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50节
徐光启闻言不屑说道:“那问题就是胡诌,纯纯是那些传教士拿来难为人的。”
王文龙教给徐光启的那些科学知识中有许多和如今欧洲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有差别,比如力学三定律自然会引出日心说的内容。
这东西此时正在欧洲吵的利害呢,天主教廷去年刚把布鲁诺给烧死,现在伽利略也不敢宣传日心说,徐光启在江南一说出来瞬间引得江南的耶稣会士不满。
徐光启也在辩论之中和这些耶稣会士有了点私人矛盾,现在对于天主教徒的印象已经非常不好。
王文龙笑道:“为难人的问题也总能有答案,我倒好奇是什么问题能难倒大家?”
陈于阶说道:“那红毛传教士说个故事:
有一人走的速度比一龟快上十倍,此时让乌龟在此人面前一千米处开始和他赛跑,比赛开始后,当此人跑了一千米,则此时段之内这乌龟也跑了一百米。当此人跑完下一个一百米时,则这时间内乌龟又向前跑了十米。当此人跑完十米时,乌龟又向前跑了一米……如此反复,照此说来,此人只能够陆续逼近乌龟,但绝不可能追上它。如此,咱们计算速度与路程的方法就是错的了。”
这问题已经困扰陈于阶和徐光启颇久,他们原以为王文龙听闻之时会十分为难,却没想到问题刚说完一半王文龙就笑起来。
大概这些传教士也真是被逼急了,居然拿出芝诺悖论来欺负人。
“这有何难?”王文龙不屑说,这悖论放在牛顿出现之前或许真是世界难题,可放到后世连高中难度都算不上。
“建阳真能解出这个问题?”徐光启也十分惊讶。
两人一下子连路也不赶了,纷纷要求停车,王文龙走下马车在路边找了块泥土松软的地方,捡个树枝,就跟两人讲解起来。
徐光启和陈于阶都已经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用法,于是王文龙直接写出式子,边说边解释:“这个问题就是在变相询问1+0.1+0.01+0.001……这个数列的和等于多少。”
“1,0.1,0.01……数列中每一项是前一项的1/10,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
“所以这个式子的结果就是10/9。”
徐光启和陈于阶看的目瞪口呆,经过王文龙一番解释,他们终于明白,原来1+0.1+0.01+0.001……这个式子的结果不是无限的,这个式子一直推下去,最后的结果将直接等于10/9——和王文龙所说用物理方法计算出题中人物追上乌龟的用时一模一样。
“这法子真个奇妙!”陈于阶忍不住惊讶。
徐光启也是看的眼中异彩连连,“原来如此,若无建阳前来,何日能解此惑?”
徐光启也被这个问题纠结许久,虽然在心里知道那些传教士是拿这个方法做诡辩,但是说服不了对方总是让自己心中不舒服,总觉得自己所学的数学和物理学似乎有漏洞。
现在王文龙一讲解,直接将他的所有疑惑解开,让他觉得王文龙所说的物理学内容还是颠扑不破的。徐光启终于放心。
王文龙知道两人在这年代还不太可能思考出这个式子的最终解法,因为此时的数学还太原始,数学家还在算对数表呢,微积分、无限大、无限小这些概念还得等上几十年才有数学家开始深入研究。
他用的解法也还需要用微积分才能加以证明,死抠起来,在数学论证上还是有缺陷的,但是已经能够看懂大概意思,对于明朝人来说解释的已经够清楚了。
陈于阶高兴说道:“王良甫还说这问题没人能解得出,还怀疑也许咱们物理社的观点也并非正确,他日见到,我倒要好好骂他一番。”
王文龙和徐光启闻言都是哈哈大笑。
对王徵于物理学和数学的怀疑,王文龙倒是丝毫不意外。
因为历史上的王徵就有点儿扭扭捏捏的。
在原历史之中,王徵也是积极学习西学、信奉天主教的明末官员,他和徐光启两人在西学传播上都颇有建树,被耶稣会称为“南徐北王”。
原时空之中王徵本来虔诚信了二十几年道教,解过不少道经,期间不断科考但是屡次落第,心灰意冷,和徐光启一样王徵也是在迷茫失落之中碰到了耶稣会传教士,他也希望在宗教之中寻求安慰,于是被庞迪我说服入了天主教,。
