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95节

  “这刘成真是无耻之徒!”

  拿着一沓报纸的叶昼则气的直接将报纸丢在地上。

  叶昼则并不是没见过文人之间的互相抹黑,但是王启维的无下限程度,还是让他受不了。

  就比如他手中这份报纸造谣王文龙娶了个日本女子,并还是入赘,有板有眼的说王文龙取了倭国名字,在海外也自称是日本人——这就是为何许多海外华人不知晓王文龙名字的原因。

  叶昼则生气道:“建阳,他们如此污蔑你,不如我找人上疏为你鸣冤!”

  他虽然是纨绔子弟,但是想组织,还是有一番力量的。

  “这种事情越描越黑。”王文龙摇头道。

  本来刘成造的谣言还只是小范围传播,如果叶昼则组织人为他鸣冤,刘成无非也就受到些谴责,却会使得这谣言更大范围的传开,他受的影响还更大。

  王文龙总算明白,为什么刘成这些太监可以在地方上整的当地官员头疼了。

  这年头的官场斗争,虽然暗地里什么狠手都能下,但是两边毕竟都自诩为读书明理之辈,明面上还要持些面子。

  而刘成这些太监却完全可以不把脸面当回事。

  其实刘成抹黑王文龙的操作有识之士都能看得明白,给刘成自己带来的名声也不好,甚至对刘成的影响比对王文龙更大。

  但是刘成不在乎,他的名声本就好不起来,而王文龙的名声在和他斗的过程中却会被一起拉下去。

  不过王文龙并不害怕。

  因为他翻了几篇攻击自己的文章,发现刘成手下的人把王文龙的许多书都拿出来骂,但就是没骂《尚书古文疏证》。

  《尚书古文疏证》让万历皇帝连着好几次参加日讲的消息早就在京城传开了,这说明如果是皇帝喜欢的书刘成便不敢去招惹。

  一个多月前伪楚王案时沈一贯还专门写信给王文龙询问情况,当时王文龙就知道:万历皇帝喜欢的可不仅仅是他所写的《尚书古文疏证》这一本作品……

  哪怕没有八百里加急,从京城中流传出的书信到江南也就是一两个月,这些消息估计过不了几天就会传到苏松常镇四府了。

第321章 皇上要书

  八月初,刘成在苏州的豪宅之中开起山人宴会,宴请的卿客山人就有四十多人。

  山人在这个年代是技术性职业的称呼,并不只包括不考科举的读书人,医卜星相、打耍变练,只要有出挑本领能够奔走于豪门之下的,都可以跻身山人行列。

  刘成这几个月就收留了不少从京城跑回苏州的山人,此时场中的宾客除了一些穿着儒生服饰的读书人外,还有许多奇模怪样的人物:敞着怀的壮汉、贼眉鼠眼的小贼、和尚道士,甚至还有以盗墓为长的奇人……

  这种人物在刘成手下都能有用处。

  刘成转头问王启维道:“那王文龙这几日哪里去了?”

  王启维道:“他前天已离了苏州,听说是回南京去了。”

  一个刘成手下的幕僚闻言哈哈大笑:“什么静观先生,原来竟被吓跑了!”

  “公公威武!”

  听着手下人拍马屁,刘成举着一杯酒起身走到席前,朗声说道:

  “咱家虽然不算什么豪门,但也有些本领,那一二敢和咱家作对的货色,从来是吃不着好去的。眼下就是两桩事情,一是把这王文龙彻底的弄倒弄臭,要这四府的人都知道和咱家作对是怎样的下场?第二件事情,圣上万寿的日子就要到了,咱们整治那王文龙立下了威信,就要好好用起来,多为圣上收税……”

  “公公说的好!”

