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135节
王文龙只能硬着头皮跟父女俩说话,虽然拘谨了点,但是有昨天的表现打底沈珫父女对王文龙的观感还是不错。
第二天沈珫换上一身便服找到《旬报》编辑部,他四下打量着王文龙工作环境,对于这福州流行的报纸业颇感兴趣。
王文龙捡着报纸的编辑流程跟沈珫谈了一番,沈珫连连点头,夸奖几句,然后主动说道:“听说建阳家离这不远?”
王文龙头皮发麻,但也只能点头。
然后沈珫自然提出想去王文龙家里看看,王文龙连忙收拾好工作,两人便一起回到丽文坊王文龙家中。
沈珫先看过王文龙宅子前的门市作坊,还颇感兴趣的询问了蜡版印刷的工作流程,甚至兴高采烈的挽起袖子来自己印出两页书稿。
看着王文龙这三进的大宅子,沈珫满意点头,王文龙两年间就挣下这样宅子,可见也是会经营的,以后女儿嫁过来该不会吃苦。
本来沈珫心里对王文龙已经非常满意,但是进入宅子中时看见李国仙的瞬间沈珫的脸就沉了下来。
“相公,怎么这么早回来了?”李国仙在书房中写稿子,听见王文龙的声音连忙就跑了出来。
她又笑着看向沈珫:“这位老爷是?”
“国仙,”王文龙一脸尴尬的介绍说道:“这位是苏州的沈季玉沈老爷。”
李国仙贤慧的点点头,连忙行礼,然后说道:“我去叫厨下准备午饭。”
等到李国仙走开,沈珫才询问王文龙说道:
“这是建阳的妾室?还是养娘?”
王文龙也听出沈珫是在询问李国仙在他家中地位。
这年代的妾室地位可以相差很大。有钱有势的妾几乎相当于平妻的身份,也有丈夫看不起或是软弱的,那样人家中做妾与做奴婢也没什么不同。
沈珫虽然不高兴王文龙已经纳妾可这也是此时男人正常行为,如果王文龙只是把李国仙当做玩物或者奴仆,那么让女儿嫁过来,他也能够接受。
王文龙知道这事情必须说明,于是硬着头皮跟沈珫介绍说道:“国仙是福建有名的才女,她笔名叫做海中仙,所写的小说在《旬报》上有专栏连载。”
说着说着,王文龙胆子也大了。
王文龙虽然道德底线不高毕竟也是后世教育长大的,叫他把李国仙当做奴婢一样使唤他是接受不了的,如果这样他宁可不娶沈家女。
如果自己再不老实面对,别说李国仙,他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
他由衷说道:“国仙对我极好,她愿意做妾室,人物也贤惠,不知宜修和沈伯伯能否接受……”
沈珫默然。
他对王文龙的印象很好,只要王文龙不有太大缺点这桩婚事就能确定,可这时沈珫也犹豫起来。
他倒宁愿王文龙是个风流才子,成天流连于花街酒巷,哪怕外边有再多的人,起码自己女儿嫁过来后在家宅之中还能保有祖母地位。
可现在王文龙家中却放着一位这样才女,以后沈宜修若是嫁给王文龙说不定会难当壸政。
“此事如何不早说?这是我女儿终身,你这般做来要我如何确定?”沈珫有些生气,王文龙在一旁不敢说话,过了良久,沈珫才低声说道:“待我回去问了女儿再来。”
一餐饭吃的静默无言,李国仙只觉奇怪,王文龙硬着头皮吃完将沈珫送走,还得想办法怎么和李国仙说。
此时沈珫父女都住在徐学聚的家中,沈珫吃完午饭刚到家,沈宜修就急切地迎了出来。
第222章 女子地位
“爹爹,今日见的怎样?”沈宜修问话之时脸蛋红红的,沈珫见女儿害羞之中又带着关心神情,心中不禁叹了一口气。
回来路上他也思索良久,虽然心中对王文龙生气,但是他也感觉王文龙的确是沈宜修的良配。
此时倒楣催的他个老岳父还得帮忙王文龙说服女儿。
“建阳家中条件不差,门口就有书坊,自家还会刻书,”沈珫见到女儿点头高兴,继续硬着头皮说道:“只是他家有个妾室,原本是大海商的女儿,似乎与他颇为亲密,那姓李的妾室性子倒是温柔老实,只是不知你是怎样想法……”
说着说着沈珫就见沈宜修渐渐呆愣,话终于说完,沈宜修小脸已经发白,她咬着嘴唇,良久才说道:“容女儿想想。”
说完不等沈珫同意沈宜修就跑回房间,一下关上房门,连丫鬟都不让进去,接着沈珫就听到房间中传来呜呜的啼哭之声。