入教八年之后王徵终于考中三甲进士,当时他已经是天主教的虔诚信徒,认为“今日登第,皆天主之赐”,从此下定决心要完全按照天主教的方式生活。
但是王徵性格太过扭扭捏捏,导致他一生都在坚守戒律和本心之间犹豫。
比如天主教以纳妾为重罪,王徵深以为然。王徵的正妻尚氏曾经育有多个儿女,但因为遭遇大疫,只有两个女儿活下来,考中进士后尚氏已经年老不能生育,在这年代就需要靠纳妾延续香火。
王徵全家都想让王徵纳妾,甚至王徵的妻子也恳切相劝,王徵先是心意松动,又害怕被耶稣会里的人知道,最后在不公开的情况下悄悄纳妾。
王徵该办的事情都办了,但做完后又自觉罪孽深重,于是跑去请神父为他解罪。
耶稣会士金尼阁要求他嫁妾以赎罪,王徵于是准备嫁妾,但是妻子拼命挽留,妾室也宁死不从。
接着王徵心又软了,妥协,不把妾室外嫁,但是将妾室“异处”并“终身不入内室”——他的妾从此开始守活寡。
王徵甚至一直纠结到临死之前,当时李自成攻陷西安,王徵闲居在家,李自成想抓王徵出来做官,王徵宁死不从,决心为大明尽忠。
他遗书墓碑都写好了,但是天主教不允许信众自杀,于是又犹豫半天。
当李自成的使者来时他先是想刎颈自尽,被拦下之后就放弃了,最后选择了最痛苦的方式,七天水米不进把自己活活饿死,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他觉得把自己饿死不算自杀。
真是纠结到家了。
第248章 筹钱做实验
几人回到车上继续往东园赶,半路上王文龙问徐光启道:“子先,如今物理社的运作情况如何?”
徐光启苦笑着说:“正如我之前在信中和建阳说的,现在虽然咱们物理社在江南有些名气,但是前程却是艰难。”
他解释说:“许多人都对咱们物理社所讲的理论感兴趣,也有不少人看了咱们的几何代数等等方法感到新奇,但是想要做更多实验和研究却没有可能,之前建阳所说的化学实验、器械制造,哪一样不要钱呀?原本社中人想要自发掏钱做研究,却被我阻止了,只收了他们捐助的资金打造器材,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一旁的陈于阶颇为不认同的说道:“咱们社中这么多有人愿意资助实验都被拦回来,舅舅也太不通情理,我觉得有些钱该拿就拿,我们也不是贪了去。”
王文龙却颇为理解徐光启的想法,为他解释说道:“物理社做的研究投入时间多半很长,几百上千两银子说用也就用光了,一次两次可以,时间久了难免惹人闲话,最后对物理社的运营反倒起到坏榜样。”
“可这不是作茧自缚吗?”陈于阶颇为担忧的说,“再这样下去,咱们什么研究也做不起来了。”
王文龙也有些无奈,他突然发现由他来启迪徐光启搞科研似乎也不全是好处。
比如现在他只能教给徐光启的只有一些理论知识。
而如果徐光启等人像原历史之中一样直接跟着耶稣会士学习,不光能学到基础知识,还直接能接触到此时欧洲的工业技术。
但由他来启迪徐光启这群人,哪怕理论再出彩,和真正能够实验做出产品中间还是隔着一层。
如果一直没有实际的产出,长久以后,物理社肯定会泯然众人。
之前徐光启写信去福建之时就已经在书信中提出自己想把物理社的研究方向主要用以做化学和机械方面的研究,对此王文龙十分赞同。
研究化学,制造出新药品、新染料、新的炸药配方,或者是制造出新机械,这都是在这年代的科技条件下,最容易让物理社打响名声的办法。
在这年头,拿出力学三定律这种神器带来的震撼还真没有造出一门红夷大炮来的强烈。
但是化学和机械方面的研究,偏偏是王文龙最没有办法帮忙的,这年头连纯净的化学试剂都难得搞到,想研究出新东西,只有靠徐光启等人自己去试,投入必然非常大,而且什么时候有产出根本就难以确定。
几人一路闲聊,终于再次来到东园。
大财主徐树丕悠游林下,闲的到处去参加会社,如今他也是物理社的成员,还主动提供自家的园子给物理社开会使用。
徐光启和陈于阶也是今天刚到的苏州,王文龙等人来到徐树丕家门口一通报,徐树丕忙出来欢迎。
几人走进东园,徐树丕便笑着说道:“咱们物理社若是要做那什么实验,其实我也可以资助一二……”
知道徐树丕家中贼有钱,徐光启点头说:
“武子有此心真是太好,不过资助办成实验室可也,但捐钱负责实验还是不便……”
