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39节
船长一脸笑容的走上去:“我们都是良善海主,海上遇难,想借贵港口避避风浪。”
王文龙就见船长熟练的塞上一份礼金,便见朝鲜那边连官员带水手全都脸色转晴。
“既然是避难,可以开一张临时的船引。”
船长感谢:“真是青天大老爷呀。”
“不要有这许多废话,海况好了要及时离港!”
那船长又送了两瓶酒,一大包烟叶,一大包丝绸,上船的官员对下面小船上喊了一声,下面的官员当场手写了一份船引给他们。
毛文龙拿着船引,不敢置信说道:“这朝鲜的官儿也太好打发了。”
登舟的船长笑着说:“这朝鲜百姓贫苦,他们当官的也没什么油水,别看这点东西,对这些朝鲜官员来说,已经是莫大收入了。若说起贪来,他们可不是什么良善人家。”
这也是因为此时的铁山地处边境,平时根本没几个人会来此经商,水运交通并不繁华,那两个官员也不知道毛文龙的船上满载着一船货物,否则就没这么好打发了,非要狠狠咬一块肉下来。
不过那船长接下来也皱眉说:“从没听人说要把货物运到这铁山来的,也不知生意好不好做。”
王文龙闻言心里则是颇为高兴,铁山的情况如此宽松,朝鲜方面的处理难度大概降低许多。
毛文龙让船主安排船工们将船上的货物赶快卸下,王文龙几人进城找明人一问,此时李芳春不在铁山,但是正在离铁山不远的盐州,李芳春作为定辽右卫的军官,主要管的就是鸭绿江河畔的屯垦事宜,从吃的到穿都要照顾到,这回跑到盐州就是专门调盐巴来的。
两天之后,王文龙见到了四十几岁,一脸糙样的李芳春。
“王舍人,是你要见我?”李芳春虽然是三品参将,但他这官儿远在辽东,碰到从京中专门跑来的中书舍人也不想得罪,何况王文龙的名字李芳春还听过,知道是南方来的名仕,连当今皇帝认识的,他自然对王文龙更加尊敬。
“李将军,我便在南方也听闻将军于朝鲜一战之中的威名,十分敬佩。”王文龙先捧对方。
李芳春果然被吹捧得颇为开心,笑道::“王舍人究竟有何事?还请直白告知。”
“我有桩生意,想要请李将军帮忙。此事涉及朝鲜方面。”王文龙说。
李芳春点点头:“朝鲜方面我也认识些人,王舍人但说无妨。”他觉得如果事情不大,自己这边也就给王文龙办了,还留个人情。
王文龙开口道:“我想要租借铁山外海的皮岛。”
李芳春一愣,如果是通关系走点货,他还能说得上话,却没想到王文龙直接要的是地盘,这事情可太大了。
他疑惑道:“租那里做什么?”
王文龙直白回答:“我想在此出资设立一港口,用于转运物资。”
说是转运物资,其实两人都知道,王文龙就是想走私,这也是王文龙思索良久之后得出的皮岛正确开发方式。
皮岛在历史上虽然名声赫赫,但是在历史记载中此地确实沙石众多不能开垦,此时朝鲜人只用来养马。
皮岛的真正优势是地利,此处地处中朝边境,又在海上,大明和朝鲜都不好管理。
原本历史中毛文龙就是依靠皮岛的特殊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个海上的大后方。
满清已经将鸭绿江口打下来了,但他们没打下朝鲜前,毛文龙利用皮岛就能在满清眼皮子底下运送物资。
王文龙想要在太平年代提前将皮岛发展出来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这地方妥妥的走私天堂,只不过这时人还没发现罢了。
走私的目标就是镇江堡以及宽甸六堡,镇江堡就是后世的丹东,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定辽右卫靠近朝鲜的边境堡垒,驻扎了大兵,宽甸六堡则是李成良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的防备建州女真的据点。
在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王文龙知道后世史料,万历三十三年,此地的人口已经超过六万。而且这些人口的消费力相当强。
直接证据就是原本历史中明军在辽东大败,沈阳一带的明军都跑向山海关方向,而鸭绿江沿岸的明军则集中到了毛文龙的皮岛上。
结果是“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
连大明朝廷都没有想到,辽地会有这么多居民,直接将皮岛变成了一座城市,而且消费力还相当强,光是居民平日烧火做饭用的柴火,就已经将朝鲜沿岸的树林全部采光。
李芳春思索一阵,回答说:“此事我不能做主,待我回定辽右卫为王舍人联系总兵大人,或许能够得到帮助。”
王文龙感激说道:“多谢李将军帮忙,在下便在铁山静候佳音。”
两天之后,朝鲜铁山,一个朝鲜人开的货行大早下板,店伙计将一匹匹丝绸、一筐筐草药堆到了货行门口。
东西刚放出来就引起了路上行人的注意。
几个朝鲜商人从远处走来,盯着货行门口的丝绸问道:“这是明国的丝绸?”
