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51节
物理设想要卖书自然得卖点和学术相关。
王文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博物学书籍,这种书在后世的科普书之中占了大头,哪怕到短视频时代:“鉴定网络热门生物学视频”“马里亚纳海沟之谜”这些广义上的博物学内容都还是观众们最喜欢看的科普内容。
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
王文龙一眼看向徐树丕。
这年头研究博物学的人必须见多识广,起码家中要有相应的资金条件,比如眼前的徐树丕,家里有钱吃过见过,自然认识很多普通人见识不到的东西。
果然就见徐树丕颇感兴趣的在思索。
此君所写的《识小录》之中就有不少博物学内容,只不过他写作太慢,作为一个大富豪,完全没有更新压力,这本书按原历史得写到天启年间才完稿。
说完这点,王文龙又说道:“还有一个方向嘛,咱们可以出一些做游戏的书。比如我在福州所主持的《旬报》就一直开有文字游戏板块,打灯谜、成语填空、数独、棋谱、幻方,都能开动脑筋,并且颇受读者欢迎。”
王文龙总结道:“大家或许不屑于做生意,可如今物理社想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资金进行研究,这钱的数目非小,不是光靠一家一户的支持可以进行下去的。我以为办书坊这事对日后物理社之发展十分必要。”
在座众人听完后全都默然,他们大多是以参加文会的心态来加入的物理社,觉得数学物理很好玩,却没想到要去思考经营会社做生意的内容,关键是这群文人没一个做过生意,个个挠头。
加班到凌晨,今天的要中午发了
晚上没时间写了,明天上午写把,大概中午发出来
第249章 耸人听闻的科普书
一群读书人沉默了半天,最后还是徐光启率先点头表态说:“我以为建阳先生所言极是,惟有咱们自己找到挣钱的路子物理社才能发展,只是这办书坊是繁杂事情,再不能像咱们结社时一样由着性子来,以后就得专门找人负责了。”
徐光启也需要忙科举考试,还得教书挣钱,并不能全心全意放在物理社的工作上,书坊开起来以后的工作想必更加繁杂,那就不是兼职可以做的了。
王文龙点头说道:“这事情倒也不难,苏州有许多出了名的买卖人,就是经营书坊的行家也不在少数,咱们直接到市面上去找个有才华的,就将物理社做一个东主,让他当成一个掌柜好生经营也就是了。”
孙元化倒是十分积极,他主动举手说道:“我科举也不成,不如就来做这事业。”
众人都看向孙元化,然后又看向王文龙,王文龙颇好奇的询问:“孙初阳之前可做过生意?”
孙元化摇头说道:“没做过生意,但我可以学。”
王文龙瞬间无语,连忙说道:“这可是关乎物理社存续的大事,初阳若是有心经营生意,可以到书坊之中学习,但是书坊刚刚创办,负责者还是需要找个老成持重的人。”
一旁的徐光启也连忙点头。
王文龙发现这群物理社的社员大多数太过有些书呆子气质,居然把经营书坊当做一项很简单的事业,撸胳膊挽袖子就觉得自己能干,幸亏有徐光启这么一个仔细的人在一旁操持,要不然王文龙感觉这物理社的生意多半都要做亏。
闻言孙元化有些悻悻,但碍于众人在场,他也不得不妥协点头,此时他已经绝了科举的念头,对于书坊经营非常感兴趣,决心等书坊成立之后,就到书坊中干活。
后世孙元化在战场上的确算能做事,只可惜管束下属的能力实在太弱,孔有德叛乱时孙元化全程被叛军牵着走,有口难辩,最终还被冤死斩首。以至于一直到后世此君经常还是以一个委屈的大糊涂的形象出没于各种明穿小说中做龙套。
好在孙元化今年才十九岁,让他到生意场上去历练一番,对于人心掌控的能力比起他的前世至少能提升一个层次。
“如此,对于建立书坊之事,大家是什么意见?”