听到徐光启熟练的回复,王文龙就知道他显然不是第一次应付这样的场面了。
靠私人掏腰包做实验肯定不是物理社运营的长久之计,看来得想点办法让物理社挣钱才行。
……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物理社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在苏州东园召开了大会。
与会者包括王文龙、徐光启、徐树丕、陈于阶,还有老家就在苏州府嘉定县的孙元化、专门从河北跑来的李天经、范景文。
看到出席众人时,王文龙就在心里深吸了一口气,他这才发现徐光启果然有点利害,大概是把自己的所有好友全都拉到物理社里成为了骨干。
这群人在原历史之中因为爱好科技几乎全都是耶稣会在大明发展的高级知识分子信徒——物理学社都快把原历史中明末耶稣会在中国传教的基石给挖空了。
其中最引王文龙注意的自然是孙元化。
孙元化今年才十九岁,祖上也是当官的,家资颇为丰厚,“天姿异敏,好奇略”,能够加入物理社是因为孙元化是徐光启私塾里的学生。
孙元化家资颇丰,他爹孙继统一生致力于诗文,不愿为官,而孙元化也继承老爹性格,他同样不喜欢当官,不过和喜欢文科的老爹不同——此君爱好数学、喜欢钻研火器。
原历史之中孙元化接触西学后就直接放弃科举潜心跟着徐光启一起学习西人科技,在辽东帮着建炮台被袁崇焕赏识,才被袁崇焕以及孙承宗保举着当上武官。
会议开始,王文龙就被众人推到主位,他连连摆手:“我今日才第一次参加物理社的会议,不过旁听而已,物理社的建立以及运营我从未出过多少力气,如何能坐在这样位置?”
建立物理社的头号功臣徐光启直接说道:“若无建阳传授,物理社根本就不会建立,大家都以为建阳当坐主位。”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毕竟他们所讨论的物理数学内容,大多数都是徐光启从王文龙那里学来的。
王文龙只好坐下。
他是今日会议定下来的主持,王文龙坐下之后便对众人说道:
“今日咱们物理社头次开大会,我同着一些社员先行讨论过,主要议题该是说开源节流之事。节流无非设立一个银台,找社员轮流监管资金使用,主要还是开源,得想办法弄钱,否则咱们物理社什么研究实验都做不了。”
李天经和范景文都是河北吴桥人,他们是得知王文龙要到苏州就连忙走大运河南下来参会的,另外还有一个王徵到现在还在路上。
两人今天才刚到的苏州,还没弄清楚什么情况就到了会场里了,闻言李天经笑着问道:“从来只听文人办会社要出钱,我们又不是什么船会、渔会,未必还有钱可以往回挣?”
王文龙点点头说:“我这两日询问,发现咱们物理社如今在江南也有些名气,如今福建的文会也有借着名气办报刊的,如福州仓山社、泉州闽海社的报纸都办得颇好,能挣不少钱财,我们何不也利用名气办些刊物,发卖些书籍?”
徐光启道:“之前物理社倒也有印过一些东西,倒是没想到可以挣钱。”
物理社之前也印过一些东西,但都是外包的,只印一些公式讲稿之类方便文会上使用,从来没有用这玩意儿挣过钱。
哪怕是极有经营头脑的徐光启,也没动过这方面心思。
因为只看物理社在这时讨论的都是啥内容:平面几何、代数、力学三定律……这玩意儿除了物理社里头这些文人感兴趣,对于其他人来说丢在路上估计都没人捡来看。
在场诸人都很有自知之明——他们就是这年代的奇葩,个个在乡里都是出名有些痴性的,并不觉得别人会喜欢钻研物理社的东西。
王文龙摇头说道:“咱们物理社研究的东西中也有可以让人产生兴趣的内容,比如我就想到两个。”
“一是博物学书籍,咱们物理社中就有此道的大才,于花鸟鱼虫天下事物尽有熟悉的。”
“比如《山海经》之中哪些动物其实是现实之中可见的,再比如《诗经》里头的花卉在现实之中又是什么模样,若是将之一一解析,编成一些册子,针对普通人的知识以及阅读习惯,用白话写来,想来无论是有闲暇的文士,还是想要增长阅历的贩夫走卒,看到此书都会感兴趣想要阅读。”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