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51节

“陛下一定会是我大明,不逊于洪武太祖皇帝,永乐太宗皇帝,洪熙仁宗皇帝,宣德宣宗皇帝那样的明君,于太保,李辅臣等人,陛下可交给微臣应对,微臣一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他们。”徐有贞斩钉截铁的说道。

而徐有贞自然而然的避开了雷区,建文皇帝朱允炆,老爹正统皇帝朱祁镇。

朱见深点了点头,很是满意,看来徐有贞真的没有让朕失望。

“有徐都御史的话,朕也就放心一些,书上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朕的大明兴盛昌隆,不允许百姓苦,不过,徐都御史说了这么多,明日朝会之上可有什么安排。”

徐有贞高喝:“陛下真乃千古仁君,能够辅助陛下,徐有贞三生有幸。”

朱见深看着徐有贞,有些愣神。

朕是问你,如何安排朝会事宜,可不是听你奉承之语啊。

不会历史上的徐有贞一路上就靠着吹吹打打,跪地哭坟爬上去的吧。

这就是典型的只听前半句,不理后半句。

徐有贞听着朱见深不说话,忽然想起了他的提问,心中大呼不妙,跑题了我。

不过徐有贞临危不乱,迅速调整情绪,继续开口说道:“陛下,明日早朝之时,只要陛下将孙都御史的奏章拿出来议事,臣就上奏进言,要为民报仇,狠狠惩戒女真人,待到下去后,微臣就会去查阅卷宗资料,将女真人的种种恶行,也全部披露出来,若是于谦,不,于太保,李辅臣等人不同意,也用不着陛下金口,微臣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他们尽数说服。”

”如此,是不是有些难为徐都御史了,再怎么说,于太保是朕的老师,又是柱国大臣,徐都御史若是得罪了老师的话,会不会影响徐都御史的前程啊。”朱见深看着张保说道。

张保清清嗓子正准备说话的时候。

徐有贞却赶忙接道:“陛下放心,微臣为国尽力,为陛下尽忠,即便遇到艰难险阻,即便有万丈深渊,微臣也不会有退缩之意。”

俺老徐可不是井底之蛙,只看眼前,俺老徐是等着陛下亲政呢。

十年,转眼一瞬间,自己现在在陛下心中树立起能臣,忠臣的形象,在陛下亲政后,一定会成为王振那样,不,实际上成为三杨那样的贤臣才是我徐有贞的终极目标。

“不知陛下,想怎么惩处女真蛮人,微臣明日也好有章可循。”

“朕前两日才听讲官对朕讲述了汉书,固已犁其庭,扫其闾,徐都御史以为如何?”

听完朱见深的话后,徐有贞有些震惊的看向朱见深。

那么狠吗?

“陛下可知道固已犁其庭,扫其闾的意思吗?”

“朕知道,正如跟徐都御史所说一样,将敌人全部杀光,然后将他们的房屋全部拆了,地基也要连根拔起,他们生活的痕迹,一点都不留,好似,没有来过这个世上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徐有贞的脸色很是为难。

虽然他喊着尽数打杀,全部驱逐。

但这些都是口号啊。

可陛下说的却像是真的,还要让我来背锅。

“捣其巢穴,灭其种类。”朱见深说完之后,站起身来,而后又直直的看着徐有贞。

”怎么,徐都御史,你怕了吗?”

徐有贞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若是不抓住这次机会,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背锅就背锅,搏一搏单车换摩托。

“微臣不怕,微臣觉得陛下说的很有道理,微臣愿为陛下马前卒。”

朱见深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说道:“即是如此,那徐都御史就下去准备吧。”

“是,陛下。”

等到徐有贞离开乾清宫后。

站在一旁的张保弱弱的问道:“陛下,陛下是不是要找于太保商谈一二啊。”

“明日大朝会上,定是有所商讨,朕心中有数,此事不要传到皇奶奶那里,朕怕她担心。“

“是。陛下、”张保点头应道,但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忧。

陛下还那么小,怎会有如此大的杀心。

在原先的历史中三次成化犁庭战役,虽然很大程度的打击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但却并没有将女真人驱赶出辽东,也没有彻底断绝他们部落延续下去的生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他们的驻地山林密布,打不过躲进山里面。