王文龙主动询问,众人互相对视几眼,然后纷纷点头。他们也知道物理课做实验、做研究都需要钱。
“看来大家都同意了。”王文龙笑着说道:“其实我路上也写了一些博物学文章,书坊刚开始运作,我便将这稿子直接交给咱们物理社出版。”
他叫来王平保将路上写的一些文稿分给众人翻看,众人只见文稿内容是:“神龙架野人谜踪”“闽海鲛龙之谜”“山海经物产考”。
王文龙要写的博物学书籍根本就不是啥科普书,纯纯就是披着科普外衣的探秘书籍,这东西的销量绝对好,后世九十年代的火车站报刊亭中,卖的最好的报纸,除了桃色绯闻、大案血腥之外就是这种探秘寻奇耸人听闻的内容。
而这满满走近科学起名风格的文章,果然吸引人注意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
徐光启刚好拿到那篇《山海经物产考》开篇就见王文龙写道: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谯明之山,谯水出焉,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此鱼为何?世上人何曾见过十身之鱼?《山海经》无异于上古第一奇书,其书中所载有人以为是古人之妄作,此书流传千载,无数高人手阅,难道只是为妄人作注?还是此书之中世界真实存在……”
王文龙在这篇文章开头使用的手法就是不断的反问,不断的将原书之中的内容摘抄出来加以描述,说一半透一半,故意让读者去想象那个神怪纵横的世界,然后又隐隐告诉大家,这些山海经之中的内容在现实之中都有对应。
王文龙在前世毕竟是经营过公众号的,这钩子留的恰到好处,哪怕放在信息时代也能骗不少人点击阅读,对这年代的人来说更是大杀器。
徐光启起初只想随便看一眼,但很快就被王文龙的描述给吸引,忍不住想一直看下去,他抬头看了一眼众人,却见大家都拿着王文龙所写的文章静静阅读。
他稍稍惊讶:难道建阳所写的这几篇文字都有这样吸引人的水平?
既然大家都在专心看文章,他也就毫无负担的继续看下去。
接下来王文龙东攀西扯,先讲了山海经这本书籍由来的诸般猜测,又讲了山海经中各个地名对应的现实世界之中的地区,反正使用猜测口吻,写错也没关系,王文龙直接把前世许多网络上对于山海经的奇妙说法全都摘抄下来。
什么山海经中对应的一些地区其实是古埃及,山海经中写人没有影子的地方在赤道等等。
王文龙的文章还让徐光启感觉很丰富,其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比如何罗鱼其实就是鱿鱼,鱿鱼有一个大脑袋十条腿,可能被古人认为“一首十身”,而这年头的臃肿病有一些其实就是缺碘导致的大脖子病,鱿鱼是海产品,碘含量丰富,确实有治疗臃肿病的作用。
这篇文章写了半天,东扯西扯,反正全都是猜测,没有给出确切的证明,但却让徐光启看的兴致勃勃,第一次看到这种文章,放下之后,徐光启还意犹未尽。
他看完自己的文章时其他人基本上也把手头的文章看完了,就见人人脸上都是欣赏神色。
孙元化一脸佩服说道:“静观先生这文章辨析了神农架野人的历史来源,引经据典,实在是令我大开眼界。”
徐树丕也是直接称赞说道:“建阳这闽海蛟龙考分析了各种鱼类的骨骼形态,把福建历史上所谓蛟龙传说都和各种海鱼骨骼对应,写作的手法层层深入,实在是引人入胜,见识何其广博也!”
物理社诸人纷纷点头,他们都觉得这种文章若是多写几篇,成了一个集子出版之后肯定能够在市面上热卖。
而且有相当大的教育意义。
这些东西对于王文龙前世网络时代的人来说纯纯的就是胡编乱凑、知识污染,但放在这个时代还真就是正经的科普内容。
起码徐光启在看到王文龙的这篇文章之前对于古埃及完全没有概念,而看完文章之后,他对世界也算多了一点了解。
第250章 铸币
见众人都对自己的文章感到满意,王文龙提议说道:“大家就照着这文章的路子,搜寻身边的古书上的奇妙事情,给与猜测分析,一定要实行咱们物理社的方法,不言怪力乱神,尽量用合理的方式去解释。”
众人纷纷点头,开始思索古书上有些什么奇妙事件。
王文龙对于写这种伪科普作为物理社的发刊之作毫无心理压力,他知道无论东西方在接受近代科学之前都必然经过一个神秘学以及博物学兴起的阶段。