  刘成的一番话说完,在场的山人幕僚们全都鼓掌附和。

  刘成看着台下众人“济济一堂”的模样,也不禁感到志得意满。

  刘成和众人宴饮到中午,他手下一个幕僚走到身边,小声说道:“苏州织工行会的葛成下帖子来,说是之前咱们扣了他们行会里的一批人,想求咱们给放了。”

  “放,”刘成点头说道,“这织工行会有些力量,不要冒然得罪。”

  “咱们也不需怕他吧。”那幕僚一脸自傲的说道,“这织工行会仗着王文龙的《苏州旬报》,把咱们的弟兄整治的好惨,现在他们看着王文龙被赶跑,这是害怕了才会来下帖子求饶呢,不如趁机多压榨他们些油水?”

  刘成摇头说:“之前孙公公就是被这织工行会给坑进去的,王文龙虽然在江南有些名望,但毕竟只是个文人,这织工行会可实实在在养着一帮青壮,力量比王文龙大,现在还不能直接硬打。不过我听说王文龙的《苏州旬报》就雇佣了大量织工行会之中的人物做眼线所以才能够消息灵通,既然如此,可以让他们纳个投名状。”

  刘成对手下笑道:“叫他们把所有和《苏州旬报》的合作都断了,然后再出人到别加报纸上去说那王文龙的坏话,如此便能把抓着的人放给他。”

  幕僚闻言犹豫道:“那些个织工都要自夸义气,怕是不愿如此得罪王文龙吧?”

  刘成笑道:“照我的安排,过不了两个月,王文龙在苏州就要身败名裂,他的《苏州旬报》定然也会渐渐衰败下去,王文龙都只有逃离苏州的份儿,织工行会却是走不了的,他们何必为了义气去放弃实际利益?何况就算其中有一二人死脑筋,恁般一个大组织,聪明人还是占多数。”

  幕僚闻言,眼前一亮:“如此一来,说不定还能使得一些和王文龙交好的行会头目和织工行会产生龃龉。”

  织工行会这个组织一直让刘成非常头疼。

  刘成这段时间的乱收税虽然巧立名目,避免伤害织工的利益,但是这么多钱收下来,通过社会运转最终的压力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转嫁到了苏州织工的身上,织工行会已经有所反映,一方面联系刘成,同时也在《苏州旬报》上以行会的名义发表声明,表示如果税监再行压迫,苏州织工行会就要叫歇。

  这种办法之前就把孙隆给整的欲仙欲死,刘成也怕,只能尽量安抚。

  但是在他看来这些只是缓兵之计,最终目的还是要瓦解掉苏州织工行会。打击王文龙,关掉《苏州旬报》,使得织工行会没有联络的喉舌,然后慢慢分化,此时就是行动的第一步!

  中午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刘成府中的宴席继续,大家端上冷盘冰品,戏台上演起大戏,一众刚刚成为刘成爪牙的山人幕僚都对刘成殷勤的招待表示十分满意。

  山人或者说是食客,和主人之间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刘成越是展现出自己财大气粗重视人才,这些个山人就越觉得在刘成这里有奔头,越会愿意为他诚心效力。

  看戏过程中,刘成继续跟幕僚商量怎么对付苏州织工行会的事情,演了三出戏派了赏钱之后,刘成就先回后宅了。

  他刚刚被人伺候着擦洗了一番,换上凉衣准备去休息,突然就见自己的幕僚急匆匆的跑进来。

  “公公,王文龙从南京写信来了。”

  刘成闻言大笑:“这王文龙好生呆傻!当日是如何整治咱家的,如今居然还有脸来求饶?咱家怎么可能放过他?”他用长指甲指指幕僚说道:“拿来,先让我看看他这文人能怎么样求我。”

  刘成撕开蜡封,刚看了两眼,脸上的笑容就僵在那里。

  “圣上要看《国富论》?”