等到明军撤走后,他们再次重返家园。

周而复始。

夜。

辽东,离沈阳不足三十里的暗堡。

一名士兵站在城墙上,打着哈气,而后对着身边的另一名值守的兵卒说道:“听说了吗,过两日朝中的武阳候要来咱们这里,说是与我们副总兵大人商讨剿匪事宜,弄不好啊,咱们过段时间就要打仗了。”

“听说了,不过这些时日,女真人确实不安稳,好像还攻击了一处暗堡,咱们四五个兄弟都战死了。“

“唉,千万不要打仗啊,我老爹还说着,来年开春,给我找个婆娘呢,我老王家三代单传啊。”

“我虽不是单传,但我也有没有婆娘啊,传宗接代都是小事,没有过婆娘,那要是战死了,可真不划算。”

正当二人说话的时候,一只箭矢射了过来,不过因为是夜晚,并没有射中正在打屁的两人。

而两人也瞬间警觉起来,赶紧趴了下去,而后,敲响了怀中的小破鼓。

“有敌来犯,有敌来犯……”

第70章 闯关

刺耳噪杂的破鼓声,将守在堡垒中的兵士们都吵醒了。

把总是个大胡子,脸上还有一个刀疤,那是跟蒙古人厮杀的时候留下的。

他举着刀,最先进入了城墙之上,此时在黑暗中,不明的势力,不断的朝着城墙上射箭。

爬上城墙还在迷迷糊糊的士兵,都拿着武器,趴在城墙之下,箭矢不断的朝着城墙上射来。

不过却是零零散散。

明朝的暗堡虽是军事堡垒,但兵甲布置却不足数百,城池也不足沈阳,广宁等重镇的高挺,对付一些女真人尚还可以,可若是当蒙古大军来犯之时,这些堡垒在点燃烽火台后,就会迅速离去,撤离到附近大城之中。

“点燃烽火台,点燃烽火台,你们几个人去守好堡门。”

“是。”

大胡子把总赶紧发布了命令,而后仔细听着城下的马蹄声。

应该是不下于两百人。

实然,女真人的叩边行为,辽东的明军都习以为常了,本就是四战之地,对于战事的反应要比内地的快上许多。

不一会儿烽火台的干柴被点燃起来。

火光冲天。

数十里外看到火光之后,各处堡垒都将烽火台点燃。

这些烽火,也惊动了沈阳的明军。

来犯的正是女真人,领头的也就是接受大明王朝敕封的指挥使董山。

他穿着一套破旧的铠甲,看着堡垒上冲天的火光,眼中有些不甘。

但董山知道,劫杀叩边此事,不宜让明军察觉是那个部落所作,无奈之下,只能撤军。

回去之后再去惩罚最先射箭不中的人。

建州女真撤退后。

把总站起身来后大声询问道:“可有人受伤。”

“把总,咱们有两个兄弟崴到了脚”

…………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东海女真)

建州女真与大明的联系多,几乎都是以营寨的群居方式,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耕种,但也有围猎,放牧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汉化程度最高。

海西女真也被称为海西四部。

叶赫部,乌拉部,辉发部,哈达部,有人说乌拉部是金国大将金兀术的直系后人组成的族群,他们的生活状态是采集,鱼猎。

野人女真。

此时对于大明并没有什么威胁,对海西女真,建州女真才是有威胁的,而在后期努尔哈赤整顿了八旗制度后,建州女真开始主动出击,抓捕野人女真来编入八旗,补充人口。

现在女真营寨中的包衣奴才大多数都是朝鲜人,因为女真爱新觉罗氏,没有成大势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律法,但女真相不为奴算是一条公认的习俗。

就是女真人不能抓捕女真人为你的奴隶,被抓到的女真人通常就是一杀了事。

石亨带着石彪等一干亲军,一大早就从广宁城出发,沿路查看堡垒守备。

还未到沈阳城的时候,便收到了都指挥史司的兵文,两处堡垒受到了女真人的攻击,暂时不知是哪里的女真人动的手。

石亨看着大为恼怒,被人家打了竟然还不知道是谁打的,这报仇都不知道去哪里报。

女真卫所的混乱也是明军面临的难处之一。

他们互不统属,虽接受敕封,但也是为了互市,此时对大明也没有前两代帝王那般敬畏。

谁都有可能动手。

而明军的方案也是简单的,不管是谁先动的手,我就打你们最强大的,这也是一种方法。

首节 上一节 51/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