这几个商人身后还跟着一群身材矮小面容愁苦的力工,每个力工背上所背货物都有一米多高,货物重量已经超过人的体重几倍,为了移动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只平头的木拐,行走时双手撑拐,双脚缓缓前移,四肢发力才可以走路。
这时领头的商人来问货物情况,那些力工连忙将拐杖支在背后抵住货物,以一个尴尬的姿势半蹲半坐的休息。
这就是朝鲜有名的湾商商团,是李氏朝鲜有名的五大商团之一,以和大明的边境城市义州为中心,专门掌握朝鲜对中国的贸易。
货行的朝鲜小二一脸笑容的上去介绍:“这正是有名的苏州绸布呢,从大明千里迢迢运来的,有一个名号叫做湘妃纱。”
这两天时间毛文龙一直在打点当地的关系,礼物一直送到了四品郡守那里,帮助他卖货的货行则是本地县令小舅子的产业,一批走私货已经被洗白成了高档的进口货。
而这介绍一出,立马就引起一众商人的惊叹:“苏州丝绸?”
那些商人连忙围上去,他们还不敢上手摸,但只是看着这丝绸的色泽和柔软度就连连点头。
“苏州丝绸居然能够运到铁山?”
“明人什么时候走这样的航线了?”
讨论之后就是问价,听到这些货物的价格不贵,那几个朝鲜商人当即便掏钱购买,虽然在朝鲜,但给的却是大明的官锭,这东西信誉很好,毛文龙也乐得收。
第406章 辽东铁骑
朝鲜商人刚走,又有几个穿着汉人服饰的汉子好奇走到这货店前,看向那一筐筐药材,有人惊讶说:“铁山如何有如此新鲜的黄柏和大黄?”
“是大明产的。”
听说这药材是从大明运来的,那汉子连忙表示:“我乃是镇江堡九连城的军官,要见这贩货的商人。”
这两味药是王文龙专门让毛文龙带上的,毛文龙原本还有些不愿,以为到铁山卖不掉,觉得不如直接在金州出货。
此时听说有军官要见他,显然又是大生意上门,毛文龙又惊又喜,王文龙冲他笑着点点头,毛文龙连忙向外边走去。
他拱手先唱个喏,“我便是从山东贩货过来的客人,军爷叫我何事?”
那军官问道:“你们这两味药贩了多少斤。”
毛文龙道:“手上还有千来斤。”
那军官直接道:“说个价来。”
毛文龙斟酌着道:“好歹有千来斤,路途又远,算六百两可否,这已是不挣钱了。”
说什么不挣钱,其实这药材进货价还不到十两,这已经是飞起来坑人。
而那军官闻言却眼睛也不眨的就表示:“我都买了!”
毛文龙直接呆愣,那军官追着问什么时候能再贩运药材过来毛文龙都没有反应过来。
说定生意五百两银子是大数目,那军官也没有这么多现金,但是表示可以用军票。
这东西送回山东可以跟当地衙门换银子,毛文龙有他舅舅的关系,军票不敢说十成的兑出来,但兑一个七八成还是有的。
说定了买卖,毛文龙回到店里满脸的不可思议:“这铁山的生意也太好做了!”