  事情是这样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发现万历皇帝喜欢王文龙的书之后就给自己在南京的老弟兄孙隆写信,要他千万注意王文龙这个人物。

  信还没发出,万历皇帝又从宫中给田义写了一个条子,让田义给他到江南弄一套正版的《国富论》来。

  《国富论》这书在京城虽然有流传,但是数量很少,而且多是翻版,这年头的翻印书籍都是人工抄版,抄写过程中难免漏上一两个字或许一两段话,版本不一。

  一事不烦二主,于是田义便让孙隆结交王文龙的时候,从他那里弄一套书来。

  王文龙前天刚到南京孙隆就上门来求书,可王文龙也没书。

  这年代查封书籍按照律法是要把原书扣下销毁的,只还给书商纸价。

  当然实际上纸价也不会给,书商被查扣了只能空手而归自认倒霉。

  而书植堂的《国富论》库存也没剩几本,刘成手下的人到书铺里就如狼似虎的将所有《国富论》给封了,王文龙家里倒是有几套自己留藏的《国富论》,但是总不能给皇帝送旧书不是?

  皇帝要的书?

  有。

  被刘成扣了正准备销毁呢。

  所以王文龙便把这封信转给了刘成。

第322章 送礼

  王文龙找刘成要《国富论》的信写的很简炼,就是叙述了一下事情,也没有透露任何要求刘成把书籍解禁的意思。

  但刘成已经傻了,而就在收到信之后不久,刘成家中又来了客人——从宫中出来的采买太监,专门给他从宫中带来了书信。

  打开书信,刘成一眼又看到了王建阳的名字。

  刘成在宫中的靠山是郑贵妃跟前的大太监庞保,而庞保又是当初给万历皇帝献王文龙书籍的赵禄的干爹,刘成和赵禄是一条线上的,这信就是赵禄给他写的。

  赵禄的信中激动对刘成表示:最近万历皇帝对于王文龙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此人就在江南,这是一桩大富贵,他只告诉刘大当一个人,让刘成赶快抓住,机不可失!

  看完两封信,刘成人都傻了。

  再抬起头来就听这胖太监嗓音颤抖的道:“快给静观先生准备礼物,我要去南京!”

  原本的王文龙一下就变成了静观先生。

  刘成抓着宫中出来的采买太监,仔细询问,这才知道这两个月宫中的人都发现,万历皇帝对于王文龙的书籍爱不释手,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小说,甚至还把王文龙的《连城诀》放在案头时时翻看。

  听了采买太监的描述刘成如堕冰窟。

  照这说来,万历皇帝不只是喜欢王文龙的书籍,甚至王文龙这个人都简在帝心了。

  他惹谁不好,要去惹这么个人?

  ……

  南京,鸡笼山下。

  王文龙、李国仙、沈宜修,一家人正在院子中种花看鱼。

  南京国子监在鸡笼山脚下有一大片建筑群,其中有好几间院落就是专门给监中官员居住的。

  南京国子监在国朝初年曾经有相当多的学官,建下的房屋也非常多,但如今的国子监学官人数大大减少,甚至大多数老师都长期请假,一下就空出了许多屋子。

  王文龙在南京没买房子,直接搬到鸡笼山下的国子监宿舍里居住,此地交通方便,环境优雅,唯一的问题就是房屋有些老。

  现在王文龙住的院子建筑年限至少超过一百年,但好在当年修建之时所用的建筑材料都是上佳,而且百多年间一直有人修缮维护,所以虽显老旧,但是房屋还是挺坚固。

  王文龙倒是无所谓,就怕这老房子自己两个老婆住不惯。

  却没想到沈宜修和李国仙在院子中转了两圈,沈宜修就激动说道:“这院子好生雅致,相公,咱们以后就住这里好么?”

  王文龙哭笑不得,心想自己这老婆真是个文艺少女。

  眼前院子虽然还没塌,但是当年的粉白院墙上,墙根已经爬了一尺多高的绿色青苔,院中的枇杷树遮天蔽日,地上的踏脚石都已经被磨的光滑。

首节 上一节 195/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

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