沈珫也不禁叹了一口气。
沈宜修一整天都不说话,连吃饭之时都在自己想着事情,直到第二天傍晚她才对沈珫说:“爹爹,我想见王建阳。”
第二日王文龙就被徐学聚带到了沈宜修面前,长辈也不好掺和这事,于是两人留王文龙和沈宜修自己在屋中说话。
王文龙看着沈宜修脸色憔悴,有些愧疚,主动表示:“是我没说实话,沈小姐不愿与我成婚,我能理解。”
沈宜修不说话,半天之后才突然问道:“你不想娶我?”
王文龙一愣,见小姑娘盯着他,坦白说道:“想。”
“为了我还是为了沈家?”
王文龙再次坦白:“最开始是为了沈家,后来见了小姐模样,也觉是良配。”
沈宜修抿嘴,半天之后才小声询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欺骗我与我父亲?你若骗我说成亲之后会把小妾赶了,哪怕成婚后不如此作,或者把她养在外宅,生米煮成熟饭,我和父亲也没办法。”
王文龙见沈宜修说的认真,好像真的在脑子里构思过这样的想法,只能苦笑。
“这种事情我却做不来。”
“我与你那国仙姐姐是有感情的,她到我家里做妾已经是恩重了,我许她堂堂正正的,自然不能对不起她,背后做些偷偷摸摸动作又有什么意义?”
“再说了,你才十四岁年纪,跟着父亲一起来到外地,我骗了你,你父亲再一走,这……我更是对你不住了。”
“你……”沈宜修跺跺脚,很不甘心。
王文龙见沈宜修委屈表情,不想耽误人家青春,坦白说道:“情况正是如此,我也是这样人,你若觉得不合适,我去说便是了,实话实说,咱俩年纪确实相差挺大,你还是个小姑娘家。”
沈宜修皱眉说道:“你怎么总觉得我是个小姑娘?我也十四岁了?我……我也没说不愿嫁……”
王文龙一愣,呆呆看着她:“这样你也愿意嫁我?”
沈宜修脸红红的,白嫩的手指绞着扇子穗儿,良久,点了点头。
她不愿意接受王文龙纳妾,但想到要就此回苏州,却又觉得舍不得。
说白了,这是小姑娘第一次青春萌动。
这年头许多夫妻间一辈子也没有动心过,但沈宜修是真对王文龙心动,并且一时拔不出来了。
若不是心中想要同意婚事,沈宜修也不会隔上一天时间又叫王文龙来见她。
王文龙的条件在这年代真的算是不错,虽然他不是什么诗书大家,但自己人品才华都是十分亮眼,名仕的格调算是有了,同时还挺有钱。
从客观来讲,沈宜修也喜欢跟王文龙在一起:王文龙家里没有恶婆婆,甚至可以让李国仙写作,这说明以后自己嫁过去,想要写些东西王文龙也肯定不会干涉。
王文龙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但这种对女子的尊重和自由在此时其他人家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上沈宜修嫁给叶绍袁后别说出版诗集了,光是因为觉得沈宜修写诗会没精力操持好家务,婆婆就各种嫌弃。
如果有条件,谁想一辈子受拘束,王文龙家中这种宽松环境对沈宜修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沈珫哪怕知道王文龙纳妾还是劝说沈宜修的原因。
沈宜修特意叫王文龙过来,其实只是心里呕不下这口气而已,小姑娘第一次喜欢上一个男子,而且还和对方有婚约,心里幻想的情景无比浪漫,却没想到对方居然纳了妾。
这现实实在是让沈宜修有苦难言。
徐学聚和沈珫就在不远处坐着,原本两人还未成婚这样在房间之内单独谈话都是不合礼法的事情,沈珫对沈宜修如此容忍,在这年代已经堪称溺爱了。
等小男女谈好事情王文龙便连忙去通知沈珫,见他把话题谈好,沈珫也不好说什么,倒是沈宜修主动要求:“我想去他家中看看。”
王文龙也猜得到她肯定是想见见李国仙,点头同意。
沈宜修见到李国仙之时,王文龙心里不禁捏了一把汗,却没想到两个姑娘相处居然不错。
沈宜修好奇说道:“姐姐就是在这里创作的《甄嬛传》?是直接写吗,还是要做稿子?”