王文龙笑着说道:“现在伯龙该相信皮岛若抓在手里能多有利可图了吧?”
辽东是前线开发地带,属于生地,疫痢常作,对于大黄、黄柏这种可以除疫的药材非常缺少,偏偏这两味药材又是贱物,所值不多,没有多少商人愿意从金州将这便宜的药材运到鸭绿江一带贩卖,王文龙也是看笔记小说中知道辽东缺大黄和黄柏这两味药,甚至把产地价格都给炒高了。
到这时开卖货物还不到半个上午,而随着消息传开,晚饭前来问价买货的人只多不少,甚至有人从朝鲜的盐州、定州一带赶来。
交易所用的货币也是五花八门,当地靠近边境有大片的无人区,特别是明军定辽右位的驻边军户,除了种粮食之外,还弄了大量山货,这些东西在当地都不算值钱,但送回山东绝对有价无市。
毛文龙也没想到自己的货会这么好卖,最开始他还愿意收盐引、军票,到下午开始便对这些东西看不上,因为仓库里已经堆满了人参、貂皮、东珠等珍贵特产,甚至白花花的银子也堆了不少,这些银子都是从边境的九连城送来的。
九连城、义州一带还真不缺银子,都是开发的军饷。
这并不是说大明对于这些边境城市有多好。
大明最初经营辽东用的是军输制度,给卫所兵发放的军饷大量都是士兵们需要的粮食布匹等实惠东西,但是随着建国日久军输制度也渐渐被破坏,长距离运输粮食布匹都要做防霉处理,还会有损耗,收货之时还要扯皮,这些全都是管理成本。
大明渐渐懒得运粮运布,于是就将布匹搞成了布花折色,即给军户发放与布匹相应数量的其他东西。折色的东西多种多样香料、煤炭、盐巴、银子都有,但是送往鸭绿江一带最多的折色就是白银。
理由一想也就明白,一两白银能换一石谷子,是从山海关以南千里迢迢运来一石谷子方便,还是运来一两白银方便?光是把布匹粮食换成白银,节省下来的运输费用就足够养活一大票官员了。
而对于边境屯垦的士兵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边地苦寒,要啥没啥,他们缺的是布匹和粮食,拿着白银能有啥用?每一次发饷,布匹和粮食价格就直线上涨。
但对于毛文龙来说,白花花的银子运回关内,没有比这玩意儿更保值的了。
八百料船只所装的货,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售卖完毕,连驾船到铁山的山东船长也满脸惊叹,连连感叹:“今日刚才知道这铁山竟是如此大一个市场。”
而当地的边民则更是激动,他们的物资太过紧缺,听闻铁山有大批货物到来,连九连城的军户都已经开始向着铁山赶,许多本地商人还追着毛文龙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再运货过来。
毛文龙喜气洋洋的数钱时,提前一天王文龙已经动身去往九连城。
后世的丹东在此时是一个驻军上千,总人口大约三万的边镇,因为靠近边境,市面非常繁荣。
王文龙带着礼物进城,直接就被李芳春引荐给了查大受。
查大受身材比李芳春更加高大,脸上两道刀疤,一看就是那种悍不畏死的武将。
他见到王文龙便先夸奖说道:“建阳先生写的小说话本甚是好看,咱们辽南皮影戏里早都演火了,那味道是别人写不出来的。”
“查总兵过奖了,在下动动笔墨,拿比得上总兵为国建功威震番邦?”王文龙连忙谦虚。
两人寒暄一阵,王文龙主动将话题转向正事:“在下想借皮岛开贸易货场,想走走总兵大人的门路。”
“此事我已听李芳春说起,涉及朝鲜之事,这便有涉外藩了,办起来不容易。”查大受为难说。
“总兵大人能否帮忙联系上李军门的子弟……”王文龙笑着说,“大人是李军们的亲信嘛。”
查大受连忙撇清说道:“我乃武官,粮饷功劳都出自朝廷,同李军门同朝为官,也都是为朝廷办事,说什么亲信呢?”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