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就有许多海妖精怪的小册子流传,许多博物学家甚至将小册子上奇形怪状的生物当做现实的生物去研究,也就是这些奇怪生物引起的好奇心驱使科学家开始真的研究生物学。
而在中国也是一样,历史上中国最早的著名报刊中就有一本《点石斋画报》,每期的内容都是一些新奇古怪的时事,什么僵尸咬人、死而复生、空中出现蛟龙之类。
兴趣是科学之母,王文龙觉得在这个年代通过一点有噱头的方法让大众对于外部世界产生兴趣,对于科技发展绝对是好事。
且这种书编起来贼快,照着这路子大家很快就有了方向。
徐光启欣喜说道:“建阳出的这主意实在是好,这书写出来肯定好卖。”
见大家讨论的热烈,王文龙又拿出了一个发财路子。
“如今南方都流行用红毛人的银钱,以为他们的钱造的精美,我在外洋时就曾见过他们铸造银币的技术,却和咱们的沙模铸钱不同,乃是用一种冷压法,道理也自简单。我见红毛人的银币流传广泛,在福州时就想推广一种制作银币的机械,只是一直没腾出空来生产,如今稿纸已经有了,我想交给咱们物理社制作,若是咱们自己可以铸造银币,或至少生产铸造银币的机器,想来也是一条发财路子。”
物理社众人中还真有不少对于制造业感兴趣的,闻言都来看王文龙的草稿,王文龙一番讲解原理,大家听懂之后不禁又是面露喜色、纷纷点头。
徐光启先称赞说:“如今在南方流行双柱洋钱、十字钱和盾钱种种,商人多以此前方便使用而大量囤积,建阳这铸币机的设计看来极有道理,若是咱们自己能够铸钱,物理社的经费就不愁了。”
这年代的官方货币是铜钱和宝钞,但实际上大宗交易中大量都在使用银子。
因为白银在明代一直没有获得官方的法定货币地位,实际百姓使用之中,也是将大块的银子剪成小块去用,既然把银子剪了都没事,私铸银元就更不算什么犯罪的事情。
且随着这几十年间的外洋贸易,欧洲人的银币也大量流入中国。
欧洲人的银币重量统一,纯度又还过得去,在交易之中的信用非常不错。
王文龙在福州时仔细观察过,所谓十字币、盾币、双柱币这些此时西班牙人铸造的银币其实质量真不怎么高。
因为此时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的银元许多还在使用手工打制的技术,就是拿个刻出精美花纹的榔头对着圆形的银片敲几下。
铁的硬度是六,白银的硬度只有二点七左右,利用银子的硬度低于钢铁的原理,敲打两下就能直接打出花纹。
不过这样手工制造的银币质量也就可想而知,许多花纹都印的歪七扭八。
要等到十八世纪以后,南美的银币才转而大多数使用机器制造。
而王文龙拿出的设计图是一台肘动机制铸币机,就是后世博物馆里头压纪念币用的那机器。
这东西在后世看来不怎么起眼,但毕竟是通过机械设计的,各种杠杆结构以及齿轮的配比都经过精密技术,并且符合人体工学。
一个人摇两下肘柄就能压制出精美的银币,放在这年代妥妥是划时代的发明,设计的实用性以及效率都已经超过了原历史上百多年后牛顿改造的铸币机。
而此时众人虽然不知道这机器的效果如何,但是看到这精密的设计图纸就觉得有戏,大家纷纷提议:“此物应该赶快实验。”
徐光启也是个机械爱好者,看着这机器眼睛都发光,主动说道:“我可以来负责制造。”
“子先愿意牵头那是最好不过了。”众人纷纷同意。
徐光启的经营和制造才能在这时早已经显现出来,把这事情交到他手上,大家都觉得很靠谱。
王文龙也觉得徐光启适合干这事,点头说道:“不如咱们物理社专门成立一个设计制造院,就用来研究新式机器,日后若是能做出发明,往小了说可以壮大物理社的财力,往大了说那便是利国利民之事。”
中国古代的文人普遍对于技术发明有极大的兴趣,对于发明家也十分尊重,光是看上古之时的伟大发明被归功于谁就明白:
黄帝发明轮子、鲁班发明锯子、嫘祖发明养蚕……不管这些事情在真实历史之中是不是他们做的,能把这些发明的功劳归功到高贤大德身上,无疑都表现出古人对于改善世界的发明者所带有的崇高敬意。
众人纷纷同意:“在下赞成成立设计院。”
“附议。”
“附议!”
于是在东园的一间大书房中,物理社的设计制造院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长就是徐光启。
……
开完会,确定了物理社的发展方向之后大家便开始筹办物理社书坊。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