“先要写大纲,然后打底稿,底稿出来还要改呢!我去把大纲拿给你看。”
李国仙毕竟长沈宜修几岁,而且从小就是在商人家庭长大,丝毫不怯场,王文龙目瞪口呆的看着几句话之后两人居然姐姐妹妹叫的亲热。
甚至沈宜修对于李国仙的印象都非常不错,觉得两人很投脾气。
李国仙走出书房,王文龙好奇的跟上去问道:“你不吃醋?你人还怪好的咧。”
李国仙转头给他翻了一个大白眼,无奈说道:“我不帮你还怎么样?好歹是个性子柔和的,也算我的运气。”
李国仙真是这么想的,她很害怕王文龙娶个厉害的大妇,和沈宜修聊了一阵,发现沈宜修温柔讲理之后就松了一口气。
而沈宜修那边也颇满意,她也觉得李国仙不是没学问的泼妇,感觉嫁过来之后两人还有话聊。
而哪怕沈宜修气消之后也觉得王文龙纳妾是正常之事,这年代女子思想就是这样。
历史上叶绍袁有五女八子,其中三女八子是沈宜修所生,另外两个女儿就是叶绍袁的小妾生的。
要知道历史上叶绍袁结婚后一直科举应酬,他几十年没考中进士,花费大量钱财,再加上分家后家产大减,有一段时间叶绍袁家的生计还需要沈宜修变卖嫁妆来维持。
叶绍袁在沈宜修死后夸奖她“有三德”曰:“德也,才与色也”。
才色是沈宜修自带的,而所谓德,就看沈宜修一辈子在叶家的生活:侍奉叶绍袁老母,养活十几个孩子,主持偌大的叶家,花费家产打点丈夫读书,丈夫几十年考不上进士从来不说丧气话,丈夫家用着她的嫁妆娶小妾生孩子,沈宜修也从来不抱怨。
相比之下,起码王文龙自己就能挣钱,沈宜修又喜欢他,在这年代就算妥妥的良配了。
第223章 轻松氛围
王文龙的父母都不在了,而沈宜修这边也只有一个父亲在这里,说定后沈珫就决定让沈宜修留在福建和王文龙成婚。
王文龙哪里会办这年代的婚礼,好在有伯父王金贵来教导,王金贵先去请先生拿了两人的生辰八字按年月日时一一的合来,没见什么犯冲的地方,便教王文龙去择吉央媒。
王文龙按照这时规矩衡量着拿了白银五百两作为聘礼,约定好吉日,邀请徐学聚作为媒人,还添上一位列名的媒人沈璟,按照礼数徐学聚就在府中设宴席款待沈珫,一餐饭吃完也就说定日期,然后还有女方回宴等等流程。
这段时间沈珫也没闲着,确定日期后他就急急忙忙的在福州置办金银珠翠首饰、各种丝绸绫罗衣服,还有羔羊酒礼果品,这些只是回礼,不算嫁妆,但也做了十几个担子抬到王文龙家里来。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