影造价也远比真人的戏曲行头要便宜,价廉物美,自然受到辽东的百姓欢迎。
皮影戏中最受欢迎的故事题材此时就是三国,有人说女真人是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才崇拜三国故事,这却是不了解辽东的曲艺发展。
早在本地少数民族学会认汉字之前他们就已经通过皮影戏接触过三国故事了,而且对于关二爷极为推崇。关二爷甚至早已成为女真人所信奉萨满教之中的神祇。
原历史中所谓清代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家里就养着皮影戏班,康熙时的记载,代善后代礼烈亲王府喜爱皮影戏,为手下专管演出皮影戏的八个包衣奴才都弄到了五品俸禄,好多满人派往各地都会专门打制影戏箱上任。
看皮影吃吃喝喝过了一天,第二天王文龙陪着毛文龙去处理卖货的事宜,卖货太简单了,基本是开价就能走货。
走私市场这么火热根本原因就是金州卫确实缺货,光是卫城之中就有六七万人,加上周边的乡村地带,小几十万人要吃要喝,又远离手工业繁华区,随便弄点儿铁器布匹都好卖,而交易的货币直接就用粮食,金州本地开荒的人家不少,并不缺粮。
几天时间将货物卖掉一小半,剩下的一部分分给当地的经销商处理,另一部分毛文龙打算跟着王文龙一起去皮岛,那地方靠近朝鲜的铁山,对于山东货物可能也有需求。
一大早何可纲就找来,笑着说道:“建阳几人,可是准备去往皮岛?”
“一两天就要动身了。”王文龙说。
“我为你们讨了封书信,”何可纲笑着掏出一封信来,“到了铁山可先找定辽右卫的李参将。”
铁山是朝鲜面对大明的边境城市,前两年万历元朝之战时,第一场的铁山之战就在此爆发。定辽右卫,即后世丹东一带的明军军官经常来往铁山等地。
何可纲道:“李参将名芳春,若是王舍人想要经营皮岛,他定能说上话。”
李芳春?李成梁军事集团的人?
王文龙思索了一下,笑道:“多谢何镇抚引荐。”
第405章 朝鲜的皮岛
从旅顺口出海,只用几天时间就到达了后世大连的群岛县城长海县的位置。
王文龙站在船头眺望着这些岛屿,毛文龙却担心着他所说的皮岛经营。
他见到王文龙看着那些岛屿发呆,劝说道:“这些岛屿看着地方大,但此地地广人稀,再大的岛也没有人去开发,都是没用的,建阳不需多看……我怕那个皮岛应该也是这种场景。”
王文龙闻言却是一笑,前世历史上,眼前每一座小岛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是毛文龙给取的。
从旅顺出发去往铁山的水路十分平静,只用了几天时间,船只就过了鸭绿江口,在朝鲜铁山靠岸。
船只驶入铁山以东的港口,王文龙还怕他们没有船引会被扣下,可却见那从登州出海的船长一脸镇定。
船长笑道:“两位老爷不需着急,这朝鲜人让俺打发就是。”
一直到快要入港才见到港口上划来一只小船,船长也不去招呼,而是先让直库分发火器,然后让大家将火器握在手中,枪口对外展示武力。
很快那朝鲜人的小船便来到货船之下,看到船上严阵以待的样子,那几人原本的傲然神色立刻转为畏惧。
小船上有四个人,最后只有两人上了货船,另外一个文官,一个水手坐在小船上不动,手把着船橹,似乎见局势不好就要跑。
“你们船上载着什么货物,有多少的数量?”
上船的朝鲜官员发髻上插着一只秃笔,开口虽带口音,但汉语倒还是可交流的水平。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